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峥:我不想只做纯粹的演员

2014-03-07文/李

上海采风月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人艺徐峥舞台剧

文/李 娜

上海电影节期间,上戏94级校友“徐峥同学”主动联系了自己的老师,硬是在密集的红地毯、媒体会和论坛中抽出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回母校,给学弟学妹们开了场讲座——其实这是他承诺已久的约定,但自从两年前他凭借自己做导演的黑马处女作《泰囧》一举得名“12亿导演”之后,这个承诺的实现就变得越来越难。好在学校的老师和学弟学妹们都很理解,这一次听闻“二师兄”终于要重返校园,这批号称是“看着《春光灿烂猪八戒》长大”的90后们早早就把上戏的端钧剧场坐得密密实实,而一些晚到的学生们则直接就席地一坐,掏出本子和笔垫在书包上——所以当我踮着脚从各种人墙腿阵中艰难地跋涉到预留的座位时,忽然有点感动:这就是青春啊,这些年轻的男生女生们,他们的人生正待起航,未来有那么多的未知与梦想,他们此刻热切等待着的与其说是一位明星偶像,不如说正是他们预想中未来的自己吧。然而年轻的时候有梦可做,那是多么动人的事情啊,所以私心里我以为如今成功如徐峥依然愿意在百忙中抽空来践行这场完全无关名利的校园之约,应该也是在这里最能找到最初的自己吧。

事实上我一直觉得在演员里徐峥是个比较爱“端着”的,这不是贬义,而是因为他身上有浓浓的学院派作风,和有些娱乐派的偶像明星不太一样,是个采访起来会有点“别扭”的人。但回到了校园的“徐峥学长”却明显变得放松和亲切起来,一身黑色西服加锃亮光头的他一上台就先把椅子从放着鲜花和茶水的桌子后面提到舞台边缘,坐下,笑眯眯一句“今天没有讲座啊,我们就是一起聊聊”,马上赢得了满会场的掌声和口哨。

爱管闲事的“全能型选手”

校方把这场讲座定名为《让梦想照进现实——从演员到导演的心路历程》,实在是中规中矩略有些无聊,但主讲嘉宾徐峥的名字马上就挽回了人气。说起来,对于上戏这样的学校来说,徐峥的经历的确是足以横跨演、编、导各专业,让大多数学生好奇和神往的。所以徐峥这一次回到校园,首先就是“打破传说”来的——当青春靓丽的学妹充满憧憬地举手“请师兄谈谈从演员进阶为导演的积淀过程”时,徐峥特别坦诚的告诉大家,这一切都源于自己是个“事儿妈”——爱管闲事。

现在对于所有非科班出身而玩跨界的导演,媒体总喜欢形容其为“X而优则导”,比如郭敬明、韩寒是“写而优则导”,而赵薇、徐峥就是“演而优则导”。但这句话用在徐峥身上其实并不合适,因为徐峥不是在表演事业上取得了成绩后才想当导演的,事实上在有他掺和的每一部戏中,他都或多或少的承担了导演的角色。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一直都是个特难伺候的演员,我很爱多管闲事,拍戏时候会想给出超过演员职责的意见。”所以,如你所见,徐峥一直是一位“演并插手着导演、编剧甚至布景、摄影”的全能型选手。

徐峥很喜欢把自己“爱演”和“爱管闲事”的特点都归结于“表现欲驱使”。直到现在他已经功成名就,坐在上戏的校园里,提起自己当年超成功的一次“演卖茶叶蛋的大叔”的经历依然眉飞色舞:“演完这个之后学校里好多人都认得我了,路上走着也会被夸一句‘你那个茶叶蛋卖得真好’,于是我就想,看来还是演喜剧会受欢迎啊,从此便开始致力于喜剧舞台剧的研究。”于是,毕业后的徐峥活跃在上海的话剧舞台,因为他觉得能把喜剧演好的人,得具备比别人更高的智慧:“见识更高,才能幽默;比别人多一层,别人才会笑。”在培养“更高的智慧”这件事上,徐峥一直特别努力,“而所有的的努力都是会被看到的,也许当下你没有得到应有的收获,要耐得住寂寞,于是总有一天命运都会补偿给你。”当徐峥说这一席话的时候,他的表情很真诚。

