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选人用人新思路

2014-03-07刘旭涛

人民论坛 2014年1期
关键词:选人考核领导

刘旭涛

习近平总书记选人用人新思路

刘旭涛

“全面”有两层含义:一是横向内容上的“全面”,是指领导干部必须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要全面;二是纵向时间上的“全面”,要在一个较长时间段内全面地考察干部的表现

十八大以来干部选任工作新气象

关于选人用人与组织建设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话

打破干部部门化,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加强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破除“官本位”观念,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加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和聘任人员管理制度。完善基层公务员录用制度,在艰苦边远地区适当降低进入门槛。——2013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

学习习近平同志在干部选任方面的讲话,可以进一步明确下一步干部选任工作的主基调,明确在选任标准、选任方式和培养途径等方面的新思路。

选任标准:既要全面,更要严格

在2013年6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

用干部要全面,这里的“全面”有两层含义:一是横向内容上的“全面”,是指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要全面,综合素质能力要强;二是纵向时间上的“全面”,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全面地考察干部的表现。

用干部要严格,这里的“严格”是指对领导干部的选任标准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领导就是影响力,是带领大家做事的人,是给他人起示范作用的人,是让大家心悦诚服主动追随自己的人,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行为、举止等,关系到党和政府的整体形象和所在组织的公信力。因此,领导干部级别越高,要求就当越严格、越苛刻。

当然,用干部要“全面”、要“严格”,并不是对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一味强调面面俱到,忽视干部的专业特长和个性,而是更强调干部选任标准的“底线思维”,尤其在道德品质、清正廉洁等方面,其“底线”要求必须要高于对普通群众的要求,不能将标准降低到一般的社会道德水准,甚至突破社会道德的底线。在遵守高于“底线”标准的前提下,应当尊重干部自身业务特长和良好个性的发挥,要用其所长、用当其时。

选任方式:既要科学,更要民主

习近平同志指出,把好干部选用起来,需要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要紧密结合干部工作实际,认真总结,深入研究,不断改进,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制度机制。要特别注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结合起来,发挥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把关作用。

干部考核是我国干部选任工作的前置性、基础性工作。尽管这些年组织部门对干部考核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出台了相关办法,但是在现今中国国情之下,如何在干部考核中充分体现科学性和民主性并将两者有机结合,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突出表现的问题有:一是考核内容侧重于经济发展、形象工程、短期政绩等显性、容易量化的指标,而轻视长远发展战略、基本公共服务、民生改善、生态效益等难以看得见摸得着的隐性指标;二是考核方式过分依据所谓的量化考核技术和投票方式,缺乏定性的价值分析;三是考核周期突出当期考核甚至年度考核,而缺乏从既往任期追溯、长期实践检验的角度全面、客观地进行考核;四是考核程序和过程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考核结果缺乏公信力和说服力,经常“先了解主要领导意图然后再进行对号考核、考察”,“名为科学、民主的考核,实为实现领导意图”,这种披上科学民主外衣的人治手腕,在社会中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严重损害了组织部门的公信力;五是考核、选拔、任用的责任追究机制不到位,“边出问题边提拔”、“带病提拔”等现象仍屡屡出现,严重影响了组织部门选人用人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因此,要进一步对现有干部考核机制和做法进行调整和优化,要贯彻习近平同志强调的“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标准,就必须注重提高干部考核工作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培养途径:既要看理论学习,更要看长期实践

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干部培养的学习和实践两大途径。他强调,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干部要勤于学、敏于思,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

经验表明,学习和实践是我国干部培养工作行之有效的两大途径。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要用更新、更高、更宽的理论视角总揽全局,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

实践既是干部是否胜任的重要检验标准,也是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实践表明,通过干部的多岗位交流轮岗、基层锻炼等形式,对丰富领导干部的阅历和经验、提高领导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才干、提升领导创新意识、塑造领导干部心理素质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际上,交流轮岗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具体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容易造成干部的“短期行为”。干部逐级晋升的规定、多岗位的交流轮岗以及干部年轻化要求等几种因素的叠加,无疑会产生干部在晋升的某个阶段或多个阶段“小步快走”以及干部队伍频繁调整的问题,势必会造成干部“快出政绩”、“急功近利”的心理;二是难以提升干部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水平。频繁的交流轮岗和晋升动力,使得干部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是否有空缺的岗位”,而不是关心“是否适合自己干”。三是容易造成“人走政息”、制度缺乏传承的问题。过于频繁的调整以及追求显性政绩的心理,会使一个单位的新任领导更喜欢搞形式主义的“创新”。

因此,在如何处理好丰富干部的实践经验与培养干部“十年磨一剑”的踏实作风之间,必须要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正像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使这样的干部能够真正受尊重、受重用。此外,要注意区分不同类型领导干部的培养途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区分实施选任制和委任制干部选拔方式”,为不同类型的领导干部选任指明了方向。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责编/徐艳红 美编/李祥峰

猜你喜欢

选人考核领导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精准科学选人用人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新时代选人用人的基本规范——解读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选人用人求精准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奏好选人用人“三不”曲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