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振龙:没有主持范儿的主持人

2014-03-07王青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范儿律师主持人

王青

当他如约而至,从远处一步步走来时,还是显得有些文弱。

一直觉得王振龙的外形、气质和他主持的《法治进行时》反差很大,斯斯文文的,书生气十足。但这位“文弱书生”在《法治进行时》一做就是13年,经历了不少刀光剑影、风风雨雨。终于,风雨过后的他“得见彩虹”。一个月前,王振龙获得了他人行以来的第二个荣誉——BTV“观众喜爱的十佳主持人”。而前一个荣誉,还是6年前获得的“全国电视法制节目全国十佳主持人”。

曾经菜鸟——成长过程令他“很痛苦”

2001年,怀揣“这辈子就应该做电视”念头的王振龙从家乡邯郸来到北京,进入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那年他24岁。之前他在一家中专学校教语文,业余在地方电视台兼职做记者和主持人。

刚进组的时候,没学过法律专业的王振龙没少闹笑话,“是由于基本法律常识欠缺造成的。”

有一次,一个人因为打架被带到派出所。王振龙经过采访,将此事写或了新闻稿。在其中他用了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的说法。不料,带他的老记者告诉他,这人是违法,不是犯罪,他受到的只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理,应该叫“行政拘留”。顿时,王振龙感到“特别脸红、特别汗颜!”类似的错误还有很多,比如他居然连“被告”和“被告人”都分不清。“好在有老记者把关,有主编审稿,这样的纰漏绝不会播出去!”第一次闹笑话之后,在老记者的建议下,王振龙去书店买回两本书——《民法》和《刑法》。后来,不“知足”的王振龙又陆续读了《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凡是和我们法制报道相关的,我都会看!”这个学习的过程让王振龙觉得“很痛苦,很多都看不懂!”

除了读书,王振龙还有学习的招儿:“采访时但同遇到我不懂的法律问题,我都会去请教我的采访对象,比如民警、法官、检察官、律师。”一遍不懂还会再问一遍。“我那时候说得最多的就是:抱歉!您说的我没听懂!您能帮我翻译成通俗的话吗?”

再后来,王振龙又不满足了:“这样的零散的法学知识是不够用的,我必须让它系统起来!”于是,工作之余王振龙再次走进大学校门,拿下了法学学士学位。

亲历危险——随警行动“不觉得害怕!”

进《法冶进行时》之前,王振龙觉得做法制记者“很刺激”,“因为可以跟着警察去拍抓捕现场!”很快,他便作为实习记者,每天跟着老记者跑案件采访。2001年至2003年,和组里其他跑公安口的记者一样,王服龙没少参加随警行动,“冲在第—个的肯定是警察,但第二个肯定是我们!”

每次都紧随警察身后的王振龙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感觉:“不觉得害怕,应该说是兴奋超过了恐惧!当然危险也会有,抓捕的犯罪嫌疑人有持刀的、持枪的,也有持爆炸物的!但离我们最近的肯定是警察!”他说,跟着警察去每一个抓捕现场时,他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把警察抓捕嫌疑人的过程完整地拍摄下来,让观众能够看到一个精彩的抓捕过程!”

不想“念稿”——“永远不能脱离一线”

4年的记者经历之后,王振龙的主持生涯开始了。

开始主持不久,就有观众给节目组打来电话说“我找王律师”,“当时我们同事还挺纳闷:我们这儿没有律师呀!观众说:就是主持节目的那个王律师!”说到这儿王振龙笑了:“可能我的气质更像律师,不太像主持人吧!再有,我的性格偏理性,所以在主持节目时常常对一些案件进行点评、分析。尤其是一些民事案件,它的法律关系会比较错综复杂。我会通过自己的主持把其中的法律关系梳理清楚。”也就是“把很生涩的法律条文,翻译成老百姓能够理解的话!”

作为“采编播”三位一体的主持人,多年中王振龙竟一直认为“采编是我的主业,播是我的副业。主要精力都在采访、编节目上,我也没觉着自己是主持人!”录像基本都是在晚上,白天王振龙更多的时间是在外面采访,然后回来写稿子、编片子。“一直忙到录演播室的时间了,就换身衣眼冲进去!把演播室录完,就又扎到机房编片子了!”王振龙说,“直到今天我的主持人的感觉都很淡。有一些特别节目,或者一些重大案件的报道还是我去做。如果我只是做一个单纯的主持人,别人写好的稿子我来念一念,观众会不信服!作为《法治进行时》的主持人,永远不能脱离—线!”

没有“范儿”——“让观众看到最真实的我”

当王振龙接棒《法治进行时》之初,很多老观众最熟悉的还是徐滔充满激情的主持。当时徐滔已经成为京城几乎家喻户晓的主持人,很受观众喜爱。两个人的性格迥异:“徐滔老师是特激情澎湃的人,而我,是特不激情澎湃的人!”王振龙笑言。他说自己刚开始主持时“茫然过、不知所措过。”“我觉得我可以模仿徐滔老师,但是不会像!而且,模仿的水平再高,观众也不会把我看作‘男版徐滔,所以这条路走不通!我想了很长时间,最后决定:还是顺其自然吧,让观众看到一个最真实的我就行了!”

感觉王振龙是个平静、温和的人,他也说自己平时“很少激动、急躁!”他还笑着揶揄自己:“有人说我身上没有主持人的‘范儿,没有‘星的感觉!”想过给自己加点“范儿”吗?“如果这个范儿特‘过,和我们节目风格格格不入,那我宁可保持很本色的风格,宁可不要这个范儿!但是如果我加了范儿能给《法治进行时》增添色彩的话,我肯定会去加的,哈哈!”

即使是获得“十佳”,王振龙的内心似乎也没有掀起多大波澜:“观众们投我的票,并不是因为我主持得有多好,而是因为《法治进行时》这个节目好,他们喜欢看!其实个人获奖我从来没有想过。我更看重的是:深入现场做出好的节目,让观众喜欢看!”

欣慰发声——“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

作为一名法制节目记者、主持人,王振龙说自己“一直在给观众传递一种信号:法律真的和每个人都有关系,可能今天你碰不到法律问题,可谁能保证10年后你不会碰到?所以,一定要学法、知法、懂法!”他坚信:“如果每个人都能在法律规定的范畴内做事情,我们的社会会比现在更加有秩序,更加稳定、安全。这也是我们做这个节目的终极理想!”

让王振龙欣喜的是,这个“终极理想”在这十几年中正在一步步实现。“效果常明显!2005年前,我到当事人家里去采访,他们对于遇到的法律纠纷几乎都很茫然,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可2005年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法律对自己是有用的,也开始使用法律来为自己的生活保驾护航了。他们遇到法律纠纷时不再慌、不再茫然了,知道该去怎么解决它了!”而更让王振龙欣慰的是:“很多观众跟我说过:我们经常看《法治进行时》,看着别人家的那些矛盾纠纷,也会反思我们家会不会出现类似问题?如果出现了,我们该怎么解决?如果还没出现,我们应当怎样避免?”王振龙感叹:“《法治进行时》好几十位记者,每天都是四处奔波,真的非常辛苦!片子赶得紧的时候,真的是废寝忘食!节目能对老百姓有用,我们的辛苦就真的没有白费!”

猜你喜欢

范儿律师主持人
什么是范儿
善良律师
阳原县第四实验小学
调音
抓准风格 古着穿出范儿
黄皮肤也能穿出范儿
赢得很惨
律师与车祸
小蛇圈圈绕的答疑会
咖喱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