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2014-03-03曾双龙徐俊波胡咏梅
曾双龙,徐俊波,胡咏梅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曾双龙,徐俊波,胡咏梅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的相关性。
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2014,29:690.)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与动脉僵硬度、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颈动脉斑块有一定的相关性[1-4],但目前研究结论仍不一致,多数研究得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颈动脉斑块存在独立相关性,亦有少数研究得出了阴性结论,同时药物干预性研究亦不支持HHCY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旨在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与HCY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对象:连续入选2012-03至2013-03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入选标准:①年龄大于40岁;② 高血压病诊断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5];③ 近半年未服用叶酸及B族维生素者。排除标准:① 继发性高血压;② 严重肾功能不全;③ 全身衰竭、恶病质;④ 纽约心功能分级(NYNH)III、IV级;⑤ 合并严重肝脏及肺疾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等情况。吸烟定义:每天吸1支以上,连续吸超过6个月;饮酒定义:每日饮2瓶啤酒或56度白酒50 ml以上,>5次/周,持续6年以上;高血压病程:以年为单位表示;高血压1、2、3级划分标准:以收缩压(140~160)mmHg(1 mmHg=0.133 kPa)、(160~180)mmHg、≥180 mmHg或以舒张压(90~100)mmHg、(100~110)mmHg、≥110mmHg为准。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高血压患者410例,年龄M(QR)71.5(16.75)岁。根据颈动脉血管彩超将410例患者分为两组: 颈动脉斑块阴性者为对照组(n=138),颈动脉斑块阳性者为试验组(n=272)。
血生化检查: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尿酸、空腹血糖。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410例患者于入院后第二天清晨、空腹取肘前静脉血3 mL。快速分离血清送检。HCY检测应用西门子公司ADVIA Centaur XP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水平。本研究将HCY≥10 μmol/L作为HHCY的判断标准[5]。
颈动脉斑块检测:使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CUSON Antares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其颈部,检查时头偏向对侧,探头置于颈部,先从颈动脉起始部作纵向及横向扫查,依次检查双侧颈总动脉主干、分叉处、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测量管腔内膜交界面到中膜与外膜交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内膜一中膜厚度(IMT),在颈动脉分叉处及其前后1cm处测3次,计算平均IMT[6]。本研究以颈动脉分叉处平均IMT<1.2 mm为正常,颈动脉分叉处平均IMT≥1.2 mm为内中膜增厚,颈动脉分叉处平均IMT≥1.4 mm为斑块形成。
动态血压监测:采用无创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美国WELCH ALLYN,INC公司6100series),监测24 h血压。受试者均检测左上臂血压。调定白昼(9:00~23:00)每隔15 min,夜间(23:00~次日9:00)每隔30 min自动充气测压1次。记录并贮存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有效动态血压数据定义为监测时间>24 h且有效读数>85%。经数据统计分别测量得出24 h 、白昼、夜间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独立样本的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QR)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检验,频数分析采用行乘列X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独立相关性分析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男性比例高、年龄大、HHCY比例高、HCY及血肌酐水平高,夜间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脉压、白昼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高,白昼平均舒张压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与影响因素、影响因素间的Spearman 相关分析:颈动脉斑块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均较弱,其中与性别、年龄、血肌酐、HCY、24 h平均舒张压的相关性相对较强[秩相关系数(rs)分别为0.103、0.341、0.132、0.179、-0.109 ];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s为0.894,P<0.001)、血肌酐与血尿酸相关系数较大(rs为0.559,P<0.001),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弱,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下。余详见表2。
表2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与影响因素及其与影响因素间的Spearman 相关分析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影响因素全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 选择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的指标如性别、年龄、HCY、血肌酐、夜间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脉压、白昼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和临床认为对颈动脉斑块可能有重要影响的指标如吸烟、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病程及高血压分级(虽然这些指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间差异不显著)作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全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的自变量,对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与颈动脉斑块显著呈负相关(比数比为0.326,P=0.025),余详见表3。但逐步Logistic回归(方程为Y= -3.418-0.057×年龄) 分析显示,仅年龄与颈动脉斑块呈独立相关(比数比为1.059,P=0.001)。 表4
