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材有方 效果尤佳
2014-03-03包晓敏
包晓敏
课改十多年,教师已经从浮华走向真实,追求的是一种简洁、高效的课堂,而学习素材的有效选用是达成此目标的重要保证。精简、巧妙的学习素材,不仅能促成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还能不断提升数学教学的深刻性。本文将用加法、减法、加减混合等方法去精增、精简、有机整合、巧妙设计素材,让学生在分析、探索有效的素材中发现和总结规律,学习数学知识。
一、加法——精增素材
当教材中的学习素材较少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上)“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一课,教材的学习素材主要是探索“80÷20,140÷20”的计算方法。这两道题的竖式计算学生完成基本没有困难,但后续的练习却问题百出:竖式分两步计算的一步就完工,商末尾的0漏写,等等。为了让学生的错误发生在第一时间,教师可以新增素材“165÷20,600÷30”。这样四道题每道都有自己的“任务”,学生在经历各种类型的竖式计算后,学会了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这样后续练习就可以完全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减法——精选素材
有时面对教材提供的较多学习素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精心选择,用最精的学习素材组织学生进行最有效的探索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深度和效率。
例如,“商不变的规律”一课,教材安排了如下2组学习材料:
第一组 8÷2=4 第二组 6÷3=2
80÷20=4 24÷12=2
800÷200=4 48÷24=2
8000÷2000=4 120÷60=2
为了让学生能集中、深入观察,只要各选择三道题进行探究即可。这样探究目的明确,又具开放性,学生在不断地讨论中逐步明晰了商不变的规律。
实践证明,教学中素材过多过繁,学生的观察和探究就会漫无目的,无法聚焦。因此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素材要恰到好处又显得至关重要,省时省力效果又佳。
三、加减混合——精编素材
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有机整合、精编学习素材,达到轻负高质。
例如,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小数的加减法”第一课时(不进位和不退位的小数加减法)和第二课时(进位和退位的小数加减法)教学之前,了解到多数学生都能列竖式计算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只是部分学生计算不够细心,对末尾添0和去0的竖式书写格式没有掌握,也不了解小数的性质。为此可以进行“合二为一”的精简教学,选取两课中最典型的四道题作为学习素材来完成所有知识点的教学。
①不进位加法 ②进位加法
12.3+11.2=23.5 45.88+33.43=79.31
■ ■
③不退位减法 ④退位减法
4.8-2.8=2.0 38-37.4=0.6
■ ■
以上四道题的精妙之处:
1.四道题便于教师进行多角度的比较:两道加法题的比较,两道减法题的比较,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比较,四道题总体的比较,等等。比较中学生逐步明晰小数和整数加减法的共同点,进一步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借助退位减法“38-37.4”,巧妙穿插小数的性质教学。
简简单单的4道题,清晰、轻松地把小数加减法的教学落到了实处。
四、先减后加——精设素材
1.重新设计
教材中的素材,尤其是复习课的素材少、散,如果教师按照课本的安排,就题论题复习,重点易分散,也不能帮助学生整体建构数学知识网络,复习效果低下。
例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总复习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复习,教材只安排了12道计算题,这时就需要教师设计更优质的材料来复习其计算的各个知识点。
例如,出示百宝箱图和算式,到底哪把钥匙能打开百宝箱呢?
■
A.复习估算
①20×30=600,不是百宝箱的钥匙。复习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②24×11,个位相乘得1,也不是百宝箱的钥匙。复习乘数是11的计算式的巧妙计算方法和估个位的方法。
③65×28≈60×20=1200,商是四位数,不可能是560。复习估首位的方法。
④450÷6,最高位不够除商,不可能是560。复习商的定位和位数的估计方法。
⑤872÷8的最高位8除以8,结果是一百多,不可能是560。
B.复习笔算
⑥16×35可能是百宝箱的钥匙,用竖式计算验证。其他四道题用竖式计算精确的结果,从中查漏补缺:数位没对齐的;65×28忘了进位;872÷8,商中间的0漏写。通过复习更好地梳理知识点。
C.比较提升
其一,比较24×11和65×28的结果,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积的位数问题;其二,比较450÷6和872÷8的结果时复习商的位数;其三,比较竖式计算中不同的“0”,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以上的复习素材有趣、简练、丰厚,精简的6道题,道道“身兼数职”,让计算复习课生动有趣又不失内涵,把乘除法的计算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梳理和提升。可见,学习素材不在于多,在于精。在一材多用,一材深挖中,缩减环节,充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等量替换
教材的部分素材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北师大版五(下)“中位数”一课,教材的学习素材是公司员工的工资问题。此素材有三个缺点:其一,事件离学生太遥远;其二,表中的工资太低,与实际不符;其三,只有一组数据不利于学生建立完善的中位数概念。为此,我们设计了更贴近学生、更富有探究力和生活气息的精简学习素材。
例如,你认为谁的成绩比较好?
