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贫困人口特征分析

2014-03-06

关键词:边境贫困人口农村

沈 万 根

(延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近几年来,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各族人们的共同努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积极争取各项扶贫基金,狠抓工作落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仍然存在着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尤其边境农村贫困人口问题更加突出,这直接影响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新农村建设“示范提升”工程和“美丽乡村”活动,[1]也直接影响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因此,本文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为主,根据人口素质论、贫困恶性循环论等相关理论,从经济、教育、健康、年龄、生活、劳动力等方面分析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贫困人口的特征,为探索如何解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贫困人口问题提供依据。

一、从经济方面看,收入水平低,资金不足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贫困就意味着缺少财富,缺少资本(或资金),就必然会出现劳动与资本相分离,劳动要素没有了资本,也就必然陷入贫困。[2]经济收入水平低下将导致资本缺乏的进一步加剧。简单地说,贫困的根源在于经济收入少,而经济收入低是贫困问题的最直观表现。

据龙井、和龙、图们、珲春等边境农村贫困人口年经济收入的实际调查显示,2013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年经济收入在3 000元以下(含3 000元)的比例为46.2%,将近一半;年经济收入在3 000元至8 000元之间的比例为45.3%;而年经济收入在8 000元以上的只占8.5%。因此,可以得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的经济收入水平并不高,反映出整个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经济收入水平普遍较低。边境农村地区的农户也应是投资主体,但是这些农户经济收入低下,无法进行有效投资,农业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在摆脱贫困问题上举步维艰。

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资本的形成》一书中指出,导致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中存在着许多不利影响,一环扣一环地“恶性循环”,并不是因为其自身资源不足或缺乏先天条件。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普遍自然资源丰富,但仍然处于贫困的状态。因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人均年经济收入水平低,这就意味着可储蓄的资本量少,低储蓄量无法形成充足的资本,导致农业生产率低下、产出大幅减少,最终使经济收入低下,陷入到“较低的收入——较低的购买力——较低的投资引诱——较低的资本形成——较低的生产率——较低的产出——较低的收入”的恶性循环。同时,年经济收入低下也导致购买力不高,同样陷入到“较低的收入——较低的储蓄能力——较低的资本形成——较低的生产率——较低的产出——较低的收入”的恶性循环。[3]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资本积累不足,很难形成投资资本,连最基本的建设资金都无法自行筹措。

二、从教育方面看,受教育程度低,意识落后

人力资本是一种特定的资本,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等要素投入,从而形成的知识与技能的积累,这种积累会为其所有者带来收益。个人人力资本存量的多少,与受教育程度关系密切。一般说来,一个人的受教育状况越好,个人人力资本存量越高;相应的技能水平越高,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也就越不容易陷入贫困。反之,则非常容易失业或者从事低收入的工作。

通常,对人口教育水平方面的考量主要从受教育程度来考虑。据龙井、和龙、图们、珲春等边境农村贫困人口受教育状况的实际调查显示,2013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贫困人口中约6%是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约20%是初中文化程度,约70%是小学文化程度或者半文盲,其余约4%则是文盲。由于贫困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也十分落后。过分依赖国家财政每年划拨的贫困补助,甚至根本没有脱贫的计划,村民参与脱贫活动的积极性也很差。加上扶贫项目在实施和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政府长期包办代替,群众对政府组织实施的项目关注度不高。因此,缺乏对这些项目进行后续管理和维护的积极性,造成了扶贫行为的短期性和扶贫资源的浪费,脱贫实际情况令人堪忧。大部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村民的经商意识普遍薄弱,多数土地承包给外省农民,主要是内地的汉族。最主要的农村经济来源主要靠在国外打工、开饭店或其他餐饮娱乐服务业,效益不高,仍无法完全脱贫。例如,2014年5月份,笔者在和龙市头道镇龙渊村实地调查发现,该村在1982年之前是富裕村,但在改革开放后,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目前已沦落为贫困村。

