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跨文化传播中的面子协商
——以马噶尔尼使华事件为例∗

2014-03-03万婧

关键词:噶尔使团清廷

万婧

(清华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 100084)

1793年,英国马噶尔尼使团访华,成为中西方跨文化传播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此次使华被主流意见诠释为扩张中的英国与自视为世界中心的中华帝国的冲突,由于三跪九叩礼之争,使团以失败告终[1]。双方的文化冲突中,面子因素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从面子协商理论视角出发,将事件重新置入18世纪中英交流的语境,在叙述史事中分析面子冲突、面子博弈与面子协商过程,考察面子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一、西方的面子与面子协商研究

“面子”是一个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的概念,也许因为身在此山中的困惑,面子研究却是从西方开始的。19世纪末,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中国人的特征》一书中将面子看作中国人性格的第一特征[2],开启了面子研究的序幕,可见西方人很早就注意到面子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0世纪,美国社会学家赛林指出中国人的价值观所包含的六个方面中①塞林研究提出的六个方面分别是:家族主义、尊敬老人、人情主义、礼貌、面子和男性中心。,面子居于核心地位[3]。这些研究是由通过在中国生活或与中国人日常接触而获得的感性认识所引发的,关注面子的作用和地位,对面子的重要性达成了共识。直到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将面子引入西方研究,在西方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戈夫曼认为面子是在某一特定交往中,个人对他人认可的一种共同行为准则的遵循,如果一个人遵循了这一原则,就会得到自己和他人的肯定,也就有了面子[4]131。戈夫曼将面子分为自我的面子与他人的面子,并在后续研究中发展应用于社会互动论和戏剧理论,在其著作《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中多有表述。

在戈夫曼的面子分类基础上,“面子协商”理论创始人汀图美提出,在自我的面子和他人的面子之外,还有一种双方共有的面子。在个人主义文化中,人们更关注自我面子,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更关注他人面子和共有面子[5]。来自任何文化群体的人们在沟通场合下都维持和协商着面子。汀图美将面子需求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类型。积极的面子需求希望被人喜欢和崇拜;消极的面子需求则想保持独立自主不受约束。积极的面子包括“要面子”和“给面子”:要面子表示面子有极高的价值,人们生活在群体当中,有被接纳被保护被包容的要求;给面子则是鼓励支持并满足人们对被包容被接纳被承认的需求。消极的面子包括“挽回面子”和“留面子”:挽回面子要求自我的自由与空间,避免他人侵害个人的独立自治,留面子表现出对他人自由、空间和某种孤僻的尊重[6]60−61。不同文化群体面子需求和面子关切的类型及程度不同。通常高语境文化追求积极的面子,低语境文化追求消极的面子,而满足一种面子需求常常会影响另一种面子需求。个人主义文化崇尚独立,独立型自我构念(independent self-construal)使得自我面子的关切程度更高;集体主义文化重视相互依赖,在依赖型自我构念(interdependence self-construal)影响下更关切他人的面子[7]。

与面子联系最紧密的情境是冲突状态。首先,冲突会损害个体的面子,减少人们之间的亲密程度。如果双方就如何解决冲突无法达成妥协,就会更加丢面子。当人们心目中建立的形象受到挑战时,便会发生伤面子行为,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直接的伤面子行为威胁更大。因为有冲突,双方才需要进行面子博弈和协商。其次,面子关切影响着冲突的解决方式。高度重视自我面子的人善于用控制型(dominating conflict style),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或权威做出决策;关切他者的面子则倾向于逃避(avoiding conflict style)与整合风格(integrating conflict style),试图回避分歧或与他人合作寻求解决之道[8]。