■
如上素材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素材贴近学生实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
其次,素材简单有效,“谁的学习成绩较好”这个关键的问题能引领学生展开有效的讨论,话题不会偏离主题,避免了非本质问题的讨论。
再次,素材丰富有效,三组数据同时呈现,学生会在充分对比、讨论的基础上,深刻感悟中位数产生的必要性和意义,在比较中认识中位数显得合理、深刻、有效。
此外,一材多用,凸显价值。第一组数据教学了中位数的求法,第二组和第三组数据巩固和完善了中位数的两种情况的求法。教学了中位数后,又可以借助第三组数据教学众数,让学生充分体会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统计量比较合适。
总之,设计精致高效的数学学习材料为成功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致的学习素材是成功教学的一大半。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素材,力求做到避花求素,避多求精,避杂求简,避浅求深。用真实、精简的学习素材逐步引领我们的数学课堂走向简洁、丰厚、高效!
(责编 金 铃)endprint
课改十多年,教师已经从浮华走向真实,追求的是一种简洁、高效的课堂,而学习素材的有效选用是达成此目标的重要保证。精简、巧妙的学习素材,不仅能促成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还能不断提升数学教学的深刻性。本文将用加法、减法、加减混合等方法去精增、精简、有机整合、巧妙设计素材,让学生在分析、探索有效的素材中发现和总结规律,学习数学知识。
一、加法——精增素材
当教材中的学习素材较少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上)“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一课,教材的学习素材主要是探索“80÷20,140÷20”的计算方法。这两道题的竖式计算学生完成基本没有困难,但后续的练习却问题百出:竖式分两步计算的一步就完工,商末尾的0漏写,等等。为了让学生的错误发生在第一时间,教师可以新增素材“165÷20,600÷30”。这样四道题每道都有自己的“任务”,学生在经历各种类型的竖式计算后,学会了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这样后续练习就可以完全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减法——精选素材
有时面对教材提供的较多学习素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精心选择,用最精的学习素材组织学生进行最有效的探索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深度和效率。
例如,“商不变的规律”一课,教材安排了如下2组学习材料:
第一组 8÷2=4 第二组 6÷3=2
80÷20=4 24÷12=2
800÷200=4 48÷24=2
8000÷2000=4 120÷60=2
为了让学生能集中、深入观察,只要各选择三道题进行探究即可。这样探究目的明确,又具开放性,学生在不断地讨论中逐步明晰了商不变的规律。
实践证明,教学中素材过多过繁,学生的观察和探究就会漫无目的,无法聚焦。因此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素材要恰到好处又显得至关重要,省时省力效果又佳。
三、加减混合——精编素材
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有机整合、精编学习素材,达到轻负高质。
例如,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小数的加减法”第一课时(不进位和不退位的小数加减法)和第二课时(进位和退位的小数加减法)教学之前,了解到多数学生都能列竖式计算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只是部分学生计算不够细心,对末尾添0和去0的竖式书写格式没有掌握,也不了解小数的性质。为此可以进行“合二为一”的精简教学,选取两课中最典型的四道题作为学习素材来完成所有知识点的教学。
①不进位加法 ②进位加法
12.3+11.2=23.5 45.88+33.43=79.31
■ ■
③不退位减法 ④退位减法
4.8-2.8=2.0 38-37.4=0.6
■ ■
以上四道题的精妙之处:
1.四道题便于教师进行多角度的比较:两道加法题的比较,两道减法题的比较,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比较,四道题总体的比较,等等。比较中学生逐步明晰小数和整数加减法的共同点,进一步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借助退位减法“38-37.4”,巧妙穿插小数的性质教学。
简简单单的4道题,清晰、轻松地把小数加减法的教学落到了实处。
四、先减后加——精设素材
1.重新设计
教材中的素材,尤其是复习课的素材少、散,如果教师按照课本的安排,就题论题复习,重点易分散,也不能帮助学生整体建构数学知识网络,复习效果低下。
例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总复习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复习,教材只安排了12道计算题,这时就需要教师设计更优质的材料来复习其计算的各个知识点。
例如,出示百宝箱图和算式,到底哪把钥匙能打开百宝箱呢?
