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思考与现实探索
2014-03-04卢德友郑易平
卢德友 郑易平
(1.南京理工大学马研部 南京 210094;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 南京 210000)
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思考与现实探索
卢德友1郑易平2
(1.南京理工大学马研部 南京 210094;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 南京 210000)
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中,主要存在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培养模式,前者侧重于培养研究生的理论深度与科研能力,后者侧重于培养研究生的技能提升与实践能力。两种培养模式并行不悖,各自具有自身的优势与局限。正在探索中的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本具有综合两种培养模式的优点,但在实践中仍然面临着考验。
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研究生培养
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中,我国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剧,高等教育改革也随之不断跟进。本着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初衷,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在不断完善,教学改革也在探索中。在现已运行的学术型与应用型两种模式的基础上,具有综合优势的复合型培养模式逐渐走上前台,培养出既有学术深度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研究生的目标,具有实现的可能。
一、现行研究生培养模式运行及局限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学术型学位几乎成为我国授予的单一学位,这种侧重学术的倾向,强调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理论深度”。在具体的实践中,“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缺陷逐渐显露出来,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对接,成果丰富但鲜有实际转化,导致硕士研究生培养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
学术型人才培养,旨在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作为未来人才构成的核心群体,学术型研究生既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又掌握高新的专业技术,应是智能与技能相结合的高级人才。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知识本位”办学理念的影响,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制定目标时,往往只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造思维,这样的人才虽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具有灵活性,但普遍动手能力较差,甚至不具备基本的专业操作技能,很难成为技术发展的引领者。实践证明,现代高层次人才应当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技术问题,是现代技术的开发者和运用者。
为了改变人才培养类型单一的局面,先前研究生培养改革的迫切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急需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自1991年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先后批准设置包括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教育硕士(Ed.M)、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等12个专业学位。这些专业学位设立之后,我国长期以来单一的学术型学位授予状况得到改观,学位类型走向多样化。由此,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应运而生。不同于以培养学者为目的的学术型学位,应用型学位是以培养实践应用人才为目标。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并且逐渐成为与学术型相得益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专业应用型学位培养模式实施以来,专业学位的类型不断增多,培养规模逐渐扩大,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方面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已然成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应用型学位培养模式的运行,既培养了大量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满足他们在职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也满足不少应届本科生提高专业水平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的诉求。但是,这一转变在实践中又会出现矫枉过正,致使在职人员攻读的比例偏大,应届本科毕业生比例偏小,没有很好体现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当前,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要分为博士和硕士两个层次,分别授予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前者旨在培养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和科研能力;后者侧重培养适应社会各行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这既需要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因此成为本文谈论的对象。“两种研究生教育虽然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不同,但却在培养方式上高度‘雷同’,使得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偏于‘学术化’”[1]。作为一种现实性的呼唤,一种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应运而生。这在现行模式中也初现端倪,譬如,当前许多学科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培养应用人才,但在课程设置、研究方向以及就业取向方面已经突出这一因素。所以,在着力提升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与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前提下,弥合学术型与应用型培养模式之间的鸿沟,探索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为回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要之举。
对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在西方国家已开始尝试。西方现代研究生教育从创立到上世纪40年代,也主要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各种改革也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之后,美国首开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先河。在《莫里尔法案》的基础上,美国建立职业领域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实施跨学科学习的方式,其在培养目标、入学形式、培养方式以及质量评价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目前,美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学术型与应用型已经逐渐融合,呈现出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这已经在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德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典型的学徒式培养,它源自中世纪大学与行会中师傅带学徒的传统。虽然特色鲜明,但是导师对于研究生个人学术与实际能力都比较重视,属于个人“卡里斯玛”权威下的复合型培养模式。英国的研究生教育主要采取协作式培养,即注重团队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重视研究方法、社会调查等综合的能力训练,而淡化教材的僵死规定。就日本而言,其硕士研究生教育明显的特色是强调自主性,以讨论带动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实践课题中提高研究能力,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最后进行综合质量评估。可以看出,国外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趋于综合化,既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也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
