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白木耳试验研究和生产贸易状况述评(二)
2014-03-06贾身茂王瑞霞
贾身茂 王瑞霞
民国时期白木耳试验研究和生产贸易状况述评(二)
贾身茂1王瑞霞2*
(1.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郑州 450008;2.《食用菌学报》编辑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106)
3 银耳的产地、产量、销路和贸易状况
3.1 概述 野生银耳在我国的一些省份很早就有记述,如晚清时期《农学报》1903(光绪二十九年)第227册《鄂省西北部农业视察记》中记述:“由沙市至襄阳…荆州除北面一小部分外,四面皆山…白木耳产此山中……由三官殿经均州至郧阳……其房山只奥,则有菌类白木耳、黑木耳… …”[8]。胡昌炽在《中国食用蕈种类与西洋蕈培养法》一文中记述我国常见的8种食用蕈中就有白木耳:“白木耳Berk.寄生于栎、椎、榧、楢等壳斗科枯木……出四川、湖南、湖北诸省。”[9]。野生银耳在我国分布虽广,但栽培银耳的地域,主要是在四川、贵州、陕西、湖北、浙江和福建等省的一些山区。
民国时期全国各地银耳的产量及销路,1932年胡泽《四川银耳之研究》首次在文献中报告了四川的情况:“我国银耳,除川省为主要产区外,近来贵州湖北亦有一部分之出产,单据四川所产,每年约有二百石(二万斤),除十分之二内销外,约十分之八出口,其中约十分之二自汉口销平汉路附近,约十分之六由上海销南北各地,以平均价值每斤四十元计(市价每两三元以上至十二元)单以出口部分言,每年约值六十万元。”[4]这里所谓“内销”是指省内销售,“出口”是指省外销售。贵州遵义的银耳生产及产量,1939年《中农所简讯》载《贵州省白木耳产销概况》一文中报告:“黔省产白木耳,始于民八年,由川人来遵义培养,今已遍植黔东北二十余县。最近六年,平均每年输出数量,约有三百九十担,价值一百万元左右。”[10]每担100旧斤,390担约折合2万千克。
以上四川生年产1万千克和贵州生年产2万千克之和约3万千克(干品),这与裘维蕃在1952年所著《中国食菌及其栽培》一书中报告的“银耳(白木耳)”全国产量基本是相符的:“从川黔两省的产量来推测总产量,大约全国银耳产量在六七万市斤左右。”[11]这个数字是指干品。
民国时期银耳对国外贸易的进出口情况本文尚不涉及,待有机会时另行撰文。
3.2 通江银耳产量、销路及价格 熊文愈1941年的资料:“通江银耳每年产量,无明确数字记载,仅由当地久经耳业者之估计,与该县邮局寄出斤数,照对参考。”[1]民国25-28年(1936-1939年)通江银耳的产量及价格综合列于表2。
表2 1936—1939年四川通江银耳之产量及价格[1]
注:民国二十五年,为公元1936年,以下类推,不另注。
从表2可以看出,仅四川通江县的银耳产量,最高年份达120担,最低40担。每担为100旧斤,产量最高的1936年应在6 000千克以上。
通江银耳的销售情况,熊文指出:“涪阳坝为产耳中心,又为银耳集散地。每年七月新耳上市时,各地耳商,云集此间,初为陕帮势力,近因经营与资本不及汉邦,渐趋没落。银耳由小称户从各农家零星收集,转卖大称户,再由大称户转售庄客(各地参茸药行派赴通江收买银耳者),然后分销三路转销各地参行,再由各参行批发南货店或药号售与门市顾客。所经路线,一由汉中西安转销华北平津各地,一由绥定而达重庆,批发华南南洋及长江流域各埠,一由巴中阆中销川西南及成都。但主要销场,仍推上海。”[1]
3.3 万源银耳产量、销路及价格 1934年郑稷熙在《四川银耳概论》中指出:“考吾国产银耳之地,据作者调查所知:有贵州之遵义团溪,西康之巴安甘孜,湖北之襄阳房县,陕西之西乡镇巴,四川之通江万源及巴州南江昭广之一部,又湖南河北山西等省崇山中之一隅亦有之,内中以川黔产量较多,四川尤首屈一指,据云每年约产有二万余斤,而万源即有八十余担之多。”[7]
“通江以地域关系,多数运销省内,故成都之商号,广告概标‘通江银耳’之名。万源产者,则胥输贩省外,每当春夏之交,各地银耳商,即裹粮前往产地购买,云集之处,忽增繁盛,市场熙攘,是为‘耳会’!商场中心,以关坝,石窝场,洪口三处。其中以汉邦(汉口汉阳),则于买得后,直接运往万县,由输送汉赴沪;或有经陕西安康沿汉水而至汉口赴上海者。绥帮(绥定)则装木船至绥定,转达万县以出省。广帮(广安)自然运至合川重庆贩卖。银耳中纯净漂白者,谓之‘提装’,在产地平均可售三元左右一两,其色泽黄褐者,称为‘黑朵’,与零碎称为‘花子’者之两种,则价格较廉,每两不过一元余耳。”[7]万源银耳的分级及价格如表3。