在徐峥刚毕业的时候,话剧在上海远没有现在这般主流甚至流行,话剧市场很小很寂寞,而徐峥偏偏还青睐于更寂寞的“实验话剧”——于是常常就是自己一个人在台上又演又说,台词几乎要背整场,台下却没几个观众,“并且他们看完还说完全看不懂”。没有广阔的舞台,没有知己的观众,也没有钱,有一阵子徐峥落魄到要去广告公司打工以维持生计。“就那种拿一叠广告纸去各种写字楼推销的,一家一家敲开人家办公室的门,给他们推销广告业务,往往两句话没说完就给人赶出去了……”徐峥说得不以为然,台下的小女生早有惊讶地捂住了嘴的——人人都看得见的成功固然是年轻人梦想的方向,但锦袍下的跳蚤又何尝不是追梦路上所必须知道的现实与真相呢。

然而徐峥坚持住了,没有离开他热爱的舞台,于是转机便出现了。由于他在喜剧方面的特长,《春光灿烂猪八戒》剧组找到了他,邀请他出演第一男“猪”角——小猪八戒。“一直有人问我,作为一个文艺青年,当初怎么会接下小猪那样的角色?”这一番话引来满场笑声,徐峥的解释却有点无奈:“那时候我在演一出叫做《拥挤》的实验剧,其实就是我一个人,但是要表现出在一个非常拥挤的空间里的各种状态,于是我的台词从开始说到结束,但大家都说看不懂!于是我就想,你们不是都看不懂吗,那我就去演个人人都看得懂的吧。”

可以说,《春光灿烂猪八戒》里那只扎两根小辫、涂着红脸蛋的乐天“小猪”是徐峥演绎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徐峥的舞台轨迹一直是条中规中矩的学院派路线:从小在少年宫的戏剧组演话剧,长大后考进上戏学表演,毕业后进入上海人艺,人艺的几部大戏《陪读夫人》《护照》《野种》《商鞅》等中都有他的身影,1998年徐峥还因主演话剧《股票的颜色》获得了第十届上海“白玉兰喜剧男主角”。“其实我和人艺很有缘。”提及人艺,徐峥仿佛就像在谈论一位相识已久的老朋友,“我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而我在上海的这个家以前是人艺的一个宿舍;我的小学是在安福路上;我的高中,就在人艺的斜对面;我的大学是上海戏剧学院,就在人艺的后面;然后大学毕业,我又去了人艺工作,基本上都没‘挪过窝’,就这几条马路,连邮政编码都没变过。”

然而参演了《春光灿烂猪八戒》之后,徐峥意外的发现,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因为电视剧而认识自己、喜欢自己,从而关注起自己的舞台剧来。“突然有很多观众因为‘猪八戒’来看我的话剧,我觉得这样挺好,影视剧的宣传力度大大超过话剧舞台,如果能用这种方式来促进话剧,我也很高兴。”于是,为了提升自己,他来到了“机会更多”的北京,开始向影视界发展。

新晋导演的“人在囧途”

与太太陶虹情定《春光灿烂猪八戒》

虽然因为演小猪而走上“春光灿烂”的影视之路,在北京的徐峥先后又拍了不少影视剧,也塑造了很多让人记住的角色,但这些成绩并不能让他满足:“我有很多想法,在拍戏的时候,我看到很多不完美的东西,我演舞台剧的时候累积了很多经验,我很清楚,在喜剧中的什么地方怎么弄,观众肯定会笑。”于是当“表达欲”占了上风,徐峥又开始“管闲事”了。