与单纯的学术型、应用型研究生不同,所谓复合型研究生,应该是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在某个具体的方面出类拔萃的研究生。复合型研究生是多功能的“复合”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基本特征为:一是在知识结构上应该是各相关学科的结合,二是对相关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三是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考察国外硕士研究生教育和教学管理经验,旨在反观我国现行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我国现行的学术型、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其理论与实践相对脱离的困境又逐渐显露出来,如何破解这一症结正是当前研究生培养拟解决的问题所在。
二、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之思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逐步提升,建立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学位授予体系,研究生培养实力不断增强。
长期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从事教学或者科研的人才。在实施中,它形成一种被大家普遍认同的培养套路,即“采取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工作相结合的形式”[2]。具体而言,研究生集体以班级的形式学习相关的基础课程,掌握基础性的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为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工作做好铺垫。之后,导师为研究生开出一系列专业书目,就相关课题为研究生做出攻读学位期间的生涯规划,还定期组织讨论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研究生则围绕研究方向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广泛涉猎资料,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文献。这种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形成深厚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重点是培养学生广阔的理论视野、学术的追踪能力和进取的创新能力,对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都有严格要求。
对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而言,虽然这种学术型的教育模式曾带来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社会分工细致化的条件下,它仍存在自身局限。在研究生规模和社会需求都在扩大的同时,社会对高层次人才提出更加迫切的要求。高校教学、科研机构等都是研究生的主要就业去向。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学术型培养模式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即在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同时,也要加强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尤其需要通过相关课程和案例的学习和探讨,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09年,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教育部决定扩大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建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体系,展开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同年,教育部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措施,公布北京大学等64所高校作为改革试点,意在推动学校的研究生教育转变观念,提高了业界对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重视。这在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结构整体优化的同时,提高对兼具学术型与应用型的研究生培养的认识,从而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类型多样化的需求。近日,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调减学术学位硕士招生计划,将招生计划存量部分中的学术学位按不少于5%的比例调减,而招生计划的增量主要用于增加专业学位。
鉴于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运行现状,学术型培养模式与应用型培养模式并存,既是国外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在这一国家宏观政策的导向下,学校还要从满足学生需求的角度对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自主调整。
第一,以“兼容”为指向,拓展研究生在理论与实践之间转换的通道。对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构,最终都要落实到人才的培养效果与质量,甚至具体到每个研究生是否在理论与实践上学会“两条腿走路”。我国高等院校研究生培养的改革,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使研究生的学习在理论与实践上实现兼容和转换。在理论上,高等教育社会化与精英化之间存在的理论张力,使得研究生培养模式必须注重研究生实践能力与理论储备的双重并举;终身教育理念的倡导,则要求研究生应该具有“在实践中学习”和“在学习中实践”的双重转换能力;知识经济的浪潮是当代高等教育不得不面对的重大实情,“知识”与“经济”之间如何保持平衡,乃是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向度。而针对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实建构,重点在于探索这种模式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对于学生个性的良好型塑,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第二,以“能力”为诉求,打破研究生在学术与实用之间存在的鸿沟。我国高校现行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各有侧重,这既是时代提出的挑战,也是实践活动急需调整与解决的一项课题。譬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来源过于单一,基本固定于在职人员的攻读,而排斥一些本科应届毕业生的需求,这不仅不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人们对这类教育模式的误解。又如,在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同时厚此薄彼,注重应用型教育的发展,而忽视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实际上,学术型与应用性研究生之间并不存在天然的壁垒,但也许存在观念或人为制造的鸿沟。众所周知,“知识与训练的专门化在促进高等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事实上,无论研究生培养倾向于何种培养模式,其共同目标都在于提升研究生的能力,以解决实践中具体遇到的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所以,能力的培养与获得,理当是当前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养上要做出的调整,使各种研究生培养模式殊途同归。
在现行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两种模式中,学术型培养模式虽然能够较好地丰富学生的理论视野与知识储备,但却存在着理论探求与实践拓进的脱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而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尽管矫正学术型模式的缺点,然而却使研究生很少深入理论本身,往往只躬身于实际问题而迷失在千变万化的生活世界之中。由此观之,两种培养模式皆殊途同归,存在理论与实践相对脱离的困境。为了走出这一困境,需要呼唤新的理论思考与实际探索。综合的研究生复合型培养模式,就在社会发展与学生个性的双重需要中出场。
三、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实探索
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并非仅仅将学术型、应用型培养模式进行数学上的相加合并,而是具有质变的“复合”。在具体的现实探索中,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具体的运行设计、指导标准、质量评价等一系列问题,都为我们敞开探索的空间。
