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职高化学过渡教学的思考
2014-03-05杨通燕
杨通燕
【摘 要】本文通过三个教学实例简要论述了初中职高化学教学衔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利用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解决了问题使初高化学教学衔接得到平稳过渡。
【关键词】初中 职高 化学 过渡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150
初中学生刚升入职高学习化学,会碰见许多很大困难,甚至失去兴趣、产生厌学心理,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在初中使用的是新教材,而职高仍用旧教材,很多知识初中没有介绍到了职高上来就用给教学衔接带来了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摸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对初中知识复习总结,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物质分类知识在教学上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对于初中而言,只要求通过对一些简单事例(如纯净物与混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区别)的了解,根据性质加以分类就足够了。而职高要求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系统地了解各类物质的区别与转化关系(如知道从性质上区别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知道它们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盐,转化为何种盐)。但是,在初三教材(鲁教版实验教程)并没介绍酸性氧化物。然而在高一教材(人教版)对二氧化硫的学习时就直接提出了酸性氧化物,学生不知道什么是酸性氧化物。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也给教学带来了困难。对这问题我是通过复习初中二氧化碳的知识来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酸性氧化物的。在复习中主要让学生回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能和水反应,将其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能和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能和盐反应。并告诉学生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氧化物(如二氧化硫)也有此类性质,在化学中我们将它们分类为酸性氧化物。这样让学生了解了酸性氧化物,同时也让学生知道从性质上区别不同的氧化物,有利于对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的学习及分类;也有利于初职高化学知识的衔接,消除学生在学习职高化学的盲点。
二、通过实验导入新课,使初高化学教学衔接平稳过渡
在电解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高一人教版的教材中直接给出在初中化学中我们知道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不导电而它们的水溶液能够导电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里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如果我们将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熔化它们也能导电。这些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就这样在回顾初中知识的基础上顺利过渡引入新的知识电解质。但溶液的导电性、电离及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在原有的
人教版的大纲上有,在这里新课标却删除了这些知识点,对于这一点初职高化学教材脱节的内容我是这样来处理的,在讲台上我准备了教材中12页的实验1-1的图1-9的装置以及一些化学试剂如: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固体、石墨、蔗糖溶液、硫酸钾溶液、酒精、铜等。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把装置分别插入以上的溶液中看小灯泡是否变亮来判断溶液是否导电,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得出结论: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墨、硫酸钾溶液、铜能导电的,而其他的不能导电。再通过小组讨论回答为什么这些物质能导电原因是什么?同学们就会回顾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知识,铜等金属能导电是因为有自由移动的电子,通过知识的类推以上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离子。那么这些离子是怎样产生的呢?这时教师就可借助这一时机给学生补充新课标中删去的初中知识点:电离的概念以及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把这些基础知识给补充了再引入电解质这一概念以及后面的强弱电解质、离子反应方程式等知识点的教学,学生就更容易理解接受从而降低化学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初职高化学衔接得到平稳的过渡。
三、抓住重点问题,查漏补缺利用习题讲解适当拓宽延伸
在物质的量浓度的教学时,学生学习的时候容易理解,溶液浓度配制时好操作,但在做课后习题练习时感到难度大,就出现了典型的“听得懂,做不来”。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其实,简单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大部分学生是可以做的,但在有的计算题中却穿插了溶解度计算的知识。学生做起来就觉得吃力,因为在新课标中只要求了解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的换算,但温度的改变、溶解、结晶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近年来高考中常见的考点。
例如:在处理物质的量浓度的习题时遇到了这样一道题: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S,取该温度下的饱和氯化钠溶液Vml,测得其密度为ρgcm-3 ,则此时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这道题不单单用到职高现学的知识物质的量浓度,题目中还涉及了有关初中溶解度的知识。对于这道仅用初中介绍过的知识(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的换算)是根本不能解答此题的。在这时教师就可以补充初中有关溶解度计算中没有提到的知识点。对于这道题我是像这样处理的,先回顾初中有关溶解度的基础知识:溶解度的含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叫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用符号S表示单位为克)在这里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刻的理解溶解度的含义:在该温度下,此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就是溶解度Sg,溶剂的质量是100g。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发现得出结论:
①■=■
②■=■
③质量分数=■
学生带着对这三个公式的理解认识再来解答这道题就容易了。利用现学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公式:
物质的量浓度=■
把上面公式③代入此式化简可得最后结果。像这样处理这道题,不仅回顾了溶解度这一知识,更使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得到了拓展和加深,把溶解度和物质的量浓度联系起来,利用综合知识来解答此题。采用这种方法处理习题,在习题中加深拓展初中知识不单单是为了解答此题,更是为了把初职高这点脱节的知识衔接起来,以后遇到类似的计算题,学生才会知道利用初职高的化学知识综合起来更容易解答。
总之,化学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时时做到“知己知彼”对初职高教材和大纲进行对比分析,了解那些知识在初中讲过,哪些知识虽然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职高加深和拓展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