三、从健康方面看,患病率高,总体健康水平差

一般说来,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仅会对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产生影响,更会影响其生活水平。哈比逊的人口素质论指出,影响贫困的各类素质中主要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其中,健康素质是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关键的。可见,人口的健康水平与贫困是有莫大关系的。贫困人口由于可支配经济收入有限,营养成分摄入不均衡,甚至营养不良,身体免疫力低,对疾病和病毒的防御能力弱。贫困人口的恩格尔系数较高,投资于治疗和保健的资金少,也是患病率高、健康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之一。[4]因此,贫困问题与健康问题互为因果,疾病的发生是致贫的重要原因,而贫困又导致家庭缺乏经济收入来维持健康,逐渐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当地的贫困程度进一步加重。

据龙井、和龙、图们、珲春等边境农村贫困人口健康状况的实际调查显示,2013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贫困人口的患病率高达80%,只有少数的农村贫困人口身体健康。所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贫困人口的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微薄的收入、落后的医疗卫生设施和高额的医疗费用使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贫困人口在医疗健康道路上艰难跋涉。根据2014年的延边统计年鉴显示,新农合在延边地区农村的覆盖率已超过90%,对常规药物和治疗的报销比例达到75%。但2013年末,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共有各种卫生机构269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2 672人,其中,执业医师4 293人,注册护士5 106人。卫生机构现有病床10 869张。平均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9人,拥有病床51张。[5]村卫生室939个,医务人员1 104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平均每村拥有0.76个卫生室与0.9位医生。医疗卫生设施与医护人员的缺失使农村村民的疾病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加上一些重大疾病的药品和治疗的巨额费用难以报销,双重因素致使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大多数农村贫困人口都患有慢性疾病和所需医疗费用较高的疾病。疾病也使得这些老弱病残群体贫困程度持续加重或导致已脱贫的人群返贫。因此,患病率高、总体身体素质差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贫困的重要特征之一。

四、从年龄方面看,老年人贫困明显,脱贫难

一般来讲,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延边朝鲜族自治州60岁以上人口比例已接近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老龄化程度已经超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福利制度不够健全的情况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6]随着经济改革和对外经济的深入发展,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村的青壮年绝大多数都离开家乡,前往北京、上海等国内的大城市和韩国、日本等海外谋求发展,年轻人外流现象严重,引起农村年龄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导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现象严重。据龙井、和龙、图们、珲春等边境农村实际调查显示,2013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很严重,60岁以上人口比例已超过40%,而边境农村的比例更是超过了60%。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减弱,疾病增多,劳动能力逐步丧失,没有足够收入来源,因此成为陷入贫困的主要人群之一。虽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各个年龄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在提高,但丧失或基本丧失劳动力的老年人与青壮年之间的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

这些老年人已不属于劳动力的构成群体,有些由于身体疾病或是残疾已经失去劳动能力,自身毫无经济来源,只能依靠子女或政府的给养来维持基本生活,部分子女的生活状态同样不尽如人意,能给予父母的物质和资金资助较少。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及养老保险制度尚不健全,加之申请低保、五保户等补助的条件极为严苛,获得补助十分困难。有些农村贫困人口虽通过自己的劳动还能获得一些收入以保障基本生活,但也受到不同种类的疾病侵扰,仍生活在贫困之中,始终无法脱贫。

五、从生活方面看,住房条件一般,娱乐单一

住房是关乎民生的基础问题,是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也是保证农村人口基本生存的重要内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住房条件的改善,对提高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地区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若难以保障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地区农户的住房,那么相应的电器、通讯等条件差的问题,会使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地区农户缺乏劳动积极性,并促使其背井离乡,寻求更好的生活环境。近年来,虽然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地区住房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其总体情况仍然不容乐观,部分农户依然面临着居住条件差的问题,这也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地区贫困的直观特征之一。