在人才规格上,复合型研究生应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有兴趣者还可侧重科研开发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将此作为学生贯通专业知识和集合专业技能的活动。在招生意向上,学校优先考虑在本科期间参加实践教学基地的本科生,这些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具有实践基地学习经验的学生毕业之时,学校可以根据他们的学习状况与自我选择,优先录用他们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在培养方案上,一是加强理论教学与专业实际训练,增加实际训练的学分。二是加强核心课程建设,打造有助于增强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的精品课程。三是以前沿理论与技术为目标,加强文科类研究生对于前沿理论与方法的掌握;理工科研究生则加强对于先进仪器的使用、工程实践的见习、社会实践的培养等。四是各学院根据自身特色制定课程的实施方式,由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形成有利于复合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在教学标准上,以提升复合型研究生的能力为方向,着力推进理工科研究生的“三个结合”模式:课堂、实验实训场所、企业环境的相结合;学生、教师、工程技术人员相结合;教学、科研、工程项目相结合。以岗位技能要求,指导实践教学,努力摸索出符合复合型研究生教学的方法。而对于文科研究生来说,需要在实践基地建设上,支持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譬如,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和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建立党政机关、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接收研究生实践制度。关于导师素质的要求方面,应该是学术导师与应用导师相结合。给研究生配备两位指导老师,即校内学术导师与校外专业导师相结合,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给予指导,是切实发挥复合型培养优势的必要措施。结合研究生培养与导师研究方向的差异,首先要确立切实可行的导师遴选标准。一般而言,校内导师需要具备本门学科系统深入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够创造性地进行研究工作,具备解决复杂理论问题、技术问题和应用问题的能力,能掌握本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指导和组织课题组进行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经历。在校外专业辅导老师的聘任过程中,也可以出台一套严格的程序,由实践基地推荐、校内导师协助申请、学院审定、研究生院审核、颁发聘任证书等。校内与校外导师相结合的模式,可以实现学校教学和社会需求的双向互补,使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的指导工作。事实证明,“只有产学研用相互结合起来,才能将科研成果转化成最终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4]
在操作体系上,针对不同学科门类或专业类别的研究生,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可以选择本科院校、高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大型企业的科研部门等,学校与实践基地签订协议来明确双方的合作职责。在产、学、研的结合运作中,实践基地可以出资委托研究生承担课题,导师则组织研究生进行课题研究,以达致校方和实践基地两方双赢的效果。加强学科交叉和资源共享,研究生可选修其他优势高校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课程,经导师和学院核准后,学校承认校外学分。“企事业单位支付给学生的相关报酬,可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5]之后,以相关课题研究成果作为载体,开展课题研讨会与研究报告会等形式,从科研、写作、表达、组织等方面锻炼研究生的能力。实践证明,“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是落实研究生培养质量、扩大学校声誉、加速企业发展的非常有效的方式,学校和企业可以得到双赢。”[6]最后,在资格认证上,学校要培养出来的复合型研究生,可以同时颁发学历文凭与象征从业资格的证书,以反映该类研究生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他们从事某职业所达到的实际工作水平。在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下,学校着力塑造研究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和整体素质,扭转之前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下单纯追求学历文凭的取向。这就需要高校在扩大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的基础上,按照学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在有条件的学位授予单位试行自行增列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
然而,这一自上而下的举措在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背后,可能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即研究生本人的学习兴趣。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把每一个硕士研究生锻造成学术与应用双馨、“文武双全”的人才,但每个研究生的志趣却不尽相同,有的钟情于进行深入的理论钻研,对于实习实训可能会应付了之;有的则偏向于获取实用的专业技术,对于理论学习投入不够;有的虽两种志趣兼而有之,却也难免由于精力有限而顾此失彼。这也是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总之,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立足社会发展需要与当代青年学生个性塑造基础上的新型培养方式,它将有助于克服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社会相脱节的不足,也有助于避免应用型培养模式的功利主义倾向。在学术型与应用型两种培养模式之间,复合型培养模式将使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更具灵活性、开放性和多样性。
[1] 刘淑芳,周明星.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学科创新[J].职教通讯,2010(4):24
[2] 高妙仙.浅谈研究生培养模式[J].海峡科学,2011(3):52-54
[3] 赵炬明.学科、课程、学位:美国关于高等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争论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2(7):13-22
[4] 葛学彬.构建“三位一体”培养体系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J].高教论坛,2012(7):109-112
[5] 教育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2-1-10
[6] 薛静,李玉龙.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3):15-16
TheoreticalThinkingandPracticalExplorationofCompositePostgraduatesCultivationMode
LU De-you1,ZHENG Yi-ping2
(1.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210094,Jiangsu,China; 2.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 210000,Jiangsu,China)
There are two main cultivation mode of current postgraduate educ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They are academic and application mode.The former focuses on cultivating postgraduates’ theoretical depth and research ability,while the latter focuses on postgraduates’ training skills and practical ability.The two cultivation modes run parallel,each with its own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The composite 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 with advantages of the two cultivation mode which is being explored continue to have a realistic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Academic mode; Application mode; Composite mode; Graduate education
2013-09-20
卢德友(1983- ),男,汉,贵州龙里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郑易平(1960- ),男,汉,江苏徐州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
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构向度: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基于中西方比较研究的视角”(JGKT11-04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No.30920130132038。
G643
A
1672-4860(2014)01-0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