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按揉理筋拔伸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2014-03-04马惠昇穆静廖晓杨平
马惠昇穆静廖晓杨平
1.宁夏医科大学回医药现代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750004;2.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宁夏银川750004
关于按揉理筋拔伸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马惠昇1穆静2廖晓2杨平2
1.宁夏医科大学回医药现代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750004;2.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宁夏银川750004
目的分析按揉理筋拔伸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该院月收治的200例该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原则将其分作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按揉理筋拔伸法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颈牵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后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TCD各项指标。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86%优于对照组63%;在后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方面,观察组(28.76±5.2)分优于对照组(21.97±2.9)分,在TCD各项指标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中,按揉理筋拔伸法具有诸多优势,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按揉理筋拔伸法;药物颈牵法;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属于骨伤科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多由长期伏案工作等因素使得患者椎动脉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或压迫,导致血管迂曲或狭窄无法向椎动脉正常供血引起[1]。该文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2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分析按揉理筋拔伸法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回医中医医院的2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施以按揉理筋拔伸法治疗;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19~65岁,平均(44.7±5.63)岁;病程5 d~12年,平均(5.6±3.28)年。对照组:接受药物颈牵法治疗;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23~64岁,平均(46.4±5.87)岁;病程6 d~11年,平均(5.3±3.83)年。两组患者在以病程为代表的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2]:符合1993年“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且为中度患者和重度患者;18岁≤年龄≤65岁;自愿接受该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3]:合并颈椎畸形、骨质疏松以及脊髓型颈椎病等;严重心脑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低血压患者;妊娠以及哺乳期妇女;年龄<18岁或年龄>65岁;同时采用其他疗法的患者;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川芎嗪禁忌症。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采用该院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制定的回医理筋疗法之“颈椎病三步六法”进行理筋治疗。第一步:松解肌筋:推筋、揉筋、拿筋;操作时患者俯卧位,医者坐于其头端,先用拇指推颈枕、颈后5遍;再用四指和拇指揉筋法在颈后筋结点反复揉筋2 min;然后再提拿患者颈后以及颈肩部肌筋2 min。第二步:理筋止痛:点穴、拨筋、滚筋;用拇指点筋法分别点按筋结点,尤其是风池、天柱、肩中俞、肩外俞、肩井穴等除,每穴半分钟。再对患者颈椎两侧进行拨揉,由上至下,反复拨揉15遍左右。然后滚法对患者颈肩部肌筋进行放松,时间控制在5 min左右。第三步:正骨顺筋:拨伸、折筋、抖筋。患者仰卧位,用双手在患者颈枕两侧夹持,缓缓拔伸5遍;再用两手交叉按压患者双肩前,用前臂上抬,被动前屈其颈椎3~5遍,最后用双手指腹在患者胸椎旁做屈指抖动法,上下3~5遍,结束理筋操作。
1.2.2 对照组药物:将100 mg的川芎嗪(药名: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5479)添加到500 mL的低分子右旋糖酐(药名: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国药准字:H31022787)中,待充分混均之后行静脉点滴,1次/2 d。
颈椎牵引:采用SKG-1型数字程序控制颈椎自动牵引机进行牵引[4],要求患者保持坐位,颈前曲控制在15~20°之间,牵引重量通常从5 kg开始慢慢加重(男性患者通常能够增加到12~14 kg之间,男性患者通常能够增加到8~10 kg之间),采用间歇牵引的方式进行,20 min/次,1次/d。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均以15 d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需要连续接受2个疗程的治疗。
1.3 TCD检测
采用美国Medasonic公司生产的第2代经颅TCD诊断仪。要求患者保持坐位,使用频率为2 MHz探头经枕窗对患者左右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进行有效探测。在探测过程中,通常需要借助声束角度调整等办法来有效跟踪VA,从而收集到更为理想的多普勒信号。准确记录VA与BA各自对应的如下参数:①收缩期峰流速(Vs);②舒张期末峰峰流速(Vd);③平均峰流速(Vm)。
TCD检测一共需要进行两次,一次是治疗之前,另一次是治疗之后。
1.4 疗效评价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参考《中医药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制定,包括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价参考王楚怀等《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制定。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24例、显效35例、有效2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6%;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21例、有效28例、无效37例,总有效率63%。就总有效率而言,观察组86%优于对照组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P<0.05)。
2.2 两组后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比较
就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后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而言,治疗前为(10.98±3.5)分VS(11.29±4.7)分,差异不明显有可比性(t= 1.25,P>0.05);治疗后为(28.76±5.2)分VS(21.97±2.9)分,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t=4.69,P<0.05)。
2.3 两组椎动脉与基底动脉TCD检测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TCD检测结果比较[(±s),cm/s]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TCD检测结果比较[(±s),cm/s]
组别观察组( n = 1 0 0 )对照组( n = 1 0 0 ) t P T C D指标V A + V s V A + V d V A + V m B A + V s B A + V d B A + V m 3 7 . 8 4 ± 5 . 5 4 3 2 . 8 4 ± 6 . 1 6 3 . 5 4<0 . 0 5 2 3 . 2 8 ± 5 . 4 3 1 8 . 3 4 ± 5 . 4 8 3 . 6 8<0 . 0 5 3 2 . 4 8 ± 6 . 7 8 2 3 . 8 4 ± 6 . 9 8 4 . 1 5<0 . 0 5 5 8 . 9 1 ± 8 . 2 2 4 5 . 3 4 ± 9 . 2 8 4 . 6 7<0 . 0 5 2 8 . 9 8 ± 6 . 3 2 2 3 . 5 8 ± 4 . 5 8 3 . 4 7<0 . 0 5 3 9 . 2 8 ± 5 . 8 4 2 8 . 1 4 ± 6 . 3 6 5 . 6 4<0 . 0 5
3 讨论
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按揉理筋法是一种回族民间疗法,是回族民间治疗筋伤疾病的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该课题经过多年的整理和规范化研究,形成了回医特色理筋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取得了相当理想的临床疗效[5]。采用按揉理筋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能使患者肌肉得到有效放松,患者依从性良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复位成功率,降低了医疗风险,为患者颈椎力学系统重新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内外平衡。总之,手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椎动脉供血状况。
由该研究结果可知,在总有效率(86.3%VS62.5%)、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28.76±5.2)分VS(21.97±2.9)分以及TCD指标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即按揉理筋拔伸法更具优势,和赵强等研究结果相符[6]。采用按揉理筋拔伸法进行治疗之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有较为明显的改善甚至消失,提示该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椎动脉痉挛或狭窄问题,进而实现对患者脑部供血的有效改善。由上述分析可知,按揉理筋拔伸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切实可行的。
[1]张炎华,刘文静.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20例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23(19):17-19.
[2]伍耀南,孙秩和,蔡永瑞.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41(20):201-202.
[3]张仲博,房敏,蒋诗超,等.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2,19(3):564-566.
[4]甘露.辨证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32(7):157-159.
[5]黄健.不同针灸取穴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9(21):16-17.
[6]何明月,裘绍源.针灸、推拿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症状体征总积分的影响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4,25(7):1501-1502.
R274.9
A
1672-5654(2014)12(b)-0185-02
2014-09-13)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I05B01);宁夏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马惠昇(1970-),男,回族,宁夏银川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回医理筋疗法基础与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