表3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影响因素全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
表4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影响因素间的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较高,且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发生率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女性(71.21 vs 61.79,P=0.044)。通过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与颈动脉斑块存在独立相关性,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如龚辉等[7]发现吸烟和年龄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刘明勇等[8]发现年龄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本横断面研究是既往相关研究的验证与补充。
HCY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与目前已有的研究结论不一致。从1969年McCullytll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与HCY升高有关以来,学术界对HHCY是否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一直存在分歧,近年来随着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试验的广泛开展,目前倾向于HHCY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预测因子,是否为其独立危险因素有待进一步证实。已有研究表明HCY可通过致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及内质网应激、免疫反应等多种细胞机制损伤内皮细胞功能,通过降低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升高内皮素水平,促进血管平滑肌增值,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和发展[9]。多项研究发现,颈动脉斑块阳性患者HCY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人群[10-12],亦有研究[13]显示HCY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本研究显示颈动脉斑块与HCY呈正相关(rs=0.179,P<0.01),与既往研究一致[13,14]。但本研究通过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HCY与颈动脉斑块呈非独立相关性,与既往研究[15,16]得出HCY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的观点不一致,与近期Alsulaimani 等[17]研究得出的HCY增高与颈动脉斑块形态及面积较大独立相关亦不相同,分析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 入选人群不同,如本研究以心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老年患者比重大,而年龄与HCY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年龄在HCY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分析中起到了重要的中介及桥梁作用,年龄与颈动脉斑块的关联性明显强于HCY与颈动脉斑块的关联性(rs为0.341 vs 0.179),从而得出颈动脉斑块与HCY呈非独立相关性,而与年龄呈独立相关性;② 研究方法不一致,如本研究分析发现HCY呈非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因素,再将筛选出有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颈动脉斑块的独立相关性因素,方法学上的不同亦可能是本研究与既往类似研究不吻合的原因之一,因此HCY是否为颈动脉斑块的独立相关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
本组研究还发现空腹血糖、吸烟、饮酒、24动态血压、血脂、尿酸与颈动脉斑块无明显相关性,此结论与国内部分文献不同[18]。其原因考虑如下:① 研究人群不同,如本研究多数患者(占0.705)一直或近期服用过降脂药,血脂水平有很大程度降低,使得其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显得不那么紧密,因此本研究不能外延至其他患者特别是未服用降脂药的患者;②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一种在大动脉内层经过长期进展的慢性、退化性的炎症性疾病过程[19],它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能有多重因素共同参与颈动脉斑块的形成,而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HCY等因素是超出其他危险因素(如血糖、吸烟、饮酒、血脂、尿酸)之外的主要因素。③ 本研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使用情况相似,血压控制可,从而使血压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被掩盖。
目前,对于HHCY与心脑血管病的因果关系尚无定论,应用大剂量叶酸或维生素B6、维生素B12亦未有明显疗效,尤其是主要冠心病终点事件(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未见减少[20],但能否延缓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其危险性和并发症,尤其是减少脑卒中及颈动脉斑块形成尚缺乏大样本临床研究,因此尚需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1] Tayama J , Munakata M, Yoshinaga K, et al. Higher plasma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more advanced systemic arterial stiffness and greater blood pressure response to stress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Hypertens Res, 2006, 29: 403-409.
[2] Levy D , Hwang SJ, Kayalar A, et al. Associations of plasma natriuretic peptide, adrenomedullin, and homocysteine levels with alterations in arterial stiffness: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Circulation, 2007, 115: 3079-3085.
[3] 刘玉明, 汤佩麟, 王敏明, 等. 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中国循环杂志, 1999, 14: 137-139.
