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情境 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2014-03-03汪宗博

教育界·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问题情境高效课堂

汪宗博

【摘 要】创设教学情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活语文课堂教学,从而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生活情境 问题情境 活动情境 高效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要体现艺术性,要善于抓住时机,通过创设情境去引起学生的惊喜、疑惑、新鲜感等等,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如今创设教学情境已经成了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当前课堂教学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呢?

一、联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是活的课堂,是一切知识的源头。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创设一些与生活联系起来的教学情境,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清晰透彻。在初中语文教材里涉及到的各类场景,多数都是与现实生活相互联系的。虽然有些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不大一样,但只要教师能按照学生生活实际,则能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对语文课本教材能有更深层次的体会。如俄国诗人叶赛宁写的《夜》,则要引导学生抓住夜的静谧和美丽这两个关键词,让学生回忆自己在农村夜晚的感受,通过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让学生轻松学习,获得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二、设置问题创设情境

所有的初中生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就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创设情境,设置相应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学习《孔乙己》时,根据孔乙己的“死”这一出发点,可以精心设计多个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确的角度看待文章内容,在为学生创造思考机会的同时,引导独立思考以促进学生散开去把握全文的目的。

问题一:孔乙己究竟会不会死?会如何死?通过设计多个问题,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回答,最终的答案也是各种各样的。也正是因为问得“自由”,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二:孔乙己为什么必死无疑?证据是什么?

问题三:写的是孔乙己的悲剧,却为什么要把他安排在别人的笑声中呢?这些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问得“自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出的答案各种各样、精彩纷呈,师生间、生生间将学生思维彻底打开。

三、巧用点拨创设情境

初中生处于一个成长的阶段,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以感性为主,理性的思考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不够完善。所以,在对初中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教师要在对的时候进行指导和点拨,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绪应变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出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以此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可以围绕题目进行拓展,让学生以“春”作为话题自己组织语言,讲述春所带来的感受,沉浸在春天的气息中。又或者是借春游的机会,告知学生有这一篇文章的存在,让学生将玩与学相结合,产生相应的共鸣,激发学习兴趣。

四、运用多媒体,创设再现情境

多媒体技术能将枯燥的课本知识由静态变为动态,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教师需积极融合教学内容,将文章和现实的音乐、图片、影音相互配合,最后借助多媒体全面展示,这样就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例如在上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借助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江南早春时节的视频,并配以班得瑞的音乐,学生面对那种活生生的场景在视觉、听觉上都产生较大的刺激,在这种内容丰富、动感的学习环境里,这些北方的学生对作者所描绘的春有了切身感受,对整个文章内容有了更深刻、更细腻的体验,这种审美体验的教学作用十分显著。

五、创设活动式教学情境

初中生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好玩,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多组织一些探究式的活动,创设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明确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之一,在活动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要想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容易,创设教学情境需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教学情境中问题的创设要有针对性,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教学中也常见有的语文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游戏颇多,可实际上学生没能真正学到知识,这说明教学情境的创设只顾流于表面形式,趣味性很强,但教师的设计缺乏针对性和知识性,毫无实用价值。由此可见,课堂上学生学得轻松,关键在于教师设计教学问题情境的恰到好处,诱导有法。要有针对性,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才能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节约教学时间,减少无效劳动。适度巧妙的设问可开启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怎样思考”。教师环环相扣的情境设问构成清晰的教学思路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最有效、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去提升学习兴趣,激发动力,内化学生需求,才能使学生主动去查、去找、去记忆相关的资料,那么语文学习在他们眼中就不再是件苦差事了。教师的循循善诱,热情耐心的鼓励,公正客观的评价,恰到好处的点拨;学生热情的参与,自主踊跃的探究,知识丰富的积累,个性张扬的表现,能确保师生合作愉悦、默契。在此基础上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更可有效地让学生处于积极地、兴奋地求知状态,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发挥,各种能力得以发展。

总之,创设情境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只要教师能在教学中主动、适宜地创设一些灵活有趣,得体有效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学习内动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语文课堂变得“活”起来,从而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问题情境高效课堂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