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表示“科举及第”意义的典故词

2014-03-03

关键词:及第科举典故

王 虎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大连辽宁 116081)

典故词是历代文人利用古代典籍中的词语或故实所创造的新词,是特定时代所流行的经典文化的产物。科举作为唐宋以后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开通了平民入仕、青云直上的道路,成为许多读书人人生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人们期盼科举,梦想科举中选,关于“科举中选”常见的词汇有“上第”①、“及第”②、“擢第”③、“登科”④等等。但是这些词显得太平常,为了达到避俗求雅的目的,古人创造了许多关于科举中选的典故词。下面以出典年代为线索对这些典故词作一初步探索。

一、源自先秦两汉的“及第”典故词

1.探珠(探龙颔)

唐·唐求《伤张玖秀才》:“铜梁剑阁几区区,十上探珠不见珠。”“十上探珠不见珠”是对张玖多次进京求第未果表示同情。“探珠”是个典故词,出自《庄子·列御寇》:“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于尚奚微之有哉!”[1]《宋会要》对唐代进士、明经及第人数作统计:“进士科。每岁不过三十人。……以经术登科者,亦不及百人。”[2]所以唐代进士及第,其难度如同潜入九重之渊,取骊龙颔下之珠。这个典故演绎出数个关于及第的词语。如:

(1)“探龙颔”:比喻科举得第。唐·罗隐《寄前户部陆郎中》诗:“桂堂纵道探龙颔,兰省何曾驻鹤心。”唐·黄滔《寄同年封舍人渭》:“龙颔摘珠同泳海,凤衔辉翰别升天。”“探龙颔”“龙颔摘珠”都是相同的意思,比喻科举及第。

(2)“得珠”:比喻科举得第。曹邺《杏园即席上同年》:“白日探得珠,不待骊龙睡。”这首诗是化用《庄子·列御寇》的典故,说自己白日探得骊珠,表现了及第后的得意心情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宋·朱翌《谢刘宪惠龙眼诗》:“侠士从禽携弹去,鲛人探海得珠归。不须直待枯成腊,便遣尊前解褐衣。”这首诗用“龙眼”借喻为“珠”,“得珠”比喻为科举及第;下句“解褐衣”即谓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2.登庸

明·徐霖《绣襦记·父子萍逢》:“领父命长安科试,幸登庸占榜魁。”“登庸”的意思是说科举考试及第,出自《书·尧典》:“帝曰:畴咨若时登庸。”孔传:“畴,谁。庸,用也。谁能咸熙庶绩,顺是事者,将登用之。”原文的意思是被选拔任用。唐代有“做官”义。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相国李公固言,元和六年下第游蜀,遇一老姥,言:‘郎君明年芙蓉镜下及第,后二纪拜相,当镇蜀土。某此时不复见郎君出将之荣也。'明年,果然状头及第,诗赋题有‘人镜芙蓉’之目。后二十年,李公登庸,其姥来谒。”文中“登庸”与“拜相”呼应,意思明了。从明朝开始,乡试中举就有了做官的资格,“登庸”也引申出科举及第义。我们来看两个明朝的例证:

刘毅斋之子三人。当毅斋之始入学也,其孟生,名之曰甫学;始举于乡也,其仲生,名之曰甫登;始从政也,其季生,名之曰甫政。毅斋将冠其三子,而问其字于予。予曰:“君子之学也,以成其性;学而不至于成性,不可以为学;字甫学曰子成,要其终也。学成而登庸;登者必以渐,故登高必自卑;字甫登曰子渐,戒其骤也。登庸则渐以从政矣;政者,正也,未有己不正而能正人者;字甫政曰子正,反其本也。”毅斋起拜曰:“乾也既承教,岂独以训吾子。”[3]

刘毅斋参加乡试中举时,第二个孩子出生,所以取名为“甫登”,意思是刚刚登科。孩子长大后取字“学成而登庸”是说学业大成且参加科举考试中选。“登庸则渐以从政”是说乡试中举后就逐渐开始从政。可见,“登庸”完全具备了“中举”义。

