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粤东地区基层中医药现状*
2014-03-05黄曼婷施旭光曾元儿何国林吴美音
黄曼婷,施旭光,曾元儿,何国林,吴美音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专 题·调查分析
广东省粤东地区基层中医药现状*
黄曼婷,施旭光,曾元儿△,何国林,吴美音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目的:了解广东省粤东地区基层中医药发展现状。方法:采用现场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2种方式对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揭阳市揭东县等卫生主管部门和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调研,对被调查地区卫生局相关领导、基层医院院长、基层医院医生代表进行访谈,以了解各地基层中医药发展状况。结果:由于中医药服务定价偏低、“中医院西化”“中医人员西化”现象严重、中医医疗机构底子相对薄弱、专业队伍后继乏人、中医药特色不明显、体系结构有缺陷等原因,广东省粤东地区基层中医药的发展陷入困境。结论:应充分认识基层中医药发展现状,针对制约中医药发展的薄弱环节,制定正确的应对措施,使基层中医药摆脱困境,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广东省粤东地区;基层;中医药发展;现状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已成为我国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尽管各级政府正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予以解决,但迄今尚无有效方法。中医药具有“简、便、廉、验”的优势,数千年来在我国防病治病中体现出了显著成效。但目前中医药在基层的发展并不如人意。受国家卫生部药政司的委托,本研究对广东省粤东地区的基层中医药防病治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初步调研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两种方法,对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揭阳市揭东县等卫生主管部门和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调研,对被调查地区卫生局相关领导、基层医院院长、基层医院医生代表进行访谈,以了解各地基层中医药发展状况。
2 调研结果
2.1 中医药服务定价偏低,基层医生缺乏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经济动力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中医药服务定价偏低成了基层中医药发展的严重障碍[1]。首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服务缺乏经济动力。中医师所付出的劳务和服务价格不成正比。医院和医生提供中医药服务获得的利润远远低于提供其他服务,机构和医生没有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动力,更愿意提供西医服务和高、新诊疗设备。在此种情况下,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变为市场经济中的弱势,医院不愿意提供利润较低的中医服务,转而进行高费用的检查等以获取利润。其次,挂号费、中医治疗费定价偏低导致中医医生收入偏低,影响了从事中医医务工作者的从业积极性。
2.2 “中医院西化”“中医人员西化”现象严重 目前,县级中医院中医科室设置基本仿效西医院,没有体现出中医专科的特色优势,中医院西化严重。中医院的西医人员总数大大超过中医人员总数,现有中医药人才,特别是年轻中医药人员西医化倾向越来越重,中医药队伍不稳定[2],基层中医院中懂得中药炮制的人员寥寥无几,甚至在很多基层中医院还是空白,临床科室是清一色的西医人员,中医学术后继乏力的形势已显露无遗。
中药应用比例偏低。据统计,饶平县中医院中药饮片占药品总收入的1.7 5%;海山镇卫生院中药饮片占药品总收入的1 7.9 1%;钱东镇中心医院中药饮片占药品总收入的5.7 7%。由此可见,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运用较少,中医院西化现象较严重。
2.3 中医医疗机构在基层难以生存 一直以来受“基础差、底子薄”的制约,以及我国基层农村经济相对不发达,以致资源较为薄弱的中医医疗机构出现了难以生存的局面[3]。以饶平县中医院为例,该院院长谈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没任院长职务时,他坚信中医,患者较多,个人收入、社会地位好,但任院长职务之后发现中医药为医院创造的收入有限,难以生存。他认为主要是因为中医院和西医院采用相同的评价体系和政策来建设,中医不适应现代医院的发展,而且国家扶持中医发展的政策相对较少,导致中医院难以生存。饶平县钱东医院院长表示,若非争取得到多方支持,医院在规模、效益等方面发展会受到限制,难以生存。
2.4 中医药队伍重经济、轻学术 近2 0多年来,国人普遍产生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浮躁情绪,文化上短视,学术上功利思想严重。这种大环境影响到中医药队伍,出现了“怎么赚钱怎么干、什么吃香干什么”的倾向,真正潜心钻研中医学术的较少[1]。中医学院毕业生不愿进中医院,热心于进西医院和药品销售。上述问题导致的中医生存危机,迫使中医医疗机构的决策者们不得不首先为求生存而改弦更张。因为中医治病确实比西医简便、便宜,不需复杂、昂贵的检查,不需昂贵药物,不需手术。因此出现“中医不赚钱,西医才赚钱”的现象。有的中医药人员甚至瞧不起中医,这种不良情绪扩散到社会,加剧了群众对中医的不信任。
2.5 中医药专业技术队伍后继乏人
