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感悟 建模
2014-03-03祝林
祝林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总体目标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里第一次把“双基”目标拓展为“四基”目标。而纵观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几乎所有的数学思想都能在这一阶段找到“原型”。尤其是各册教材中“数学广角”的教学,是渗透数学思想和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最好时机。但是否进行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就能渗透数学思想和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呢?答案是否定的。下面,就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数学广角——找次品”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感想。
【第一次试教】
一、初步感知
出示例题:这里有5瓶钙片,其中1瓶少了3片,设法把它找出来。(说明:那个较轻一点的我们称之为“次品” 。讨论方法得出:可以用天平把它找出来。)
师:至少称几次,一定能找出来?请你先思考,再用图和文字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生思考,绘图)
生1:至少用2次一定能找出来。(师板书)
■
师:和他的想法一样的同学请举手。(全班45人,有11人举手)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2:我也是2次,不过想法和他不一样。(师板书)
■
师:真不错!和他一样的有哪些同学?(有4人举手,多数学生比较茫然)
二、操作、拓展
出示例题:在9个零件里有1个是次品(次品轻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师:请你根据刚才的学习先想一想,至少需要几次一定能找出次品来,再画图说明。
生1:我先分成4份,结果是3次。(师板书)
■
生2:我也是称3次,但分的方法不一样。(师板书)
■
生3(急急地):我只要用2次就行了!
(其他学生都惊奇地看着他)
生3:我把9个零件也分成3份,每份是3个……
■
(有些学生还有其他方法,略)
三、归纳、总结
师:刚才我们从9个零件中,要找出1个次品,方法有很多。其中称的次数最少的方法是2次。请你仔细观察这些方法,想一想,怎样称可以使称的次数尽可能少?
生(由于时间关系,主要在教师的讲解下得到):分成3份,能平均分的要平均分;如果不能平均分,尽可能使每份个数接近,其中2份相同,另1份与这2份差1个。这样分,可以使称的次数尽可能少。
四、作业
题目:有13个零件,其中有1个较轻,至少称几次,可以把这个零件找出来。
同样是3次,但学生采用的方法还是不一样,主要方法如下:
4个4个称:
■
5个5个称:
■
6个6个称:
■
另外,有的学生用4次,甚至5次,还有较多的学生不会做。
反思:“找次品”是一堂典型的渗透优化思想的课,教学时教师不遗余力,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优化”思想。可仔细想一想,发现只是一厢情愿。试想,当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这一内容,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至少用几次”上,讨论、操作、画图,忙得不亦乐乎,最后得出结论的却是少数学生,而能够说出方法的,少之又少了。由于时间消耗过多,在临近下课的比较环节,学生基本上都处于被动状态,教师不得不把找的方法告诉学生。在作业中,他们原来怎么想的,还是怎么做。如上述课例的作业中,在13个零件中找一个较轻的次品,都是用3次,却是不同的分法、找法,体现不出“优化”在哪里,学生认为教师告诉他们的方法也是没用的。显然,第一次试教是失败的。学生在课前与课后没有任何“质”的变化,在找次品的方法上都存在问题,这样还谈什么数学思想的渗透与基本经验的积累呢?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一、对教材的解读不到位
教师要准确解读教材,必须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什么是“找次品”?
我曾调查过一些数学教师是否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熟知,结果绝大多数教师并不清楚。在这样的前提下,只根据教材“照本宣科”,必将会导致教学的失败。“找次品”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操作,使他们感悟到:把被测物品3等分,每次用天平测其中的2份;当不能3等分时,让其中的2份数量相同,另1份与这2份的数量相差1,用天平测数量相同的2份。这样测,才能使找到次品所用的次数最少。这里主要渗透的是“优化”的数学思想。
2.怎样用天平“找次品”?