又,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三十二:“或期望日后富贵荣华皆如其愿。或期望功成名遂告老归田。或期望子孙登庸以继书香。”[4]“登庸以继书香”是“科举中举来继承书香门第”。

3.化龙

传说鲤鱼跳过龙门而变化成龙,比喻进士及第。孟球《和主司王起》:“当年门下化龙客,今日余波进后生。”颜萱《送羊振文归觐桂阳》:“临歧独有沾襟恋,南巷当年共化龙。”薛昭蕴《喜迁莺》词之二:“桦树深处白衫新,认得化龙身。”这个典故来自已经亡佚的汉·辛氏《三秦记》。

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暮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者便化为龙。又林登云,龙门之下,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5]

龙门难登,但是只要登上龙门,就可以成龙,于是,人们就用此比喻进士及第。另外,由于《三秦记》中有鲤鱼跳上龙门时“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的说法,所以,唐代的读书人考中进士和以后升官的时候,都要举行盛大的宴会进行庆贺,其中必须办置的一道菜就是烧鲤鱼,这种宴会也被称为“烧尾”。因此,后来又有人称中了进士是“烧尾”。“化龙”这个典故演绎出数个关于及第的词语。如:

(1)成龙:比喻科举及第。《敦煌变文·父母恩重经讲经文》:“霄汉会当承雨露,高科登第出风尘。多应不久逢新喜,何异成龙脱故鳞。”[6]“高科登第”与“成龙脱鳞”对应,“成龙”之科举及第义显而易见,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清末,如严复《救亡决论》:“千万旅进,人皆铩羽,我独成龙,是冥冥中之鬼神,又许我为儒也。”

(2)登龙:比喻科举及第。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登龙旧美无斜径,折桂新荣尽直枝。”《唐摭言》卷九:“仰温树之烟,何人折桂?泝甘泉之水,独我登龙。”

(3)龙头客:比喻科举及第的人。宋·辛弃疾《满江红·贺王帅宣子平湖南寇》词:“三万卷,龙头客,浑未得,文章力,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邓广铭《笺注》:“王宣子于绍兴十八年戊辰举进士第一。”宋·王安中《虞美人·赠李土美》:“持杯满劝龙头客,荣遇时方得。”这两首词都称科举及第的状元为“龙头客”。

(4)失龙鳞:比喻科举落第。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一“怨怒”:“张曙、崔昭纬,中和初西川同举,相与诣日者问命。时曙自恃才句籍然,人皆呼为‘将来状元',崔亦分居其下。无何,日者殊不顾曙,目崔曰:‘将来万全高第。'曙有愠色。日者曰:‘郎君亦及第,然须待崔家郎君拜相,当于此时过堂。'既而曙果以惨恤不终场,昭纬其年首冠。曙以篇什刺之曰:‘千里江山陪骥尾,五更风水失龙鳞。昨夜浣花溪上雨,缘杨芳草属何人?'”[7]“千里江山陪骥尾,五更风水失龙鳞”反映了张曙对落第的自嘲和失意。

二、源自魏晋六朝的“及第”典故词

唐·孙棨《北里志·裴思谦状元》记载裴思谦状元及第后,曾赋诗曰:“银缸斜背解鸣珰,小语低声贺玉郎。从此不知兰麝贵,夜来新惹桂枝香。”[8]其中“夜来新惹桂枝香”的意思是:裴思谦及第后,妓女与之缠绵进而沾染了桂枝的香气,表明了妓女对新进士的倾慕之情。为什么裴思谦认为自己有“桂枝”的芬芳,而不是“江离”“辟芷”与“秋兰”的芬芳呢?其实这里的“桂枝”是一个典故词,隐含了“科第”等义。此典故最早出自《晋书》:

武帝于东堂会送,问(郤)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9]

