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小学语文教学新突破的尝试
2014-03-05杨红顺
杨红顺
【摘 要】新课改促使基础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为之,整个基础教育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教学的根基,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全新教育。教育理念及其所发生的教学关系、方法、形式和手段都一应地跟着步入崭新的阶段,并为历史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新突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143
我执教小学语文学科,经历着教育转轨急剧变化时期,有着体验,有着冲劲,有着深思,面临新课改理念的冲击与洗礼,突有感悟,抓住机遇,面临挑战,投身变革,寻求教学新路,析阅读教学新尝试。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自成两翼: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双翼展飞,浑然一体。今且以阅读教学为论,尝试如何走出新路。我认为,新路之新首要的是根本改变“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陈旧理念,改扮师生各自角色,教师不再是一个“传道士”,学生不再是一个“容器”。这种改变,旨在以人为本,着意学生全面发展,尤以思维训练为要,以收“授渔”之利。
一、学而无疑教有疑,以疑激思终受益
我自幼很受孔孟先哲思想的熏陶,尤以学为悟性,切记“学贵有疑”“悱愤”之说,感悟“不悱不启,不愤不发”之深层哲理,明朝理学家朱熹的所谓“学而无疑教有疑”更让我凝神深思。当我成为一名教师时,苏霍姆林斯基的“要尽量让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能摸到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一语,直让我耳聪目明。我想,“疑问”的确是智慧的火种,是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谁都知道,疑是激发思维的导火索,遇疑生思,思而解之。通过思索,找到破解疑问的方法、窍门,在释疑中促成思维的敏捷、准确、深刻与成熟。久而久之,还能促成思维的独创性与特异性,这岂不是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甚至是创造性了吗?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因为它能有效地改变了“教与学”的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好方法。
诚可知,质疑本该存在于教学始末,但须认识,这里必须的是要善引导,善于激发,给学生让出大胆质疑的空间。那么重要的是要先解决引导问题,引导看法,点石成金,酿造“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激疑激思,促成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分析,自我解决。如可以引导横向思考,由此物联想彼物;可以引导纵向思考,抚今追昔,寻根究底;还可以引导比较辨析,从横向、纵向中碰撞质疑的火花,启动求知欲望,开启智慧闸门。
在具体教学情景里,一篇课文的教学常以纵向思考加以引导,启迪学生质疑,寻找切入点以收“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果,如抓住题眼破释全文。《草船借箭》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题中之“借”发人深思,作者以“借”成文,读者取“借”释文,教与学的切入点就以“借”为始,引出一连串质疑如“谁借箭?”为什么要借?怎样去借?借的结果如何?……”等等总是一古脑儿地呈现于脑际,为释疑则一发不可收拾地地刨根问底,开启了智慧的窗口,得到了预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自然,横向引导也是个好办法,对于学生促思启智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在培养学生整合、比较、推理、综合思维很有价值,就说学古诗吧!如学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适当地让学生回忆李白诗《赠汪伦》和孟浩然一诗《春晓》、既可以激趣,又可以把诗人情感及诗意境了然于胸。
是啊,学而无疑教有疑,以疑激思终受益,这是教师在新课标理念框架里应该着重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传统教育的精华思想,我们要继承下来,而且这也是现代教育一个窗口,是创新思维的磨刀石。
二、联想想象,填补空白,求异创新
苏东坡有诗云: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不管其所指何意,却揭示了一个常理:事物总是与残缺相争中而显其壮美,由此也让人们在处理各种事务中留下了伸缩的空间,以求其全。联想到我们的阅读教学,怎样去学习理解文章内容,作者写意图等独有借鉴意义。人不可求全责备,而美不在其全。正如此,在阅读教学范畴里,这里恰恰有着教学的“用武之地”呢!尤以学生思维的拓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伊尔寒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间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多么富有哲理性的警言策语。伊尔搴灵巧地把读者与作品之间架起一条通达的桥梁,这座桥梁的本质意义便是思维的张驰。文字作品中,思维空间的存在即作品意义不确定性的意义的空间,要求与等待学生的参与,召唤着学生通过思维的参与去自我创作,或进行二度创作,填补作品留下的空间,与文章的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于作品意义中去感受,去分享。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文学作品,再了不能只停留在作品描绘的表象上,而应该且必须以作者的描绘或字里行间的底蕴为依托,指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跳出作品的表象的圈子,以再造想象或创新思维,填补作品留下的意义空白,或者延伸作品中“言尽意未尽”的部分,从而使得读者与作品在意义上获得参与或创新,这是阅读教学的重大突破,是给学生思维创新或是二度创作的极好机会,所谓书谜者,所谓爱不释卷者大都是因其被作品的精确意义所迷恋,是作品魅力的功用,冲且选编作为教材的课文尽是名篇佳作,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只要引导得法,手段巧妙,带着学生走进作品中去,与作品共为参与意义,便是阅读教学的成功体现。
记得读小学六年级时,语文教师常常在想象作文方面给了我们练笔的任务,而这些任务的完成已常常借助所学课文中的某些片断或某一情节,甚至是摘取文中的某一句话,作为练笔的“引子”,让我们“投文所要”“嫁接移植”“含沙射影”“举一反三”等等,虽然当时所表达的不尽如意,却积累了不少知识和方法,现在想来,这便是当时语文教师的明智之举和苦心呀!难怪时至今日,我还清晰记得:学《凡卡》,写《凡卡寄出信后》;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写《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中国》;学《穷人》,写《掀开蚊帐后》……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文学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及空间是阅读教学得以舒展教学技艺的空间,在训练学生思维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意义,让我们好生服侍之。
言及此,我在乎新课程改革张扬的新理念,希翼在阅读教学全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寻求一种科学模式,彻底根除带着书本走进学生的陋习,鼎力支撑带着学生走进书本的新举,真正意义上地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