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腾冲县啤饲大麦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研究

2014-03-06尹可鉴

云南农业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种肥大麦分蘖

尹可鉴

(腾冲县种子管理站,云南腾冲 679100)

腾冲县啤饲大麦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研究

尹可鉴

(腾冲县种子管理站,云南腾冲 679100)

腾冲县种植啤饲大麦已有20余年的发展历史,是历年冬季农业开发的重点科技示范项目。2010-2012年在历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结合腾冲县气候特点,逐年完善,基本形成一套适用于大面积推广的啤饲大麦高产栽培集成技术,使全县啤饲大麦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生产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2010-2012年3年累计推广种植啤饲大麦3.87万hm2,加权平均单产2895kg/hm2,总产11191万kg。累计示范推广啤饲大麦高产栽培集成技术0.68万hm2,加权平均单产6225kg/hm2,较大面积平均单产2895kg/hm2,增3330kg/hm2,新增总产量2252万kg,新增总产值4727.27万元,新增纯收益4184.18万元,科技投资收益率1∶7.7,推广投资收益率1∶41.26,农户得益率为1∶11.66,示范推广成效显著。

啤饲大麦;技术集成;示范推广

腾冲县是全省啤饲大麦主产区之一,其面积和产量位于全县小春粮豆之首,是居水稻、玉米后的第3大粮食作物。2011年全县大麦种植面积1.3万hm2,总产4002万kg,创造产值8400多万元,是支撑全县畜牧业和饲料加工业发展的支柱,也是推动西北部农民增收增效的龙头产业。为进一步抓好腾冲县优质高产啤饲大麦新品种推广和集成技术示范,实现良种良法的配套实施,确保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切实改变腾冲县大麦生产大面积规范程度差,各乡(镇)间发展不平衡,品种退化、混杂、良繁工作滞后的不利局面,2010-2012年由腾冲县农业局牵头实施腾冲县人民政府在“冬季农业开发科技推广工作”文件中安排下达的啤饲大麦推广任务。3年来,在省、市农业科研及育种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抓好新品种试验示范的同时,深入研究啤饲大麦高产高效栽培集成技术,并加速示范推广。2010-2012年全县累计示范推广大麦高产栽培集成技术0.68万hm2,平均单产6225kg/hm2,新增产量2252万kg,新增产值4727万元,成效显著。现将该项目所推行的高产栽培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的成效总结如下。

1 开展基础性的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推广

1.1 加强啤饲大麦新品种试验与示范推广

加强与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和保山市农科所等科研育种单位的技术合作,承担省(市)大麦品种区域试验及加强引种观察,品种筛选、鉴定,田间展示等基础性试验示范工作。2010年前腾冲县啤饲大麦品种主要是靠外引外调,造成资金大量流失,同时增加了农民的生产负担,2009年前主要以V06、V24、V013、94DM3等品种为主推品种,2011年后,与省(市)育种单位合作,采用引、育与良繁相结合,以云南省自育品种云大麦、保大麦为主推广品种,先后从云南省农科院、保山市农科所引进并大面积成功示范推广云大麦2号,保大麦6号、7号、8号。2010-2012年每年承担省、市品种区域试验2组,引种观察试验2组,从上百个试验材料中筛选出云啤11号、保大麦12号等高产优质大麦新品系进行连片示范和多点展示。上述品种在生产上发挥了显著的增产作用。

1.2 开展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的基础性试验研究

1.2.1 播种期与产量关系试验

分别在冷凉稻作区和高寒玉米烤烟主产区进行大麦播期试验。在固东镇,河头村(海拔1700m)稻茬田对保大麦8号、84-17、科利培3个品种进行两年播期试验,设5个处理,间隔时间为7d,11月7日至12月5日,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3.34m2。结果表明,产量随播期变化的规律是时间推迟,产量上升,至一个极大值后,产量下降。11月14日、21日、28日及12月5日产量相对较高,差异不显著,最佳播期高海拔冷凉区为11月中、下旬,中海拔区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在明光乡鸦乌山(海拔1900m)进行烟后旱地麦播期试验,9月25日至10月15日每间隔5d播1期,共5个播期,小区面积13.34m2,3次重复,随机排列。结果表明,9月25日、30日播种,冻害极重,基本无收成。通过多点试验发现,不同海拔的旱地种植大麦关键是抓住节令充分利用雨季末期雨水抢墒播种[1],最好能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将早秋麦播种完毕,可减轻冻害,茬口无法错开的最好推迟至10月下旬以后抢墒播种,9月中、下旬至10月上、中旬旱地麦播种,冻害、旱害重,不利于高产。海拔较低或气温较高区域可适当放宽播种时间。