这句话是郤诜自谦之词,意思是虽然我被推为贤良,被认为天下第一,然而这只不过是桂林中的一枝,昆山中的一块小玉而已。我们知道,科举制度是从南北朝时期的察举制度发展而来的,郤诜参加的策试就是后代科举的前身,所以,这个故事演绎出数个关于及第的词语。如:

(1)“郤诜枝”“郤枝”:五代·和凝《小重山》词:“正是神京烂熳时,群仙初折得,郄诜枝。”唐·罗隐《东归别所知》诗:“邹律有风吹不变,郄枝无分住应难。”宋·刘筠《与客启明》诗:“秦痔从来易得车,郄枝今比我何如。”

(2)“东堂桂”:五代齐己《赠孙生》诗:“待折东堂桂,归来更苦辛。”宋·张先《感皇恩》词:“第名天陛首平津,东堂桂,重占一枝春。”

(3)“一枝桂”:唐·李白《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诗:“欲折一枝桂,还来雁沼前。”唐·罗隐《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因思一枝桂,已作断根蓬。”唐·伊璠《及第后寄梁烛处士》:“绣毂寻芳许史家,独将羁事达江沙。十年辛苦一枝桂,二月艳阳千树花。”

(4)“桂折一枝”:唐·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诗:“自知群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

另外,这个典故还形成了一些复音词,如折桂、掇桂、擢桂、攀桂、得桂等。

三、源自唐朝的“及第”典故词

1.蟾宫折桂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古人认为月亮中有桂树,月亮中的阴影是桂花树,因此用“桂树”等来代表月亮。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唐·宋之问《灵隐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众所周知,从唐朝开始,“桂树”“桂枝”成为科举成功的典故,所以《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记载赵嘏诗曰:“天上高高月桂丛,分明三十一枝风。”指的是唐代进士及第约三十一人左右。

据《淮南子·精神训》记载“月中有蟾蜍”,古人认为月亮中有蟾蜍,所以称月亮为蟾宫,而蟾宫中的桂树又是科举及第的象征,所以古人又附会造出一些与月亮、蟾蜍相关的科举及第的典故词。

(1)“蟾宫折桂”:元·施惠《幽闺记·士女随迁》:“镇朝经暮史,寐晚兴夙,拟蟾宫折桂之梯步。”《红楼梦》第九回:“彼时黛玉在窗下对镜理妆,听宝玉说上学去,因笑道:‘好,这一去,可是要蟾宫折桂了,我不能送你了。'”

(2)“登蟾宫”: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世以登科为折桂,此谓郄诜对策东堂,自云桂林一枝也,自唐以来用之……其后以月中有桂,故又谓之月桂。而月中又言有蟾,故又改桂为蟾,以登科为登蟾宫。

(3)“步蟾”:明·沈受先《三元记·讲学》:“腹饱五车期步蟾。”

(4)“攀蟾折桂”: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当日个废寝忘食,铸铁砚长分磨剑的水;到今日攀蟾折桂,步金阶才觅着上天梯。”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休为那约雨期云龙氏女,送了个攀蟾折桂俊多才。”

2.席帽离身

唐宋时期,未中举的读书人出门常携带席帽,席帽成为这些人身份的标志。唐·寒山《闻道愁难遣》诗“谁知席帽下,元是昔愁人”中“席帽”“愁人”强调的屡次落第举子的愁愤心情。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李)巽字仲权,邵武人,以《蜃楼》、《土鼓》、《周处斩蛟》三赋驰名;累举不第,为乡人所侮曰:‘李秀才应举,空去空回,知席帽甚时得离身。’巽亦不较。至是乃遗乡人诗曰:‘当年踪迹困泥尘,不意乘时亦化鳞。为报乡闾亲戚道,如今席帽已离身。'盖国初犹袭唐风,士人皆曳袍重戴,出则以席帽自随。”

从上文可知,“席帽离身”就是指科举及第。所以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六云:“然唐时席帽,乃举子所戴,故有‘席帽何时得离身'之句。”卢仝《走笔追王内丘》:“忽然夫子不语,带席帽,骑驴去,余对酴酝不能斟。”其中“带席帽,骑驴去”,意思是说落第而归。