表3 万源银耳的分级、价格及销售路线[7]
3.4 贵州遵义银耳产量、销路及价格 刘澍霖在《贵州遵义白木耳之调查》一文对“白耳产地及市场”报告:“遵义为贵州白木耳集中地,商店多附带经营斯业,丰年达二十余家。白耳来源,如湄潭、绥阳、仁怀、余庆、凤岗、石阡、瓮安、黄平、平越、从安、黔西、息烽、开阳等县,所产均集中于此。销场为上海、福建、香港、四川、汉口、广东、北平等处。产量以黔西、平越为最多,销场以上海、福州为最大,上海又为全国白耳总汇市场。”白木耳的“包装与运输”为“多用白铁箱装运,每箱贮耳五斤,邮递省外各地。”[12]
对于银耳商品的分级,该文叙述:“第一年採耳期间,为七月中旬,至十一月中旬,此其所产之耳,俗称新山耳。次年採耳期间,为五月上旬至六月中旬,此其所产之耳,俗称陈山耳。”[12]“陈山耳肉薄色黑,置久尤甚;新山耳肉厚朵大而空疏,颜色白耳透明,以新山耳为上品,陈山耳次之。”[12]
遵义白木耳的产量分级及价格如表4、表5所示。遵义为贵州白木耳集中地,贵州全省白木耳产量,“最近六年,平均每年约有三百九十担,价一百万元左右。”[12]从表4可以看出最高年产(1934年)达18 600千克。
表4 遵义白木耳的分级及产量(斤)[12]
*每斤为十六两,即500克,下同。
表5 遵义银耳的分级及价格(银元/斤)[12]
3.5 上海银耳市场 1934年魏新农在《最新香蕈冬菰及白木耳之栽培法》一书中介绍了上海市场的银耳分级与价格:“现在把最近上海市上白木耳之价,记载于后,以供参考。”[13]见表6。
安东林科高级中学博物教师王燕谋《银耳之人工栽培法》一文介绍,上海每年销售银耳约3 000担(每担50千克)[14]。其商品分级与价格见表6。
表6 上海市场银耳分级及价格[13,14]
注:每一盎司为七钱五分。
据湖泽《四川银耳之研究》一文资料,当年上海抛球场设有银耳商店[4]。又据《通江银耳志》记载,民国时期通江陈利生(1860-1945)、母玉恩(1876-1941)分别在上海等地设“金利成银耳庄”[15]、“蜀丰银耳庄(后改名庆丰泰银耳庄,位于艾多维路),四川太平银耳庄(与广安夏本全合股设立,位霞飞路129号)”[15]。由此可见,民国时期上海已为我国银耳销售中心。
4 银耳的传统栽培技术
4.1 概述 我国是世界上食用和栽培银耳最早的国家。“据民国《续修通江县志稿》记载,通江银耳(Tremella fuciormis Tong jiang)的人工培育成功,是在光绪的六、七年间(1880-1881),而陈家河乡雾露溪畔的九湾十八包则是它的发祥地”[15]。以后由通江产地逐渐扩大至万源、南江、巴中、城口等县。贵州的白木耳“始于民国八年(1919),由川人来遵义培养”[10],逐渐遍及黔东北的21个县。陕西省的镇巴、汉阴、紫阳、西乡等县,湖北省的鄖县、谷城、房县等也有栽培。福建、浙江等省也有少量生产。万源、遵义的银耳栽培技术虽然都是由通江传播的,而通江银耳、万源银耳、遵义银耳均有专题调查报告,说明这三个地区的银耳生产,在国内均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民国时期的白木耳栽培技术陶约翰在《中国白木耳栽培法》(上、下,1941)一文中进行了详细的总结,该文评述曰:“白木耳的产地,以四川为著名,其他如云南、贵州、湖北等省,也有出产。惟其栽培,都是墨守旧法,且都严守秘密,既不合科学原理,又不去加以研究改良,所以产量不宏。年来社会上的需要日增,产品的供应几有不敷的情势。”[16]正是这种“秘而不传”而又“墨守旧法”的技术,使出现了银耳“产品的供应几有不敷的情势”,因而才造成日本趁机而上的局面。
而日本的银耳栽培,据陶约翰《中国白木耳栽培法》及熊文愈《通江银耳之调查及其改进方案》两文的资料,是“明治四十年”[16](1907)“由我国湖北采寄银耳菌种”[1],“首先在驹场农学部试行栽培,居然成功。然日本人食用白木耳,从未食惯,所以不大珍视,而白木耳的栽培则无起色。最近农林省,因我国白木耳业,有供求不平衡的现象,视为有大利可图,正在大力研究提倡,以作农村的新副业,目下如静冈、宫嵜、熊本等县内试种者颇多,其目的,并非为本国人之食用,而是想在中国市场上得以地位,行人工栽培试验的。”[16]就这样很快“我国上海市场已有日本银耳销售其间。”[1]作为银耳栽培既早,又有资源的大国,却要从国外进口产品,致使白银外流,这种现象,令国人无不“痛心疾首”。李师颐在《银耳香菰繁殖律》中曰:“利权外溢,殊堪概叹!”[17]