1.2.2 品种与施肥量相关性试验

开展不同品种需氮量的肥效试验。2011年在界头镇大园村进行啤饲大麦品种氮肥效应研究试验,选用保大麦8号(四棱中秆)、凤大麦6号(二棱中秆)、YS500(二棱矮秆)3个品种,3种施肥方法:施尿素(金沙江牌,含氮量≥46.4%)525kg/hm2、675kg/ hm2、825kg/hm2,重复3次,小区面积0.001hm2,随机排列。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高肥力、高种植水平以YS500和凤大麦6号为主;中等肥力和旱地上可选用保大麦8号,稳产性相对较好。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而施尿素825kg/hm2与675kg/hm2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保大麦8号3种施氮量间差异不显著;凤大麦6号施尿素825 kg/hm2与525kg/hm2的产量差异显著,而施尿素675 kg/hm2和525kg/hm22个处理间不显著;YS500施尿素675kg/hm2、825kg/hm22个处理与525kg/hm2处理的产量差异极显著。说明要获取高产应增施氮肥,施尿素YS500以825kg/hm2左右为佳、凤大麦6号以675kg/hm2左右为宜、保大麦8号以600kg/hm2左右为宜。

分期施氮与产量形成关系试验。2004-2005年在固东镇连续2年进行3个品种(V06、84-113、86-40)3种施氮法试验,3次重复,氮肥统一施尿素450 kg/hm2。氮肥处理设一次性作种肥施下;氮肥70%作种肥,30%作分蘖肥分2次施下;氮肥50%作种肥,20%作分蘖肥,30%作穗肥分3次施下。试验结果表明,70%作种肥、30%作分蘖肥的产量(6307.5kg/ hm2)与50%作种肥、20%作分蘖肥、30%作穗肥的产量(6475.5kg/hm2)差异不显著;一次性作种肥的产量(4767kg/hm2)最低,与2次、3次施的处理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试验结论:氮肥以种肥、分蘖肥2次施或种肥、分蘖肥、穗肥3次分期施下产量最高,一次性做种肥施下不利于高产。

不同施氮法2因素3水平试验。参试品种为云大麦2号(二棱矮秆)、云啤6号(二棱中秆)、保大麦8号(四棱中秆),不同施氮法用尿素600kg/hm2,设种肥60%、分蘖肥40%;一次性作分蘖肥打洞深施;种肥40%、分蘖肥30%、穗肥30%。重复3次,随机排列,小区面积0.001hm2。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法在不同品种的产量表现有所不同,但产量差异均不显著;一次性作分蘖肥施下的生育期比其它2种施氮法延迟2d,倒伏增加;结论:3种施氮法以采用种肥60%、分蘖肥40%的2次施氮法为佳,且便于操作并省工省时。

1.2.3 条纹病药剂防治试验

2011年对保大麦8号选用2%立克秀、15%粉锈宁、15%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50%福美双、10%浸种灵、12.5%科胜、25%金力士8种药剂进行播前种子处理(立克秀干拌种,其余均兑水湿拌种,种湿即可,晾干即播)。清水处理种子作对照,小区面积0.0007hm2,随机排列,3次重复,称种到行。结果表明,立克秀(0.2%浓度)拌种具有很好防效,防效达98.9%,其次是科胜(0.05%浓度)达93.3%,再次是粉锈宁(0.2%浓度)和浸种灵(0.3%浓度)为88.9%,第4位是金力士(0.05%浓度)达87.8%,其余福美双(0.2%浓度)、甲基托布津(0.2%浓度)、多菌灵(0.2%浓度)防效分别为41.1%、30%、7.8%,防效不佳。防效好的4种药剂均要严格遵守用量,量过大则严重降低出苗率。

