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产品设计专业基于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
2014-03-03李爽
李爽
我国近几年来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化进程逐步加快。设计,特别是产品设计已经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市场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培养一批能满足企业需求、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现阶段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012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这进一步提高了设计在一般生产活动中的比重。也对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1 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特点
产品造型设计主要研究的是人机关系,这里的“机”泛指一切工业产物。大到车船舰炮,小到水杯文具都是产品造型设计的范畴。这种人机关系通常是建立在两种人体感官上的:(1)视觉——产品的外形比例适当、线条饱满流畅、色彩和谐稳定。(2)触觉——使用时人体感觉舒适、省力。
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是一门高度综合性学科,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设计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机械结构、材料力学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对工业常用材料的特性、加工方式、加工工艺有所了解。不然设计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产品造型设计人才培养方面,往往有一个重要的能力被忽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本专业教学成果分析来看,学生往往有着较好的创造力和基本制图能力而当教师要求学生叙述一下设计过程和设计思路以及设计成果时,学生往往感觉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时不仅仅只采用讲述的方式单方向的输出技能,还需要让学生积极反馈和主动叙述。例如在综合设计案例实践后要求学生制作PPT文件上台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意图,模拟现实洽谈场景等,更进一步的贴近工作实际。这往往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近几年一直在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由以前的传统讲授模式逐渐转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项目式教学模式。设计专业特别是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更应该大力推广这种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应该以技能要求为重点,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形成课堂教学项目实训为一体的教育教学模式。
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及课程方案制定时主要参照以下过程进行。
2.1课程的能力目标制定
课程是人才培养过程的基本单元,在设计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首先进行市场调查,通过走访相关企业和一定程度的市场调研了解该类人才的市场需求及职业能力范围。将这些能力细化分类后研讨,要使学生达到这些能力应该开设怎样的课程?最终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框架。在能力目标设定阶段需要注意能力的描述应该具体化、是可检验的,能力目标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明确学生能用什么(软件、工具、技巧等)做什么(效果、实物、活动等)?能力目标应该涵盖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课程和课程之间的能力目标可以有重叠和递进关系。能力目标应从简单到复杂。
2.2课程任务项目制定
在课程能力目标设定完成后就进入到课程任务项目制定阶段。项目是各种能力目标的载体。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本阶段针对的是每门课程来说的。项目制定时应该首先明确本门课程主要训练学生的哪种技能?而后根据技能特点来设计训练项目,这里的“项目”也就是“工作任务”。项目必须与职业岗位上的各种工作任务息息相关,能最大程度地锻炼学生的各种技能,同时也应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让学生能在完成一项任务后有所收获,有一定的成就感,这样才能让学生有继续进行下去的动力。不要把能力作为知识来传授。能力在完成项目、任务中训练,能力是需要反复训练的。项目的特征应该包含:实用性、趣味性、典型性、覆盖性、挑战性,要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完成项目的积极性。这也对项目的选择性提出了一定要求。
下表体现的是课程任务项目制定的大体流程:
2.3课程任务执行方式与考核方式
在完成课程项目时大致可以采用这样几种教学方式“先讲后做”“先做后讲”以及“边做边讲”。“先讲后做”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之一,以一节课为例,教师先将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重难点教授给学生,学生再根据所学进行实践。“先做后讲”主要针对本节课程有一定基础的情况,让学生在实操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再来听老师讲解,这种方法比较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边做边讲”也就是“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集理论教学、实践操作和双向交流为一体。学生能在“学中做”“做中学”,遇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使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教学做一体”是本专业在平时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
针对某门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采取笔试、口试、实操、作品展示、成果汇报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考核要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综合考核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法能力、职业素质、团队合作等方面。
3 基于任务导向的“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课程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是本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以产品造型设计综合训练为主,在第五学期开设。总课时104节,具体教学模块及课时分布情况如下表:
3.1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课程的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常见产品外观,并做一定的推广。由于“产品”一词概念广泛,我们在设定范围时将“产品”规定在“电子产品”“公共设施”“家具”和“儿童玩具”四个门类上。每一门类的产品都有各自的独特特点。教师在模块教学执行期间要根据每一模块的设计特点指导学生按照Ⅰ~Ⅳ的阶段逐步完成、完善设计作品。