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面子的涵义、范畴、重要程度及应用范围也有所差别。中国文化中,无论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都十分注重保全及获取更多更大的面子,有“给个面子”、“面子大”、“看在XX的面子上”等说法;西方文化中面子一般不作为独立影响因素,而是与其他因素一起作用于解决冲突的方式。英文中与“面子”相关的词语较少,直译为face并不能完全表达中文“面子”的涵义,有时干脆用汉语拼音mianzi。尽管东西方文化系统中面子的角色、位置和重要性不同,但跨文化交流中,任何一方都不愿减损和放弃自己的面子,不断地进行面子维护、博弈和协商。面子博弈不一定是零和博弈,未必此消彼长,有时可以达成双赢,满足双方的面子需求。

二、马噶尔尼使团来华事件中的面子协商

本文将面子协商理论运用于国家交往层面,选取马噶尔尼使华事件中的三个片段,觐见前双方的准备、乾隆提出的“丰俭适中”原则以及双方僵持不下的核心冲突三跪九叩礼,分析中国和英国对各自的面子维护、争取利益的面子博弈以及为解决冲突而进行的面子协商过程。

(一)觐见准备与面子维护

觐见前,清廷和英国使团都做了充分准备,双方都想在第一次国家间正式交流中留下好印象,保全各自的面子。

英国方面,从三个细节可以看出其为维护国家和君主的面子所做的努力:首先,马噶尔尼携带了个人卫队,“与其说这是为了保护他个人的安全,不如说是为了增加使节团的威严……每个人都是步兵和炮兵中精选出来的头等人才。他们携带的轻便武器在某种意义上显示出欧洲的现代战争技术的进步,可以在自夸征服了广大领域和许多鞑靼部落的中国皇帝面前举行一个精彩的表演”[9]16。使团通过炫耀军事实力、科技力量与综合国力,表明自身力量强大,抵抗和纠正清廷在高度文化优越感影响下将他国看作野蛮落后的蛮夷之地的观念,试图增加英国国家的面子。

其次,当时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对英国和英国人印象很差,很长时间中国人一直用轻蔑的名词“红毛人”来称呼英国人[9]6。所以英国使团此行除了商业目的之外,还盼望能改善英国人在中国,尤其是清政府心目中的形象。他们携带了一个医生,希望凭借他高超的医术为当地人治病以获得景仰和感谢,从而促进使节团本身的使命[9]18。通过西医给中国人治病的方式换取好感,使人们发现英国人的道德优点,塑造和善可亲的形象,尽量修复被损害的面子。

第三,在准备礼品时,使团也精心考虑,尤其迎合乾隆的心理——“那些能够满足中国官员们醉心追求,精巧却没有什么实际用处的八音匣之类的物品,中国人从私商方面能买到很好的,而对于一个上了年纪的君主来说,能发挥实际而耐久作用的现代科学和技术方面的东西应当使他更感到兴趣”[9]21。同时,考虑到天文学在中国一向受重视,还特意选择了天文仪器等既实用、科技含量又高的礼品。这既照顾到了乾隆的爱好,又展示了英国的科学技术,给对方面子的同时也使自己更有面子。

清廷在使团到达之前也做了维护面子的充分准备。使团出发前,东印度公司董事长培林给两广总督郭世勋写了一封正式信函,提出此行目的是促进双方的友好关系和商业往来。这封信在语气、词汇和行文方式等方面均是按照双方处于平等地位和平级关系表述的,并无上下尊卑强弱之分,更无祈求皇恩之意。然而郭世勋却将信译成了以下对上的禀帖,将使团目的译为补祝寿辰,尽显英国态度之卑微和“慕顺之心”,这无疑给乾隆帝和大清朝增添了不少面子。因此,乾隆对于远方来朝的“慕顺之心”很满意,对使团的到来格外重视。郭世勋等清朝地方官员将表述平等关系的信函译为以外夷对天朝的禀帖,是长久以来中国的面子文化情境下形成的习惯和无奈之举。根据托马斯的“情境定义”,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在任何场合都处于中心位置,只能根据特定的情境的建构和界定确定主从关系[4]145。但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君主始终将自己视为宇宙唯一的中心,统管天下,习惯将与他国的关系处理为主从关系。如果按照信函的原意,译为平等对话的语气,在皇帝之外又多了一个中心,乾隆定会不悦,甚至可能责怪郭世勋谄媚远人,藐视龙威。从主从关系结构来看,郭世勋等作为从属,即使掌握了事实,也不能以损害主人的面子为代价汇报正确信息,这就导致了乾隆一直被蒙在鼓里。权衡事情真相和面子利害后,郭世勋等人选择了牺牲真相维护面子。

