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4-03-03杨美勤

教育界·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新媒体时代

杨美勤

【摘 要】大学时代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正确把握和运用新媒体这把双刃剑,直面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教育对策,对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思想教育

当前,全球化思想和文化浪潮借助新媒体已席卷全球,面对西方敌对势力长期对我国青年大学生西化、分化的政治企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统领地位,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教育和武装大学生,是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一切挑战的必然选择。任何一种核心价值观,要想在社会中的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接受,都需要有一个率先践行示范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团体或集团,否则,这种价值观很难走出倡导者的头脑和学者的书斋,成为普遍的行为准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所有价值观念中本质的、具有决定作用的价值内核”,“它的成型和系统化,必将成为大学生共同遵循和维护的行为准则,潜入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深处,进而作为大学生的价值传统和文化精神长期稳定下来,发挥代代相传的价值传递效用”。因此,我们应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正视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等来化危机为机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进而成为社会普遍的行为准则。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新时期伟大“中国梦”的希望和根本所在,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媒体代,国家要旗帜鲜明的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借助一切新媒体工具对大学生进行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新型价值观的宣扬,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舆论阵地中的主导地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纳入到国家战略发展层面,才能逐渐在大学生思想阵地中占据统治地位。同时,社会主义的建构是围绕社会主义价值观而展开的,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中,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络这一思想论的传播和论战阵地,在对现存资本主义的批判同时,积极宣扬社会主义社会的“正能量”。在新媒体时代,我们要善于借助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介来宣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结合大学生的切身实际,用最通俗、最科学、最感人的实例和榜样,以达到宣传理论,教育现实的目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一群体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具有不可逆性,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频繁暴露于互联网的不良影响中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宣传者,如何提高大学生去伪存真的本领,让互联网这把“双刃剑”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规避或削弱其不良影响。在今天,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着日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网络平台逐渐成为各种思潮的汇聚地,也成为了大学生表达利益诉求的集散地。在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意识形态的特点和规律后,结合互联网渠道多、速度快、互动频繁等特点,将网络打造成切实有效的教育阵地。在构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网站上,既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旋律的唱响,又要有大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的伴奏,做到理论阐释现实,现实印证理论。

大学是个体逐渐从青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也是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插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合情、合理、合时,无疑会对大学生价值观从表层到深层的发展起到很好的辅佐和引导,使大学生价值观得到正确的、有意义的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应该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同,而被普遍认同的价值不仅仅是理论观念形态的东西,而且必须同时是心理形态和情感形态的东西。作为老师,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工具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课程的教学途径,在塑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时代特点,充分调动民族情结,牢牢把握实践中出现的重大机遇,从而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对于学校,要重视学生骨干的示范作用,发挥其典型示范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先进文化的方向。因此,大学文化建设应该紧紧围绕这一时代主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新媒体下的舆论宣传和西方文化思想。针对大学生中存在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错误价值取向,校园文化宣传中应旗帜鲜明地进行评判,同时,大张旗鼓的倡导集体主义、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敢于对一切市场经济带来的不文明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精神追求进行抨击。

【参考文献】

[1]刘铮,汤小兰.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索,载南华大学学报,2010(4).

[2]吴向东.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刘娟.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载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4).

[4]何祥林. 大学在文化建设中的使命. 光明日报(理论·实践),2012(4).endprint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弘扬“核心价值观”及文化馆惠民工作的真实案例
谈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