■
A.复习估算
①20×30=600,不是百宝箱的钥匙。复习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②24×11,个位相乘得1,也不是百宝箱的钥匙。复习乘数是11的计算式的巧妙计算方法和估个位的方法。
③65×28≈60×20=1200,商是四位数,不可能是560。复习估首位的方法。
④450÷6,最高位不够除商,不可能是560。复习商的定位和位数的估计方法。
⑤872÷8的最高位8除以8,结果是一百多,不可能是560。
B.复习笔算
⑥16×35可能是百宝箱的钥匙,用竖式计算验证。其他四道题用竖式计算精确的结果,从中查漏补缺:数位没对齐的;65×28忘了进位;872÷8,商中间的0漏写。通过复习更好地梳理知识点。
C.比较提升
其一,比较24×11和65×28的结果,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积的位数问题;其二,比较450÷6和872÷8的结果时复习商的位数;其三,比较竖式计算中不同的“0”,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以上的复习素材有趣、简练、丰厚,精简的6道题,道道“身兼数职”,让计算复习课生动有趣又不失内涵,把乘除法的计算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梳理和提升。可见,学习素材不在于多,在于精。在一材多用,一材深挖中,缩减环节,充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等量替换
教材的部分素材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北师大版五(下)“中位数”一课,教材的学习素材是公司员工的工资问题。此素材有三个缺点:其一,事件离学生太遥远;其二,表中的工资太低,与实际不符;其三,只有一组数据不利于学生建立完善的中位数概念。为此,我们设计了更贴近学生、更富有探究力和生活气息的精简学习素材。
例如,你认为谁的成绩比较好?
■
如上素材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素材贴近学生实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
其次,素材简单有效,“谁的学习成绩较好”这个关键的问题能引领学生展开有效的讨论,话题不会偏离主题,避免了非本质问题的讨论。
再次,素材丰富有效,三组数据同时呈现,学生会在充分对比、讨论的基础上,深刻感悟中位数产生的必要性和意义,在比较中认识中位数显得合理、深刻、有效。
此外,一材多用,凸显价值。第一组数据教学了中位数的求法,第二组和第三组数据巩固和完善了中位数的两种情况的求法。教学了中位数后,又可以借助第三组数据教学众数,让学生充分体会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统计量比较合适。
总之,设计精致高效的数学学习材料为成功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致的学习素材是成功教学的一大半。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素材,力求做到避花求素,避多求精,避杂求简,避浅求深。用真实、精简的学习素材逐步引领我们的数学课堂走向简洁、丰厚、高效!
(责编 金 铃)endprint
课改十多年,教师已经从浮华走向真实,追求的是一种简洁、高效的课堂,而学习素材的有效选用是达成此目标的重要保证。精简、巧妙的学习素材,不仅能促成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还能不断提升数学教学的深刻性。本文将用加法、减法、加减混合等方法去精增、精简、有机整合、巧妙设计素材,让学生在分析、探索有效的素材中发现和总结规律,学习数学知识。
一、加法——精增素材
当教材中的学习素材较少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上)“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一课,教材的学习素材主要是探索“80÷20,140÷20”的计算方法。这两道题的竖式计算学生完成基本没有困难,但后续的练习却问题百出:竖式分两步计算的一步就完工,商末尾的0漏写,等等。为了让学生的错误发生在第一时间,教师可以新增素材“165÷20,600÷30”。这样四道题每道都有自己的“任务”,学生在经历各种类型的竖式计算后,学会了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这样后续练习就可以完全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减法——精选素材
有时面对教材提供的较多学习素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精心选择,用最精的学习素材组织学生进行最有效的探索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深度和效率。
例如,“商不变的规律”一课,教材安排了如下2组学习材料:
第一组 8÷2=4 第二组 6÷3=2
80÷20=4 24÷12=2
800÷200=4 48÷24=2
8000÷2000=4 120÷60=2
为了让学生能集中、深入观察,只要各选择三道题进行探究即可。这样探究目的明确,又具开放性,学生在不断地讨论中逐步明晰了商不变的规律。
实践证明,教学中素材过多过繁,学生的观察和探究就会漫无目的,无法聚焦。因此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素材要恰到好处又显得至关重要,省时省力效果又佳。