据龙井、和龙、图们、珲春等边境农村贫困人口住房情况的实际调查显示,2013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贫困人口草泥房的比例为19.3%,砖瓦房的比例为57.7%,但是,在调查中发现许多砖瓦房普遍已使用了10至30年,新房只占23%。可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住房条件较差。同时,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娱乐活动设施也较为欠缺,农户的娱乐活动较为单一。农闲时期一般都是以打牌为主,虽然每个村都有村民活动站和门球场等设施,但是使用率不高。总体上,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休闲益智娱乐活动较单一,活动场所及活动条件不足。

六、从劳动力方面看,“村落空心化”现象严重,劳动力不足

“村落空心化”是一个由农村人口流动引起的农村整体经济社会功能综合退化的现象,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出现“村落空心化”问题有诸多因素。[7]首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人口在享有政策生育空间的情况下自觉放弃多胎生育甚至是二胎生育,从而导致朝鲜族人口生育率不断下降,朝鲜族人口呈现负增长。其次,1992年,中国和韩国建交后,涉外婚姻增多,大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女性人口流失,育龄妇女的流失是人口负增长的原因之一。再次,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地区大批的朝鲜族外出务工、经商,致使在村中留守的多为老年人。这些均是导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出现村落“空心化”和人口“空洞化”的重要因素。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的“村落空心化”使得绝大部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从事生产活动来创造财富,大多数人出国后导致土地闲置,使原有的耕地荒废,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日渐萎缩,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的贫困。同时,“村落空心化”使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难以形成市场,无法形成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也导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村乡镇企业难以壮大、发展,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影响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不利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贫困村脱贫致富。

因此,通过上述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贫困人口特征的分析,今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应注重采取以下几点措施:第一,加大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力度,增强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后劲,提高农村经济收入水平,积极为边境贫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形成农村集体有效投资资本,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摆脱边境农村贫困问题。第二,加大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送文化、送知识、送观念”的扶贫力度,同时当地政府要积极对边境农村居民进行教育和各种农业知识培训,提高边境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素质,改变贫困村民的思想观念,提高贫困村民自我发展的能力。第三,逐步健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贫困农村地区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加大贫困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投入,减轻患病人员的医疗负担,对贫困农村低保制度进行改革,适当放宽申请低保等社会保障条件,防止其更深层次的贫困以及脱贫人群的返贫。第四,根据党中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的要求,[8]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养老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将农村贫困老年人全部纳入社会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提高边境农村“老弱病残”等丧失劳动力的老年人医疗报销的比例。逐步建立对贫困的老年家庭发放低收入生活津贴和家属津贴机制。[9]还要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的体弱多病等丧失劳动力的老年人转移到乡镇中心区或者县城里实行集中供养。第五,改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村容、村貌,对少数居住条件恶劣的偏远自然屯实行移民开发,大力支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村产业化的发展,休闲、边境旅游及生态农业发展,及时地调整边境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村产业结构比重,大力发展边境朝鲜族特色产业,最终实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第六,利用中国经济腾飞的有利时期,加大宣传,给更多的朝鲜族居民植入在中国国内也完全可以致富的思想,改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地区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努力提高使用效益,建立健全扶贫资金投入和管理机制,促使更多的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并对返乡搞专业农场的人群进行宣传,化解“村落空心化”问题。

总之,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贫困人口扶贫开发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应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只要根据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特征,大力改善边境农村基础设施和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加快建立农村老年人生活服务体系,尽快出台出国劳务村民回归农村政策等行之有效的对策,才能稳定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的脱贫致富,才能构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美丽乡村”的目标。

[1] 延边州新农建设工作办公室.2014年新农村建设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R].2014.

[2] 董玉芬.西北地区贫困人口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9,(2):12-13.

[3] 吕晨光.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12):145.

[4] 王振军,等.基于食品消费的农村贫困线测定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9,(1):15.

[5] 延边州统计局.延边州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tjcn.org/tjgb/201409/27526.html,2014年9月26日.

[6] 延边州老年人协会.关于加快我州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R].2013.

[7] 陈浩天.乡村“空心化”治理[J].理论月刊,2013,(7):164.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3.30.

[9] 张翔,周欣仪.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383.

猜你喜欢

边境贫困人口农村
边境扬威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守卫边境的“帕米尔雄鹰”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