在教学“找次品”时,教师往往追求结论而忽视了对天平特征的分析。为什么在找次品时,要把被测物品进行三等分?这是由测量工具——天平决定的。天平有两个托盘,都可以放物品,共可放两份,另外,旁边还可以有一份。这样测量时,如果平衡,则两个托盘中的两份都被排除;如果不平衡,则没有次品托盘中的一份和旁边的一份被排除。在上述案例中,由于教师从没想过这个问题,也就缺乏了引导学生对被测物品进行三等分的意识。如在第一个环节中,当被测物品是5个时,两个学生找的次数都是2次,但方法不一样。由于教师对这两种方法缺少了必要的比较、归纳,造成了学生认为两种都行,在接下去的学习中,仍然按自己的想法去解决问题。学生的测量方法仍然是漫无目的的。直到课的结束,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任何的提升,方法没有得到优化,更别说建模了。
3.怎样解读教材中的“找次品”?
不妨先看看教材中的两个例题:
■
■
仔细分析教材,不难发现:教材中对这一内容的编排,采用的都是对小数据的研究,首先被测物品是5个,在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找的基础上,概括出用天平找比较便捷;接着,重点研究被测物品是9个,通过合作、交流、讨论、归纳,得出最佳方法。在找到最佳方法的同时,建立起模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模型思想。因此,我们对教材中的“找次品”,可作如下解读:
■
教师通过正确解读与处理教材,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怎么找次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找次品的方法(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目标)。同时,通过对教材中找次品方法的优化,引起学生的思考:为什么这样找(落实基本思想、基本经验目标)?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自动建模。
二、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把握不准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学生进行的。因此,能否起到高效的教学效果,取决于能否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对学生而言,找次品一课,是一节思维含量高、难度大的课,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把握不准主要体现在:
1.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水平脱节
“找次品”表面上看是从生活中抽取出的学习内容,实际上与学生的生活现实相差甚远。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类似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感性认识,一下子要提高到抽象的思维高度,思维的跳跃性太大,学生难以企及,表现在课堂上,学生一直处于被动、茫然状态。
2.学生的数学素养跟不上
要找到次品,又要解释给别人听,除了要有较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外,还需要具备高超、简练的作图能力和准确、有条理的数学表达能力,这三者缺一不可。作为五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在这三方面还十分欠缺,而教师又要让他们能较好地去完成“找次品”的任务,似乎有点“强人所难”。
3.“以己代生”式的教学
由于找次品的内容教师以前没有接触过,只通过阅读《教师用书》得知找次品的方法。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很想把这个结论“告诉”学生,但又要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由此,造成了像上述案例中没有目的、没有归纳提升、没有层次的操作,在临近下课,教师不得不把结论告诉学生。这是一种典型的“以己代生”的思维方式,也是不了解学生的结果。教师在课前认为内容比较简单,学生能比较容易理解、掌握,在这种“想当然”的思想下进行的教学肯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由于上述原因,使学生在缺乏数学思维的操作、探究的基础上,无法积累明确的操作经验,无法获得切身的感悟,以致建模成为“空中楼阁”。
根据上面的反思,我重新设计了教学,在第二次试教中,效果明显好于第一次。
【片断一:孕伏分三份】
学习例1:这里有5瓶钙片,其中1瓶少了3片,设法把它找出来。(说明:那个较轻一点的我们称之为“次品”。讨论方法得出:可以用天平把它找出来。)
师:至少称几次,一定能找出来?请你先思考,再用图和文字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生思考,绘图)
生1:至少用2次一定能找出来。先给它们编号,从1号到5号。先在天平两边各放1号和2号,如果天平不平衡,就能找到;如果平衡,就在两边分别放3号和4号,如果天平不平衡,就能找到,如果平衡,那么5号就是了。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2:我也是2次,不过想法和他不一样。先分成3份,其中1、2号为一份,3、4号为一份,5号一个一份。在天平两边分别放1、2和3、4号,如果平衡,那么5号就是次品;如果不平衡,再称轻的那两个,在天平两边各放一个,肯定能找出。
师(引导):同样是用2次,可是他们分的方法却不同。我们想一想,用天平要尽快、一定找到次品,每次淘汰的数量越多越好呢?还是越少越好?
