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西肉牛产业发展对策
2014-03-06吴清越
吴清越
广西养蜂指导站,南宁 530022
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扶持下,广西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2012年广西畜牧业产值达1075.80亿元以上,肉类总产量411.00万t,排在全国第八位:其中猪肉产量252.50万t、排在全国第八位,人均占有量54.10kg、比全国平均高出26.18kg;禽肉产量136.00万t、排在全国第四位,人均占有量29.20kg、比全国平均高出15.74kg;牛肉产量13.90万t、排在全国第十六位,人均占有量3.00kg、比全国平均低1.89kg。可以看出,肉牛产业是广西畜牧业发展的“一条短腿”。
1 广西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1.1 养殖生产情况
据统计,2012年广西存栏牛380万头左右,其中役用牛360万头、奶水牛6.9万头、荷斯坦奶牛1.8万头、肉牛6.5万头;出栏牛147.69万头,牛肉产量13.86万t,平均每头产肉93.85kg。在出栏牛中,绝大多数为淘汰的役用牛。据2013年上半年统计,存栏1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场649个,其中:10~49头的447个、占68.9%,50~99头的134个、占20.6%,100~499头的58个、占8.9%,500~999头的7个、占1.1%,1000头以上3个(金泰丰夏南牛扩繁场2700头、广西东园黄牛场1210头、广西桂牛农牧公司1100头);肉牛总存栏量仅为4.2万头,大多数肉牛是从山东、安徽、河南等省引进的杂交牛。
1.2 屠宰加工情况
目前,广西尚没有专门的肉牛规模屠宰加工厂,即便有小规模的肉牛屠宰加工厂,也只是屠宰及简单的分割肉包装冷冻。
1.3 销售情况
一直以来肉牛市场供不应求,价格稳中有升,特别是近两年来,价格上扬较快。目前,活牛价格30~36元/kg,牛肉零售价格已达到90~100元/kg,而且还有上升趋势。
1.4 饲草料及加工情况
1)天然草地及人工种草情况。广西草地资源较为丰富,可利用草山草坡面积650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7.5%,为农耕地的2.48倍,鲜草产量550~750kg/667m2。0.33万hm2以上的连片天然草地有119片,总面积达76.06万hm2,其中:0.33万hm2以上连片草场8个,分布在都安、大化、资源、忻城、马山、宁明等县;2.67万hm2以上的特大型草场2个,即原都安县地苏乡六也村草场(3.49万hm2)和马山县金钗乡龙印村草场(2.73万hm2)。这些大型连片天然草场为大规模开发草地畜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广西自主研究培育出优质禾本科牧草,即桂牧1号杂交象草,每667m2鲜草产量可高达8355 kg,已在全区得到广泛推广种植。近年来,通过实施天然草地植被恢复建设与保护项目、广西象草等草种繁育基地项目、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等国家、自治区级扶持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广西人工种草的发展,种植高产刈割型饲草、林果间套种豆科牧草、冬种黑麦草等已为广大养殖者所接受。全区人工种草面积稳步增长,2012年末保留种草面积8.92万 hm2。
2)农作物秸秆情况。广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作物及经济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其中玉米约66.67万 hm2、稻田约133.33万hm2、甘蔗约100.00万hm2、花生和黄豆约33.33万hm2,其秸秆总量超过4000万t,是发展肉牛产业极为宝贵的饲草料资源。
3)饲草料加工情况。近年来,广西加大了科学利用秸秆的示范和推广工作,每年采购及发放切草机械100多台,各养殖场(户)主要通过将草料、秸秆铡短或粉碎后直接饲喂,或进行青贮、微贮发酵后饲喂,2012年加工利用秸秆饲料690万t。
2 制约肉牛产业发展的因素
2.1 缺乏优良肉用种牛
目前,广西尚没有一个肉牛种牛场,仅有的一个种公牛站存栏种公牛110头,其中可采精公牛70头,年产冻精67万支,只能满足33万头母牛的配种需要。生产中可用于本交的良种公牛极少。
2.2 肉牛能繁母牛存栏少
广西地方品种牛个体小,生长速度慢,饲料转化率低,生产周期长。传统的生产方式,1头犊母牛养到性成熟需2a,配上种怀胎产仔需1a,产下的犊牛需养殖2a才能卖,这样,前后共需5a左右才产生效益。即便是养1头成年母牛,也需要3a左右才能产生效益。成本投入大和生产周期长,让大多数人“望牛却步”,养牛不如外出打工挣钱快,这是养牛数量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近年来牛肉价格一路飙升的根源。
2.3 饲草料加工商品化滞后
广西可养牛的饲草料资源极为丰富,但目前为止,尚没有一家商品化、工厂化、规模化的牛用饲草料加工厂。几乎所有养牛场都是自配自用,饲草料品种、来源、营养水平参差不齐,就地取材有啥用啥,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是制约肉牛规模养殖发展的根本原因。
2.4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国家2009年开始实施肉牛良种补贴,而广西从2012年才开始实施国家肉牛良种补贴,按每头能繁母牛使用2支冷冻精液、每支冻精5元的标准进行补贴。项目县从2012年的33个扩大到2013年的45个,补贴任务从2012年的10万头扩大到2013年的12万头。项目实施2a来,共补贴人工授精配种母牛22万头,补贴资金220万元。在“以粮猪安天下”的大环境下,各级政府还没真正把肉牛养殖提到议事日程,对肉用种牛的引进和培育、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饲草料加工、肉牛产业科研、产品加工研究等方面,还缺乏有力的政策鼓励和支持。