3.2课程中的每个模块又按照设计工作流程分为四个阶段。以第一模块为例:“电子产品造型设计”。教师在本模块的教学中为学生讲解电子产品的造型特点、功能特点、设计趋势,还可以为学生展示一部分优秀设计作品并讲解设计亮点。这样可以为学生打开设计思路。学生在明确选择自己设计的电子产品类别后就可以进行阶段Ⅰ的操作——资料收集。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该类电子产品的信息资料,例如:适用人群、主要功能、市面上该类产品的主要造型形态、设计缺陷等。根据得来的资料进一步分析自己在设计时需要突出的外观特点或者增加的功能。后进行大量草图绘制。
阶段Ⅱ草图修改:学生自行选择或由教师参与选择几个优秀方案进行细化设计,包括外观修整、色彩搭配、材料选择等。
阶段Ⅲ定稿出图,由学生自行选择最满意的一至两种方案出三视图及效果图。
阶段Ⅳ推广设计,结合产品特点制作海报和包装方案。
3.3 第5模块是“案例讲评”。在本模块教学中要求学生就自己设计的产品制作PPT文件进行设计思路及设计过程的自我评述,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评。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述能力又能及时了解设计中的缺陷。在最终评价体系中还应该结合学生互评、企业参评等评价方式,使课程教学与企业标准对接,使学生获得更高的设计起点,使教学标准与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相吻合。
4 设计大赛与教学
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在各种比赛中积极锻炼自己,产品造型设计也一样。每年关于产品造型设计的大赛种类繁多,我们会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生在各种比赛、展览中能拥有较好的竞争平台,将自己的作品与其他院校的同专业学生作品进行比较能发现自己在各方面的优缺点。同时也可以将各种设计大赛与各类课程结合起来,将比赛过程与任务导向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设计的积极性能动性,对于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提升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5 结束语
在现代社会的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基于任务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根据教育部16号文的精神指导,我们应该努力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从而培养出一批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丁金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与实践[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2]贾新民,谢一风.全球化背景下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3]付黎明.工业产品设计美学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endprint
我国近几年来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化进程逐步加快。设计,特别是产品设计已经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市场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培养一批能满足企业需求、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现阶段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012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这进一步提高了设计在一般生产活动中的比重。也对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1 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特点
产品造型设计主要研究的是人机关系,这里的“机”泛指一切工业产物。大到车船舰炮,小到水杯文具都是产品造型设计的范畴。这种人机关系通常是建立在两种人体感官上的:(1)视觉——产品的外形比例适当、线条饱满流畅、色彩和谐稳定。(2)触觉——使用时人体感觉舒适、省力。
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是一门高度综合性学科,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设计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机械结构、材料力学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对工业常用材料的特性、加工方式、加工工艺有所了解。不然设计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产品造型设计人才培养方面,往往有一个重要的能力被忽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本专业教学成果分析来看,学生往往有着较好的创造力和基本制图能力而当教师要求学生叙述一下设计过程和设计思路以及设计成果时,学生往往感觉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时不仅仅只采用讲述的方式单方向的输出技能,还需要让学生积极反馈和主动叙述。例如在综合设计案例实践后要求学生制作PPT文件上台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意图,模拟现实洽谈场景等,更进一步的贴近工作实际。这往往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近几年一直在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由以前的传统讲授模式逐渐转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项目式教学模式。设计专业特别是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更应该大力推广这种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应该以技能要求为重点,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形成课堂教学项目实训为一体的教育教学模式。
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及课程方案制定时主要参照以下过程进行。
2.1课程的能力目标制定
课程是人才培养过程的基本单元,在设计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首先进行市场调查,通过走访相关企业和一定程度的市场调研了解该类人才的市场需求及职业能力范围。将这些能力细化分类后研讨,要使学生达到这些能力应该开设怎样的课程?最终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框架。在能力目标设定阶段需要注意能力的描述应该具体化、是可检验的,能力目标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明确学生能用什么(软件、工具、技巧等)做什么(效果、实物、活动等)?能力目标应该涵盖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课程和课程之间的能力目标可以有重叠和递进关系。能力目标应从简单到复杂。
2.2课程任务项目制定
在课程能力目标设定完成后就进入到课程任务项目制定阶段。项目是各种能力目标的载体。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本阶段针对的是每门课程来说的。项目制定时应该首先明确本门课程主要训练学生的哪种技能?而后根据技能特点来设计训练项目,这里的“项目”也就是“工作任务”。项目必须与职业岗位上的各种工作任务息息相关,能最大程度地锻炼学生的各种技能,同时也应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让学生能在完成一项任务后有所收获,有一定的成就感,这样才能让学生有继续进行下去的动力。不要把能力作为知识来传授。能力在完成项目、任务中训练,能力是需要反复训练的。项目的特征应该包含:实用性、趣味性、典型性、覆盖性、挑战性,要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完成项目的积极性。这也对项目的选择性提出了一定要求。
下表体现的是课程任务项目制定的大体流程:
2.3课程任务执行方式与考核方式
