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霾行动

2014-03-05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4年2期
关键词:防霾净化器颗粒物

□策划/ 本刊编辑部

执行/ 本刊记者 于荷

专家支持/ 支修益 何裕民

中国科学院陈竺院士近期在国际医学界最权威的《柳叶刀》杂志上发文称,中国每年因室外空气污染导致的早死人数在35万—50万人之间。如何抵御室外雾霾威胁,创造健康环境,已成为很多人的迫切需求。

“灰蒙蒙的天,感觉连气都喘不上来了”;“快点下雪吧,心情太灰暗了”;“看来今天的飞机又要停飞啦”……如今,雾霾天儿已从换季时的偶发事件变成常态化现象,“雾霾”“爆表”等词也成了最热关键词,人们除了无奈吐槽,更多的还是担心。数据显示,入冬以来,我国有1/4国土面积受雾霾侵袭,受影响人口约6亿人。那么,在这个“灰蒙蒙”的世界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怎么才能减少雾霾带来的伤害呢?

支修益,中国胸外科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公众健康与临床控烟专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老年肿瘤学会常务理事;卫生部临床路径审核专家委员会胸外科专家组组长。

“不可阻挡”的PM2.5

从中医角度讲,雾霾属于“瘴气”,有毒性;从西医的角度,雾霾中携带着大量的尘埃、病菌、病毒,还有细微颗粒——PM2.5。PM2.5指的是大气当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所有颗粒物,主要来自于石化燃料的燃烧,以及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说:“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根据危害大小可分为三个层次:PM50,如沙尘暴产生的悬浮颗粒,较大,通过上鼻道的纤毛就可阻止到体外。PM10可进入呼吸道,但呼吸道里的纤毛也可以将其阻挡。而PM2.5可直接进入细支气管,甚至是肺泡。”

污染的空气是“一类致癌物”

大雾压城、口罩脱销、高速封闭、航班延误,这是持续雾霾天气给城市带来的表面影响,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健康的忧虑犹如雾霾天气一样难以挥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雾霾天气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是巨大的。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污染的空气被确认为“一类致癌物”,并提出PM2.5对癌症发病率的升高有明确关系,甚至在某些地区,已经成为癌症发病的第一因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肺癌肿瘤中心主任支修益表示,与PM10相比,PM2.5不仅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其携带的病毒还能进入人体血液,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认为,雾霾比“二手烟”对人肺部造成的损伤更加严重,很可能取代吸烟成为肺癌头号致病杀手;美国纽约大学的科学家研究证实,长时间接触雾霾中有害物质的孕妇更容易产下体重不足的婴儿;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空气污染指数会增加干眼症的发病率……

【防霾提醒】

冬季晨练“很要命”

别的可以躲,但空气躲不了,雾霾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如何才能尽量减少它所带来的伤害呢?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说:“首先,雾霾天,尽可能不要出门,尤其是早上,很多人喜欢清晨锻炼,误以为清晨空气清新,其实日出前是空气污染高峰期,特别是冬季早晨,在冷高压的影响下往往会有逆温层,上层气温高,而地表气温低,大气对流近乎停止,有害污染物停留在近地面的呼吸带,难以向大气上层扩散。所以说清晨锻炼往往会要命。《黄帝内经》也主张秋冬天起床出门,“必待日光”;第二,如果要出行,记住戴口罩,也有一定效果;第三,如果住在北方,冬天由于环境干燥,雾霾和扬尘极多,容易诱发干咳及肺部症状,建议尽量呆在家里,肺不好的患者建议买个加湿器,将室内湿度提高至60%以上。湿度增大,对呼吸道有滋润作用,可减少雾霾对支气管和肺泡的刺激。此外,还可以多喝点绿茶,家里有条件的情况下,多放些盆景。”

室内空气格外重要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表示,要关注雾霾气象,每天看PM2.5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如果爆表了,能不外出尽量不要出门。而在雾霾天侵袭时,室内空气的净化变得尤为重要:1.在空气质量指数达标的情况下,要坚持定时开窗通风,理论上每天保证开窗通风两小时以上,室内氡(装修材料中散发的有害气体)的含量能够减少50%左右;不过如果是雾霾天儿,最好不要开窗户,等到雾霾过去或者轻的时候再开窗透气。2.在居室、客厅和厨房放一些绿色植物,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3.正确购买和使用空气净化器。同时,为了保证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应该定期更换滤网。

二手烟是室内PM2.5主要来源

许多人在抱怨雾霾时却忘了室内吸烟的人,烟往往是比雾霾更严重的污染源。中国有3.5亿烟民,支修益说二手烟和三手烟对肺癌的发病率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手烟中含有大量PM2.5颗粒。烟草燃烧后产生的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可吸附在细颗粒物上。这些细颗粒物粒径很小,容易被人们深吸入肺甚至直接进入血液,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研究表明,二手烟是室内空气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