生3(不以为然):当然是越多越好了。
师:那么我们来比较这两种分法的第一次称(第一次都不能找到)。第一种是每个1份,共5份。第二种先是2个2个分,剩下的1个单独分,共3份。第一次称,哪种方法淘汰得快?
■
生3(短暂的思考后):第一种淘汰2个,就是在天平上的2个;第二种是淘汰3个,就是天平上一边都是正品的2个,再加上旁边的一个。所以第二种淘汰得快。
师(追问):是这样的吗?(板书:分5份第1次淘汰2个;分3份第1次淘汰3个)
师:都是用2次找到次品,可是由于分的方法不同,在找的过程中淘汰的个数却是不一样的。根据经验想一想:如果钙片数量越来越多,找出其中1瓶较轻的,你是一个一个分呢?还是分成3份?
生(大多数):分成3份,这样淘汰得多。(少数学生表示怀疑。)
评析:在这一片断中,学生不但明确了“次品”的含义,而且根据知识和经验,明白了“至少、一定”的意思,把运气排除在外。而更为重要的是,当被测物品是5个时,尽管分成5份和分成3份找的次数都是2,教师并没有就此收手,而让学生结合图示比较得出:分成3份,第1次找淘汰的个数比分成5份淘汰的要多,即逐群检验比逐个检验速度快。这更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这里通过比较得出的结论用板书写下来,目的是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形成一种定式:分成3份较好一些。尽管还有一些学生表示怀疑,但这种分法为接下去的学习提供了方法暗示。
【片断二:明晰分三份】
师:刚才在5瓶钙片中,用天平找1瓶较轻的,我们至少用2次,一定能够找到。如果在6瓶钙片中,有1瓶较轻的,用天平称至少几次,一定能找到?
生(脱口而出):3次。
师:不要忙着回答,请用刚才的学习方法,来研究一下。(生思考、画图,师巡视)
生1:我是一个一个分的,先测①号和②号,平衡;再测③号和④号,平衡;最后测⑤号和⑥号,肯定找到。用了3次。
生2:我只用了2次。刚才在5瓶钙片中找时,我们说分成3份找,淘汰得多、快。现在有6瓶,分成3份的话,正好2瓶1份,先测①②和③④,如果不平衡,假设在①②中,就测①②,肯定找到;如果平衡,就测⑤和⑥,肯定找到。(图略)
(师心中暗暗高兴,正想小结)
生3(急急地):我也是两次。我分成①②③和④⑤⑥两份,第一次测,肯定能确定在哪一边。接着就测那一边的3个,再用1次也一定能找到。这样共用2次。
师:大家对生3的回答有什么看法?
生4:如果分2份的话,第1次淘汰3个;如果分3份的话,第1次可以淘汰4个,还是分3份好。
生3:可我也是2次啊。
生5:这里是6瓶,要是7瓶的话,你怎么分2份啊?
(生3抓头,回答不上)
师:刚才生4说,分成3份的话,第1次可以淘汰4个,分成2份的话,第1次只能淘汰3个,分成6份的话,第1次淘汰几个?
生:2个。
师: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分成3份淘汰得多?这里是巧合呢,还是有规律的?