3 肉牛产业发展的对策
纵观各行各业的发展,凡发展较快的产业都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尤其是农业,肉牛产业也不例外。遵循中央的指示精神,在主要农产品供给相对富足、产品价格不断下跌、生产成本不断上扬、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如何支持发展农产品供给相对短缺、市场需求强劲、价格不断上升的节粮型畜牧业(特别是肉牛产业),加快开辟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缓解高质量肉食品的供需矛盾,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牛肉”,这是值得各级政府思考的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发展肉牛产业的对策。
3.1 各县(市、区)制定肉牛产业发展规划
借鉴生猪养殖“想养就养、无序发展、重养轻治”,以致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经验教训,在广西肉牛产业发展刚起步阶段,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明确准养区、限养区和禁养区,提出养殖粪污处理的设施建设标准和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要求,确保产业持续、健康,并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3.2 支持肉牛良种场建设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充分利用杂交优势,是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养殖的肉牛品种必须是内外元杂交或外二元、外三元杂交,这样的牛生长速度快、饲草料转化率高、肉品质好。适宜广西养殖的外来优良肉牛品种主要有利木赞黄牛、西门达尔黄牛、夏洛莱黄牛、安格斯黄牛等,可以利用这些牛互相杂交或与本地黄牛杂交生产高代杂种肉用牛。因此,通过大力支持建设优良肉牛良种场或扩繁场,可以解决优良肉用种牛缺乏问题,有利于加快对本地黄牛改良的步伐。
3.3 给予养殖肉牛能繁母牛奖励
通过“造册登记、3a内定期回访、一次性奖励”等方式,做好服务指导工作。
1)鼓励广大农户养殖肉牛能繁母牛。凡养殖肉牛能繁母牛5头以上者,每头奖励1000元。
2)鼓励“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协会+农户”等方式,带动农户养殖肉牛能繁母牛。凡带动农户50户以上,每户养殖肉牛能繁母牛3头以上者,给予公司、专业合作社或协会奖励10万元。
3)鼓励养殖场或专业大户养殖肉牛能繁母牛。凡养殖肉牛能繁母牛50头者,给予奖励5万元,在此基础上每增加5头多奖励1万元。
3.4 给予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补助
凡养殖肉牛能繁母牛50头以上且年出栏育肥牛500头以上,符合标准化养殖要求的,给予一次性补助50万元。
3.5 支持饲草料加工商品化发展
广西的饲草料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饲草料资源都分布在千家万户,收购难、运输难及与千家万户打交道难,是制约饲草料加工商品化的主要因素。
1)鼓励商品化肉牛饲草料加工厂建设。凡建设年产10万t以上商品饲草料加工厂的,给予一次性补助200万元。
2)饲草料加工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管控的饲草料生产基地。这样,可以做到原料自给与收购相结合,在收购发生变化时,至少能够确保80%的原料自给,避免受原料收购价格波动影响。
3)饲草料加工企业尽可能不直接与千家万户签订原料收购合同。与千家万户打交道情况复杂多变,农民法律意识不强,随意性较大。因此,企业可以通过与专业合作组织或协会签订原料收购合同,由专业合作组织或协会直接联系农户,这样可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4)生产商品化肉牛配合饲料。以饲草料为基础,精粗饲料为辅,适当添加微量元素、复合维生素等,科学生产符合种公牛、种母牛、育成牛、架子牛、犊牛等不同阶段营养需要的配合饲料,从而提高肉牛生产效率。
3.6 支持肉牛产业关键技术研究
长期以来,广西对肉牛产业的技术研究关注度不高,在遗传育种、选种选配及繁殖、疫病防治、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及加工、育肥及屠宰加工等技术方面,缺乏系统研究。因此,要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力度,开展肉牛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为肉牛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3.7 大力开展科学养殖肉牛培训
养牛有句谚语“吃进去的是草,产出来的是肉”,这句话不无道理,但这只是针对自然繁殖生长“养牛为耕田”的观念而言。作为商品化生产,繁殖率高、饲料转化率高、生长速度快等是加快肉牛发展的关键。因此,要加大科学养殖肉牛的宣传力度,强化科学养殖肉牛的培训,做到“良种、良繁、良法”,促进肉牛养殖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