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黑洞
2014-03-05
今年伊始,中铁总裁白中仁在家中纵身一跃告别人世,其家属随后宣布白中仁患有抑郁症,消息引爆舆论。抑郁症——这个被称为“心理第一杀手”的名词,正如黑洞一般,肆意吞噬着生命的喜悦与精彩。
抑郁发病大多“正当年”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挫折和失败,很多人都会经历失业、离婚、失去心爱的人,或其他各种痛苦。常常我们最梦寐以求的东西,它再也不存在了,常常我们最爱的人,再也不能回到我们身边。每当这些时刻来临的时候,我们都会体验到悲伤、痛苦、甚至绝望。通常,由这些明确现实事件引起的抑郁和悲伤,是正常的、短暂的,有的甚至有利于个体的成长。但是,有些人的抑郁症状并没有十分明确、合理的外部诱因;另外一些人,虽然在他们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些负性生活事件,但是,他们的抑郁症状持续得很久,远远超过了一般人对这些事件的情绪反应,而且抑郁症状日趋恶化,严重地影响了工作、生活和学习。如果是这样,那么很可能,他们患了当今世界第一大心理疾病——抑郁症。
公开资料显示,抑郁症是一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约13%-20%的人一生中曾有过抑郁的体验,其终生患病率为6.1%-9.5%,女性高于男性。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中青年的发病率在逐渐升高,更应引起注意。由于抑郁症的发病年龄绝大多数处于工作年龄段,严重的抑郁症中有15%自杀而死,位居各类心理和精神障碍之首,号称“第一心理杀手”。
抑郁源自身边的“狼”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同一窝生下的两只健壮羊羔,安排在相同的条件下生活,有草吃,有水喝,还有活动的场所。惟一不同的是,一只羊羔的身边拴了一只狼,而另一只羊羔却看不到那只狼。
生活在狼身边的小羊,从早到晚都要生活在大灰狼的威胁下,本能地处于惊吓和恐惧之中,不思饮食,不敢睡觉。就这样,一天天逐渐瘦弱,没有经过多久就抑郁而死。而另一只小羊羔,由于身边没有狼的威胁,没有恐惧的心理,所以,在草地上吃呀,跑呀,跳呀,日子一直过得很滋润、很快活。
伯克利加州大学健康经济专业教授胡太伟针对中国抑郁症患者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城市自杀者多是由于抑郁,比农村的自杀死亡率高得多”。根据他引证的调查,抑郁症高发人群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三高”、“三低”。“三高”即高收入、高文化、高职位,“这些人往往把人生目标定得太大,总想干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而心理承受能力又没那么高。”胡太伟分析说。而“三低”则是指低收入、低职位、低文化阶层,他们容易对生活产生不满从而导致抑郁。
由此可以看出,压力和由于缺乏安全感所带来的生存恐惧,就是我们身边干扰我们的“狼”,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都市白领和企业高管成为抑郁症的“重灾区”。有资料显示,抑郁症主要爆发于经济发达地区,以城市人口居多,京沪穗三大城市占全国抗抑郁药品市场总量的63.28%。
【Tips1:】
能力强的人更易抑郁
思想活跃、自信好强的青春期男孩,以及外表光鲜、但压力巨大的职场精英人士,喜欢将自己的“弱点”隐藏起来,更容易受到抑郁的困扰。表现为:微笑型抑郁,表面平静,内心痛苦;激越型抑郁,虚张声势,危险行事;疑病型抑郁,头痛心慌,实际身体却没有器质性的病变。
【Tips2:】
“范进中举”也能导致抑郁
一般而言,负性生活事件如离婚、亲人去世等,都是常见的抑郁症诱因。但正性生活事件,比如升职、买房等,也有可能导致抑郁,心理学上将其称为升迁性抑郁。这种情况类似范进中举。这类病人在期盼中沉溺太久,就算如愿以偿,他们容易产生一种不确定心态,质疑真实性,又担心好事变坏事等,最终酿成心病。
不自知的“炸弹”更可怕
自杀倾向是抑郁症患者的典型症状,资料显示,15%抑郁症患者自杀“即遂”,由此不难看出抑郁症的可怕。与高发病率和自杀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90%的抑郁症患者都意识不到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症。很大一部分抑郁症病人在很长时间内,并没有被医生和患者本人发现。
29岁的小王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医院的“常客”,他的主要症状是经常感到胃不舒服。每次出现胃不舒服,他就去医院检查。小王自己估算了一下,他平均每个月都会做一次胃镜,但持续两年也查不出毛病,仍然不舒服。结果最后在一次很偶然的情况下,医生略有无奈的随口说了一句“不如看看精神科吧”,结果经过检测,原本还对看精神科有抵触情绪的小王被诊断为抑郁症。其实,像小王这样的病人在综合医院的门诊中能占到20%-30%。有的人天天去看病,就像女同志逛超市一样,结果最后很多是患抑郁症或焦虑症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3年在15个国家调查发现,到综合医院内科就诊的抑郁症病人,医生的平均识别率为55.6%。就是说,病人到综合医院看病,只有一半多一点的病人能被诊断为抑郁症。在我国,情况更不容乐观,即使在医疗水平比较发达、市民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上海,这个识别率也仅为21%,其中能够得到治疗的只有10%。这种不自知的隐匿性更增加了这个可怕疾病的危险性。