2011年对云大麦2号湿拌种进行条纹病防效试验,每千克种子分别选用6%立克秀用药0.25mL、0.5mL、0.75mL,15%粉锈宁用药2g、3g、4g,清水拌种作对照,3次重复,小区面积13.34m2。结果表明,6%立克秀每千克种子用药量0.25~0.5mL处理大麦种子对条纹病具有很好的防效,每千克种子用药量0.75mL以下对大麦发芽、出苗和生长无影响;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处理大麦种子对大麦条纹病具有一定防效,但对大麦发芽、出苗和苗期前期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发芽、出苗速度慢,出苗期推迟,基本苗减少,药量增加防效提高,但抑制作用越加明显,每千克种子用药量≥4g,出苗显著减少。试验结果表明,立克秀处理大麦种子对条纹病的防效明显优于粉锈宁,且高效安全。生产上应大力示范推广立克秀,慎用粉锈宁。1.2.4品种与密度的相关性试验

2011年选用云大麦2号(二棱矮秆)、云啤8号(二棱中秆)、保大麦12号(四棱中秆),以基本苗120万苗/hm2、180万苗/hm2、240万苗/hm2、300万苗/hm2进行试验,重复3次,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3.34m2。结果表明,3个品种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产量保大麦12号6810kg/hm2>云大麦2号6562.5kg/ hm2>云啤8号5460kg/hm2,不同区域可据实情选用不同品种。云大麦2号二棱矮秆、分蘖力强、耐肥,宜高产区高肥力种植;云啤8号二棱中秆、分蘖力中等、穗小粒少,成穗率和千粒重高,宜高产区中等肥力或中产区高肥力种植;保大麦12号多棱中秆、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宜中产区中等肥力或低产区高肥力种植。同一品种不同密度种植产量增减幅度不大,差异不显著。云大麦2号、云啤8号、保大麦12号在单产6000~7500kg/hm2目标产量时,以基本苗240万苗/hm2左右为佳。

连续多年对保大麦8号基本苗、茎蘖数、有效穗、产量进行多点调查,结果表明,基本苗150~300万苗/hm2,不同基本苗密度下产量差异均不显著。原因可能是大麦分蘖发生早、分蘖能力强、分蘖期长,田间产量结构的调控能力很强,原则上只需氮肥足,即使基本苗有所不足,但对产量影响也不大,反之,基本苗过多,总茎蘖数更多,无效分蘖也多,成穗率低,穗实粒数少,病虫害重,甚至倒伏,严重影响产量。另外,通过试验发现密度与氮肥用量的交互作用强,密度低则需适量增加施氮量并早施分蘖肥。

1.2.5 耕作制度和种植模式试验研究

免耕、半免耕轻简栽培研究。大麦免耕、半免耕(板墒麦)栽培是无需深挖、碎土或先犁后耙,直接起沟土盖麦的种植方式,具有省工省时,保护耕作层,保持土壤结构和肥力,蓄水保墒等优点,一般可提早播种5~10d,每公顷省工30~60个。腾冲县每年示范推广面积1万hm2左右。

麦后烤烟或烟后大麦连作。烤烟是腾冲县北部和西南部多数乡(镇)的重点支柱产业,适时早栽是烤烟优质高效的前提,一般4月下旬栽完,小春粮食作物中,大麦生育期最短(140~155d),是烤烟的最佳前作,多年生产实践证明,前作大麦还可减轻烤烟黑胫病危害。另外,烤烟收获后,土壤遗留磷、钾肥较多,后作选种大麦,种植成本少,高产稳产。烤烟、大麦连作,有效缓解前后2茬作物争节令的矛盾,促进烤烟提质增效,并大量减少冬闲田地。

2 啤饲大麦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根据多年开展的基础性试验研究与多点示范推广的结果,在总结传承过去好的经验和栽培管理措施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和充实完善试验、示范成功的新技术新成果,基本形成一套适用于大面积生产的啤饲大麦高产栽培新技术。其技术集成与规程如下。

2.1 选择良种,区域化种植

高产区选用矮秆抗倒伏、分蘖力强的多穗型二棱品种,如云大麦2号、保大麦6号、凤大麦6号;中产区、低产区、旱地选用中秆、抗旱抗寒、耐瘠的大穗型多棱品种,如保大麦8号、保大麦12号、V43。

2.2 整地、整墒

2.2.1 板墒麦

开墒2.0m,沟宽0.3m,净墒面1.7m,沟深沟直、墒平土细,拉线条播,每墒种6行,行距28cm左右。碎墒土盖麦或起沟土盖麦,种肥入土、减少露种、露肥。

2.2.2 泡墒麦(犁耙后种植)

