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价值论的秦腔传播形态及传播路径探析∗

2014-03-03张西静

关键词:秦腔戏曲文化

张西静

(西京学院 新闻传媒系,陕西 西安710123)

秦腔是西北地区传统地域文化的代表,也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剧种之一。王绍猷先生在《秦腔记闻》写到: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隋,完整于唐,传播于明,盛行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在国剧上可谓开山鼻祖,有屹然独立不可磨灭的价值”。近年来,西北各地政府都想方设法的保护秦腔文化,但艺术创新不足,观众老龄化,年轻观众流失严重,剧团经济不景气等,仍反映出秦腔文化衰退的现实。

2014年,笔者耗时半年就“秦腔文化传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在对陕西六所高校96名大学生(其中西北地区的学生占到85%以上)就“秦腔的喜好与接受”调研中,35人表示能接受秦腔(其中6人能够说出相关的秦腔剧目,且能简单哼唱),而其余的61名学生均表示对秦腔没什么兴趣。

研究文化,就要研究文化的价值。那么文化价值到底是什么?在笔者看来,所谓文化的价值,就是文化在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中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创造的想象和意义的集合,都是通过包含特定意义的话语、规则、信仰体系、仪式和实践来发挥作用的。作为地方传统文化,秦腔折射出西北人的粗犷,豪放,耿直,忠厚与朴实的性格,展现出西北人丰富的文化生活和浓厚的地域文化,西北人对秦腔形成了高度的文化认同。但一种文化的衰退,与文化自身的特点,接受者的态度,传播策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都息息相关。在这几个要素中,文化自身的特点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探索秦腔文化传播的路径,就要正确的认识和评价秦腔的文化价值,转变接受者的负面态度,营造易于秦腔文化传播的氛围。

一、秦腔文化价值分析:雅俗共赏的民间文化

“听不懂”、“难听”、“老土”是此次调查中年轻人不喜欢秦腔的主要原因。“听不懂”源于对秦腔的唱词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不理解,或听的少。而“难听”、“老土”则意味着秦腔缺少了艺术的雅致,俗。显然,这是对秦腔文化的一种误解。

“雅”与“俗”常被作为文化的两种类型和评价标准而区别对待。雅,即正,高雅,雅致;俗,即普通,通俗,风俗。一般来说,雅文化与俗文化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文化主体的区别。雅文化常被认为是文人文化,由社会上层或社会精英创造或欣赏的文化;俗文化是由社会大众创造的平民的文化。二是文化格调的区别。雅文化是阳春白雪,格调高雅,偏重精神生活,属于贵族文化,精英文化;俗文化是下里巴人,通俗易懂,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偏重物质生活,属于草根文化。三是文化的内容及表现形式。雅文化基本上是以理性形态、社会意识形式和书面著作形式出现……它包括科学、技术、政治、法律、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以及其他文化方面的理论、观念和著作[1]。俗文化则具有典型的地方性、群体性和非规范性。像民间故事、民间传说、风俗习惯等。那么秦腔到底是雅文化还是俗文化呢?