2009年,在别人的推荐下,徐峥读到了《夜·店》的剧本,当时就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新意的故事。于是他就跟推荐的那个朋友说,能不能认识一下这个编剧?“然后我们相约喝了一杯咖啡,我觉得他特别有想法。”而当时还是位青涩少年的作者杨庆,也急需徐峥这样一位经验丰富还是名人的前辈来帮衬,二人一拍即合,徐峥说:“我反正也没什么权势,就把我能拉得来的关系都用上了。”这部电影的创作中,尽管最终导演和编剧都署名杨庆,但事实上徐峥几乎插手了从找投资到改剧本,从导演到后制,从宣传到发行等等一系列的工作,最后《夜·店》得到了很广泛的认可,还拿了传媒大奖的“最佳编剧”。杨庆很感激徐峥,徐峥却一直自嘲说:“我碰到了很好的年轻的导演,打着帮人家的幌子,然后自己在里面沾光,到最后尽是拣钱包了。”

正式挂名“监制”后,徐峥比原来管得更多了:“首先就是要为电影确定一个格局,确定电影的类型,选定演员阵容,选什么样的摄影师,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采取怎样的制作格局等等,然后就是确定剧本,每段戏怎么样去衔接,台词怎么说才合适。之后就排戏,每个演员的戏都排好,并且跟摄影师一起探讨这个大致的拍摄方向。”在这样的前提下,徐峥有一天忽然宣布要自己做导演了,结果就是身边的好友们没人觉得值得惊讶。黄渤在采访中曾经说过:“徐峥当导演,我一点都不出乎意料,因为他太有倾诉欲和表达欲,平时还特别爱学习,他老喜欢跟我们说一些奇奇怪怪的片子,让我们自惭形秽,只能装没听见。”但其实,徐峥的学习并不仅仅停留在对好电影的研究上,而是将更多精力放在学习好莱坞导演的工作方法上。

徐峥说在《泰囧》开拍之前,他看了大量的好莱坞电影制作花絮:“那时候,我看到大卫·芬奇拍《社交网络》的时候,他和亚兰·索金,跟两个演员,关在一间小房间里,旁边一个小DV拍着,一句一句说话,说台词,编剧会在旁边给演员解释,你这句话为什么要这样说,我写这句话是什么原因,然后他们再讨论每一句台词。所以到了拍摄现场,绝对不会突然出现‘哟,这个剧本有点问题,我们坐下来研究一下吧’这样的事。他们一丝不苟的精神给我很深感触,我觉得这才是真的艺术创作,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一种专业性。”

带着这样的理念,徐峥对《泰囧》的拍摄行程也做了缜密的规划。首先就是找来资深编剧束焕对剧本进行进一步的敲定:“我做演员的时候,在其他剧组老是碰到在现场要改剧本的情况,这不合理呀,虽然我老在现场给别人改剧本,但其实我对现场改剧本很讨厌。所以这次我自己做剧本的时候,我能改的尽量全部都改好了。我做了很多蛮变态的事情,像我给王宝强的那个剧本,我把‘宝宝’所有的台词,全部给他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好,我保证这一定是他拿到过阅读最愉悦的一个剧本,这完全是属于一个演员的报复心理。”

影片拍摄结束后,徐峥又满怀责任感的投入到后期制作上去,从镜头剪辑到配乐筛选,从节奏把握到颜色调整:“我所看到的所有的东西,听到的每一个声音,所有的一切的事情全部要自己进来盯着去完成,因为我要负责任。”随后,徐峥又把这种责任心带进了宣发环节,从预告片的拍摄、制作、投放时间,到每一款海报的字体、字号、发布顺序,徐峥都要一一过问,以至于《泰囧》进组的第一天就拍好了“萨瓦迪卡”的预告片,并且在《白鹿原》上映的时候,就让观众在影片放映前看到它。

面对台下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学弟学妹们,徐峥非常真诚地提醒大家不要只沉溺于“主角光环”,做一个有价值的“幕后英雄”也未尝不是一种成功。“我去参加一个幕后英雄盛典,就是全部是行业内的幕后英雄,然后我就发现,第一,只有得奖的幕后英雄才去;第二,去的演员很少;第三,媒体也没有那么重视。其实这个是需要大家一起来推动的,如果我们的电影永远仅仅是在卖演员的脸的话,我们的行业水平,就会永远停留在一个特别低浅的状态。而且我跟我的幕后团队说,我说你们要有那样一个意识,不是说为了宣传自己,而是要让大家、要让媒体关注到,幕后的团队,其实对电影的制作是很有用的,哪怕我们只合作了一次,我们下次没有合作,但是起码对其他的电影,或者对其他的年轻导演的推动是能够做点儿什么事的。”

《泰囧》发布会现场

记者:你说过演舞台剧的经历对后来做导演有很大帮助和启发,两者之间有什么密切的相关么?