[4] 张明华, 叶平, 骆雷鸣, 等.社区健康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脉搏波速度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循环杂志, 2013, 28: 132-135.[5] 中国高血压防治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 3: 42-91.
[6] 蓝家富, 李天资.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诊断研究进展.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 23: 1061-1063.
[7] 荧辉, 胡瑞, 王亚芬, 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关系.中国临床医学, 2006, 13: 733-734.
[8] 刘明勇, 周立春.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因分析及其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9, 17: 409-411.
[9] Ueland PM, Refsum H, Stahler SP, et al .Total homocysteine in plasma of serum method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Glin Chem, 1993, 39: 1764-1779.
[10] 王敏健, 杨志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 27: 181-183.
[11] Robertson Julie, lemolo Franeeseo, Stabler Sally P, et a1.Vitamin BI2, homocysteine and carotid plaque in the era of folic acid fortification of enriched cereal grain products. CMAJ. 2005, 172: 1569-1573.
[12] 安可英, 闰晓红, 宓宝斌, 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狭窄的关系.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1, 34 : 42-43.
[13] 裴丽峰, 韩英, 向东贤, 等.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2, 41: 166-168.
[14] 周慧青, 孙宁玲, 杨松娜, 等. 颈动脉粥样斑块及内中膜厚度与冠心病的关系. 高血压杂志, 2000, 8: 287-288.
[15] 石洁, 商秀洋, 胡元会, 等. 合并糖尿病对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颈动脉硬化的影响.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0, 18: 951-954.
[16] 王宁, 余振球, 周子杰.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1263-1265.
[17] Alsulaimani S, Gardener H, Elkind MS, et a1. Elevated homocysteine and carotid plaque area and densitometry in the Northern Manhattan Study. Stork, 2013, 44: 457-461.
[18] 黄倩, 徐曜, 高彬, 等.男性2型糖尿病血尿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l, 27: 566-569.
[19] Libby P, Ridker PM.Inflammation and Atherothrombosis: From Population Biology and Bench Research to Clinical practice.J Am Coll Cardio 2006: 48(9 Suppl A): A33-A46.
[20] 曾双龙, 徐俊波, 胡咏梅.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2, 33: 650-653.
Correlation Study for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 and Carotid Plaque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ZENG Shuang-long, XU Jun-bo, HU Yong-mei.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gdu, Chengdu (610017), Sichuan, China
XU Jun-bo, Email: xujunbo2000@sina.com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 and carotid plaque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Methods: A total of 410 EH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according to carotid color ultrasound screening. Control group, n=138 patients without carotid plaque and Carotid plaque group, n=272. The baseline condition was compared between 2 group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arotid plaque and homocysteine level with other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were studied by Spearman correlation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Carotid plaque group had more male gender, elder age, higher levels of creatinine, pulse pressure and homocysteine, all 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only the age was independently related to carotid plaque (OR 1.059, P=0.001) in EH patients.Conclusion: Homocysteine level was positively but not independently related to carotid plaque formation in EH patients.
Hypertension; Carotid plaque; Homocysteine; Correlation
2013-10-18)
(助理编辑:曹洪红)
2011年四川省医学会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科研研究基金(SHD11-04)
610017 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内科
曾双龙 住院医师 硕士 主要从事高血压病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研究 Email: zengshuanglong168@163.com 通讯作者:徐俊波Email:xujunbo2000@sina.com
R541
A
1000-3614(2014)09-0690-04
10.3969/j.issn.1000-3614.2014.09.009
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410例,根据颈动脉血管彩超将其分为两组:颈动脉斑块阴性者为对照组(n=138),颈动脉斑块阳性者为试验组(n=272)。比较两组患者基线情况,使用Spearman相关及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斑块与心血管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男性比例高、年龄大、血肌酐、脉压及血浆HCY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年龄与颈动脉斑块呈独立相关(比数比为1.059,P=0.001)。
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浆HCY与颈动脉斑块非独立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