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灵魂
——对比——以电影《活着》为例

2014-03-06赵炳森吉林艺术学院130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7期
关键词:皮影戏皮影二胡

赵炳森 (吉林艺术学院 130000)

电影《活着》曾荣获1994年法国嘎纳第四十七届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第十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等诸多大奖。它反映了在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一位富家子弟因迷恋赌博沦落到沿街乞讨的境地,再到靠双手摆弄皮影取悦别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日子逐渐变好,可是好景不长,正当日子变得越来越好的时候,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引导,亲人以及各类人接二连三的死去,导致富贵顽强地过完了他曲折的一生,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富贵逐渐对人对事思想上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发人深省。简单的故事,如何能够使其吸引观众具有内涵,令人回味无穷呢?这就要谈到电影《活着》中无处不在的对比技法。

导演是如何掌握乃至熟练的发挥对比技法的呢?我来对电影《活着》进行一番浅析。我认为:掌握好对比技法,就掌握了一部电影的精髓。

《活着》是一部不朽之作,它蕴含诸多学问,比如:叙事学、美学、音乐学、社会学以及符号学。

我来浅析一下对比手法在电影《活着》中的运用:

一、人物对比

不同角色的相互对比,可以彰显人物之间的性格地位,以及在思想上的区别,这是可以加强人物间关系的方法。相同角色之间的对比,可以交代此人在思想等各方面的变化,以及通过一个人的变化阐明大环境的变更,这是一种无形的阐述。

1.人物表情

(1)电影开始时,仍是富家子弟的富贵高傲的模样和身份卑微的龙二的表情对比。

作用:突出人物关系,使观众清晰直接的看出人物身份。(龙二和富贵的对比)

(2)因赌博而输了家的富贵傻眼的表情和赢了钱在旁讥笑富贵的龙二的对比。

作用:突出结果严重性,为日后老爷子被气死做伏笔,演员表情也可以将观众有效的带入影片中。(富贵和龙二的对比)

(3)富贵之前是玩儿乐着的唱皮影戏,后来不得以此为生养家很卖力认真的唱。表情的对比很强烈。(经历了生活的变更,富贵自己变化前后的对比。)

作用:清晰的表现了富贵的转变,过去二世祖时是一种玩儿乐的心态,后来不得以此为生时,眉头紧锁,为了活着而努力挣钱养家。

2.人物动作

(1)还没赢了钱的龙二就像仆人一样低三下四的给富贵倒茶献殷勤,赢了钱的龙二一脸得意的看着惊慌失措的富贵,给自己倒茶装模作样的喝了起来。输了钱之后立马角色互换,通过演员的动作对比,反差的加强,更好地吸引观众关注之后的故事发展,也能展现人物内心变化。

(2)过去的富贵半夜赌博到第二天早上,后来以皮影戏为生不得不起早贪黑,走远路。

(3)一开始是必须得仆人背着才能回到家,到后来自己背着箱子乐器到处去唱戏卖艺,拉着马车还背着箱子不舍得扔掉,为了让老婆孩子更好的活着,给家人带来好的生活。

3.人物语言

(1)过去的富贵和龙二的对比,二人在语言上明显是主仆该有的语气,富贵带着使唤的腔调,龙二带着奉承的口吻。前后的对比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阶级问题,更彰显了人性的本质。

(2)富贵之前唱戏是微笑着带着取悦的心态来唱戏,后来不得以以此为生的时候,即使嗓子沙哑了,依然还在认真唱戏,为了能够更好地活着。

(3)有庆死了,春生去找富贵,富贵说:“你知道我就一个儿子,还让你给撞死了。”

凤霞死了,家珍含泪说:“大夫,我求求你,我就这一个女儿,我就剩一个女儿了,大夫。”

失去儿子与女儿的对比,以对话的方式交代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不用角色来刻意表达,也会感染到观众。

4.人物形象

(1)观众,权贵和穷人们。

(2)士兵,解放军和国民党。

(3)职业,老教授和年轻护士。

(4)角色,龙二与富贵,富贵与春生。

5.人物语言对比

(1)有庆死后富贵:“春生,我就这么一个儿子。”

(2)凤霞死后家珍:“医生,我就这么一个女儿。”

二、思想

可以说《活着》里最出彩的属“思想”莫属,简单浅析一下:

