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体现了 高举改革开放旗帜高度自觉
2014-03-05刘工力
刘工力
【教学重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高度自觉。要通过深入讲授,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自觉性、坚定性。
一、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高度自觉,来自对35年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
1.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方位地推进各领域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正是改革开放,使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飞跃。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今天中国的大好局面,就不可能有我国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就不可能有今天整个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正是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高度出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反复强调,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面向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35年的改革开放,实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伟大进步,又不断催生着中国人民思想觉醒,升华了我们党对改革开放重大意义、重大作用的认识。面向未来,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需要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经过35年不平凡的历程,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改革,朝着什么样的方向推进改革,按照什么样的步骤实施改革,考验的是我们党的决心、智慧和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总结35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这是我们党立足当前、面向未来作出的主动选择,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
3.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社会在前进,实践在发展,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35年的改革历程中,我们谱写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靠的是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今天,改革面临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勇气。最要不得的是思想僵化、故步自封。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二、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高度自觉,来自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形势变化的清醒认识
1. 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深化改革。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高度自觉,来自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清醒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
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我国生产力还不发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等等。这些都说明,我国依然处于不发达阶段,我们所达到的小康依然是低水平、不全面、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坚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深化改革。
2. 深刻变化的形势和应对严峻的挑战,要求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从国内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矛盾和问题。
认识深刻变化的形势和应对严峻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要求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特别是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三、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高度自觉,来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自信
当今中国,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政治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这种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改革开放的自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决策部署,而且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们党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体现,也反映了我们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追求。
经过90多年的奋斗、积累,特别是经过这35年改革开放的创造、完善,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我们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最重要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践永无止境,探索和创新也永无止境。我们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要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思考题】
如何理解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高度自觉,来自对35年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来自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形势变化的清醒认识,来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