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园将芜胡不归

2014-03-03王晓霞

中国扶贫 2014年2期
关键词:故乡文明

王晓霞

故乡,我们还回得去吗?

时进腊月,过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但很多人关于过年的话题里,却多了一份惆怅。故乡容颜已改,故居不在,乡亲难聚首。

但有一些人,却怀着对故乡的深深热爱,在城市化的大潮中,有着别样的行动。2013年12月20日,中国农展馆的一间会议室里,聚集了一批文化界的人士,他们中,有新农人,有乡村教师,有大学教授,有在校大学生,有弘扬乡村文化的企业家……职业不同,但他们共有一种情怀:尽己之力,保护即将荒芜的故园,让乡韵悠扬。

这一活动是首届爱故乡研讨会暨2013年“爱故乡—发现故乡之美”图文征集公益活动颁奖典礼。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乡村文明研究中心主办,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小毛驴市民农园)、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承办。一年前,为了弘扬乡村文明,主办方发起了图文征集活动。截止2013年9月15日,共从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及美国、新加坡等地征集到200多份乡土题材的作品,涵盖文学、摄影、书画、视频、音乐等类型,参与人群包括大学生、市民、农民、公务员、媒体记者、公益人士和学者等。

特等奖作品《王坪文化》从历史文化、山水风情、古话传说和民间歌曲四个方面,反映了甘肃省康县长坝镇王坪村的底蕴。这部饱含着对故乡深深眷恋之情的作品,由从该村走出去的几位在校大学生发起,全村20多人共同参与,历时半年完成。当年轻的“王坪之子”们在研讨会上讲述他们的创作经历时,当王坪村的美景、美食通过视频展现在观众面前时,现场一次次想起了由衷的掌声。留下我们美好童年记忆、凝聚着我们浓重乡愁的故乡,不该在城镇化的背景下被粗暴地拆迁,成为与会者共同的心声。

面庞黝黑、有着浓郁西北风情、普通话却已练得挺标准的西北汉子——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秘书长哈希·扎西多杰以自己生动的讲解,揭示了游牧文明的魅力。他认为,牧民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多元生命共荣的自然人文家园,草原上,人与多种动物结下了亲密的、甚至是神秘的关系,而现代工业文明却正在破坏着这一关系,也毁坏着牧民顺势自然的可持续快乐生活。他说,游牧文明给人类提供了自然圣境和精神家园,这笔财富非常珍贵,这便是为何越来越多的人要不远万里踏上西藏之旅的原因。因为在雪域高原,人的心灵可以得到净化,而只有天然的生态系统才具备这样的功能。他提倡人类应该走出目前的人类中心主义和消费主义,树立利他的伦理观。

肩头搭着紫色披肩、谈吐极具文学气质的陈岳琴女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曾是中国十大公益律师,后来却由维权转为传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载体便是位于京西的六艺国学馆。近年来,她的故乡处在拆迁中,陈岳琴慌张中发现,自己的故乡竟然是一个千年古村,而她家门前的鹅卵石小道可能已有2000年的历史。于是,她放下京城诸事,一心投入到了研究家乡历史、保护村容村貌的行动中,并正筹建农耕文化博物馆。让她欣慰的是,“抢救”卓有成效。当陈岳琴将家乡的历史和文化讲述给当地官员后,家乡被拆迁的命运便发生了变化。“田园将芜胡不归”,陈岳琴说,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或许能体现现代人的精神走向。

作为鲁西的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石旭军和作家莫言是同乡。他以严谨的逻辑和自己拍摄的大量照片,指出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导致了城乡教育投入上的巨大落差,致使当今农村教育陷入荒芜境地——校长无心管理、教师无心教学,音体美等课程基本上不开。而以城市为中心的课程设置,又形成了教育儿童逃离乡村而非热爱乡村的氛围。他说,国家急需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农村急需一批敢于实践、敢于创新、愿意亲近农民的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农村儿童急需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

彩色的大门、热闹的过年,来自蔚县的一名大学生在研讨会上通过幻灯片展示了故乡浓重的年味,让参会者着实对“来蔚县过大年”心动不已。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博士后张光玮,以《家园与匠心》为题,讲述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蕴含的哲理和美学,由此阐发了“体会细节”应该是浮躁的现代人必做的功课之一。在福建“故乡农园”躬耕着的一群年轻人,正在实践着这样的目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变自己的道德观——逐渐影响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尽管达成最后一个目标非常艰难,但他们自己的生活却已先变得有意义、健康、快乐起来,他们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则以自己深厚的研究,揭示了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坐标系中的地位。他说,标榜人权、自由的美国,是一个典型的殖民地国家,美国的建立是以屠杀8000万印第安人为代价。今天美国的大农场中,没有一个为原著印第安人所有。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著民国家。接着,他讲到了400毫米等降水线和中国农耕文明的关系:400毫米等降水线北移,则农业丰收、牧民北移。最后,他说,中外历史均证明,资本占领收益是富人剥削穷人、强国进攻弱国的规律。他说,中国的城镇化不能只考虑为大资本让道,最近的城镇化会议有关保留古建筑的决定和乡愁的说法,就很好。

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经济学部副主任张孝德教授认为,当下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怎么办?古人已经告诉了我们方法:失礼求诸野。当社会秩序混乱时,去问天,去向大自然找答案。而历史悠久的乡村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是天人合一的产物,也包含着中华文明复兴的密码。现在我们要热爱、保护我们的故乡,最重要的是行动。他相信,把我们的故乡再放10年,就会感受到它的独特价值。到那时,中国将会形成明显的返乡潮:在城市工作的官员、知识分子要告老还乡,在城市谋生的2.5亿农民工中,有1/4将进入60岁,这批人要返乡,新型的”知青”会看中乡村的价值到乡村创业,一些都市人会厌倦城市到乡下养老,6000万华侨会寻根觅祖,大批的艺术家们会下乡寻觅创作灵感……他呼吁大家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把我们中华文明的根刨掉,不要等我们想回家的时候,发现已经无家可归。

“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了当初为何出发”。忙碌的现代人,不要断了自己的归乡路。

(文中所有照片均由“爱故乡—发现故乡之美”图文征集公益活动组委会提供)endprint

猜你喜欢

故乡文明
故乡的牵挂
走在故乡
请文明演绎
坐上这趟车去“云的南方、花的故乡”
多元文明,照鉴共同未来
让文明之花持续绽放
漫说文明
月之故乡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