(一)从秦腔的发展历史看

戏曲的发展始终遵循着民歌——说唱——戏曲的变化路径,秦腔也不例外,根据焦文彬在《秦腔史稿》中观点看来,秦腔源于秦声,是秦地人民对山歌和民歌不断传承、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秦腔从民间歌曲发展到成熟的戏曲文化,与其在历史上与宫廷文化的三次交融密不可分。秦声第一次由民间进入宫廷是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将老百姓拜神的山歌改编为供奴隶主愉悦的“人歌”,秦声作为戏剧开始萌芽;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的瓦解使其上层建筑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情势,大批为奴隶主服务的宫廷艺人,流落民间,雅俗结合,秦地民间艺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2]。到了秦汉时期,特别是汉武帝时期,随着中外交流和民族交流的频繁,加之对文化的重视,长安出现了“百戏杂陈”的局面。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中国戏剧正式诞生,其最早的代表就是秦声角抵戏《东海黄公》,这是第二次民间戏剧与宫廷文化的交融。由于统治者的提倡,专业艺人的加入,戏剧得到了快速发展。第三次民间戏剧与宫廷文化的融合是在唐朝,“梨园鼻祖”李隆基使秦腔作为戏曲艺术登上了大雅之堂。秦腔著名剧作家范紫东先生在《乐学通论》中写到:“唐明皇设梨园子弟,歌法曲,兼容并蓄,李龟年赋性慷慨其腔调激昂,引吭遏云,如悬崖瀑布,殊少回旋。《秦王破阵曲》是为‘秦王腔’,简称秦腔。安史之乱,梨园子弟散走各地,秦腔与民间乐舞相结合,就逐渐形成了民间的秦腔。”[3]从此之后,秦腔也形成了两大固定的表演方式,即舞台剧场表演和民间自由传唱相结合。到了元明清,秦腔的发展势头更猛,不但出现了大量的秦腔表演艺术家,秦腔社团(如明代中期的张家班及“吹弹歌舞,所事皆通”的名角儿王兰卿,康家班、华庆班、保符班、江东班,引发的北京剧坛“花雅”之争秦腔艺术大师魏长生等),秦腔还在军事、政治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据姚雪垠在《李自成》一书中记载,李自成起义时,将秦腔定为“军戏”,有完整的戏班,有完整的戏曲演出,“生旦净丑,刀戟剑棒,无所不奇”。

从秦腔的发展历程来看,秦腔与百姓生活,社会不同阶段的需求密不可分,尤其是在特定的社会阶段,秦腔所表现出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同时,秦腔虽起源并扎根于民间,但每一次由民间进入宫廷,都是秦腔艺术的大发展与大提升,促使秦腔由民间散曲走向舞台艺术,由百姓生活走入宫廷典雅的殿堂。

(二)从秦腔的剧目内容及主题来看

文化功能主义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就是人类建立的一种属人的、特有的生存体系,文化对人类的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文化人文主义的观点也认为,文化是人类终极价值的理想模式代表,是从各种人类活动,兴趣,作品中提炼出来的,代表着人类“向往人性的追求”,即对“真、善、美”的追求,文化的价值正是在于“文化与一个社会认为理想的东西具有一种特殊的、本质的联系”[4]。这些对于文化价值的分析,都共同体现出文化价值的核心不在于其他,而是在于“对人的教化”,对人的思想、心灵、行为、生活等各方面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传唱最广的传统秦腔曲目内容及主题演绎的无论真实或虚构的故事,大致可分为讲述“君臣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夫妻关系”、“朋友情感关系”等四种类型。讲述君臣关系的剧目,最有代表性的是杨家将序列剧目,如《金沙滩》、《杨门女将》等;讲述父母对儿女的养育之艰难,以及儿女对父母死后表达怀念的剧目,如《三娘教子》、《庵堂认母》、《朱春登祭母与放饭》等;讲述忤逆之子的剧目,如《清风亭》、《卖妙郎》、《墙头记》;讲述男女纯洁、忠贞感情的剧目,如《花亭相会》、《三回头》、《断桥》;讲述朋友之间的真诚友谊为代表剧目,如《大报仇》、《困土山》;同时也有表现朋友之间的背信弃义的,如《斩单童》(又称锁五龙)。这些秦腔剧目中,题材以历史典故和民间故事为主,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歌颂正义,鞭挞邪恶,赞美善良,讲述做人的道理,故事通俗易懂。但从主题来讲,凝聚和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忠、孝、节、义”的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正是中国传统“雅”文化的核心。秦腔在内容和主题上表现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颂扬,具有强烈的社会教化功能。也正是在内容上的通俗与主题上的高雅,表现出秦腔的“亦俗亦雅”,凝练出其作为雅俗共赏的民众文化的鲜明特征。

(三)从秦腔的唱词来看

“八百里秦川秦声飞扬,三千万老陕高吼秦腔”,秦腔以西北地方方言为传播主体符号,接地气,生活味浓。无论是唱或念,随处可见大量方言俚语的使用。如“非是娘进帐来儿不瞅睬,儿怕的宋王爷降下罪来”(《辕门斩子》杨六郎唱词),这里的“瞅”,标准语音读“chˇou”,但在唱词中念“c`ou”,为陕西方言“看”的意思。秦腔唱戏中还有大量生活化的语言,听来亲切,唱起顺口。如“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佳缘”,“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

