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力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2014-03-06杨大越王英玉李玮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4年1期

杨大越+王英玉+李玮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对深化平安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平安中国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确提出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等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力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新的历史起点;全力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对深化平安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平安中国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确提出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等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力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在2013年1月7日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就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并提出“法治中国”“平安中国”的概念,即“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从此,“法治中国”、“平安中国”与“和谐中国”、“幸福中国”、“美丽中国”建设的五位一体,成为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执政的新表述、新理念,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平安梦是重要保障。

一、平安中国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

2013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上就建设平安中国的重要性和如何建设平安中国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把平安中国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建设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在这里把平安中国建设放在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面的高度来谋划,把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建设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体现了平安,首先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其次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基本前提。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时,科学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从“四位一体”拓展到“五位一体”,需要平安建设进一步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的其中一条重要衡量标准就是社会和谐稳定。正如孟建柱在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上所说,早在1983年的春天,邓小平同志到江苏苏州等地考察后,描绘了对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其中包括“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等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有新期待,对平安建设有了新标准。人民群众不仅关注人身安全,而且关注吃住行等各方面是否平安。这就要求我们要把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建设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建设人民群众更满意的平安中国。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全面深化改革,这必然带来空前的社会变革,各种矛盾和问题必然就会暴露出来。目前,我国既面临着世界其他国家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又面临着由我国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所决定的特殊挑战,这些矛盾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如何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既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现实需要,也是“平安中国”建设的基本着眼点。这就需要充分认识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适应初级阶段阶段性特征提出的新挑战,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加强对平安中国建设的科学规划,树立“大平安”理念,在更高起点上、更高水平上着力建设实效性更强的平安中国。

二、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

既然社会和谐稳定是“平安中国”的核心要素,平安中国建设,首先必须处理好维稳与维权的关系。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月7日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突出强调,“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要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实质是维权。对涉及维权的维稳问题,首先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要完善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建立健全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心理干预机制,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的利益问题,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公平对待、利益得到有效维护。”我们知道,政府维稳,百姓维权,维稳必须建立在维权基础上。公民行使自己的法定权利,维护自身利益,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过去,公民的维权行为却被一些地方政府视为不稳定因素,成了维稳对象,以维稳的名义取代了维权。

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近来一些地方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告诉我们,很多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还是侵害或者影响了群众利益。”如果我们地方政府把一切社会问题都归结为法律问题,再从权利义务的逻辑线索出发,从维权的角度看待突发性暴力性群体事件,不是把一切法律问题归结为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再从“稳定压倒一切”出发,从维稳的角度看待突发性暴力性群体性事件,就不会取截访,不会动用警力以暴制暴。2013年新进入政治局的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长孟建柱接任政法委书记,这意味着经历了10年后中央政法委书记退出政治局常委之列,更意味着维稳工作将步入常态化开展阶段。常规的工作,用常规办法去办,不要再动辄就“稳定压倒一切”。实际上,公众法治维权和政府依法维稳才是维稳与维权的平衡点。

三、要改革信访工作制度

信访工作是维稳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充分发挥信访工作在维稳中的重要作用,必须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月7日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突出强调,“按照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的要求,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合法的诉求,维护正常信访秩序。对涉法涉诉信访,要纳入法治轨道解决,让当事人切实感到依法律程序就能公正有效的解决问题。”上访是群众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的一种途径。近些年来,这种途径被老百姓当作最主要的途径。由于体制机制上的原因,地方政府一方面采取截访的方式来解决,另一方面不管合理访还是不合理访都予以解决,使得上访出现了“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特闹特解决”怪圈。严重的导致矛盾升级,演变为突发性暴力性群体性事件。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促进社会和谐,必须经过艰辛努力,必须正视矛盾,积极主动化解矛盾,去争取和谐,而不是回避矛盾,一味寻求妥协,妥协也是解决矛盾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回避矛盾是不行的,要采取各种方法缓解矛盾。”正是地方政府解决矛盾的方法不对头才导致上访的“怪圈”。

另外,在司法实践中,司法的判决否定了信访的决定,信访的决定否定了法院的判决,领导的批示又否定了信访和法院的决定。上访制度被异化,政府成了维稳的主力,以至于政府每年用于维稳的经费超过了军费的开支,结果,还是越维越乱。实际上,上访制度被异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行政机关长期以来压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司法活动,司法不独立,司法没有权威,没有一个独立、权威的第三方(司法机关)定纷止争、化解矛盾。所有的矛盾最终都会集中到行政机关面前,但很多时候行政机关本身就是矛盾当事方,且行政机关的性质也决定了其不宜作为最终的裁决者。如果其作为最终的裁决者,矛盾不但得不到公正的解决,最后只能在维权与维稳的对抗中步步升级,不断激化、爆发。因此,只有通过强化司法权威,建立起独立公正的司法机关,发挥司法机关作为中立第三方解决矛盾的天然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被异化的上访制度,维护社会稳定。英、美等西方国家保持了几百年来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得益于其独立、公正、权威的司法机关。

法治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对社会的稳定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比起其他方式如行政手段引起的社会震动要小得多,人们从理念上对法治比较容易形成共识。所以,依靠法律手段维稳虽不是万能的,但却是有效的。美国建国初期,移民都是从不同国家来的,在当时的情况下,要统一人们的思想,只有靠法律﹑制度这些看起来是中性的东西。法律和制度当然不是万能的,却是有效的。

三、发动全社会一起来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家和万事兴。如果每个家庭都是和谐家庭,每个社区都是和谐社区,我们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可见,平安建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虽然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但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和谐应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使命。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月7日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突出强调,“要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发动全社会一起来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对如何发动全会社会一起来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治理”即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对这“四个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上就强调,“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努力解决深层次问题,着力建设平安中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四个治理”在排序上发生了变化,也是认识上的一大进步。深化平安建设,既要治标,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又要治本,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系统治理”是从纵向入手,“综合治理”是从横向入手,“依法治理”是治理的重要途径,“源头治理”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问题的产生。这是根本,就是靠法治修渠,把纠纷引到法治这个渠里,让它有序的得到解决。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决不能让那种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现象蔓延开来,否则还有什么法治可言呢?”所以,“源头治理”要靠法治。总之,通过“四个治理”,做到标本兼治,让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M].人民出版社,2012。

[2]何毅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3。

[3]人民日报社理论部.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论述[M].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杨大越(1986-),男,辽宁省委党校法学部讲教员;王英玉(1972-),女,黑龙江绥化人,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庭长;李玮(1962-),女,吉林白城人,辽宁省委党校法学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