3.金榜题名

金榜是古时科举殿试揭示被录取者名单的榜,也叫黄榜。名字写上金榜,借指科举及第。

唐·李宣古《和主司王起》:“恩光忽逐晓春生,金榜前头忝姓名。三感至公裨造化,重扬文德振寰瀛。”“金榜前头忝姓名”即金榜题名。这个典故来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绝寄旧同年日:‘金榜题名墨尚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四、源自宋朝的“及第”典故词

1.“朱衣点头”

《天中记》卷三八引宋·赵令畤《侯鲭录》:“欧阳修知贡举日,每遇考试卷,坐后尝觉一朱衣人时复点头,然后其文入格……始疑侍吏,及回顾之,一无所见。因语其事于同列,为之三叹。尝有句云‘唯愿朱衣一点头。'”后乃称科举中选为“朱衣点头”。明·徐渭《女状元》第二出:“文章自古无凭据,惟愿朱衣暗点头。”明·程登吉《幼学琼林》:“文章入式,有朱衣以点头;经术既明,取青紫如拾芥。”这个典故衍生出一系列比喻科举中选的词语:

(1)“点头”:《古今小说》卷十一:“旧年曾作登科客,今日还期暗点头。”

(2)“点朱衣”:明·阮大铖《燕子笺·入闱》:“暂点朱衣收秀士,好开青眼看娇娃。”

(3)“帘前朱衣”:清·纪昀《滦阳消夏录》五:“明明案牍,帘前何处有朱衣。”

(4)“头点朱衣”:明·无名氏《鸣凤记·拜谒忠灵》:“王策献君前,头点朱衣圣恩眷。庆朝廷明盛,罗网英贤。”

(5)“朱衣点”同“朱衣点头”:清·龚自珍《吴市得题名录一册题其尾一律》:“朱衣点过无光气,淡墨堆中有废兴。”

(6)“朱衣点额”:宋·王之道《胜胜慢·和刘春卿有怀金溪》:“须信赤绳系足,朱衣点额,终在休叹淹徊。梅实槐花,看看便是相催。座上觥筹交错。”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八:“年年科举,岁岁观场,不能得朱衣点额,黄榜标名。”

表示“科举及第”意义的典故词语有比较独特的时代特点和语用背景,这些典故词语大多产生于古代、用于古代且多是书面语,虽然在当代人们交际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很小[10],普通人对典故词语的了解也是非常有限,但表示“科举及第”的典故词语作为一类特殊的词汇群体又客观地存在于语言现实之中[11],分析这类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进一步探求科举文化的内涵。

注释:

① 唐·李复言《续幽怪录·张庾》:“明年春,〔庾〕进士上第焉。”

② 唐·韩愈《与祠部陆员外书》:“其后一二年,所与及第者,皆赫然有声。”

③ 唐·张鷟《朝野佥载》:“杜景佺,信都人也……刚直严正,进士擢第。”

④ 唐·戴孚《广异记》:“周颂者,天宝中进士登科。”

[1](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1061.

[2](清)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4:4264.

[3](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四·刘氏三·子字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07.

[4](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M].北京:中华书局1958:296.

[5](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六·龙门[M].北京:中华书局1983:3839.

[6]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975.

[7](五代)王定保.唐摭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125.

[8]丁如明,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下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417.

[9](唐)房玄龄,等.晋书·郤诜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1443.

[10][韩]崔真娥.唐代传奇《李娃传》的转用:朝鲜汉文小说《王庆龙传》[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11]张思齐.《春秋胡传》和宋元明科举[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猜你喜欢

及第科举典故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从《红楼梦影》看顾太清对科举仕途的思考
《朝野类要》入仕制度词汇考释
唐代科举的投卷与荐举之风
闻鸡起舞
科举干禄与语文辞书编纂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宁波与湖州府科举状元比较研究
“第”字的用法(汉字故事)
“先辈”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