三、加减混合——精编素材
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有机整合、精编学习素材,达到轻负高质。
例如,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小数的加减法”第一课时(不进位和不退位的小数加减法)和第二课时(进位和退位的小数加减法)教学之前,了解到多数学生都能列竖式计算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只是部分学生计算不够细心,对末尾添0和去0的竖式书写格式没有掌握,也不了解小数的性质。为此可以进行“合二为一”的精简教学,选取两课中最典型的四道题作为学习素材来完成所有知识点的教学。
①不进位加法 ②进位加法
12.3+11.2=23.5 45.88+33.43=79.31
■ ■
③不退位减法 ④退位减法
4.8-2.8=2.0 38-37.4=0.6
■ ■
以上四道题的精妙之处:
1.四道题便于教师进行多角度的比较:两道加法题的比较,两道减法题的比较,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比较,四道题总体的比较,等等。比较中学生逐步明晰小数和整数加减法的共同点,进一步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借助退位减法“38-37.4”,巧妙穿插小数的性质教学。
简简单单的4道题,清晰、轻松地把小数加减法的教学落到了实处。
四、先减后加——精设素材
1.重新设计
教材中的素材,尤其是复习课的素材少、散,如果教师按照课本的安排,就题论题复习,重点易分散,也不能帮助学生整体建构数学知识网络,复习效果低下。
例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总复习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复习,教材只安排了12道计算题,这时就需要教师设计更优质的材料来复习其计算的各个知识点。
例如,出示百宝箱图和算式,到底哪把钥匙能打开百宝箱呢?
■
A.复习估算
①20×30=600,不是百宝箱的钥匙。复习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②24×11,个位相乘得1,也不是百宝箱的钥匙。复习乘数是11的计算式的巧妙计算方法和估个位的方法。
③65×28≈60×20=1200,商是四位数,不可能是560。复习估首位的方法。
④450÷6,最高位不够除商,不可能是560。复习商的定位和位数的估计方法。
⑤872÷8的最高位8除以8,结果是一百多,不可能是560。
B.复习笔算
⑥16×35可能是百宝箱的钥匙,用竖式计算验证。其他四道题用竖式计算精确的结果,从中查漏补缺:数位没对齐的;65×28忘了进位;872÷8,商中间的0漏写。通过复习更好地梳理知识点。
C.比较提升
其一,比较24×11和65×28的结果,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积的位数问题;其二,比较450÷6和872÷8的结果时复习商的位数;其三,比较竖式计算中不同的“0”,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以上的复习素材有趣、简练、丰厚,精简的6道题,道道“身兼数职”,让计算复习课生动有趣又不失内涵,把乘除法的计算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梳理和提升。可见,学习素材不在于多,在于精。在一材多用,一材深挖中,缩减环节,充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等量替换
教材的部分素材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北师大版五(下)“中位数”一课,教材的学习素材是公司员工的工资问题。此素材有三个缺点:其一,事件离学生太遥远;其二,表中的工资太低,与实际不符;其三,只有一组数据不利于学生建立完善的中位数概念。为此,我们设计了更贴近学生、更富有探究力和生活气息的精简学习素材。
例如,你认为谁的成绩比较好?
■
如上素材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素材贴近学生实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
其次,素材简单有效,“谁的学习成绩较好”这个关键的问题能引领学生展开有效的讨论,话题不会偏离主题,避免了非本质问题的讨论。
再次,素材丰富有效,三组数据同时呈现,学生会在充分对比、讨论的基础上,深刻感悟中位数产生的必要性和意义,在比较中认识中位数显得合理、深刻、有效。
此外,一材多用,凸显价值。第一组数据教学了中位数的求法,第二组和第三组数据巩固和完善了中位数的两种情况的求法。教学了中位数后,又可以借助第三组数据教学众数,让学生充分体会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统计量比较合适。
总之,设计精致高效的数学学习材料为成功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致的学习素材是成功教学的一大半。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素材,力求做到避花求素,避多求精,避杂求简,避浅求深。用真实、精简的学习素材逐步引领我们的数学课堂走向简洁、丰厚、高效!
(责编 金 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