【Tips:】
哪些人群容易患抑郁症
1、由于体内激素的变化,孕妇或产后女性易患抑郁症。
2、长期孤独又不善于调节的空巢老人。
3、癌症患者长时间患病,容易得抑郁症。患上癌症后容易产生绝望悲观情绪,进而患上抑郁症。而抑郁症会降低免疫力,从而使病情更加恶化。
4、35岁-50岁之间的青壮年,这部分人工作和生活压力比较大,患抑郁症的比例较高。
5、那些有现患或曾患抑郁症者的亲属,由于遗传或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患严重抑郁症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群的2倍。
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症
“我抑郁了”这句话很长一段时间曾成为网络流行语,这虽然有调侃玩笑的成分,但也不能否认确是一种情绪的表达。《中国网民健康状况白皮书》首次针对中国网民健康状况进行的综合性公益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网民自称有心理问题,七成网民自称抑郁。
千万不要被这个数字吓到,因为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偶尔出现抑郁情绪很正常,但绝不等于抑郁症。正常情况下,人在出现抑郁情绪多是基于一定的客观事物,事出有因。而病理性的抑郁症通常无缘无故地产生,缺乏客观精神应激的条件,或者情绪表现与事情大小不成正比,小题大做。正常的情绪变化是有一定时限性的,人们通常在短时内出现抑郁情绪,但通过自我调适,充分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就能够恢复心理平稳。而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常持续存在,严重时,不经过治疗无法自行恢复,症状还有可能逐渐恶化。
正常的抑郁情绪不应超过两周
精神病学规定,正常的抑郁情绪不应超过两周,若超过一个月,甚至持续数月或半年以上,则可以诊断为抑郁症。此外,抑郁症患者症状有明显的生物节律性变化,表现为晨重晚轻的变化规律。很多患者会出现晨起时心境特别恶劣,痛苦不堪,患者甚至会出现自杀的念头。过了下午3-4点,心境慢慢好转,到了傍晚,似乎感觉没有症状出现了,次日清晨再度陷入绝望当中。
这里还要特别强调一下,人们常将“忧郁症”和抑郁症混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没有“忧郁症”,只有抑郁症。所谓的“忧郁症”类似于我们前面提到的抑郁情绪,是突发性的,受特定环境和事情的刺激,而突然出现心理崩溃,是短暂且具有一次性免疫力,也就是说这次你挺过去了,那么下次就不会被同样的事物所击溃。但是抑郁症则是一种长期生理问题得不到解决产生的病症。
男人的“隐藏式抑郁症”
从表面数据看,抑郁症似乎经常被视为女性化疾病,但现实生活中,其实有不少男人被抑郁所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生发现,有些男性抑郁症患者并不像女性患者一样以“绵羊型”退缩症状表现为主,而是“豺狼虎豹型”。虽然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指出,女性抑郁症患者约为男性的两倍,却已有不少精神医学专家分析,或许女性患者真的比男性多,但也可能是男人不愿承认、不愿出面求助,导致表面上的数字较少而已。
研究男人抑郁症多年的治疗师李尔在美国心理学会年会中提出,大约近7成男性抑郁症患者未被诊断出来,男人惯以其它行为掩饰,李尔称之为“隐藏式抑郁症”。非典型抑郁症状男性抑郁症和女性最大的不同在于,男人非常容易生气,经常以酒精、药物滥用掩盖抑郁情绪。除了易怒、酗酒、药瘾之外,有的人会以工作狂、一点小刺激就抓狂、摔东西、狂赌、冲动行为为特征,如开快车,这些症状表面上看是男子气概的表现,其实是患者以此使自己、家人或医生受到蒙蔽,更有甚者,许多家庭暴力问题也与抑郁症有关,潜在患者隐藏在社会各角落。
堆积出来的“闷烧锅效应”
一般女性比较愿意通过和好朋友聊天诉苦解郁,而男人即使聚众聊天,话题也多与工作、国家大事有关。累积久了,情绪堆在心底,形同“闷烧锅效应”。精神科专家指出,情绪闷烧到一定程度就得找出口宣泄,否则就会引发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疾病。生理疾病常见的是消化性溃疡、心脏血管等疾病,心理问题就是可能患上抑郁症,严重的会出现暴力倾向和精神异常。有一位先生,是别人眼中认为的好丈夫、好爸爸,全家人的开心果。有段时间,家人发现他变得不爱搞笑,不爱说话,而且失眠,开始以为他得了重感冒,不以为然。直到有一次他喝了酒,情绪失控,大呼小叫说自己好累、想死,用头去撞墙、咬舌头,企图自杀时被家人紧急送到医院,住进了精神病房。经过诊断分析治疗,医生逐渐掌握病因:他平常有苦不说,自认是一家之主,应该顶住这片天。没想到会被钱难倒、债务纠纷连环扣,情况日渐恶化,无助又不敢求助,不想家人担忧,只好往内心压抑,本想借喝酒缓解,但到最后郁闷却如火山般爆发。