但秦腔的戏词也并不都是大白话,在唱词的句式和唱法上,押韵、平仄、辞格的使用,蕴含着的文化底蕴和雅致也别有讲究,听秦腔的唱词,更像是在欣赏一部讲究的文学作品。如《白蛇传》中白娘子的唱词:“西湖山水还依旧,憔悴难对满眼秋。霜染丹枫寒林瘦,不堪回首忆旧游”,每一句句末压“iou”韵,为由求辙,且句末字平仄分明,为“仄—平—仄—平”,唱起来曲调优美,朗朗上口。再如“楚歌凄凄来四方,狼烟滚滚徒悲伤。当年誓言成泡影,山河破碎实惨伤。”(《西安事变》中张学良唱词),一三四句末押“ang”韵,为江阳辙,此外句式对仗工整,“楚歌凄凄”与“狼烟滚滚”形成对仗句中的对偶词组。

(四)从秦腔的艺术形式来看

秦腔是集音乐、舞蹈、说唱、武打、表演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从秦腔的艺术表现手段来看,秦腔有固定的艺术程式,其唱腔、道白、板路、脸谱、身段、角色门类自成体系。如秦腔唱腔音乐是典型的板式变化体曲式结构,唱腔均在板式中进行。秦腔板式有“二六板”、“慢板”、“带板”、“箭板”、“二倒板”、“滚板”等六大类。每一类板式均有独特的节奏、结构和句式,用于表现不同剧情中人物的内心和情绪情感。“快二六板”常见于表现激情和亢进的情绪,“慢二六板”常见于表现叙述、对话和抒情的情绪。演员表演要遵循基本的表演套路,即便是创新,也是有章可循。秦腔艺术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和规范性,给秦腔文化带上了浓浓的雅韵。

此外,从秦腔的受众来看,农民和普通城市市民是主体,有着厚重的群众根基,从这个角度看,秦腔文化就是民众的文化。以上分析表明,秦腔文化是根植于民间的、雅俗共赏的民众文化。传承秦腔文化,一方面在“俗”上做文章,守住民众的土壤,营造老百姓易于接收秦腔的条件和氛围;另一方面在“雅”上下功夫,恪守秦腔文化的高雅品质和艺术灵魂,使其更好地发挥社会教化功能。

二、秦腔文化的传播形态分析

(一)群体传播形态分析

群体传播毫无疑问是文化传承群体成员之间最优的交流传播方式,其优势在于传播者和受众处于同一物理环境,面对面视听,交流,即时互动。受众的掌声、表情、热情、欢呼声、唏嘘声等都会带给演员即时反馈。而受众彼此间也会受看戏氛围的感染,产生群体归属感,找到身份认同。秦腔文化的群体传播形态最常见的有三种方式:

第一,剧场演出——作为艺术表演的演出。剧场是秦腔文化传播的最佳舞台,全景式体现秦腔文化的艺术风范。一般由专业秦腔演员挂衣演出秦腔经典剧目,一流的舞台,灯光,音响,道具加之演员们深厚的戏曲功底和文化积淀,在剧场看演出,就像品尝一场视听觉的豪门盛宴。目前大多数剧场演出都是收费演出(地方政府搭建群众舞台公益演出除外),票价从几块、几十块到几百块不等,但总体经营状况不佳。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剧场的经营体制和营销宣传有关;另一方面与观众在剧场看戏的习惯养成,即消费习惯有关。

第二,戏曲茶园演出——作为商业手段的演出。秦腔戏曲茶园在西北地区分布广泛。以西安为例,戏曲茶园按照室内、室外区分。室外主要在西郊小树林(3家)和南郊大雁塔慈恩镇(1家);室内主要分布在西门外和文艺路轴线及附近,其中西门外共有4家,而文艺路附近20家。如果把剧场演出比作秦腔文化传播的“御林军”,那么茶园演出则是“江湖流派”。

茶园条件简陋,五六张圆桌子,几十把椅子,一个小舞台,但戏迷们喝着茶,聊着天,听着戏,热闹非常。戏曲茶园的观众一般符合这样的几个特点:一是秦腔票友;二是有大量的闲余时间;三是经济收入不错。茶园鲜有挂衣演出,秦腔中的唱念做打,在这里最多也只能看到唱和念。演唱者有来自各县市剧团解散之后离退休的人员,还有来自艺校的学生,还有来自农村的戏曲爱好者,水平参差不齐。

