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益相关者视阈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2014-03-03伍百军

关键词:相关者利益基地

伍百军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广东罗定527200

利益相关者视阈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伍百军*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广东罗定527200

实践基地是高校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载体,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提供了一个分析方法。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视角,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进行研究,分析指出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利益相关者有核心利益相关者、重要利益相关者、间接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四种,阐释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校大学生实践基地中的制度建设、内部管理、共同治理和教育质量及评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为实践基地提供了建设思路。

利益相关者理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实践活动;人才培养途径;实践能力培养

伍百军.利益相关者视阈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6):113-118.

WU Bai-jun.Construction of Social Practice Bases for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Stakeholder Theory[J].Journal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4,16(6):113-118.

引言

随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继续发展,这一活动越来越受到高校与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持和重视,高等教育正逐渐向实践教育与能力教育迈进。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这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大学生创业热情的激发以及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形式,是高校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大学生接触社会、参加社会活动、参与实际工作,从而达到认识社会、服务社会、认识自我、提高素质的重要教学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单纯指团中央倡导的暑期社会实践,它应该包括在校大学生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和培养智能为目的的所有活动,是大学生现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所以社会实践活动是当代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一条重要路径,是大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核心环节,也是他们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提高素质的重要举措。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会活动正逐渐朝着多样化、多层次的纵深方向发展,高校社会实践基地是当前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平台,是大学生各类实践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与培育点。

当前国内很多高校都在努力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但是活力和吸引力不够,大学生的参与度也不能令人满意,如何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是我国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利益相关者分析

1.1 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述评

20世纪60年代产生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后来该理论在国内外一些学者的研究下逐渐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965年,美国学者Ansoff第一次把“利益相关者”理论引进到管理学与经济学领域;1977年,美国沃顿学院(Wharton School)又第一次在大学开设了“利益相关者管理”课程。1984年弗里曼提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上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人”,此研究成为了利益相关者定义的一个标准模式[1]。1997年M itchell、Agle和Wood等学者提出利益相关者理论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分类[2]。

在西方国家对利益相关者研究之后,我国一些学者也对其进行了研究。1998年万建华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了一级利益相关者与二级利益相关者[3];2001年李心合从合作性和威胁性两个维度将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支持型、边缘型、不支持型和混合型四类[4];2002年贾生华、陈宏辉就利益相关者提出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概念,这一概念对专用性投资以及与企业之间的关联性都进行了强调[5];2004年陈宏辉和贾生华在借鉴国外学者的思路基础上,进一步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了核心利益相关者、蛰伏利益相关者、边缘利益相关者[6];吴玲把利益相关者分为了关键利益相关者、重要利益相关者、一般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四类[7];2007年郝桂敏从企业需求和企业实力两个角度出发把利益相关者分为重要利益相关者、次要利益相关者和一般利益相关者三类[8]。

但是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利益相关者都是针对企业的发展,后来我国一些学者将该理论引入到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胡赤弟对高等教育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大学的具体利益相关者[9];2007年胡子祥对高校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进行了研究[10];2008年,李平构建了利益相关者和时间、结构维度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维分析框架[11];2008年尹晓敏提出构建利益相关者参与多中心的大学治理模式[12];2009年张燚等对高校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现状和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13]。

国内学者的这些研究为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这是因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

1.2 利益相关者理论基本思想

利益相关者主要是由两个相关概念所组成,也即是“利益”和“相关者”。“利益”是表示利益相关者质的方面的规定,“相关者”是表示利益相关者量的方面的规定,这两个方面必须要同时存在,不能缺少任何一方。任何一个组织或者个人,只要有投入就会有利益,无论这种利益是经济的还是非经济的,因此利益相关者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前期投入的基础上,且能获得一定的收益,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密切联系的人群或组织。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指在基地有一定投入的基础上,能够从基地建设上获取一定的利益并能够产生一定影响的个人或组织。在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各自社会资源的联合就成为了其形成的基础,由于实践基地的利益相关者“成分”和“利益”相对较为复杂,因此要对其进行一个清晰的划分与界定就显得比较困难。