在完成课程项目时大致可以采用这样几种教学方式“先讲后做”“先做后讲”以及“边做边讲”。“先讲后做”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之一,以一节课为例,教师先将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重难点教授给学生,学生再根据所学进行实践。“先做后讲”主要针对本节课程有一定基础的情况,让学生在实操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再来听老师讲解,这种方法比较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边做边讲”也就是“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集理论教学、实践操作和双向交流为一体。学生能在“学中做”“做中学”,遇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使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教学做一体”是本专业在平时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
针对某门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采取笔试、口试、实操、作品展示、成果汇报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考核要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综合考核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法能力、职业素质、团队合作等方面。
3 基于任务导向的“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课程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是本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以产品造型设计综合训练为主,在第五学期开设。总课时104节,具体教学模块及课时分布情况如下表:
3.1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课程的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常见产品外观,并做一定的推广。由于“产品”一词概念广泛,我们在设定范围时将“产品”规定在“电子产品”“公共设施”“家具”和“儿童玩具”四个门类上。每一门类的产品都有各自的独特特点。教师在模块教学执行期间要根据每一模块的设计特点指导学生按照Ⅰ~Ⅳ的阶段逐步完成、完善设计作品。
3.2课程中的每个模块又按照设计工作流程分为四个阶段。以第一模块为例:“电子产品造型设计”。教师在本模块的教学中为学生讲解电子产品的造型特点、功能特点、设计趋势,还可以为学生展示一部分优秀设计作品并讲解设计亮点。这样可以为学生打开设计思路。学生在明确选择自己设计的电子产品类别后就可以进行阶段Ⅰ的操作——资料收集。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该类电子产品的信息资料,例如:适用人群、主要功能、市面上该类产品的主要造型形态、设计缺陷等。根据得来的资料进一步分析自己在设计时需要突出的外观特点或者增加的功能。后进行大量草图绘制。
阶段Ⅱ草图修改:学生自行选择或由教师参与选择几个优秀方案进行细化设计,包括外观修整、色彩搭配、材料选择等。
阶段Ⅲ定稿出图,由学生自行选择最满意的一至两种方案出三视图及效果图。
阶段Ⅳ推广设计,结合产品特点制作海报和包装方案。
3.3 第5模块是“案例讲评”。在本模块教学中要求学生就自己设计的产品制作PPT文件进行设计思路及设计过程的自我评述,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评。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述能力又能及时了解设计中的缺陷。在最终评价体系中还应该结合学生互评、企业参评等评价方式,使课程教学与企业标准对接,使学生获得更高的设计起点,使教学标准与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相吻合。
4 设计大赛与教学
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在各种比赛中积极锻炼自己,产品造型设计也一样。每年关于产品造型设计的大赛种类繁多,我们会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生在各种比赛、展览中能拥有较好的竞争平台,将自己的作品与其他院校的同专业学生作品进行比较能发现自己在各方面的优缺点。同时也可以将各种设计大赛与各类课程结合起来,将比赛过程与任务导向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设计的积极性能动性,对于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提升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5 结束语
在现代社会的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基于任务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根据教育部16号文的精神指导,我们应该努力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从而培养出一批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丁金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与实践[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2]贾新民,谢一风.全球化背景下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3]付黎明.工业产品设计美学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endprint
我国近几年来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化进程逐步加快。设计,特别是产品设计已经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市场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培养一批能满足企业需求、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现阶段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012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这进一步提高了设计在一般生产活动中的比重。也对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1 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特点
产品造型设计主要研究的是人机关系,这里的“机”泛指一切工业产物。大到车船舰炮,小到水杯文具都是产品造型设计的范畴。这种人机关系通常是建立在两种人体感官上的:(1)视觉——产品的外形比例适当、线条饱满流畅、色彩和谐稳定。(2)触觉——使用时人体感觉舒适、省力。
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是一门高度综合性学科,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设计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机械结构、材料力学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对工业常用材料的特性、加工方式、加工工艺有所了解。不然设计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产品造型设计人才培养方面,往往有一个重要的能力被忽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本专业教学成果分析来看,学生往往有着较好的创造力和基本制图能力而当教师要求学生叙述一下设计过程和设计思路以及设计成果时,学生往往感觉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时不仅仅只采用讲述的方式单方向的输出技能,还需要让学生积极反馈和主动叙述。例如在综合设计案例实践后要求学生制作PPT文件上台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意图,模拟现实洽谈场景等,更进一步的贴近工作实际。这往往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近几年一直在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由以前的传统讲授模式逐渐转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项目式教学模式。设计专业特别是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更应该大力推广这种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应该以技能要求为重点,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形成课堂教学项目实训为一体的教育教学模式。