2.5.1 中医人才数量不足 本研究结果显示,海山镇地方人口为8万,海山卫生院西医人数为1 6人,中医人数为9人;钱东镇地方人口为9万,钱东医院西医人数为2 3人,中医人数为4人;揭东县地方人口为1 1万,砲台医院西医人数为4 7人,中医人数为1 0人;饶平县中医院西医人数为8 0人,中医人数为2 8人。而且大多基层中医医生学历层次和职称偏低。以饶平县中医院为例,本科学历2 1.4%,大专学历5 3.6%,中专学历2 1.4%,中专以下3.6%。而目前在职的中医医生中,副主任医师仅占7.1%,主治医师3 5.7%,执业医师4 2.9%,执业助理医师1 4.3%。
2.5.2 基层中医药从业者年龄普遍偏高,中青年医生生存艰难 在被调查的基层医疗机构中,在职中医药人员年龄结构明显老化。海山卫生院最年轻的中医医生有2人,为3 2岁;钱东医院最年轻的中医生有1人,为3 3岁;饶平县中医院3 0岁以下的中医医生仅占3.6%,4 0岁以上的达到5 0%。饶平中医院院长透露,他所在医院1 0年来仅聘任过2名中医本科生,但一年时间纷纷离开,皆因待遇低,条件差,之后没有大专以上的毕业生愿意来基层医院工作。
砲台医院院长表示,基层缺乏中医人才,特别是能扎根基层的人才。尽管每年全国各省市中医药院校培养的中医药人才不在少数,但能来基层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的毕业生少之又少,当地生源也不愿回到基层。除了与待遇、条件有关外,还与中医本身的特性有关。中医讲医缘,患者首先相信医生,然后才能相信开的处方,只有相信中医,才能用中医治病。而多数患者不相信基层年青中医,没人愿找年轻医生看病,多年后年青中医不愿从事中医药服务。因此,大多基层年青中医会选择离开或弃中从西。
2.5.3 中药队伍后继乏人,中药炮制人员缺乏 饶平县海山卫生院中药人员4人,年龄均在5 0岁以上,药剂师1人,药剂员3人,均为中专以下文凭;钱东医院中药人员4人,年龄在4 0岁以上,药剂士或药剂员以下职称,无学位;饶平中医院中药人员1 5人,年龄3 0岁以下占6.7%,4 0岁以上占8 0%,药剂师4人,药剂士1 1人,其中本科、大专学历各1人,中专及以下学历为1 3人。由此可见,当地基层中药专业人员严重不足,中药队伍年龄偏大、素质差、技术水平低。重医轻药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多年来,明显的重医轻药倾向,医师与药师在社会地位、工资待遇上的差异,导致不少老药工弃药就医,中年中药工作者干药学医,年轻的中药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致使中药队伍不稳定。
另外,中药饮片的炮制是中药减毒增效的一项独特技术,做好中药炮制,是提高中药质量和中医疗效的根本保证。然而,在基层医疗机构中,中药炮制学专业人才寥寥无几,而且在职执业中药师、从业药师中多数没有炮制工作的经历,缺乏相关实际炮制工作经验[4]。目前,从饮片的生产到营销以及参与饮片买卖活动的人群大多是外行。传统中药炮制技术已近于失传,炮制品种逐步萎缩。长此以往必定导致中药饮片质量下降,影响中医疗效的发挥,从而出现“以药灭医”的严重后果[5]。
2.6 基层医疗机构尚未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目前,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特色不明显,中医优势发挥不够,中医药治疗率降低,不利于中医药的长远发展[6]。主要由于:第一、中医药价格相对低廉阻碍了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中医西化”成为基层医疗机构生存与发展的尴尬选择;第二、基层中医人才青黄不接,难以形成梯队,很多老中医的经验面临失传的危险,基层中医医生提供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能力有限[7-8]。
2.7 部分中医诊疗服务项目尚未纳入医保覆盖范围,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的服务功能受限制 中医药治疗手段非常丰富,除中医汤剂、中成药、针灸、火罐、推拿按摩外,还有中药熏蒸、中药熏洗、穴位注射、贴敷、刮痧等疗法。这些疗法大多是临床诊疗必需、简便易行、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费用适宜的中医药诊疗方法,但尚未完全纳入到各地医疗保险支付范围[2]。一些针对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药预防和中医药康复治疗项目充分体现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是中医药特色的体现,但很难进入医保支付范围,对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及利用中医药特色疗法防病治病产生不利影响。
2.8 现行医药法律法规的限制 根据《中医药条例》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人员以及确有专长的人员,应通过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并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才能从事中医医疗活动。”事实上,全国许多省份均未组织开展师承人员的考试项目,许多民间中医求证无门,有的只能改行,有的仍在“非法行医”,随时有被查处的危险[9]。
3 建议