【装备防霾】

PM2.5口罩噱头大过实效

“污染严重,亲们请选购原装正品PM2.5专用口罩,可以防极细颗粒物,带呼吸阀,呼吸流畅!”这是淘宝一家店铺醒目位置上的广告语,而该口罩也有着惊人的销量。同时,一些网店出售防颗粒物型、活性炭型等多种型号口罩,并打出“罩住健康、远离雾霾”、“PM2.5过滤率大于99%”等宣传字样。那么,“PM2.5口罩”真有那么高科技吗?“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罢了,市面上出售的‘PM2.5口罩大部分噱头大过实效。”支修益说。北京医疗器械检验所材料室曾在医院环境下,对几种口罩进行了密闭性实验,结果表明:普通纱布口罩对PM5以下没阻挡;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一次性口罩可阻挡直径大于4微米的颗粒,对0.3微米的颗粒物,医用外科口罩透过率为18.3%,普通一次性医用口罩为85.6%,表明这两种医用口罩对细小的颗粒物阻挡效果有限。普通人用专业医用口罩不实际,戴口罩只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方法之一,所以只要是正规地方买的质量合格的口罩效果都差不多,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

加湿器或好过净化器

“有效去除PM2.5”、“PM2.5净化效率达99%以上”,市场上在售的空气净化器很多都打出这样“诱人”的宣传,让消费者难以判断。那是不是真的那么神奇呢?支修益说:空气净化器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没有所说的那么神奇,如果配合加湿器使用对PM10还是很有好处的。何裕民教授说:我觉得空气净化器要解决雾霾、PM2.5等,还缺乏可信的科学证据,还不如加湿器对人体益处更大些。你如果生活在很小范围的环境里,空气净化器也许还可以,如果大的范围靠空气净化器我觉得作用有限,目前所谓的空气净化没有充分依据证明能有效去除PM2.5,还是商家炒作的成分较多。相比之下,加湿器的作用机理更明确,增加空气湿度后,空气中的微尘多数会伴随水汽向下沉降。

【生活习惯防霾】

雾霾天不要剧烈运动

人们在雾中锻炼,随着活动量的增加,呼吸就会加深、加快,会吸入更多雾中的有害物质,这样很容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眼结膜炎等疾病。而且,在这种高湿度的环境中锻炼,雾气会妨碍身体的汗液蒸发,锻炼者也时常会感到胸闷、憋气、疲劳、头昏,并且容易引起伤风感冒,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呼吸系统疾病发作和脑溢血的发生。因此,在有雾的日子里应该适当停止户外活动,特别是晨练。

即使在室内,雾霾天也要避免激烈运动。人体呼吸量随着运动量提高而提高。呼吸量高了,进入人体有害物质会更多。尤其是剧烈运动,瞬时的呼吸量激增,我们的肺脏很难迅速实现排污自洁,有害物质更容易在人体内积累。如果有运动习惯,首先一定要选择室内场馆,其次,剧烈运动还是应该尽量避免的。毕竟,PM2.5足够小,几道门并不能把它们完全隔在门外。

打开油烟机,等于系了安全带

厨房是室内空气污染“重灾区”。做饭时,厨房内的二氧化氮含量是室外的3倍。因为厨房里煤气、天然气燃烧时产生较高的火焰温度,生成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燃烧温度越高,氮氧化物的浓度越高。

何裕民说:中国人在厨房的习惯要改一改,高温油烟已被确认为有害物质,但家庭主妇往往会忽略。有几个方法能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首先,常清理、维修脱排油烟机;其次,要改变烹饪方式,蒸、煮、熬、炖都比过油烧煎炒更健康。

有些人认为煮汤、煮粥时没用到油不开油烟机,这是错误的。油烟机的作用不仅是吸油烟,还能吸走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在抽油烟机停用的情况下,几分钟燃烧产生的氮氧化合物就会超过标准5倍。所以不论是煎、炒,还是煮、蒸、炖,都要打开抽油烟机,这跟开车时必须系安全带一样重要。烹饪完毕要继续运转3-5分钟,以便排出残留的有害气体。

洗脸时洗鼻腔

每天清晨洗脸时,将鼻腔浸泡在水里,轻微呼吸(切忌用力过猛造成呛咳)以清洁鼻腔,是很好的预防举措。人体的鼻毛、鼻腔内粘膜,蠕动的鼻纤维本身就是人体呼吸道第一条防线。灰霾天气下,经常按摩鼻腔周围,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纤维蠕动能有效经鼻腔排出大部分微小颗粒物。此外,多使用清鼻液,保持鼻粘膜正常的吸附能力,在微小颗粒进入鼻腔时,第一时间就粘住它们,也挺重要。

【饮食防霾】

五花肉防霾不可信

有消息称“猪五花肉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有效地帮助排出长期积聚在人体呼吸器官和肺部的微细颗粒物以及重金属”。五花肉真的可以防霾吗?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表示,从上述传言中并没有看到可信的科学依据。“不饱和脂肪酸是怎么从胃肠里跑到肺泡里的?不饱和脂肪酸又是怎么和肺里可吸入颗粒物上附着的重金属发生结合的?”也有人提出,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炎症反应的效果,或对雾霾所致的呼吸道炎症有些好处,但是肥猪肉中几乎不含omega-3脂肪酸。