比起秦腔剧场,戏曲茶园要更受戏迷们的青睐。对戏迷们来说,戏曲茶园听戏,不但能让他们听到喜欢的演员唱的戏,更重要的是能与演员进行零距离的交流,和票友们共同探讨。而对于绝大多数演员而言,他们乐此不疲的在一个又一个茶园间跑场子,有的演员一晚上要跑八九个场子,传播秦腔文化不见得是他们的初衷,赚钱才是他们的目的,为了多赚钱,演员想方设法和观众拉关系、套近乎。在戏曲茶园,秦腔不免带上了浓厚的铜臭和世俗色彩。

第三,民间自乐班演出——体现生活方式的演出。自乐班由秦腔戏曲爱好者组成,他们多活跃在农村和城市的社区、公园、休闲广场,为自发性组织。场地自己找,花费自己出,条件再简陋,也常能坚持排练、演出。秦腔自乐班,是西北人民把秦腔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自乐班数量多,但较为分散,场地、经费是制约自乐班发展的突出问题。

此外,也常见秦腔剧团或私人的演艺公司群体性的游走演出,尤其在农村,每逢庙会或节庆日,搭台唱戏使广大老百姓饱足戏瘾。

(二)秦腔文化的大众传播形态分析

秦腔文化的大众传播形态以电子媒体传播和网络媒体传播为主。大众传播打破了群体传播的空间限制,秦腔文化与大众传媒的特质结合,赋予了秦腔更多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段。但较之群体传播,大众传播是单向传播,缺乏有效的双向沟通。

1.电子媒体传播:以广播和电视为代表。在西北五省的广播电台中,只有陕西有专门的戏曲广播频率。陕西戏曲广播于2006年4月12日正式播出,是西部首家戏曲专业广播。开播8年来,推出了一系列品牌节目,如《今天我是角儿》、《好戏没嘛达》、《夜话秦腔》等,在广大听众中有较强的影响和号召力[5]。其它广播频率中虽设有秦腔类节目,但所占比例微不足道。

根据CSM提供的《2013年电视收视市场回顾》,电视观众的流失已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对比全天分时段的收视走势,全天的收视高峰依然在晚间的19:00—22:00;中青年观众的收视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电视的忠实观众依然是65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从全国收视市场来看,戏剧类节目只占到节目播出比重的0.4%,其中省级卫视的戏剧类节目播(出)收(看)比重为0.4︰0.1,省级非上星频道的播收比重为0.8︰0.5,市级频道的播收比重为0.3︰0.5[6]。以陕西为例,陕西电视台现有8个频道,戏曲类节目共三档,分别是陕西卫视在每周日早间8:34分播出时长为45分钟的《大秦腔戏台》;陕西五套每天播出时长为1小时20分的《秦之声》,晚间21:05首播,同时在陕西一套和陕西五套各重播一次;还有陕西五套早间7:18分播出的折子戏专场《秦之声大剧院》。这三档节目,内容以折子戏和擂台赛为主,播出时段大多是非黄金时间,且这些时间段,也只有老年人有时间看电视,惟一一档黄金时间播出的节目,还被安排在陕西五套,在省级非上星频道的收视观众中,青年观众占据的比例少得可怜。

2.网络新媒体传播:与秦腔相关的网络资源以综合性网站、论坛、秦腔音视频、微博等为主,大多数为个人开办。网络资源给网民提供了便于接收秦腔的渠道,使得他们的选择更随意,更自由,同时也提供了相互交流学习的空间。但秦腔对于网络新媒体的运用并不充分。以微信为例,在公众号中与秦腔有关的仅有9个,其中3个为陕西戏曲广播的节目公众号,剩下的6个中,能做到每天更新的仅有一个,其它大多数为空壳。秦腔网络传播的资源重点不突出,网络维护管理滞后,信息更新慢,信息内容不对口等因素使得其传播效果并不理想。

三、传播秦腔文化的传播路径思考

近年来,西北各级政府从政策上到经费上对振兴秦腔文化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作为“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化”,秦腔文化传播要以雅为本,与时俱进,注重创新,要提高演员的综合素质,要对大众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同时更要营造大众化的传播氛围和条件。

