新中国战时动员1 东南沿海紧急战备动员(一)
2014-03-07张羽
张 羽
新中国战时动员1 东南沿海紧急战备动员(一)
张 羽
总参谋部作战部遵照副总参谋长杨成武的指示,通知福州、南京、广州军区和海、空军等单位,要求加强对敌情的监视和报告,立即检查落实战备措施,修订作战方案,防止国民党军的登陆窜犯。
5月21日,随同毛泽东主席在上海视察工作的总参谋长罗瑞卿,向在北京的周恩来总理传达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必须准备在今秋对付国民党军10万、20万、30万人的登陆作战,主要是部队、群众、粮食要做好准备。5月22日,周恩来总理将毛泽东主席的指示通告刘少奇、林彪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并告总参谋部、总后勤部组织做好粮食、弹药、车辆、油料和通信装备等准备工作。5月26日,总政治部召开紧急电话会议,中央军委副秘书长肖华向福州、广州、南京军区传达了毛泽东、周恩来、林彪关于加强东南沿海地区战备的指示精神,要求对部队进行战备教育,并在6月15日前完成各项战备工作。
此后,“各军区党委都作了研究布置。各军又依次向干部、战士作了动员”1。5月31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加强东南沿海地区战备工作的指示》。
二、准备50万人打半年
1962年2月28日召开的中央军委常委会议认为,美国指使台湾国民党军对大陆采取的军事行动存在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先让蒋介石出头,作试探性的登陆,然后逐步扩大,占几个据点,或滩头阵地;第二种可能是,试探性进攻成功后,美国便指使蒋介石出动更大的兵力,甚至美国直接出兵参战;第三种可能是,美国和台湾当局相互配合,共同发动对中国大陆的全面战争。”
5月29日,国防部长林彪召集中央军委战略研究小组、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和军兵种负责人开会。会议认为,国民党军的登陆行动,将主要选择在福建地区和闽浙、闽粤交界地区,规模有大、中、小三种,倾巢出动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对台作战准备要立足应对中等以上规模的战事。对此,毛泽东主席表示同意并指示总参谋部:军事上必须从各方面做好准备,准备好了国民党军不来也没有坏处,山东、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整个地区都要准备。参战兵力同意按不少于50万人准备。
据此,中央军委决定对台作战要做好大打、中打和小打的三种准备:第一步按50万人打3个月,第二步按50万人打半年,后再视情况,按300万人打1年的需要量进行准备。由于“主要是对付中等以上规模的窜犯”,因此,对台作战和动员准备的重点,是50万人打半年。
国家层面的应战准备是从1962年5月20日开始的。当日,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赵尔陆同志召集会议,传达中央和军委的指示,总参算参战需补的装备,总后按3个月、50万人算给养,三机部算除年度计划外可能增加的武器弹药数。26日开始由总后和三机部提出对各项物资的要求,和18个工业、交通、财贸商粮等部商量,研究解决的可能性”。
5月25日,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向国务院提出第一批紧急战备装备物资需求。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从5月26日开始,根据总参装备计划部、总后勤部第一次提出的备战急需的装备和各种军需物资,组织三机部、一机部、冶金部、化工部、轻工部等十多个部门的有关同志,和计委范慕韩同志、经委谢北一同志、总参装备计划部封永顺、杜屏同志、总后胥光义同志、财贸办公室邓辰同志一起,对各种产品的增产、各项军需物资的需要以及相互协作配合等问题,逐项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安排”。“大家本着千方百计,满足备战需要,同心合力,件件落实的精神,前后经过8天的时间,到6月4日,全部作了安排。”
人。莆田县在6月中旬对支前委员会进行了调整,由县长任支前委员会主任,指定1名副县长任支前办公室主任,“并充实支前办公室人员8人。同时各区也分别成立支前领导小组并确定专人负责支前工作,大大加强支前战备工作的领导”7。6月27日,福建省支前委员会下达《关于战时民力动员组织的方案》。10月9日,福建省编制委员会和福建省支前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确定各级支前干部编制的通知》。通知规定:全省各级支前委员会总计编制170人,其中省10人,福州市9人,厦门4人,三明市2人,闽侯、晋江、龙溪、福安、龙岩等专署3至6人,各县1至6人,部分县无编制。此编制自10月15日起执行。
在浙江,1962年6月7日,中共台州地委就成立台州专区支前工作领导小组发出通知,同时要求“各县要立即建立支前组织(名单报地委),并指定专人负责,加强同专区领导小组联系。各县的支前组织人员名单,不要向下发。在布置这项工作时,要注意保密,涉及面不要太广”8。6月18日,中共台州地委决定将成立不久的台州区支前工作领导小组,改为台州专区支援前线委员会。同时要求各县支前工作领导小组,也应改为支援前线委员会。6月19日,中共浙江省委发文,公布了浙江省支援前线委员会办公室及财粮贸组、工交组、民政卫生组、治安组、征兵和民兵动员组主要负责人的名单。6月20日前后,台州各县区支前委员会成立。6月27日,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印发了浙江省支援前线委员会《关于战时人力动员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关于备战中部队使用地方车船的暂行规定》《关于支前经费开支的暂行规定》《关于支前民兵、民工和地方工作人员供给的暂行规定》等四个文件。
在江西,1962年6月14日,江西省成立了以方志纯、李杰庸、胡定千、王实先、石明之等14位领导组成的江西省支前委员会。“委员会下设立了办公室、物资供应组、交通运输组、通信联络组、军工生产组、医疗卫生组、接待服务组、保卫组、财务组,分工负责日常工作。接着,赣南区各专(市)及17个重点县市镇的支前委员会相继成立。”9
除东南沿海地区外,其他省、市、自治区也根据中共中央的备战指示,成立了支前动员领导组织。6月下旬,“北京市工、商业部门为了更好地完成支援前线的任务,加强对前线所需物资的生产采购的统一领导,成立了支援前线动员小组,由牟泽衔(市计委副主任)、安林(市财贸办公室副主任)、张萍(市委工业生产委员会副主任)三同志组成,牟泽衔同志为组长,统一安排生产和采购军需所需物资。”10
引文:
1.《福州、广州、沈阳、武汉、北京等五个军区战备动员后干部、战士思想反映》,解放军档案馆,1962-06-06。
2.《范慕韩有关备战工作简要报告》,国家发改委档案处,1962-06-13。
3.《当代中国的兵器工业》,61页,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4.《范慕韩有关备战工作简要报告》,国家发改委档案处,1962-06-13。
5. 邮电部、通信兵部《战时电信通信设施使用和管理的暂行规定》,解放军档案馆,1962-06-21。
6. 福建省机械工业厅《关于成立支前生产办公室的报告》,福建省档案馆,1962-07-16。
7. 莆田县支前委员会《6至9月支前战备工作总结及今后工作意见》,泉州市档案馆,1962-10-16。
8. 中共台州地委《关于成立支前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黄岩县档案馆,1962-06-07。
9. 江西支前委员会《关于支前工作的报告》,中央档案馆,1962。
10.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成立支援前线动员小组的报告》,北京市档案馆,1962-06-30。
(责任编辑:何 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