徐峥:在我演舞台剧的时候,养成了一个很特别的习惯,就是每一场开演之前,我都会先去那个剧场,看看场地,一个人把剧过一遍,然后我就会暗暗地去观察这个剧场的售票处。在售票处你往往能得到特别全面和强大的信息——买票的人互相交流,这个戏好,我特别喜欢什么什么,可是谁谁在那一场就是败笔。黄牛向买票的队伍兜售,他们往往可以一句话概括一部戏的亮点,真是牛啊。黄牛之间也会交流,什么戏退票的人多,什么戏抢票都抢不过来,这些都为我提供了很多票房上的经验和对观众的喜憎爱恶的把握,后来我开始做电影之后,这个习惯也延续了下来。

并且舞台剧是一个可以直面观众的过程,在表演中我会非常直观地观察到什么样的剧情可以带来什么样的效果,什么样的表演可以引发什么样的情绪,这些在后来被我运用到电影中去,就会特别有用——有些大导演可能非常专业,但如果他们脱离了观众,一样会失败;我可能只是个经验很少的新手导演,但我特别重视对观众的揣摩,所以我能够获得一些成绩。可以说我做导演的所有经验都来自于舞台剧。

记者:现在的你身份越来越难界定,在一举成为高票房导演之后,最近又以演员的身份加盟《催眠大师》,随后又当上了电影的监制,到了上映前又开始贡献营销创意,预告片灵感……听说万达院线在愚人节放映《催眠大师》片头整蛊观众就是你的点子,这是连宣传团队也要全包了么?

徐峥:其实拍《泰囧》前的我真的只是个普通演员和新手导演,大制片人完全看不上我。不过《泰囧》之后,我忽然发现其实自己就是那个所谓的“大制片人”了,水平一般的导演和剧反而不入眼了。所以,即使我很清楚导演和制片应该是独立的两个个体,但是在现在电影市场的乱象中,我不得不全力投入,大包大揽。

记者:我觉得你虽然说话很谦逊,但特别有自信。是《泰囧》的12亿票房给你带来的底气么?

徐峥:《泰囧》的成功给我带来更多的是别人对我的信心,他们考虑我意见的时候,会有一种信任感。当然这种信任感在专业的团队来说都不是盲目的,他们也会考量我的意见,有的时候甚至有人反对我的意见,但是对的地方,大家接受起来会更快一些。

至于我自己,我一直就是个很自信的人。刚才还有同学问我拍了12亿的票房之后,是不是在家里陶虹对我从“俯视”改“仰视”了,我告诉她我太太一直都是“仰视”我的啊,哈哈。

记者:近期有什么新作在酝酿?在下一个作品里你会选择什么身份?导演还是演员?

徐峥:接下来可以说的计划是我自己导演的《港囧》,还有《催眠大师》的续集《记忆大师》也在筹备,十月份和黄渤主演的宁浩新片《心花路放》就要公映,还有其他计划暂时不能透露……虽然《泰囧》之后很多人会把我当成一个导演,可是对我非常熟悉的人,他们会觉得我还是这个样子。现在的我其实一直在演员的岗位上冲刺着,谈论“身份转型”还太早。

猜你喜欢

人艺徐峥舞台剧
舞台剧
徐峥:理财不““囧”
舞台剧
北京人艺和为戏“疯狂”的观众
人艺演员队制定管理制度 冯远征:把规矩变规定
舞台剧改编电影
那些年,追逐爱情的女汉子
人艺“复兴”之路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