2 社会实践基地利益相关者分析

和企业不同的是,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都是非营利的,不存在股东一说,没有哪个相关者能够获得其剩余价值,也不能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拥有独立的控制权,而只能由相关者共同对其进行管理,因此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借鉴前述学者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可以把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下面几个层次。

2.1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核心利益相关者

核心利益相关者主要是高校和学生。在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中,高校作为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就像企业一样,对不同层次利益者之间的关系要进行考虑和把握,努力实现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的最优化。高校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中主要承担以下责任:一方面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运行模式,合理使用投入费用、自觉履行职责、不断提升基地的社会效益,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另一方面不断优化实践基地的教学资源、深化改革以提高基地的教育质量,满足学生的利益需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

学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存在的根本,没有学生也就不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学生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一个核心的利益相关者的观点一直得到大学的认同。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中,学生作为其教育服务的对象和“产品”,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增加他们的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另外,基地不断发展壮大就意味着会有更高的人才培养质量,意味着学生会有更强的就业能力和更好的就业前景。当然尽管学生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但是他们一般对实践基地的建设没有决定权,只是核心的受益方。

2.2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重要利益相关者

重要利益相关者主要是企业。企业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主要支持者,他们对基地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实践基地应不断加强和企业的合作以及对社会预期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具体而言,就是加强实践基地与企业以及社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联系,以顺应经济的变革,并适应以知识应用和信息处理为基础的生产模式的产生。同时,企业也应该参与实践基地的管理,双方人员之间的持续交流能让基地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实践基地要系统地考虑企业与社会其他部门的发展趋势,创造新的实践岗位以适应学生的实践需求。另外,实践基地还应该和企业共同设计与评估,开发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和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以方便学生求职。

2.3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间接利益相关者

间接利益相关者主要是当地政府和社区。在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中,似乎和政府没有关系,其实不然,因为很多高校都是由政府主办的,政府对高校的发展与壮大拥有宏观调控职能,因此政府对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也能起到一定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有时企业不愿意参与实践基地建设,可以通过地方政府进行沟通与协调。

在现代社会,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一般都是融入了基地所在地的社区,基地对社区的各个方面也已经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给当地社区带来了各种经济和非经济的利益。一个成熟的实践基地,可以为当地带来一定的客源,能够拉动本地消费。同时基地取得的一些科研成果,可以促进社区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从而能够使本地社区扩大社会影响力和提高知名度。

2.4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边缘利益相关者

边缘利益相关者主要是高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等。当前各高校都需要那些既能进行研究又能进行实践的教师队伍。国家要求高校培养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教师应具有实际操作能力,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就为高校教师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基地的建设对高校教师专业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通过在基地挂职、指导学生实习等方式实现技能的提升。同时在基地可以让教师体验与学校的差异,培养其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以进一步提升敬业精神。另外教师在基地通过与共建企业的深入接触,可以对自己科研能力的提高和研究领域的扩大有一定帮助,而且也会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社会交往能力。家长作为学生学习的投资人,通过学生在基地的学习,能够为学生本人带来较强的就业竞争力,这就会让家长对其子女就业少一些烦恼。但是边缘利益相关者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大学生一样,也没有一定的决策权,一般只是受益方。

通过以上分析,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发展建设和这些利益相关者有着一定的联系,在他们之间必须要寻求一种平衡,不能只强调某一方面的利益。因此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作为一种较为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在其建设发展中一定要权衡和兼顾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能偏向其中任何一方。

3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中的应用

利益相关者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把它引入到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基地建设中,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可以共同分析如下一些问题。

3.1 实践基地制度建设

任何一个组织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制度来保障其运行,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制度建设也应该随之发展。制度建设是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研究重点之一,利益相关者分析对基地制度的形成、发展能够提供一个非常合理的有效的分析框架。这一制度应该在地方政府主导之下由高校具体实施,并且一定要有企业、社区等各方参与其中,因此政府、高校、企业以及社区等就成为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利益相关方。大学生实践基地利益主体不同,其利益诉求也会有所差异,这就会对基地制度的走向产生不同的效应。因此要想达到各利益方的利益均衡,有必要重构基地的制度设计,对基地进行共同管理就成为了其路径创新的指向,努力使利益相关者各方的摩擦最小化以维持相对均衡的状态。因此,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制度以及高校研究视野的拓展有着极其重要作用。

