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课堂的博弈论
——读张维迎《博弈与社会》
2014-03-03徐冰
○ 徐冰
《博弈与社会》,张维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49.00元
翻开张维迎教授新书《博弈与社会》之前,心想着又是一本充满公式的繁冗著作。离开学校十年,早将高等数学还给了老师,因此也没有抱一丝能读懂它的希望。谁知事情往往跟想象的不一样,我居然被其中随处可见的社会现实问题所吸引,一读再读,理解上竟也没有很吃力。
我的学习生涯于北大无缘,读完这本书才觉得这真是一件憾事。一般高校课堂上所讲的博弈论大多枯燥无味,而这本由张维迎教授的课堂讲义所改编的著作却远远超出了对博弈论的一般介绍,不仅生动而且深刻,给人一种博弈论走出了课堂的感觉。
张维迎在开篇序言的第一句话是“贯穿于本书的主题是:人类如何才能更好地合作?” 关于“合作”这一命题,亚当•斯密早在《道德情操论》中就提出了“人何以合作”,及至经济学绵延了两个多世纪的今天,人们终究还没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不是不想解决,而是太过于复杂,它牵涉心理、制度、历史、文化等许多“秘境”,还没有人真正能够将它们整合起来。所有的分析工具,经济的、历史的、社会的、数学的、信息的……在这个研究对象前,总是有太多的局限性,而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总不可能对所有的领域问题都洞若观火,更何况影响人类合作的纷繁世界又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
面对如此困难,张维迎并没有就此放弃,反而认为“幸运的是,人类具有吃一堑长一智的本领”,正是这种本领,让人类不断发明各种技术、制度、文化等工具来克服合作的障碍,比如,文字、货币、产权等就是为了跨越囚徒困境、实现合作而发明出来的。因此,“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囚徒困境、又不断走出囚徒困境的历史”。所以,作者愚公移山般地开始了对这一命题的研究,而博弈论就是他最称手的工具。
我一直将博弈论视为经济分析的一种工具,仅此而已,而这本书却颠覆了我的这个认知。众所周知,博弈论经过多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学者们的演绎,已经具有近乎裹挟一切的解释力,但是却天生没有多少预测力。张维迎教授使用博弈论来探讨人类合作,却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理论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要“改进制度,让所有人在良好的制度中变成‘理性人’,促进人类的合作,从而推动人类的进步”。要让人们都变成“理性人”,就得让普罗大众都明白合作的原理和意义,如果使用莫测高深的公式、矩阵来解释显然是行不通的,你得把难的原理用简单的语言讲出来。由于文字工作的原因,这些年我也读过不少书,能做到这一点的学者太少太少了。张维迎教授无疑在这方面又做了很大的努力,让这本书走出了象牙塔,显得很“亲民”。它的可读性也许就是它能获得“和讯华文财经图书大奖”的原因之一吧。
而成就这本书“亲民”形象的一大特点就是书中随处可见的举例。举例无疑是将意会言传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大量的佐证材料远远超出了经济的范畴,除了囚徒困境、纳什均衡、信息不对称等经典案例,还有历史的(如古代婚姻制度、古代官员选拔机制)、政治的(如英国的民主化、腐败方程式)、法律和社会规范的(如严禁随地吐痰的规定、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众多案例。作者就好像编织了一张涵盖经济、政治、法律、社会和文化的“网”,而这张网的主线就是博弈论,网住的就是“人类合作”这一主题。
在这些举例中,我特别感动的是读到有关北大改革的那段文字,我想这些原本应该只有在亲身参与过北大改革的张维迎的课堂上才能听到。当年的那场体制内改革给作者本人所带来的压力与非议,我想是别人无法体会的吧,而作者却能在多年以后将其中遇到的问题拿到课堂上、书本上,洗尽铅华之后埋头于学术,沉静背后所彰显的正是一种内敛而独立的学术品格。单从这一点,就让我对作者肃然起敬。
当然,诚如之前所说,面对“人类合作”这一庞大命题,任何工具都有局限,博弈论也不例外,比如该书将很多道义问题转化为利益问题,希望博弈论的训练能够让读者更加明智、接近于“理性人”,从而能放眼长远,努力与他人合作并促进更广泛的社会合作,但是不能逃避的是影响人们合作的非理性因素是广泛存在的,这也注定在某些问题上博弈论解释力也是不够的,更遑论预测力或指导力。博弈论只是为我们促进人类合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与工具,却不是一个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百宝囊。
总而言之,基于一个经济学者的责任感,该书的作者并未取巧于研究一些热点问题,而是尝试着直击“人类合作”这一根本问题,用所擅长的博弈理论串起一张涵盖经济、政治、法律、社会和文化的“网”,试图从中发现“合作”的秘密,而且用通俗的语言和丰富的举例来试图向大众解释博弈论的原理。这种尝试成功与否就交由读者评说,可单是这种治学的态度,我觉得就是目前学术圈内所缺乏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有志之士必将上下而求索。一本书写八年,在这个什么都可以速成的年代,很稀罕。不值得一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