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备,跑!

2014-03-06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14年1期
关键词:脊椎脑干尔特

2011年,在韩国大邱举办的世锦赛中,有这么一幕令人难忘:在100米短跑决赛中,发令枪刚刚响起,百米飞人博尔特仰望天空脱掉运动衣……因为在这场比赛中,博尔特被判定为抢跑而丧失比赛资格。

现在的规则是这样的,运动员在发令枪响前或者听到枪响后做出起跑反应小于0.1秒的情况被视为抢跑。为什么是0.1秒呢?那是因为从感知声音的耳神经开始,经由脑部然后往肌肉传送电气信号要花100毫秒(即0.1秒)的时间。

但是,2009年在国际田联主导下进行研究的报告中指出,起跑的反应时间应该可以缩小到80~85毫秒。

起跑的反应时间是如何算出来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吧。

从听到发令枪开始起跑,电气信号的粗略的传送路径是按照以下次序的。

1耳朵(听觉神经)→2脑干→3大脑的听觉区→4大脑的运动区→5脊椎→6肌肉。一般情况下的传送时间是白底黑字部分,反应时间为80毫秒时的传送时间是用黑底黄字分别标示出来的。

从1耳朵到2脑干,从5脊椎到6肌肉所花费的时间经过测试,基本上是确定下来的。但是从2脑干到5脊椎,这个过程中大脑内是如何工作的,人们至今还不清楚,因此这个过程也被称为“黑匣子”(右下的黑色匣子中间)。

在人脑内依次传递电气信号的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其中有一项为“游戏时间(也就是时间损耗)。这个时间大约为10毫秒。也就是说,如果大脑内电气信号可以没有任何时间损耗地来传送的话,到达5脊椎的时间是可以缩短10毫秒的。除此之外,如果使用腰上的肌肉来发力起跑的话,又可以再缩短10毫秒。

现在,科学研究者们尝试用一些方法来解开4大脑的运动区的传送过程,其中有用磁气刺激的方法。不过,目前还无法通过训练使大脑内的传送变快,从而缩短起跑时间。

猜你喜欢

脊椎脑干尔特
司尔特:春耕保供显担当 广袤沃野绘新篇
115例急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分析
基于机器学习和几何变换的实时2D/3D脊椎配准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约炮”博尔特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颅内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
咏梅
原发性脑干出血8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以慢性肾功能衰竭为首发表现的高血压脑干脑病1例
脊椎结核病灶清除内固定术后不愈原因分析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