3.2 实践基地内部管理

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内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内部管理观念较为陈旧,且有行政化倾向;二是没有发挥好基地的“开发、流动、联合”机制作用,离基地高效运行的理想机制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三是支撑基地的队伍建设滞后,不能满足基地在科研方面的需要,且对基地科研人员管理比较复杂。而利益相关者理论会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内部管理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该理论主要强调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基地的管理,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实践基地核心利益相关者,也包括实践基地重要利益相关者、实践基地间接利益相关者以及实践基地边缘利益相关者。内部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基地人才队伍管理、基地科研管理、基地相关资源管理、基地运行制度管理以及学生管理等,因此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对实践基地内部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以确保基地的健康发展。

3.3 实践基地外部共同治理模式

针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利益相关者外部共同治理模式,其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能够探索一种利益相关者各方共同参与实践基地的决策。在该模式下,拥有基地决策权的一般不是地方政府和高校,而应该是基地的利益相关者委员会(The Council of Stakeholders),该委员会一般由地方政府、高校、企业、社区以及学生等利益相关者代表所组成,它主要在实践基地的资源分配、财务、实践教学安排、基地人事以及其他事务方面参与基地的各类决策和管理。但在现实中会存在一些因素制约实践基地利益相关者委员会的建立与完善,可以借用CLEAR模型作为基地系统化的便利的分析工具,这一模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能力(Can do)、意愿(Like to)、激活(Enabled to)、要求(Asked to)和回应(Responded to),它会对基地共同管理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一共同治理模式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实践基地共同治理模式没有考虑治理主体的主导力量、基地的治理权如何对称分布给所有利益相关者各方等。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外部共同治理模式作更深入的研究,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3.4 实践基地教育质量及评价

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教育质量、质量标准以及质量观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一些专家学者正试图建立一种实践基地的质量观,如对基地的教育质量观进行科学而规范的表述一直是这些学者思索的问题。当前社会对高校人才的规格、类型、层次需求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也应多样化,以适应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载体,也必须要树立多样化、层次化的教育质量观,以确保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实践基地要从利益相关者的这一共性要求角度为切入点,在多元化教育质量观的指导下,为实践基地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并为其评价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在遵循社会人才需求规律和高校教育规律且能直接反映实践基地教学质量特性的前提下,构建合理的、符合高校现状、能为企业、社区以及学生等各利益相关者接受的一套可行的实践基地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保障实践基地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促进利益相关者各方共赢的各类实践基地建设。

3.5 利益相关者视阈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思路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需要大学生参与其中,同时也是高校、政府、企业和社区等利益相关者主体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要相关者各方发挥长久的效能才能实现共赢。在基地建设中要理顺利益相关者之间各种关系,整合资源且合理利用与开发。

(1)整合资源,夯实基础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工作要办得有特色有成效,必须要整合多方资源,以夯实实践基地建设基础。具体而言,一是要将市场竞争机制积极引入实践基地建设,采用各种渠道对建设实践基地的重要性进行宣传,积极寻求地方政府与社会的支持;二是要与各级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以获得共建,在高校内部努力让每个院系和专业都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同时也需要让利益相关者各方在基地建设中承担应有的责任与义务;三是要让实践基地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各高校依据自身实际不断创新实践基地的模式和功能,探索实践基地的新类别;四是各类实践基地要以项目为依托,充分发挥高校教师与学生的智力和专业优势,优化实践基地环境,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深化高校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利益相关者各方共赢。

(2)构建共建共享机制

在高校各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建中,主要措施有:一是各类利益相关者关键的主体增加专门性投入,对基地齐抓共管;二是共建的利益方需要多方交流,互通有无,以情感为纽带连接各利益相关者;三是加强实践基地的制度建设,制定一些基地发展的制度性文件和相关政策,并明确各方责任和建立长效机制;四是利益各方共同开展的共建活动应该努力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和社会化。