(一)做“精”剧场演出

不管剧场的所有权、使用权归谁,老百姓到剧场看戏就一定要看地道的秦腔,经典的剧目,优秀的演员,炉火纯青的表演。为此一定要把秦腔文化之雅放在首位,奠定秦腔文化的高水准和高品格。

第一,做精剧场演出应该实行“三名机制”。也就是打造名剧目、名演员、名剧团,形成品牌效应,让观众慕名而来看戏。“三名机制”中,推出名剧目是基础,打造名演员是核心,推出名剧团是保障。剧场演出要重在打造一批“名演员”,培养秦腔艺术大家。

第二,做精剧场演出应推陈出新,分类传播。文化要为社会的发展服务,要适应时代的变化。秦腔艺术的核心价值不能变,但传播方式可以多样性。让年轻人喜欢上秦腔,就要研究现代年轻人的戏曲文化接受心理。年轻人追求时尚与流行,新奇和新鲜,在新剧目的创作上,在唱腔的发展上,秦腔的表演方式上,在音乐和舞台布景上都可以探索,寻求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如动漫秦腔,秦腔交响乐等都是很好的尝试。剧场演出还可依据观众层次进行分类传播,如设置少儿、青年、老年秦腔专场,或开发不同主题的专场,以激发剧场的市场活力。

(二)做“雅”戏曲茶园

首先应做雅茶园环境,营造清新的、健康的、视听觉效果好的场景空间。其次要把关演员的表演水平,让“唱得好”、“演得好”作为立园之本。同时可借鉴酒吧文化的运行模式打造特有的“戏曲茶园文化”,给观众提供多元化的、个性化的戏曲欣赏选择。

(三)做“广”自乐班演出

第一,政府或社区或相关的公共管理部门应支持自乐班演出,将其纳入城市公共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保证专门的演出场地。自乐班不但要唱,练,演,还要研讨学习,履行秦腔文化的教育功能,担当秦腔文化传播与普及的使者。

第二,提倡社区戏剧,营造秦腔文化的生活化氛围。社区戏剧最早来源于美国,是人们以自给自足、自娱自乐的方式演绎舞台,通过最质朴、最直接的表演形式来验证戏剧艺术的价值与魅力,它填补了主流剧团与巡回剧团走向奢华之后所遗留的纯净空间。城市生活以社区为单位,社区管委会可以牵头组建社区秦腔自乐班,作为活跃社区文化生活,提高大众文化艺术修养的重要方式。

第三,加强自乐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一些自乐班只有少数几个人,要演出一台像样的秦腔实属不易。自乐班可以通过班际擂台赛切磋才艺,提升演唱水平;还可以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承办节假日戏曲演出,夏日纳凉晚会。

(四)做“活”媒体传播

首先,节目形式多元化。既做好秦腔文化的本体传播,又做好秦腔文化的分支传播。可探索秦腔文化与其他大众文化的交融。如秦腔电视剧,秦腔与小品、相声,音乐歌舞艺术的结合等。同时对于秦腔文化的传播,不拘泥于秦腔的本位传播,还可以制作反映秦腔文化的专题片,故事片,开办文化类节目,探讨秦腔的唱词,剧目的社会效应和价值,探讨秦腔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挖掘秦腔的人物故事等。

其次,借助明星效应,带动秦腔文化的传播。这里的明星,不仅仅是秦腔明星,还包括各个领域知名度高、有影响力的名人和明星。例如东方卫视的《非常有戏》就是借助了明星效应来传播戏曲文化。这种方式更易影响到年轻的受众群体。

再次,做好媒体营销,用好议程设置。再好的节目内容,如果没有被受众接收到,其传播效果为零。大众传媒要利用媒体优势,对秦腔文化类节目及内容进行推广。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为秦腔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各类秦腔文化传播主体均可利用自媒体进行议程设置,注重即时互动,个性化定位,提供多元化内容资源。

猜你喜欢

秦腔戏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秦腔名旦”是怎样练就的?——《双官诰》、李娟及秦腔艺术的传承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在“秦腔现代化与现代秦腔实践之路”研讨会上的发言
《主角》与秦腔:彼此成长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谁远谁近?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