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病,不是风景
2014-03-03张小莉
张小莉
【摘 要】本文从文章的题目开始,指出《风景》用反讽的手法、舒缓的语气来释放内心的苦闷和对前途的担忧,文章主要是按照原文本身的行文顺序进行解读,从文本每句的含义到整篇的架构、从诗歌单行的寓意到全文的思想、由具象的描写到抽象的思维。
【关键词】忧患 忠于现实 反讽手法 色彩搭配
40年代的九叶派诗人所处的时代充满了变数和动荡,抗日烽火烧遍了神州大地、国共内战又使受伤的国家雪上加霜,有良知的诗人面对如此景象,或者扼腕叹息,或者泼墨书愤。九叶派诗人继承一贯关注现实的优良传统,且用冷峻的笔法、玄妙的构思、真诚的思想表达着他们自己的忧患和愤懑。辛笛更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人,祖国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积淀着他深厚的感情。列车行驶之处,满目疮痍的祖国母亲令他痛心疾首,于是,在他眼中,一切东西“都是病,不是风景”。
刻意为诗者,使有些诗太像诗,读起来很不自然。如同装出的处女,即不温柔 也不高雅,只是有一种骚动的喧哗;有些似乎是漫不经心的作品,即不想有惊人的创造,也不做刻意的雕饰,只是平静的叙述着一种遭遇或偶遇的一件惆怅或遗憾。但这却着实地能反映出诗人真实的心境和美好的创造,读了让你沉思或让人深刻或让人心痛。这样的创造,即收获了诗,也收获了读者。辛笛的短诗《风景》就是这样一首诗。
20世纪西方现代派有一个重要写作手法是“反讽”,如艾略特、卡夫卡等人就惯用此法,他们以客观冷静的态度,揭露虚伪丑恶的社会现实,让事实本身在矛盾中打圈,有时到了滑稽可笑的程度。中国诗人和作家也借鉴这种手法。《风景》就用的是这种反讽的手法。
文章的题目是《风景》,给人一种奢想和热望,急于想知道诗中“风景”的醉人和美丽。但事实是我们在诗中找不到通常意义上的风光绮丽、陶醉诱人的“风景”,既没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然,也没有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悠闲。我们在诗中找到的“风景”却是“一节接着一节的社会问题”,“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都是病,不是风景”。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如同抛在空中的铁弹,瞬忽又坠落在地,摔得很痛很痛。这正是诗歌的精妙所在,在一种预设的想望中,用冷峻的笔法心平气和地点出了矛盾所在、问题所在,虽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令人掩卷后还咂摸数日,深刻的启迪在平静中渗入得很透很透。这正是道家的深刻义旨:即“无为”更“有为”,同时又符合西方现代派手法的“反讽”,二者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对接和整合。
在一般的现代诗歌中,都有具象的描写和抽象的思维、简单的意象和深刻的意念的结合。这首诗也是这样许多种思维和形象的结合。当1948年夏,诗人乘车在沪杭道中,看到即将解放又还没有定型的中国大地,满眼是战争的创伤,民生的凋敝;诗人百感交集,远处的田野不再是美丽的风景,而是密集的弹坑;近处的耕牛和行人不再是健康的生灵,而是病态的动物。于是他用沉重的心情写下:“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的社会问题”。诗人用拟人手法,形象的写出一节节的铁轨如同穷人的肋骨一节节。这里借中国腹地上行驶的列车,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运的关切。“铁轨”和“社会问题”本来是两个不相干的东西,但诗人却用“一节接着一节”的具体量词将二者衔接起来,二者的共性于是便很明朗,“社会问题”如同“一节一节”的“铁轨”那样复杂和繁多。这可想而知人民的基本生活状况。有人说:诗人是国家和社会的晴雨表。这话一点不假,惠特曼是美国自由与民主的呼吁者,屈原是中国开民封建制度的捍卫者。很明显,作为有良知的诗人,辛笛也为当下的社会问题而心痛。这开头两句既是对全诗的概括,也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下面两句,通过强烈的对比,从视觉上给人一种启示。一个技巧圆熟的诗人和作家往往在作品中充分搭配色彩,达到新奇和深化主题的目的,如同中国大餐,讲究色、香、味俱全。“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绿得丰饶自然的大地”和“黄得旧褪凄惨的新装”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既写出战事的频繁,又写出士兵生活的艰苦和中国现实的残酷和腐败。这种颜色的强烈对比更突出“反讽”的效果。很显然,作者在这里用了很高超的写作技巧。这也体现了形式为内容服务的诗歌宗旨。
诗歌的最后四句,如同乍破的银浆、散落的玉珠,收来得婉转而有力。全诗前面部分主要是具象的描写,而到这里主要是抽象的议论。或者说,由前面的写“外”转到写“内”。“惯爱想一路来行过的地方/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暗淡”,正是因为作者怀着沉重的心情,观察到一路的荒芜和颓废,这些都情不自禁勾起他种种的思考和忧虑。这种陌生,究竟说不出“生疏”在什么地方,但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暗淡”,这份“暗淡”就是黑暗的社会现实,腐败的社会现状,冷漠的社会世情。无论在什么地方,处处都令作者那样心痛和失望。最后,他一反冷静的惯态,一发不可收拾,好像仰天大喊一声“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都是病,不是风景”。这声大喊是对现实的诅咒,也是作者痛苦心情的宣泄。
“都是病,不是风景”,——虽然控诉和宣泄完了。但诗人痛苦的心情还远远没有结束。听,那“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的火车声又仿佛由远而近,喀嚓、喀嚓、喀嚓……
这首诗可以说是辛笛40年代诗风转变的一个成功典例。40年代的诗人大多是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融合,辛笛在这方面的尝试是较成功的,《风景》既有对现实的关注,同时艺术手法较可熟练运用西方现代派技巧,却融合中国传统的诗歌技巧和古典诗的意蕴,所以他的诗显得厚重、蕴藉、新奇。
【参考文献】
[1]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张新.20世纪中国新诗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4]吴晓东.20世纪的诗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