实践基地资源共享就是利益相关者各方共同开发和利用实践基地资源,共享的主要措施是:一是完善跨校跨行业合作机制,实践基地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一个好的实践基地需要多个主体联合创建,这样能够最大化整合资源,相关者各方之间需要交流与沟通,这既可以拓宽高校的视野和发展空间,又能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渠道;二是要完善高校、政府、企业等利益各方的合作机制,这样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又能产生“1+1>2”的资源放大效应,促使实践基地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观;三是构建各利益相关者共享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实践基地教育信息化,组建开放、动态的实践基地教育信息资源库,这不仅是实践基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基地教育资源均衡的重要路径。

(3)基地运作要分类评估、共同监督

高校各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对大学生的德育、专业以及素质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基地类型不同,其稳固性也有所不同:如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的实践基地,相对比较稳固,存在的时间较长;高校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基地或是德育基地,由于受到高校与合作单位情况的影响,在这一类实践基地开展的活动变动性、随意性较大;若某一家企业创办的实践基地,由于受到自身正常生产的制约,大学生参观、考察等活动就要看企业的生产时间而定。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实践基地,高校要依据实际情况对其实践时间等环节作出合理的安排,也可以依据协议予以增加或撤销。

4 结语

为使实践基地能持续、稳定、健康运行,需要利益各方共同支持和监督,包括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精神鼓励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制定实践基地监督工作的相关规定,对基地采取年度检查制度,通过自查和实地检查相结合进行。其中自查主要是对基地实际运行情况作出自我评价,实地检查是一种现场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地的组织管理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等运行的基本情况,以多种方式共同督促和激励学生们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1]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21-242.

[2]M itchellA,Wood D.Toward a theory ofstakeholder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Defm ing the principle of whom and what really count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7,22(4):853-886.

[3]万建华.利益相关者管理[M].北京:海天出版社,1998:185-191.

[4]李心合.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利益相关者管理[J].当代财经,200l(l):66-70.

[5]贾生华,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5):13-18.

[6]陈宏辉,贾生华.企业利益相关者三维分类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4):80-90.

[7]吴玲,陈维政.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实施分类管理的定量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6):70-76.

[8]郝桂敏,企业需求、企业实力对利益相关者分类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7.

[9]胡赤弟.高等教育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J].教育研究,2005(3):38-46.

[10]胡子祥.高校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初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19.

[11]李平.高等教育的多维质量观: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6):53-58.

[12]尹晓敏.大学社会责任研究——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视角[J].辽宁教育研究,2008(2):6-10.

[13]张燚,张锐,高伟.高校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11):16-28.

Construction of Social Practice Bases for College Studentson the Basisof Stakeholder Theory

WU Bai-jun*

Luoding Polytechnic,Luoding,Guangdong,527200,China

Practicebasesarewhere college studentscarry outsocialpractices.Stakeholder theory providesan analysismetho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practicebases.Based on stakeholder theory,theauthormade studies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social practice bases,which reveals that there are four kindsof stakeholders:core stakeholder,major stakeholder,indirect stakeholder,andmarginal stakeholder.In addition,this paper explains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stakeholder theor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bases in system construction,internalmanagement,cooperative governance,and in education quality and evaluation.Itishoped that the study can providea framework for practicebase construction.

stakeholder theory;socialpracticebase for college students;practice;approaches for talents training;training of practice abilities

10.11885/j.issn.1674-5094.2014.09.03.01

1674-5094(2014)06-0113-06

G642.4

A

编辑:文彦元

编辑部网址:http://sk.swpuxb.com

2014-09-03

伍百军,1974年生,男(汉族),安徽无为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文化旅游和旅游职业教育。

广东省教育厅课题“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路与策划研究”(2013CZ024),粤高职管理教指委课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阶段性成果(YGL2013115)。

猜你喜欢

相关者利益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我的基地我的连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动态分析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