针对本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①国家应对中医药管理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目前,在中医药医、研、教以及对民间中医的认证、中医服务价格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及时制定出更适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政策法规,使卫生政策有利于促进中医事业的发展,而不能使中医药工作只停留在一般的口头号召上。②卫生部应组织相关专家,对目前临床应用的中药验方进行收集、梳理和分析,制定出适合基层医疗机构应用的、疗效显著的中药验方,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中医医疗水平。③地方政府应提高对基层中医药建设的重视,设计适合本地的制度探索;在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中充实中医药硬件资源,稳定和充实基层中医药队伍,加强基层中医生的在职继续教育,提高人才素质。④基本医疗保险制定适当向中医药倾斜。尽可能地将中医药服务项目如中药熏蒸、中药熏洗、穴位注射、贴敷、刮痧、中药代煎等收费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1]陈曼莉.新医改背景下我国基层中医药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2]周启东,田德茂.基层中医医院中医药发展现状的思考[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1):113-114.
[3]洪宝林,房耕耘,程薇,等.我国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的现状及问题[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9):33-35.
[4]李严,赵立杰,王磊,等.浅析基层中医院中药炮制存在的问题[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1):68.
[5]杨彦春.对中药炮制现状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0):161-162.
[6]周启东,田德茂.基层中医医院中医药发展现状的思考[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1):113-114.
[7]李丰华,谭清平,谭江蓉,等.基层中医医院如何建设好中医药人才队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10):934-936.
[8]王颖,徐鹏,郝模.从卫生服务组织者和提供者的意向分析看中医发展的危机[J].中国卫生资源,2005,8(4):163-165.
[9]杜艳艳,贾谦,孔小云.山西省运城市中医药发展情况调研报告[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10):1-3.
The Current Status of TCM in Grass-roots Units of the Eastern Regions of Guangdong Province
HUANG Manting,SHI Xuguang,ZENG Yuan′er△,HE Guolin,WU Meiyin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006,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TCM development in the grass-roots units of the eastern regions of Guangdong province.Methods:Health authorities of Guangdong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by on-site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the leaders of health bureau,the directors of basic-levels hospital and the doctors of the hospitals were interviewed,to investigate the state of TCM development in the grass-roots units of different places.Results:Because the price of TCM service is lower,the westernization of TCM hospital and doctors is serious,the foundation of TCM medical institutions is relatively weak,the professional team dries up,the features of TCM is obscure,the system shows the defects,TCM development in the grass-roots units of the eastern regions of Guangdong province is in dilemma.Conclusion:We should completely know the state of TCM development in the grass-roots units,correct measured should be made in view of the weak line,so that TCM development could step into a sound development track.
the eastern regions of Guangdong province;grass-roots units;TCM development;current status
R24
A
1004-6852(2014)05-0067-03
2013-08-27
国家卫生部药政司委托项目(编号K B112121K 01)
黄曼婷(1989—),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方剂配伍规律研究。
△通讯作者:曾元儿(1966—),男,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中药质量现代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