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与措施
2014-03-04陈别锐
陈别锐
(宝鸡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陕西 宝鸡721003)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应用到各个行业和各种领域,已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并取得的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技术,而信息化也成为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1]。
农村信息化实质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全面实现农村的农牧产业的生产、管理、加工、营销,以及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加速提高农村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将发展农村信息化和构建农村综合服务体系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方向[2]。国内一些学者和专家也对建立和完善农村信息化服务系统和管理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研究,提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思路和方法[3-4],或提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的框架体系、服务模式等[5-6]。目前,国内已涌现出多元化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包括政府主导推动模式、行业协会或合作经济组织自我服务模式、批发市场辐射扩散服务模式、龙头企业一体化带动模式、专业信息公司或网站有偿服务模式、科技户和经济人示范传递模式、国际合作扶贫模式等[7],但是,这些模式仅作为单一的专业化信息系统,应用范围有限,作为信息管理机构的组织、引导和协调等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本文概述农村市级综合信息系统的服务功能、信息网络平台及数据中心的建设内容,以及加快实现农村信息化的措施。
1 市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农村综合信息公共服务系统是一个服务于居住在农村的广大人群的一个信息服务平台,包括科技、政策、市场、农业生产和农民文化生活等资源,为发展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有效的信息支撑。是农村重要的基础建设设施之一。
市级农村综合信息公共服务系统平台,是一个覆盖各个区县、乡镇和自然村,包括各个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养种大户的市、县、乡、村四级全方位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体系。该系统主要由信息网络平台和信息传输系统组成。其目的是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建立农村综合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等技术手段,开展农业科技知识普及、职业农民培训教育、农牧技术的推广应用、农牧产品的销售、以及基层党员教育等服务,促进农村的快速发展。因此,农村综合信息网络平台是市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最重要的系统。
2 市级农村综合信息网络平台
市级农村综合信息网络平台依托已有的基础条件和设施,建立农村信息互联网数据中心平台。该中心平台即是全市农业及农村信息服务的总门户网站,链接着各县级平台的桥梁和枢纽,也是全市信息的分析统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平台集成并整合全市土地、气象、水利、农、林、牧等9大农业专业子网以及各个县区级农业信息网站,实现市、县农业部门、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各类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和互联。
农村信息数据中心平台主要由农业资源数据库、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等组成。应用系统主要包括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可视化农业专家咨询系统、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系统、动态网站自助生成和管理系统。各系统各有具备相应的功能,组成平台的主体服务功能,为农业生产全过程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服务。
2.1 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
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主要由数据库、知识库和模型库等开发框架组成。该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农业专家的知识、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象化、系统化,与专家系统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研发针对主导产业的种植、养殖专业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
2.2 可视化农业专家咨询服务系统
可视化农业专家咨询服务系统主要由平台对话系统、专家服务团队系统和网络终端用户系统三部分组成。该系统是对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的补充。其设计目标是实现用户和农业专家的及时互动交流,改变单一的田间现场指导方式,加速农业信息传播扩散,及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疑难问题,降低农户咨询成本和提高专家咨询受益面。
2.3 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系统
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系统包括网上商铺生成、短信服务、市场信息发布、采购支付、退货、诚信评价、会员管理等子系统。该系统结合物流配送,建成了虚拟农产品物流中心,具备网上定购、第三方结算(支付宝)、网下配送等基本功能。
2.4 动态网站自助生成和管理系统
动态网站自助生成和管理系统由前台系统和后台系统两部分组成。前台系统显示生成网站的组成部分,包括通用栏目、自定义栏目、版权信息、管理员登陆信息等。后台定制系统是整个网站的核心,主要包括用户管理、栏目管理、基本信息、模块定制四个模块。
该系统是为解决农村基层站点建站的技术问题研发的傻瓜式自助建站系统。采用三层架构的网站制作模式,web服务器层采用JSP生成页面,数据库层采用MYSQL。
3 加速实现农村综合信息化的措施
在我国,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已取得一些成效,但与国外农村信息化先进地区相比,无论在农村信息化服务系统建设,还是在应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实现农村信息化。
3.1 政府高度重视
在推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中,应逐步建立和完善由政府扶持引导,社会多方资源整合,科研院校智力支撑,企业和农村经合组织投资参与的农村信息服务长效机制。市级政府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加大支持引导力度。
3.2 建立各类机制
建立“资源整合,协作共享”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机制,避免重复建设,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公益+市场”的农业信息服务机制,探索公益性信息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农业信息运作模式。建立政府资金支持和引导机制,推进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3 完善标准规范
成立专门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机构,充分发挥决策协调作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建立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加大农业信息标准制定和推行的力度,完善各项信息化工作规范,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和质量,有序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
3.4 完善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功能
资源建设是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对信息服务质量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完善市级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合理更新基础运行环境硬件设施;完善各项应用系统建设,推动有关系统应用,为基层农户服务;完善安全管理系统和等级保护安全体系,确保网络及信息安全。推进各部门涉农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实现涉农公共数据的广泛兼容和共享。
3.5 建立基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点
以全新农村示范村为主,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各乡镇、各示范村、全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经合组织中,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示范站点。对各站点配备设施,培训人员,指导网页制作和信息发布,严格站点章程,统一检查验收。示范站点逐步运行完善后,再进行推进普及,使信息服务向村组农户延伸。
3.6 培养农村信息化建设专门人才
农村信息化迫切需要一批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懂现代化农业技术的专业人才。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信息技术培训的投入,着力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的农业信息人才,提高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培训,让他们既是农业技术专家也是农业信息专家,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引导、帮助农户。
[1]中共中央办公厅.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EB/OL].(2006-07-02)[2014-04-02].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315999.htm.
[2]陈良宇.印度农业的实践与借鉴[J].世界农业,2004(10):37-39.
[3]徐建华.试论政府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J].农业网络信息,2009(11):45-47.
[4]于亮,朱海清,王国燕,等.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和方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3):56-59.
[5]蔡海航,邵碧佳,范辽生.杭州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思路和主要框架[J].浙江农业科学,2011(1):176-178.
[6]赵继承.楚雄市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初探[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3,28(11):96-101.
[7]张林约.我市“十二五”时期农村信息化的战略思考[EB/OL].(2013-04-06)[2014-04-02].http://www.mmbj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