英国使团船只抵达大沽口后,负责接待的长芦盐政征瑞没有亲自到英国船上表示欢迎,而是派遣副将代表自己前往。对此原因解读有所不同,《停滞的帝国》作者佩雷菲特认为:“按照惯例,清廷官吏登赴外国船只时,从高大的中国船只放下长长的跳板到外国船只,然后自上而下地下到外国船上。但是这次英国船比中国船更高大,清廷官吏无法下到英国船上,只能用绳索捆上扶手椅,依靠滑轮将其升到英国船上;皇帝的钦差如果像蜘蛛似地被吊在缆绳的一端当然有损尊严,他丢了面子,也就丢了他所赌注皇帝的面子。”[10]所以征瑞拒绝前往。按照这种说法,清朝官吏在登外国船只时只能自上而下,不愿自下而上。征瑞代表着乾隆和清朝的面子,“上”和“下”直接体现着等级关系,自上而下维护了清廷积极的面子,而自下而上就连消极的面子都丢了。另一种说法来自清方的原始档案,说征瑞原本打算亲赴英船,但马噶尔尼等人自以品级尊崇,要求中英双方须平行相见。征瑞考虑英国既然不是安南、缅甸等国能够比得上的,对英使团稍微优待些也未必不可,但是他们却以品级自居,自己如果先到英国船上迎接,则有失体制,所以派遣副将代表自己前往[11]178。按照这种说法,中英双方都在为自己的国家争取面子。不同的是,属于低语境文化的英国追求的是消极的面子,要求平等、自由,维护尊严;而隶属高语境文化的中国强调积极的面子,不但要求被尊重,还要求被承认、接纳、喜欢乃至崇拜。当英国提出平行相见的要求后,征瑞觉得若是轻易满足其要求,岂不是将自己和清廷的面子置于对方之下?所以偏不亲自前往。

无论哪种解释,都反映出中英双方为争取和维护国家和君主的面子所做的努力。对外传播中争取面子行为的实质是维护国家尊严。虽然中西方文化对面子有不同理解,18世纪的中英国交往具有时代特征,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对外传播活动中成员的任何举动都有意义,无声中传递信息并塑造着国家形象,维护或贬损国家的面子。

(二)丰俭适中与面子博弈

乾隆将使团定义为具有特殊身份的、英国国王专门派遣来华向皇帝补祝寿辰的“贡使”,对其一行予以特别优待[12]。但是谕旨强调,即使是特别优待,也应当遵循“丰俭适中”原则。“但应对外夷事宜,必须丰俭适中,方足以符体制。外省之气,非失之太过,即失之不及。这次英吉利贡使到后,一切款待,固不可以踵事增化,但该贡使航海远来观光上国,非缅甸、安南等处频年入贡者可比。梁肯堂征瑞务宜妥为照料,不可过于简略,致为远人轻。”[13]这段话解释了对马噶尔尼使团的接待要求,可以看出丰俭适中是清朝对外传播体制的一贯原则。

丰俭适中的要求使清廷与英国展开了面子博弈。若接待过分铺张,处理礼节过度让步,就保全了英国追求的消极的面子,避免侵犯独立自由,充分尊重礼仪习惯,同时给予了积极的面子,鼓励、支持和满足了被包容、接纳和承认的需求[6]61。然而清廷的面子却会受到损伤,一方面,自认为居于正位、主位、中心的天朝上国,却要在某些方面妥协于居于偏位、从属、外夷的英国使团,十分丢面子;另一方面,英国使团受到丰厚待遇可能骄矜,自以为清廷将英吉利视为其上,大大有损清廷的面子。若接待吝啬,处理礼节不让,则将英国视为地位低下的外夷,不给英国使团留任何面子——也就是不给英王和国家留面子,不给使团自由与空间,这不符合“怀柔远人”的惯例,还会被英国轻视,认为中国物产贫乏,中国人眼界狭窄,清廷也会很没面子。