理墒后沟条播或起沟条播,减少起沟撒播,杜绝撒播畜耙或撒播机耙。净墒面1.7~2m为宜。灭三子(深子、露子、丛子)、促苗早、苗全、苗齐、苗匀。

2.3 种子处理

精选良种,播种前晒种1~2d,药剂处理种子:每10kg种子用6%立克秀5mL兑水湿拌种(1kg种子0.15kg水),种湿即可,种干即播。

2.4适时播种

旱地、半旱地:9月10日前抢雨水播下,春节前后收获。稻田:以立冬至小雪节令为宜,即10月20日至11月20日播种,太早易受冻害,太迟影响后作早栽[1]。

2.5 适量播种

播种量:多棱大麦105~120kg/hm2,二棱大麦120~150kg/hm2,旱地、半旱地增加15~30kg/hm2。基本苗:多棱品种225万苗/hm2左右,二棱品种255万苗/hm2左右,旱地、半旱地增加30~45万苗/hm2。

2.6 科学施肥

有机、无机肥结合,配方施肥,“前促、中补、后控”。底肥:施腐熟农家肥22.5~30t/hm2;种肥:尿素270~360kg/hm2,普钙450~600kg/hm2,硫酸钾90~150kg/hm2;追肥:施尿素180~240kg/hm2作分蘖肥,以打洞深施为佳,灌水撒施为次。长势不匀田块,拔节前后追施尿素75kg/hm2作平衡肥。烟后麦少施普钙225~300kg/hm2,不施钾肥。

2.7 适期除草

杂草2~3叶时,用25%绿麦隆3.75kg/hm2或5%异丙隆900g/hm2等高效除草剂兑水喷雾进行化学除草(混合使用用量减半)。

2.8 科学灌水

在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据旱情适时灌水3~4次。板墒麦出苗水必灌,以增加田间出苗率;灌浆期、成熟期早灌,防止高温逼熟,增加千粒重。要求大水灌入、淹近墒面、表潮里湿、速灌速排,忌久淹。

2.9 病虫防治

分蘖盛期、抽穗期用粉锈宁和杀虫剂混合喷雾防治病虫各1次;灌浆期、成熟期视蚜虫数量再防虫1~2次。

2.10 适时收获

九黄十收,机械收获。

3 集成技术实施结果和示范推广成果

3.1 集成技术实施结果

2010-2012年3 年累计举办新品种及高产栽培集成技术示范样板9块,累计示范面积374.8hm2,平均单产8136kg/hm2,样板总产量304.97万kg,比大面积3年平均单产2895kg/hm2增产5241kg/hm2,样板新增产量196.45万kg。其中,2011年乐坪村山寨片13.7hm2云大麦2号高产样板,由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省级专家组实产验收,平均单产9444 kg/hm2,最高单产10812kg/hm2,刷新了中国百亩连片大麦平均产量和大麦丘块最高单产记录。

2010-2012 年累计示范推广啤饲大麦高产栽培集成技术0.676万hm2,3年累计全县大麦推广种植面积3.87万hm2,平均单产2895kg/hm2,总产11191万kg。与前3年(2006-2008年)相比,新增大麦面积0.73万hm2,增幅达23%;单产提高195kg/hm2,增长7.2%;总产增加2724万kg,增幅达32%。

3.2 示范推广成果

3.2.1 经济效益显著

2010-2012年3 年通过啤饲大麦高产栽培集成技术示范推广累计新增总产量2252万kg,新增产值4727.27万元;项目总支出543.09万元,新增纯收益4184.18万元,平均增加纯收益6189元/hm2,科技投资收益率为1∶7.7,推广投资收益率为1∶41.26,农户得益率为1∶11.66。

3.2.2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

该项目的实施,有效缓解大、小春两季矛盾,对提高中南部小春复种和增加土壤肥力作用明显;示范区农户增产增收,小春粮食产量得到大幅度地提高,确保了全县粮食生产安全,同时促进了畜牧业发展;大面积示范推广的新品种抗性增强,减轻农药环境污染。种植啤饲大麦具有较好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鞠乐,齐军仓,成禄艳,等.大麦种子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抗旱性评价[J].西南农业学报,2013,26(1):93-98.

2013-07-22

猜你喜欢

种肥大麦分蘖
我的大麦哥哥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大麦虫对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矿化作用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Global interest in Chinese baijiu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
小麦高产不可忽视种肥
荷兰创新的种肥形态实现精准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