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血管患者89例临床防治分析与观察
2014-03-03戴昭芳
戴昭芳
(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卫生院,北京101113)
论著/高血压与脑血管病
老年心血管患者89例临床防治分析与观察
戴昭芳
(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卫生院,北京101113)
目的 探究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措施以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老年心血管患者89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针对性制定防治措施。结果 老年人中心血管患者男性比例相对于女性要高;心血管疾病病种从高到低排列如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结论 引发老年人出现心血管疾病的因素有很多,对于高危老年人群应该密切注意,加大健康宣教的力度,帮助老年人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最大程度降低心血管疾病出现的概率。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防治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不断深入,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临床上心血管疾病是较为常见的病症,在老年人疾病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该病有很高的致死率,对老年人生命健康有很大威胁。有相关研究结果提出,当前全球每年因疾病死亡的患者中,心血管疾病患者占据的比例超过30%,可以说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了老年人生命的头号杀手。近年来我国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全面深入的了解心血管患者的临床特点并针对性制定对应的防治措施,是临床当前一个重要课题。为深入了解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防治措施,对本院近年来收治的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老年心血管患者89例。其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范围为60-82岁,其平均年龄为(71.2±3.9)岁;病程范围为1-25年,其平均病程时间为(9.1±1.2)年。患者均接受本院心功能控制检测,结果显示全部符合我国制定的适应证范围。
1.2 方 法
对本次纳入研究范围内的对象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心血管病种、临床表现、病程等信息。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s),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老年人中心血管患者男性比例相对于女性要高,男性患者65例,占所有患者比例73.0%,女性患者24例,占所有患者比例27.0%,两者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
心血管疾病病种从高到低排列如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0例,占所有患者比例33.7%;高血压患者26例,占所有患者比例29.2%;冠心病患者21例,占所有患者比例23.6%;风心病患者7例,占所有患者比例7.9%;肺心病患者5例,占所有患者比例5.6%。
3 讨论
对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一旦发现需要立即进行对症治疗,而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还有出院之后的日常生活,均需要注意不要接触引发疾病的高危因素,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达到降低疾病致死概率的效果。老年人的身体器官以及机能均呈现不断退化的情况,反应较为迟钝,加上心血管疾病因为患者本身情况不同,临床表现的典型性并不明显,因此老年心血管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出现误诊漏诊事件的概率相对较高。老年患者在就诊时医生应该对其病史状况、生命体征还有临床表现等情况详细询问和了解,其中对于不知原因而出现的呕吐、昏厥、头晕、胸痛、休克、乏力、腹痛等不具特异性的临床表现需要特别关注,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以上临床表现的则应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患者心血管疾病才能不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降低心血管疾病的致死概率。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脑循环发生障碍,这是由于此类疾病老年患者以往可能存在脑动脉硬化病史或者脑部受供血液不足,一旦疾病发作则心排出量会明显下降,脑部因此陷入严重缺血的状态当中,所以如果老年患者忽然出现不明原因的昏厥,需要考虑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如果短时间内难以诊断的则先根据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抢救方法进行处理,让患者保持平卧姿势并给予吸氧、镇痛药以及硝酸甘油静滴等处理,抢救过程中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并使用心电图进行诊断[1]。
老年人大部分本身存在多种疾病,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合并疾病主要是高血压或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之所以容易伴发多种疾病,原因可能如下:(1)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下降,药物服用时没有严格遵循医嘱,降糖降压药物或者减量或者停止服用,因此引发低血压以及低血糖疾病的反复发作;(2)心血管疾病患者容易出现神经纤维纠缠的情况,经过一定时间发展后会使得患者发生微血管病变或者是脑部的物质代谢平衡被破坏;(3)血糖以及血压持续升高得不到控制的情况下也会影响患者的认知能力。心血管疾病作为慢性疾病本身并不具有感染性,但是却有遗传性,另外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也是引发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除了临床治疗外,防治措施更多的是需要注意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饮食结构以及运动训练等方面[2]。
日常的防治措施主要如下:(1)构建合理的饮食结构以及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饮食方面要遵循不偏食和不暴饮暴食的原则,控制动物脂肪、盐还有糖的摄入量。如心肌梗死患者有便秘症状则适当的应用缓泻剂,以免排便时过于用力加重病情。如有烟酒习惯的患者应该戒掉,尼古丁会引发出现冠心病,红酒可以适当应用,可软化血管;(2)患者心态要保持平和。大起大落的情绪容易引发出现心血管疾病,患者情绪明显起伏时血液当中胆固醇、三酰甘油还有游离的脂肪酸含量会明显增高,容易导致患者高血压或者血脂代谢平衡被破坏。患者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以及开阔的心胸,这样可降低病发概率[3]。
综上所述,引发老年人出现心血管疾病的因素有很多,对于高危老年人群应该密切注意,加大健康宣教的力度,帮助老年人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最大程度降低心血管疾病出现的概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王小冬.老年患者代谢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2,06(01):229-230.
[2] 闫卫东.314例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防治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3,11(03):130-131.
[3] 蔡笔锋,傅金木,李征.172例老年人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J].中外医疗,2012,15(20):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