1.皮影戏:皮影戏贯穿《活着》全片,他是一种思想的代表,代表着操纵,电影《活着》中充斥着操纵者与被操纵者,最典型的就是皮影,人,思想力量。其中,思想力量是人们无法干预无法抗拒的,在思想力量面前,人只能顺从,而不能反抗。三者的关系就是:人在控制着皮影,以取悦观众的满足欲,而控制着皮影的人却受着观众的控制,而所有人都受着时代的控制。为此,皮影、人、思想三者成为互相作对比的构成学。强大的不可抗拒的力量,诸如“战争”使人死亡流离失所,无法掌控的“命运”会带走人们的生命,强大的政策“思想”会使人失去自己的“道路”。感同身受,这也是影片的魅力之处,有时候,我们真的在命运面前不值一提。

2.富贵的转变:春生和富贵的思想上的对比,前者老婆孩子比什么都重要,后者能开上车死都愿意。最终改变最大的莫过于富贵,此处也是全篇最深刻的对比,细细品味富贵的台词,发人深省:

富贵在送有庆上学的路上:

“咱们家现在也就是一只小鸡,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就变成了羊,羊再养大了,就变成了牛啦。”“那牛以后呢?”“牛以后就是共产主义啦,就天天吃饺子,天天吃肉啦。”

可到了“馒头”问的时候,富贵更在意的是亲人而不是思想。有亲人就有希望,活着就好,活着就有希望。

“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就变成了羊,羊再养大了,就变成了牛。”“牛以后呢?”“牛以后...馒头就长大了,骑在牛背上,馒头长大了就不骑牛啦,就坐火车坐飞机。那个时候啊,日子就越过越好了。”

最后的镜头是富贵抚摸着小鸡,无比呵护,因为这是希望,希望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以前的社会主义,有亲人,即使不住在宽大的房子里,有亲人在,就是家,活着的意义就是守护自己的家。活着就是改变。

电影中具有丰富的镜头语言,对故事的修饰加工。有些地方虽然没有过多的对白,但导演巧妙的利用“对比”加以表现,给人一种新鲜感,可以避免观众对电影产生厌倦。

3.社会学:社会学在研究题材上或研究法则上均有相当的广泛性,其传统研究对象包括了社会分层、社会阶级、社会流动、社会宗教、社会法律、越轨行为等,而采取的模式则包括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来自“维基百科”)在《活着》里,社会分层以及社会阶级被应用的淋漓尽致。

三、细节对比

好的电影主要观赏的第一是情节,第二是演技,第三就是细节了,细节决定成败,导演在《活着》里没少下工夫。例如:

1.权贵看戏的赌场,穷人们的炼钢街坊,部队的野外营地。

2.墙面上的毛主席像,刚刷时与凤霞死后“馒头”长大了,一新一旧。

3.有庆一开始带的饺子,与死后重新做的饺子明显对比。给人的视觉感受不一样,往往不说过去了几天,通过细节对比的表现也会使人感觉到时间的流逝。

4.相框的对比,从一开始的简单,到几年后的精致相框。

四、构图对比(镜头感觉)

张艺谋导演摄影出身,全片的镜头极富纵深性。

虽然当时没有3D特效的技术加工,但导演精湛的视觉感,以及精纯的画面剪辑使人对画面不烦躁。诸多镜头颇有3D氛围。(家珍离开富贵和富贵回家后以及春生来看望富贵3个整个街坊的镜头)

色彩对比:服饰色彩,权贵大红大绿,穷人灰色调,这是一种符号。符号在艺术上的象征性,是用来解释画面的一种视觉语言。较常见的如电影符号学,探讨导演透过诸如场景摆设和入场音乐所所反映的心态。(来自“维基百科”)

灯光对比:同样在光下,意在表明日子会因皮影越来越阳光。赌场是蜡烛照映皮影戏,穷人们时用油灯,部队时为车灯。(细节)

五、音效

单一的二胡却充斥着对比:

二胡独特在于他可以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受:欢快与悲凉。

活着全篇背景音乐只有二胡一种乐器,对面现代化电影来讲很单一,但是观众却不觉得厌烦,值得思考。

二胡很容易把人们带入自己的思想世界里,当富贵失去家产过着贫穷的生活时,当富贵再次流离失所时,当亲人生离死别时的二胡都是悲凄的感受,使人感同身受。音乐能够使画面得到升华,相辅相成。富贵一生坎坷但遇到欢喜的事情时也用二胡欢快的来表达。让观众替他们开心快乐。

对比虽然上一种修辞手法,但在电影里他已经升华成为一种技法,灵活的运用“对比”这件利器,是升华电影文化灵魂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皮影戏皮影二胡
二胡奏出精彩人生
有趣的皮影戏
二胡悠悠
有趣的皮影戏
一把二胡
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美国女孩安妮:中国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皮影的来历
皮影世家
老皮影渐显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