医生认为,男人受传统价值观束缚,被要求坚毅、强壮,扛起社会家庭责任,成就取向很高,总希望扮演保护者角色。别说找人倾吐了,即使身体发出警讯,胸闷、胃痛、失眠,也视若无睹,生怕被当成弱者、懦夫,有损颜面。
【Tips:】
男女抑郁的不同根源
1、对于男性来说,工作压力过大,更容易导致他们患上抑郁症;如果家庭生活妨碍了他们的工作和事业,容易导致他们患上抑郁症。
2、对于女性来说,如果觉得工作没有得到上司的赏识、或是自己的努力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如果工作和事业耽误了她们对家庭的照顾,更容易让女性抑郁、苦恼。
良好家庭关系可防抑郁症
张女士最近特别关心抑郁症的问题。丈夫五六年前患了抑郁症,治疗之后没有明显的抑郁反应了,但整个人一直有些不振作。最近她发现11岁的儿子好像也有抑郁倾向:不爱说话、成绩好但很自卑、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不敢展示自己、对自己的长相不满意。张女士越想越不明白,为什么成绩优秀的儿子会如此没自信,是遗传了丈夫的抑郁症吗?
据研究显示,抑郁症遗传的概率为40%,但专家解释说,虽然抑郁症会遗传,但没有重大事件的刺激,孩子和父母一般不会同时患上抑郁症。像张女士儿子这样的情况,需要心理医生诊断,才能确定是不是抑郁症。另外研究也发现,女孩受父母抑郁症影响,要比男孩大一些。家有女儿的抑郁父母,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
抑郁症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令我们不得不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孩子。目前还没有技术可以检测出,抑郁症究竟通过什么方式遗传,但最值得关注的一种情况是,父母的抑郁症本身是因家庭关系不合而起,长期不和睦的气氛,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和抑郁有关的习惯——自卑、消极、很难高兴起来。
避免孩子遭受刺激而患抑郁症,良好的家庭环境是最好的保护。尤其下面这些情况,是父母应该尽量避免的。比如,长期在孩子面前吵架、喜欢向孩子诉苦、经常给他讲一些悲观的想法。和谐乐观的家庭氛围,将对孩子有积极的影响,得抑郁症的可能也随之降低。
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
近日,武汉一名知名博导被患抑郁症的妻子用刀杀死在家中。这对年过半百的夫妻平日关系甚好,丈夫也知道妻子患有抑郁症,妻子有几次想自杀都被他解救了,没想到,最终他却被妻子杀害了……
中国每年有超过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属于高自杀率的国家,而抑郁症患者杀害至亲属于扩大性自杀。那么家人患抑郁症了,作为身边人,能做些什么呢?
首先要留意信号。抑郁症的典型症状分为核心症状、躯体症状、伴随症状。表现为——
情绪方面: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轻度时表现为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凡事缺乏兴趣。严重的会悲观绝望,感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行为方面:大脑反应变迟钝,记忆力、注意力减退,学习或者工作能力下降,犹豫不决,缺乏动力,什么也不想干。自我评价降低,将所有的过错归咎于自己,产生无用感、无希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自责自罪,严重时可出现罪恶妄想,反复出现消极观念或者行为;
躯体症状:体重减轻或者增加(一个月内体重变化超过5%),经常失眠或睡眠过多,性欲减退、月经紊乱、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还会有头痛、胸闷等症状,但做相关检查却发现没有大的问题。
如身边有人出现抑郁症征兆,赶紧就医。在药物或者心理干预的治疗下,抑郁症的治愈率非常高,这样也能避免不少家庭或者社会悲剧发生。但需要提醒的是,抑郁症患者情绪的突然戏剧性改善,有时给家人一个假象,其实可能是患者已决定通过并采用“自杀”这种方式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向亲人做一个最后的告别。
【Tips:】
抑郁症状自我调节
1、对自己宽厚,别为难自己,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
2、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工作节奏,例如吃、喝、拉、撒、睡等生活中无法省略的生理活动。
3、多交际多会友,保持规律与活力,对改善抑郁有重要意义。
4、多运动,爱阳光,每日坚持至少30分钟的运动,运动地点宜选在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