生6(迫不及待地):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天平有两个托盘,各放1份,旁边再放1份,这样找,每次有2份被淘汰,就最快了。
师(抓住不放):是这样的吗?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慢慢地,点头、若有所思的学生越来越多。)
评析:在5个被测物品的基础上,再加1个,找到次品,至少测几次一定能找到?学生的第一印象是3次。因为5个是2次,被测物品多了,找的次数当然也多了。是这样的吗?学生通过研究发现这是错觉。在6个被测物品中找1个次品,是对教材进行解读后补充进去的。用意有三:一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把被测物品分成3份,淘汰得越快。至此,学生已经初步形成“分三份”的意识。二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找的次数并不一定随着被测物品数量的增多而增加。三是当数量是6时,分3份刚好平均分,这是非常重要的,为接下去研究在9个物品中找1个次品埋下伏笔。
【片断三:明确三等分】
教学例2:在9个零件里有1个是次品(次品轻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生1:我分成3份:1个、1个、7个,……共要3次。
生2:我也分成3份:2个、2个、5个,……共要3次。
生3:我也分成3份:3个、3个、3个,……只要2次。
生4:我也分成3份:4个、4个、1个,……共要3次。
生5(欲言又止,在教师的鼓励下):我分成4份:2个、2个、2个、3个,……共用3次。
(先讨论,排除生5的回答。)
师:同样都是分成3份,可是找的次数却不一样,你发现什么?
生6(举手的越来越多):我发现9是3的倍数,当是3的倍数时,平均分最好了,这样淘汰得快,所以用的次数就少了。刚才6个就是这样的。
师(追问):要不是3的倍数呢?
生6:也要分3份,让其中的2份一样多,另一份要最接近,就是只能差1个,这样用天平测,淘汰得才快!(太好了!)
评析:至此,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学生已经明了!这是学生操作、画图、感悟的结果。这里的成功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暗示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从课始的讨论“为什么分3份”,学生有了一个模糊的意识,随着课的推进,这个意识逐渐清晰、明了,并主导着学生分的方法。二是脑中有天平。天平的特征是能同时称2份,当学生理解这一特征时,他们就时时想天平:要想找得快,就要淘汰得快。当上面两个因素合二为一时,学生轻易得出了找的方法。这样的设计,目标明确,难点分化,层层推进,感悟充分,水到渠成!“三等分”(或分三份)的模型已在学生认知结构中清晰建立起来。
(责编 金 铃)
师:大家对生3的回答有什么看法?
生4:如果分2份的话,第1次淘汰3个;如果分3份的话,第1次可以淘汰4个,还是分3份好。
生3:可我也是2次啊。
生5:这里是6瓶,要是7瓶的话,你怎么分2份啊?
(生3抓头,回答不上)
师:刚才生4说,分成3份的话,第1次可以淘汰4个,分成2份的话,第1次只能淘汰3个,分成6份的话,第1次淘汰几个?
生:2个。
师: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分成3份淘汰得多?这里是巧合呢,还是有规律的?
生6(迫不及待地):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天平有两个托盘,各放1份,旁边再放1份,这样找,每次有2份被淘汰,就最快了。
师(抓住不放):是这样的吗?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慢慢地,点头、若有所思的学生越来越多。)
评析:在5个被测物品的基础上,再加1个,找到次品,至少测几次一定能找到?学生的第一印象是3次。因为5个是2次,被测物品多了,找的次数当然也多了。是这样的吗?学生通过研究发现这是错觉。在6个被测物品中找1个次品,是对教材进行解读后补充进去的。用意有三:一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把被测物品分成3份,淘汰得越快。至此,学生已经初步形成“分三份”的意识。二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找的次数并不一定随着被测物品数量的增多而增加。三是当数量是6时,分3份刚好平均分,这是非常重要的,为接下去研究在9个物品中找1个次品埋下伏笔。
【片断三:明确三等分】
教学例2:在9个零件里有1个是次品(次品轻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生1:我分成3份:1个、1个、7个,……共要3次。
生2:我也分成3份:2个、2个、5个,……共要3次。
生3:我也分成3份:3个、3个、3个,……只要2次。
生4:我也分成3份:4个、4个、1个,……共要3次。
生5(欲言又止,在教师的鼓励下):我分成4份:2个、2个、2个、3个,……共用3次。
(先讨论,排除生5的回答。)
师:同样都是分成3份,可是找的次数却不一样,你发现什么?
