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妙手绘山乡
2014-03-05牛泽群
牛泽群
建昌县王宝营子乡地处辽宁“西部的西部”,三面环山,一河隔路,没有矿产资源,没有区位优势。2007年,该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700多元,而这一年,辽宁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73元。面对经济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王宝营子乡党委注重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民生工作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以党建工作引领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在这片“一穷二白”的土地上绘就了一幅多彩宏图。
红色主调:干部领路,大伙致富
王宝营子乡党委书记刘志成刚刚上任,就带领一班人深入村屯走访调研,组织乡、村干部到外地学习,最终确定了发展设施农业和畜禽养殖两大主导产业。
2008年秋天,王宝营子乡以田家窝铺村为试点,发展日光温室蔬菜大棚。为使这次试点工作圆满成功,乡党委从确定地块、流转土地,到规划设计、组织施工,再到进行生产、上市销售,都组织乡、村两级干部与扣棚户一道摸爬滚打,共同摸索。当年9月末,每栋长达120米的180栋大棚开工兴建。11月中旬,棚菜小区建成。春节期间,顶花带刺的黄瓜上市销售,每栋大棚收入3万元以上,基本收回了建棚成本。第二年,很多村民竞相加入了扣棚行列。如今,王宝营子乡建有蔬菜大棚800多栋,占地2400多亩,蔬菜进入了凌源市和喀左县的批发市场,成为农民致富的主打产业。
青松村则在畜禽养殖业上蹚出了新路子。村党支部书记吴国民带头发展蛋鸡养殖。2013年,他的养鸡场蛋鸡存栏达到1.8万只,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而与他同等规模的养鸡户,全村就有5家。目前,全乡从事规模养鸡的家庭有300多户,年生猪出栏6万多头,蛋鸡存栏28万只,成为全县较有影响的畜禽生产基地。
2012年,王宝营子乡开始实施玉米节水增量项目。该项目的1800亩玉米实行机械化播种、种子化肥统一购置、生长期统一管理,连续两年平均亩产达1000公斤以上,秋收的场景上了中央电视台。
彩色田野: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
王宝营子乡昔日的田野是单一的颜色:全乡3.5万亩耕地只种一季玉米,春夏一片绿,秋天一片黄,冬天一片白。如今的田野,则是五彩缤纷的世界:田地里种着金黄色的玉米、绿色的黄瓜和紫色的葡萄,畜禽小区里养着五颜六色的畜禽。
在美丽的田野上,在祥和的村庄里,处处有党组织在发挥作用,处处有党员在默默奉献。田家窝铺村在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党组织,定期组织技术培训,统一购置生产原料,成为全乡棚菜生产的“典型村”、“示范村”;青松村的几个养殖合作社也联合成立了党支部,统一饲养品种,统一购买饲料,统一销售,统一防疫,在全乡起到了引领带头作用。从发展生产到基础设施建设,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
2013年8月4日,王宝营子乡突遭飓风袭击,上万株树木折断,2万余亩农田受灾,交通中断,电力、通讯设施受损严重。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全乡党员干部及时到位,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仅用两天时间就恢复了通讯、电力和交通,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金色收获:过上好日子,迈开新步子
筚路蓝缕,攻坚克难,王宝营子乡党委以党建工作引领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全乡面貌焕然一新。
往日单一的大田种植,变成棚菜生产、畜禽养殖、果树种植多业并举,外出务工和农业生产两不误、两促进;
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蒿桑河上建起了坚固、宽阔的水泥桥,一些居所偏僻的村民实现了整体搬迁,群众告别了路难行、河难过的日子;
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2700多元,跃升至2013年的9800元……
“这几年,乡党委走出了产业富民的路子。下一步,乡党委要迈开产业富乡的步子!”王宝营子乡党委书记刘志成看着多彩的田野,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