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物理教学实践中几个概念的梳理

2014-03-05田卫国

南北桥 2014年1期
关键词:习题概念阶段

田卫国

【摘 要】实验教学,理论教学和习题训练分别指什么,三者有何关系?物理实验是通过一定的手段让学生形象地了解事物的运动变化及其内部规律的操作过程,它包括观察现象、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实验等,它的目的和作用是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的明确的认识,让学生深刻地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怎样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动手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 概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158

物理理论就是物理概念,物理公式和物理规律等组成的知识系统。物理理论教学就是以物理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掌握为内容的教学方式。它的作用就是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思维形式为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是在感性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

习题训练是教师的范例讲解和学生的习题练习为形式的教学方式,它是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回归过程。从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角度看,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归宿。

一、三种教学中物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从物理教学目的来看,三种教学是达到物理教学目的的三种手段

物理教学必须有实验教学,理论教学和习题训练这几个组成部分。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去观察、去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去训练,这样,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才能提高。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就必须首先让学生学会分析和概括问题,经常地进行分析概括问题的训练,才能提高该项能力,那么就少不了理论教学。因为理论教学的主要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在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推导和论证、抽象和概括等抽象活动和训练。在中学学习阶段,应用物理知识的主要方式是解物理习题,这就是习题训练,是知识应用的一种方式,它既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一种手段,又是使学生加深理解、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的一种措施,物理教学中必须要进行习题教学,通过范例教给学生必要的解题方法,学生才能自己去应用物理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二)从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来看,三种教学是组成课堂教学的相互衔接的三个阶段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笫一阶段为引入课题提供感知阶段,包括提供感知材料、观察和实验等环节。它实际上就是实验教学阶段,它是课堂教学们起点。第二阶段为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阶段,包括发展感知,理性加工、科学抽象、科学思维和定义讨论等环节。它实际上就是理论教学阶段,它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第三阶段为应用巩固阶段,包括训练与应用、逐步细化、归纳和小结、解题方法指导、培养能力等环节。这个阶段可以认为是习题训练阶段.是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阶段,在课堂教学中,这三个阶段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也不一定每一节课都是按实验教学、理论教学和习题训练这个顺序去进行。例如说,可先进行理论教学,得出某个概念或规律,然知用实验去验证它们,好的物理课堂教学结构必须包括这三个教学阶段,并且要把这三个阶段有机的衔接起来。

(三)从认识角度来看,三种教学是完成认识两次飞跃的基础和有效途径

人类认识发展进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回到实践,其中的两次飞跃分别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从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的飞跃,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它是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实验教学就是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获得大量感性认识的些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让学生掌握物理现象和过程中的本质联系,排除各种非本质的联系,透过表面现象掌握其本质的联系,在概括大量个别现象的基础上,产生思维的第一次飞跃,形成理性认识,既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逐步形成概念和规律。

在物理教学中,形成概念和得到物理规律的目的在于将这些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物理知识的应用过程中,通过习题教学,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完成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方法。这就是习题教学或习题训练。学生只有完成了第二次飞跃,才算掌握了知识,才具有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知识的迁移能力。由此看来,三种教学是完成认识两次飞跃的基础和有效途径。三种教学缺一不可,构成物理教学的合理结构,因此,可以说三种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将它们割裂成互不相干的部分。它们分别回答了“知识从哪来米”、“知识是什么”、“知识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

二、举例

下观结合一个课例来说明一下三种教学的关系,在《压强》一节的教学中,虽然可以采用各式各样的教学方式,但是也可通过如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先进行演示实验或随堂学生上实验,教师演示分为三次:第一次将砖块平放在海绵上;第二次在砖块上加一个砝码;第三次将砖块竖放在海绵上。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有力作用在海绵上海绵形变;第二次形变比第一次的大,第三次的形变也比第一次大。这个教学过程就是实验教学阶段,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是形成感性认识的过程,学生对压强形成了初步认识,通过感性观察也培养了学生的有意注意观察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了实验的目的。

接着,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分析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分析比较第一、第二次演示实验现象,抽象得出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形变)也越大。分析比较第一、第三两次实验现象,抽象出结论: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力的作用效果(形变)越大。进一步规纳出:要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不能只看压力的大小,也不能只看受力面积,而要同时看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这两个因素,要看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大小。到此就可以对压强下定义、公式和单位。 这一教学过程就属于理论教学,是通过逻辑思维形成理性认识的阶段。是形成物质理概念的阶段。通过思维训练,也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形成压强的概念之后,就得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铁轨为什么不直接铺在地面上,而铺在用碎石垫底的枕木上”,“为什么书包重相同,背宽书包带的书包比窄的舒服”,“磨刀为什么不误砍材工”等等,可以让学生应用压强的知识去回答。这一教学过程可以认为是习题教学,是巩固和应用知识的阶段,是从理性认识(压强的概念)回到实践(实际和问题)的阶段,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阶段。

猜你喜欢

习题概念阶段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幾樣概念店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