生6(举手的越来越多):我发现9是3的倍数,当是3的倍数时,平均分最好了,这样淘汰得快,所以用的次数就少了。刚才6个就是这样的。
师(追问):要不是3的倍数呢?
生6:也要分3份,让其中的2份一样多,另一份要最接近,就是只能差1个,这样用天平测,淘汰得才快!(太好了!)
评析:至此,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学生已经明了!这是学生操作、画图、感悟的结果。这里的成功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暗示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从课始的讨论“为什么分3份”,学生有了一个模糊的意识,随着课的推进,这个意识逐渐清晰、明了,并主导着学生分的方法。二是脑中有天平。天平的特征是能同时称2份,当学生理解这一特征时,他们就时时想天平:要想找得快,就要淘汰得快。当上面两个因素合二为一时,学生轻易得出了找的方法。这样的设计,目标明确,难点分化,层层推进,感悟充分,水到渠成!“三等分”(或分三份)的模型已在学生认知结构中清晰建立起来。
(责编 金 铃)
师:大家对生3的回答有什么看法?
生4:如果分2份的话,第1次淘汰3个;如果分3份的话,第1次可以淘汰4个,还是分3份好。
生3:可我也是2次啊。
生5:这里是6瓶,要是7瓶的话,你怎么分2份啊?
(生3抓头,回答不上)
师:刚才生4说,分成3份的话,第1次可以淘汰4个,分成2份的话,第1次只能淘汰3个,分成6份的话,第1次淘汰几个?
生:2个。
师: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分成3份淘汰得多?这里是巧合呢,还是有规律的?
生6(迫不及待地):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天平有两个托盘,各放1份,旁边再放1份,这样找,每次有2份被淘汰,就最快了。
师(抓住不放):是这样的吗?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慢慢地,点头、若有所思的学生越来越多。)
评析:在5个被测物品的基础上,再加1个,找到次品,至少测几次一定能找到?学生的第一印象是3次。因为5个是2次,被测物品多了,找的次数当然也多了。是这样的吗?学生通过研究发现这是错觉。在6个被测物品中找1个次品,是对教材进行解读后补充进去的。用意有三:一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把被测物品分成3份,淘汰得越快。至此,学生已经初步形成“分三份”的意识。二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找的次数并不一定随着被测物品数量的增多而增加。三是当数量是6时,分3份刚好平均分,这是非常重要的,为接下去研究在9个物品中找1个次品埋下伏笔。
【片断三:明确三等分】
教学例2:在9个零件里有1个是次品(次品轻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生1:我分成3份:1个、1个、7个,……共要3次。
生2:我也分成3份:2个、2个、5个,……共要3次。
生3:我也分成3份:3个、3个、3个,……只要2次。
生4:我也分成3份:4个、4个、1个,……共要3次。
生5(欲言又止,在教师的鼓励下):我分成4份:2个、2个、2个、3个,……共用3次。
(先讨论,排除生5的回答。)
师:同样都是分成3份,可是找的次数却不一样,你发现什么?
生6(举手的越来越多):我发现9是3的倍数,当是3的倍数时,平均分最好了,这样淘汰得快,所以用的次数就少了。刚才6个就是这样的。
师(追问):要不是3的倍数呢?
生6:也要分3份,让其中的2份一样多,另一份要最接近,就是只能差1个,这样用天平测,淘汰得才快!(太好了!)
评析:至此,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学生已经明了!这是学生操作、画图、感悟的结果。这里的成功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暗示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从课始的讨论“为什么分3份”,学生有了一个模糊的意识,随着课的推进,这个意识逐渐清晰、明了,并主导着学生分的方法。二是脑中有天平。天平的特征是能同时称2份,当学生理解这一特征时,他们就时时想天平:要想找得快,就要淘汰得快。当上面两个因素合二为一时,学生轻易得出了找的方法。这样的设计,目标明确,难点分化,层层推进,感悟充分,水到渠成!“三等分”(或分三份)的模型已在学生认知结构中清晰建立起来。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