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及课程方案制定时主要参照以下过程进行。
2.1课程的能力目标制定
课程是人才培养过程的基本单元,在设计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首先进行市场调查,通过走访相关企业和一定程度的市场调研了解该类人才的市场需求及职业能力范围。将这些能力细化分类后研讨,要使学生达到这些能力应该开设怎样的课程?最终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框架。在能力目标设定阶段需要注意能力的描述应该具体化、是可检验的,能力目标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明确学生能用什么(软件、工具、技巧等)做什么(效果、实物、活动等)?能力目标应该涵盖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课程和课程之间的能力目标可以有重叠和递进关系。能力目标应从简单到复杂。
2.2课程任务项目制定
在课程能力目标设定完成后就进入到课程任务项目制定阶段。项目是各种能力目标的载体。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本阶段针对的是每门课程来说的。项目制定时应该首先明确本门课程主要训练学生的哪种技能?而后根据技能特点来设计训练项目,这里的“项目”也就是“工作任务”。项目必须与职业岗位上的各种工作任务息息相关,能最大程度地锻炼学生的各种技能,同时也应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让学生能在完成一项任务后有所收获,有一定的成就感,这样才能让学生有继续进行下去的动力。不要把能力作为知识来传授。能力在完成项目、任务中训练,能力是需要反复训练的。项目的特征应该包含:实用性、趣味性、典型性、覆盖性、挑战性,要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完成项目的积极性。这也对项目的选择性提出了一定要求。
下表体现的是课程任务项目制定的大体流程:
2.3课程任务执行方式与考核方式
在完成课程项目时大致可以采用这样几种教学方式“先讲后做”“先做后讲”以及“边做边讲”。“先讲后做”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之一,以一节课为例,教师先将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重难点教授给学生,学生再根据所学进行实践。“先做后讲”主要针对本节课程有一定基础的情况,让学生在实操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再来听老师讲解,这种方法比较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边做边讲”也就是“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集理论教学、实践操作和双向交流为一体。学生能在“学中做”“做中学”,遇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使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教学做一体”是本专业在平时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
针对某门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采取笔试、口试、实操、作品展示、成果汇报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考核要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综合考核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法能力、职业素质、团队合作等方面。
3 基于任务导向的“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课程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是本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以产品造型设计综合训练为主,在第五学期开设。总课时104节,具体教学模块及课时分布情况如下表:
3.1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课程的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常见产品外观,并做一定的推广。由于“产品”一词概念广泛,我们在设定范围时将“产品”规定在“电子产品”“公共设施”“家具”和“儿童玩具”四个门类上。每一门类的产品都有各自的独特特点。教师在模块教学执行期间要根据每一模块的设计特点指导学生按照Ⅰ~Ⅳ的阶段逐步完成、完善设计作品。
3.2课程中的每个模块又按照设计工作流程分为四个阶段。以第一模块为例:“电子产品造型设计”。教师在本模块的教学中为学生讲解电子产品的造型特点、功能特点、设计趋势,还可以为学生展示一部分优秀设计作品并讲解设计亮点。这样可以为学生打开设计思路。学生在明确选择自己设计的电子产品类别后就可以进行阶段Ⅰ的操作——资料收集。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该类电子产品的信息资料,例如:适用人群、主要功能、市面上该类产品的主要造型形态、设计缺陷等。根据得来的资料进一步分析自己在设计时需要突出的外观特点或者增加的功能。后进行大量草图绘制。
阶段Ⅱ草图修改:学生自行选择或由教师参与选择几个优秀方案进行细化设计,包括外观修整、色彩搭配、材料选择等。
阶段Ⅲ定稿出图,由学生自行选择最满意的一至两种方案出三视图及效果图。
阶段Ⅳ推广设计,结合产品特点制作海报和包装方案。
3.3 第5模块是“案例讲评”。在本模块教学中要求学生就自己设计的产品制作PPT文件进行设计思路及设计过程的自我评述,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评。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述能力又能及时了解设计中的缺陷。在最终评价体系中还应该结合学生互评、企业参评等评价方式,使课程教学与企业标准对接,使学生获得更高的设计起点,使教学标准与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相吻合。
4 设计大赛与教学
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在各种比赛中积极锻炼自己,产品造型设计也一样。每年关于产品造型设计的大赛种类繁多,我们会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生在各种比赛、展览中能拥有较好的竞争平台,将自己的作品与其他院校的同专业学生作品进行比较能发现自己在各方面的优缺点。同时也可以将各种设计大赛与各类课程结合起来,将比赛过程与任务导向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设计的积极性能动性,对于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提升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5 结束语
在现代社会的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基于任务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根据教育部16号文的精神指导,我们应该努力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从而培养出一批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丁金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与实践[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2]贾新民,谢一风.全球化背景下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3]付黎明.工业产品设计美学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