其实,帮助降低炎症反应的食物有很多,多吃蔬菜水果有这种效果,把白米白面换成杂粮薯类也有这种效果。

通过“护肺”来防霾

还有一种传说,就是“多吃青菜可以对抗雾霾”。范志红表示,这个说法是有些道理的,但也仅仅是“沾边”而已。这是因为深绿色的叶菜中富含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对预防雾霾造成的呼吸道黏膜损害可能有一定益处。不过,这绝不意味着青菜是抗雾霾的特效食品。

专家提醒,别听到什么食物能防霾就拼命吃,因为少数几种食材并不能代替其他食材的健康价值。合理的方式是把这些食材少量加入到饭菜当中,增加食物的多样化。

对于靠饮食来防霾,支修益主任表示不太靠谱,吸进来的东西怎么能靠胃来消化掉呢?何裕民教授则表示:我觉得只能说适当保护一下肺功能,防范这一块具体还很难说,但是我推荐大家几样东西,首先是全国各地都有的新鲜的茅草根(白茅根),茅草根煮水,可以清热解毒、清肺,老祖宗们就经常用于肺痈,利水,对膀胱也有好处;其次,可以吃一些百合、马蹄、银耳,皆为润肺食物。另外,天气好、空气好时,有意识地做做腹式深呼吸(阴霾天别做),深呼吸过程中,能把潜藏在肺底部的许多毒气呼出来,可能会带出一部分有害物质。最后,多喝绿茶与水。

治理雾霾,人人有责

如今雾霾“肆虐”,作为个人,如何尽自己的一份所能减少环境污染呢?何裕民说:第一,改变行为习惯。我们的空气污染与雾霾天快速上升,有一部分原因是发展太快配套措施跟不上。比如近十年汽车拥有量大幅上升,但相比发达国家,我们的汽油标准偏低,很多企业和个人还使用不达标的低价油,随处可见的都是汽车后面拖着长长的黑烟,对空气的污染不言而喻。作为个人和企业,已经报废的车必须强行报废,也不要用一些低价油。同时,许多传统的习惯也应该有所改变,比如很多地方依然留存的烧秸秆、焚烧野草的习惯。

第二,政府要有所作为,同时老百姓要有意识地配合政府部门多做检举工作,把保护环境当成一种意识扎根在心里,要想到破坏空气是一种罪!目前大量工地尘土飞扬,工厂废气明目张胆往外排,危害了自己也危害了下一代。要让这些人知道,因为环境污染,我们国家婴儿出生的畸形率都提升了,难道不应该引以为戒?要提高到这个高度水平,让大家有这种责任感,并主动监督环境污染。另外,责任部门应该制定更高的处罚标准,让破坏环境的人付出高昂的代价,不敢违法。

就我个人而言,我有空就会在家附近的绿地走走,慢慢地,悠闲地,尽可能什么都不想,尽情地深呼吸。当然,我家不在市中心,靠近上海世纪公园旁边,周围环境及绿化都不错。

【链接】

雾霾天,身体不适巧应对

●咳嗽:一般性的轻度咳嗽,先可通过饮食来调理,适当进食养阴生津之品,如莲藕大米粥、山药粥、大枣银耳粥,可润燥止咳。如咳嗽超过一周,且发作较为频繁,并伴有咽喉疼痛、声音嘶哑、胸痛等症状,最好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干痒喉痛:如果觉得喉咙干痒或发炎,要多饮水、多饮枸杞菊花茶(沸水冲泡枸杞10克,杭菊花10克),并可适当含服一些具有薄荷成分的润喉片。此外,可在苦丁茶里加点蜂蜜,然后将这种茶水含在嘴里,每次含漱苦丁蜂蜜茶2~3分钟,尽量让茶水接触咽喉,一般5~7天为1疗程。因为苦丁茶能产生清凉之感,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蜂蜜也具有解毒止痛的作用。

●鼻干:如果仅仅是鼻子干,还未出现鼻子出血的症状,可多食用莲藕、白茅根、柿子等果蔬来润燥;没有出现炎症时,可涂抹少许鱼肝油。自我按摩也是好选择。两手合掌并上下搓擦,等手掌双侧鱼际肌发热后揉搓两侧鼻旁,早晚各一次,每次50下。也可局部按摩迎香穴(鼻翼两侧),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不适症状。

●眼干:污染的空气会刺激眼睛,甚至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眼睛干涩时,多吃柑橘类水果,多吃绿色蔬菜、谷类、鱼和鸡蛋,切忌用手揉搓眼睛。可饮用枸杞菊花茶,菊花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的功效,而枸杞也有利于缓解眼睛干涩。■

猜你喜欢

防霾净化器颗粒物
浅谈冬奥会前期朝阳市空气质量及细颗粒物变化及成因
空气净化器 用过的都说靠谱
建筑学园(9) 十一哥
超级净化器
固相萃取—离子色谱测定大气颗粒物的甲胺类及其氧化产物
气象条件对青岛市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分析
防霾十招
防霾功能服装的设计研发
空气净化器使用的五大误区
声音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