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公共区域”不再闲着

2014-03-05秦可胡伶俐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糖果班级幼儿园

秦可+胡伶俐

镜头一:幼儿园大会上,园长提出:“从下周一开始,随机抽查各班区域活动开展情况,每班必须创设美工区、结构区、表演区、角色区、阅读区……”下面老师愁眉苦脸,悄悄议论:“设置了这么多区域,孩子又坐哪儿啊?”

镜头二:某班区域活动刚开始,小朋友们都高兴地进入区域里探索学习,突然告状声四起:“老师,**看书总挤我。”“老师,**老踩我的脚。”老师一看,各个区域里面都像下饺子一样。

镜头三:午餐时间,因为教室四周都设置了很多区域,孩子们的桌子就只能摆放在区域当中了。当孩子们在区域中的小桌子上吃饭时,有几个孩子边吃边从旁边的玩具柜中拿玩具玩,造成进餐速度缓慢,饭菜变凉。

以上这几组镜头,相信我们一线的教师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些现象都表现出了传统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经常存在的空间闲置与紧张并存的问题。如何实现空间优化成为了目前幼儿园区域活动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实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当活动室里面拥挤不堪的时候,室外的阳台、楼梯间、公共大厅却安静异常。这些地方被我们称为幼儿园的公共区域,因为它们不属于某个班级的活动区域,因此区域活动时很少有班级来这些地方。可不可以利用这些公共区域开展相关活动,将区域活动由室内向室外延伸,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呢?“公共区域”的产生大大拓展了原有的区域范畴,仅仅是方寸之间的运筹,便使空间一下子生动起来,更令我们惊喜的是,它对幼儿众多方面的成长产生了极大影响,产生了1+1>2的良好效果。

一、“公共区域”的价值

“公共区域”指的是利用班与班之间相邻的空间设置的活动区域,它就地取材,适用面广,存在于同龄或不同龄班之间,由于相邻与合作,班与班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便会生出千丝万缕的联系,区域内的互动也呈现出纷繁多样的局面。

1.材料的共享

“公共区域”打破了传统幼儿园区域活动仅限本班空间,材料只属一个班级的状况,利用幼儿园的走廊、阳台等区域创设,不仅空间上共同拥有,尤其突出了幼儿与更多的材料进行互动的机会。不同班级投放材料不同,不仅减少教师工作量,还减少班级投放材料的重复性。比如:我园大班组利用宽宽的走廊,几个大班创设了“社会一条街”公共区域,有饭店、银行、医院、超市等,几个大班共同来投入材料,使每一个进入这一区域的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玩的材料。

2.经验的共享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公共区域”里面,有不同班级、不同能力的幼儿在共同游戏,他们之间能互相学习、互相激发,真正实现了经验的分享。如:在“超市”里,由于“收银员”找钱错误发生了争执,能干的幼儿就和他一起讨论:买了8元东西,付了10元钱,应该找回多少钱的问题。在能干的幼儿协助下,这名“收银员”也获得了“10-8=2”的数学经验。这不正像陶行知提倡的“小先生制”吗?“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因此,在公共区域里面,幼儿之间互动机会增多,也增进了他们互相之间经验学习的程度。

3.空间的共享

传统的区域由于按照区域功能细分,造成了各个区域之间的封闭与隔离。而公共区域就拆除了这种边界,空间的共享促进交流和交融,开放、繁荣、多样,容易产生新生事物。如:我园中大班之间有一块很大的空地,位于楼梯间的旁边,于是中大班老师共同创设了一个“糖果加工厂”,中班幼儿负责包装糖果;大班幼儿负责创意糖果的形状、包装、销售等工作,他们合作得非常愉悦。这也正像克里斯汀·夏洛在《儿童像科学家一样——儿童科学教育的建构主义方法》一书所提及的:“互惠被定义为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在这里指鼓励区域之间物品和材料的使用。”学习区域间的互惠能够推动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公共区域”让区域活动走向了新的境界。

二、“公共区域”的利用方式

通过实践探索,我园“公共区域”活动开展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平行活动

平行活动是指在“公共区域”内,同年龄班的班级参加同一内容的活动,往往会产生互相启发、互相竞争。如中班在套圈活动中出现了挑战榜,大家都比一比,哪个班的孩子套中的瓶子最多,引发了班与班之间的竞赛。

2.互补活动

互补活动是指在“公共区域”内,不同年龄班针对同一内容开展活动,一部分幼儿活动的成果成为其他幼儿活动的背景材料,幼儿之间要互相协作、成果互补,活动才能真正进行。如:“糖果加工厂”,由于这一“公共区域”内有不同的小区域:糖纸设计部、糖果包装部、销售部等,幼儿进行活动时必须相互依赖,尤其是制作成果只有互补,活动才能真正进行下去。即:只有糖纸设计部的幼儿将纸裁好、涂好色,糖果包装部才有材料包装糖果,然后糖果才能进入销售部开始销售。这就是“公共区域”的互补活动。

3.合作活动

合作活动是指在“公共区域”内,不同年龄班针对同一内容开展活动,彼此相互合作,开展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如:在“公共区域”里的“花店”,小班幼儿制作的花大多是将五颜六色的橡皮泥粘在竹丝上;中班幼儿则更多选择了皱纹纸和比较容易粘贴的彩色纸团粘在竹丝上;而大班幼儿选择了更为丰富的材料,串珠、塑料管以及收集的自然植物等,这些材料对他们的挑战性更强,制作出来的作品也更富有艺术性和创造力。

把自由还给孩子,让他们个性张扬;把空间留给孩子,让他们自由翱翔;把时间送给孩子,让他们自由遐想。区域活动离不开环境,但教室的空间是有限的,孩子的探索是无限的。“公共区域”的出现真正实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让幼儿自主发展的理念。

(作者单位:重庆市合川区大南街幼儿园)

链接>>

对幼儿园公共区域开发与利用的新思考

在幼儿园原有空间条件下开设“公共区域”,不仅提升了空间资源和游戏材料的利用率,同时推进了儿童社会性情感的发展。但是随着公共区域的出现,同时也发现众多的人、事、物组成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幼儿遭遇更复杂的问题情境。如一个游戏主题的出现会折射出不同班级不同年龄孩子的兴趣、能力、语言、交往能力的差异以及面对问题出现时孩子们表现出的逃避、跟从、合作、互助等诸多现象,使原先较简单、直接的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变为多线索、多层次的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进而衍生出新的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有待我们继续探索和研究不同年龄幼儿生活经验、情感经验的差异对他们在处理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时的影响,从而需求新的指导策略让幼儿体验更丰富的社会性情感,扩展和加深活动的内容和意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糖果班级幼儿园
班级“四小怪”
我爱幼儿园
四块糖果
四块糖果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不称心的新班级
雨季里的糖果湖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