因此,丰俭适中是中英双方面子博弈的结果,既保留了英国消极面子的需要,也促进中国增进积极的面子。值得注意的是,面子博弈是双方不断调整对外传播策略的过程,由于这是双方第一次正式国家间交流,对博弈程度的把握比较困难。尽管乾隆多次强调丰俭适中原则,但他自己也并不十分清楚究竟如何适中,界限在哪里。譬如对于征瑞不亲赴英船,乾隆批评他过分计较英方礼节,不是怀柔远人之道,应该宽宏大量,以体现天朝包容之心。他说英国使节在进谒梁肯堂或征瑞时,如果行叩见礼自然不必推辞,如果不行叩见礼,也尊重英国的风俗,不必勉强。看起来乾隆同意清朝官员与英国使臣交往时采取宽容灵活的外交态度,但当他得知英国使臣真的无视清国礼仪传统,在与清地方官员交往中,与之平起平坐时,又不免心理失衡,再次力图将其纳入传统宗藩关系的礼仪规矩之中[11]181。

由此可见,对外传播中的面子博弈,多一分则过,少一分则欠,拿捏程度十分困难。面子博弈的过程既是塑造国家形象的过程,也是了解对方面子需求的过程。马噶尔尼使团来华的真正目的是扩张贸易,清廷理解为补祝寿辰,这种偏差导致双方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达成一致,面子博弈最终只能达成最不坏的结果。

(三)三跪九叩与面子协商

马噶尔尼使团与清廷的礼仪核心冲突是觐见时是否行三跪九叩礼,这也是双方面子冲突的最高峰。乾隆认为使团既然来补祝寿辰,就应当按照清朝的规矩行三跪九叩之礼:“今尔国王遣尔等前来祝嘏,自应遵天朝法度,虽尔国俗俱用布扎缚,不能跪拜,但尔叩见时暂时松解,行礼后再行扎缚,亦属甚便。若尔等拘泥国俗,不行此礼,转失尔国王遣尔航海远来祝禧纳贡之诚,且贻各藩部使臣讥笑,恐在朝引礼大臣亦不容也。”[14]认为使团必须跪拜,否则会惹人讥笑,引礼大臣也不能容忍这种有失礼节的行为。征瑞等向英国使臣转述乾隆观点时,并没有直接提出要求,而是从衣着谈起,告诉他们中国的衣服比西方更实用更方便,因为屈膝、匍匐、跪拜均不受影响,而英国人的服饰如松紧袜带和裤扣等可能带来麻烦,所以在谒见乾隆之前最好先脱掉这些东西。征瑞等人既要转达乾隆的意思,维护天朝的面子,又要顾及马噶尔尼等人的情绪,给英国留面子,所以十分巧妙地暗示对方,不失为面子协商的良策。在英国使团拒绝行三跪九叩礼之后,征瑞等人还提出在乾隆的御座后悬挂英国君主的画像,行三跪九叩礼时,马噶尔尼等人可以认为是在向英王跪拜,而中国人则会认为他们在向清帝行礼。这是一种对双方面子冲突的协商,试图保全双方的面子。但是马噶尔尼使团不能理解和接受三跪九叩礼,坚持只对上帝会双膝跪拜。后来提出一个同意行礼的附加条件,让一位和特使身份地位相同的中国官员朝衣朝冠,对着特使带来的英王陛下御像行同样的磕头礼[9]300。但这一方案也没有被清朝官员接受。