4.2 四川银耳的传统栽培技术 四川白木耳的栽培在通江、万源、南江、巴中等县均有生产。但只有通江、万源两县的产销有专门调查报告,如赵斌的《通江的银耳》、熊文愈的《通江银耳之调查及其改进方案》等,而郑稷熙的《四川银耳概论》及《四川银耳》均为对万源县银耳产销的调查。
陶约翰在《中国白木耳栽培法(上)》一文中记述:“查四川等处的白木耳栽培方法,都是于广大的森林中,采伐树龄百数十年的老树,作为原木,于每年的春二三月间,锯之使成二三尺之长段,依次排置于原林中,任其自然生长,既不行接种手续,又不加以保护,见其有白木耳发生,即采取之。如遇天旱,或雨水过多,则收获完全无望。总之,此种产生情形,实际上还是天然生产,不好说是人工栽培的。惟他们对原木的砍伐,却有一种经验,这经验是祖传的,向来是秘而不宣,所以外人不得而知。其产生期,大致总是在四、五、六、七、八月内,旺盛期是在五六两月。”[16]
郑稷熙的《四川银耳概论》是专门考察万源县银耳栽培状况的报告。其中叙述万源银耳的“作业之情形”为:“乡人于农闲之冬季,伐青杠树三年以上之枝干,去其小桠,截成四五尺之木橛;如为六七年之大干,则当于表皮,斫以裂口,或对剖之亦可。然后送至湿润之林间,以略有阳光透入而无风处,谓之‘堂子’。将木橛千百丛密而堆积之,谓之‘发汗’;意在让木质醸酵,便于菌胞之繁殖,且因严冬霜雪之冰结,可是木质各部松软,而为寄生菌体之可吸态养分(此时木质变化情形可作为有价值研究),此际之‘耳棒’,已较伐时为轻松,表皮之裂纹,亦较初时深入;待春风和煦红杏及第时,乃将木橛行列成排,置于‘堂子’中,是为耳床,及至初夏梅雨时候,乍晴乍雨数次,‘耳木’之裂缝处,则甲坼白色之菌胞小芽,三四日内,则生灿烂之耳花,是即所谓银耳矣!斯时当即前往,迅速拾取,迟则花朵凋谢,谓之‘水化’;盖因类之胞子,成熟时则分离散乱,而腐败朽化其体质。”[7]
4.3 贵州遵义银耳的传统栽培技术 《全国农林试验研究报告辑要》对项公传《贵州遵义白木耳栽培法》一文的摘要记述为:“白木耳栽培,遍及黔东北部21县,年产三百余担,价值一百万余元。供培养用之原木均为壳斗科(Fagaceae)之麻栎属(Quercus)及板栗属(Castonea),前者应用较多,有麻栎槲栎白栎等种,后者采用较少。白木耳喜高温湿润气候,栽培环境以15~30度倾斜面向东南密茂山坡为宜,土质以砂质壤土并夹有小砾者为佳,整地应先将密茂麻栎树适度修剪,使通风而隐蔽。次清除杂草,耙平土壤,以备排列段木。段木制法乃于早春清明前斜砍六七年生之麻栎,枝干截成二三尺长,并于木上斜砍数刀,以增其断口面积,继乃纵列推积之,至五月中下旬搬入排列于以备之栽地中,40~60天即见有鲜黄霉斑,再经数天即有肥厚洁白径长2.5寸之木耳繁生,直至九月为止,此时木耳称新山白木耳。冬季其菌丝借脱落之麻栎叶保护越冬。翌年三月扫除落叶,至四月间木耳重见繁生,称陈山白木耳。”[18]
4.4 天然接种的传统栽培银耳方法的述评与其生物学效率 从上述对四川通江、万源和贵州遵义的白木耳栽培技术调查可以看出,当时的栽培方法,除给白木耳准备生长的“基质”如“段木”或“木橛”并给于“斜砍数刀”以及选择适合的遮荫场所外,仍是靠胞子天然接种,季节性出耳,这种传统的栽培方式,可靠性差,成功率不稳定,产量低。正如熊文愈1941年在《通江银耳之调查及其改进方案》一文中指出的那样:“此次调查,以最宜之耳室,最佳之树种(锐叶槲树),而产耳段木不过百分之三十一,余百分之六十九皆为杂菌寄生而腐烂于耳室,此种损失,实堪惊人!而百分之三十一段木中,银耳生长又良劣不齐,故一百段木中,能有产耳希望者,最高尚不及三分之一,果能改良陈法,补救此项损失,即以现有段木数量而论,银耳产量当增至二倍以上”[1]。
由此可见,传统的天然接种栽培银耳的方法,其段木出耳率不足三分之一,银耳生长又良莠不齐,原木浪费十分严重。(待续)
,E-mail:wangruixia28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