双方的分歧在于,乾隆认为不行磕头礼会让自己和大清没有面子:处于正位结构与主人身份代表着绝对权威,处于偏位和从属关系的英使不行礼是对权威的挑战,是对正确性的蔑视,是在丢自己的脸和清国的面子。马噶尔尼等人始终未能接受三跪九叩礼中蕴含的等级关系与面子维护功能,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臣民对他们的君主所行的礼节,却不能要求外国代表也这样做。因为前者表示屈服和顺从,后者表示尊重和友谊,二者是有严格区别的[9]299。对英使来说,不行礼是维护本国的面子,中英双方同处于平等位置,使团不应接受清国臣民对君主表示顺服的方式来赢得尊重和友谊,否则就会严重损害国家的面子。所以行礼的交换条件是让清朝同样身份的官员对英王的御像行礼,这样就既能让自己向乾隆帝致敬,又不损害自己代表的英国国王在世界列强中的崇高地位,双方都能满意[9]304。看上去这种交换行礼的要求是追求平等的面子,但其实这已经超过了平等面子的需求。因为三跪九叩礼是中国传统宾礼中的一部分,乾隆要求英使团行礼是按照惯例将其纳入礼仪体系,而英国并无三跪九叩礼,却为了追求面子平等而要求清朝官员对英王御像行礼,已经改变了英国的礼仪习惯。从这个角度来说,英使团已经突破了消极面子的需求,即“挽回面子”和“留面子”,转而争取积极的面子,即“要面子”和“给面子”了。可见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的需求在冲突中可以相互转化,当冲突达到一定程度时,面子需求是否被满足成为双方资源和力量对比的重要体现。

最终马噶尔尼坚持以不高于谒见英王的礼节谒见乾隆,告诉清朝官员在英国他是以是单膝下跪,亲吻英王之手的礼节谒见英王的,所以准备以同样的礼节谒见中国皇帝,清廷官员决定将此事上报朝廷,由其最后决定或者双方对等的行叩头礼,或者采纳英国礼节[11]194,但清廷官员希望将吻手礼舍去,将屈跪一膝改为屈跪二膝。马噶尔尼同意免去吻手礼,但坚决不跪二膝。至此双方的面子冲突达到高潮,同时为了顾全两个国家的面子而妥协商议。关于马噶尔尼使团是否行了三跪九叩礼,各方记录不一,并没有清晰的答案。从觐见后清廷的反应来看,当中国官员行三跪九叩礼时,英国人单腿下跪,随中国官员的跪拜节奏九次低下了头[11]198的可能性较大。

围绕三跪九叩礼,中英双方的面子冲突不可谓不激烈。面子冲突往往伴随面子协商,因为冲突的拖延容易导致矛盾激化,对彼此的面子造成巨大伤害,这是双方都不愿接受的。双方进行协商,分别做出部分妥协,则可形成彼此能接受的决定。

三、结语

从马噶尔尼使华事件可以看出,面子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人们的印象中,中国人看重面子、爱惜面子,中国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面子文化。其实西方社会同样追求面子,只不过侧重于消极的面子,强调独立、自由的空间以及对某种孤僻的尊重。对面子的重视层面不同导致了面子协商的差异。马噶尔尼使团对三跪九叩礼坚决不让步,正是因为西方话语体系中的下跪所代表的服从之意侵犯了他们消极的面子,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追求积极的面子,等级分明的朝贡体系将面子功能发挥到极致。东西方由于文化差异展开面子争夺战,由于利益诉求而选择面子博弈和协商。在今天看来,借鉴和汲取跨文化传播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寻找有效的面子协商策略和平衡方式,对消减文化间传播障碍,促进中西方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噶尔使团清廷
无锡“樱花使团”的浪漫外交路
哨探
试探阿里噶尔本时期普兰女性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
浅析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海口与内河:鸦片战争期间清廷的水文调查及影响
美丽的喀什噶尔姑娘
《阿美士德使团出使中国日志》
1922-1953年间甘肃、青海和新疆的“圣言会”传教使团:书目研究
明代蒙古朝贡使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