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2014-03-03
陕西榆林扶贫搬迁累计完成投资37亿元
榆林扶贫移民搬迁工作实施3年来,累计完成投资37亿元,完成建房面积210万平方米,9716户具备入住条件。
榆林扶贫移民搬迁以建设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推进的现代化新型移民社区为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坚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实用实效”原则,以县城、集镇、工农业园区搬迁为重点,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布局移民搬迁点,着力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3年来,城镇和工农业园区搬迁人口占到总体任务的65.3%。目前,定边县衣食梁移民社区已经初步建成,将成为定边县副中心城市和陕蒙宁接壤的区域物流中心;靖边县海则畔二区依托县工业园区建设,将成为靖边第二新区。这些大型集中移民社区的建成,改变了传统农村复制农村的简单移民搬迁模式。
在工作中,榆林市坚持把移民搬迁与贫困户就业、创业、增收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考虑,采取有土、无土安置和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相结合的办法,把移民搬迁房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同步推进。据榆林市扶贫办负责人介绍,为探索符合实际的移民搬迁新路子,神木、横山、定边、子洲等县将扶贫移民搬迁与保障性住房政策相衔接,榆阳、米脂、吴堡、清涧等县区实行政府统建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不断探索在移民搬迁过程中的多元化战略,使广大贫困人口享受到移民搬迁政策的最大红利。
据榆林市扶贫办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2011年度全市计划搬迁11542户52403人,完工10832户,具备入住条件的有7090户,入住率为65.5%,完成建房面积110.5万平方米。2012年度计划搬迁14252户56494人,开工13374户,主体完工户数10026户,具备入住条件的有2626户,完成建房面积85.3万平方米。2013年度计划搬迁7571户28570人,开工5803户,完工1624户,完成建房面积14.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2亿元。
今后,榆林市计划将移民搬迁与片区开发有机结合、产业布局和移民户就业增收相结合,形成以移民搬迁促片区开发、以片区开发促搬迁的良性互动机制,使移民搬迁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同步推进,形成板块化、社会化、市场化扶贫新格局。
(刘永)
广西全区23.4万名贫困残疾人纳入低保范围
近几年,广西将贫困残疾人扶贫开发纳入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内容,重点实施了“党员扶残温暖同行”、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阳光家园计划”、“居家无障碍改造”、贫困成人残障者康复工程等6大项目,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状况、增强发展能力。
2013年,全区已有1.7万户贫困残疾人获得结对帮扶;“阳光助残扶贫基地”集中安置、辐射带动和引导1万多名残疾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2.9万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得到实用技术培训;4000多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完成,每户获得补助1.6万元以上;2.3万名残疾人获得了集中托养、日间照料和居家托养服务补助。此外,广西还开展了贫困残疾人居家无障碍改造,争取到中央和自治区补助资金1157.5万元,为3000户贫困残疾人进行家庭无障碍改造。
在低保、养老保险等方面,全区23.4万名贫困残疾人纳入低保范围, 66.89万名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近3万名城镇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4.8万名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600名贫困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得到了基本养老保险补贴。
(蒋秋 韦敬)
安徽低收入家庭可购买棚改房部分产权
为做好棚户区改造安置补偿工作,安徽省将探索建立健全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的共有产权制度,符合条件的城市低收入家庭可购买部分棚改房产权。
“安徽最早在宣城市已经试点开展了棚户区改造安置房的共有产权制度,全省许多地市也已经开展此项工作。”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保障处处长钟治峰介绍说,“对棚改安置房超出原有住房面积的部分,居民既可以通过购买来获得房屋全部产权,也可缴纳租金从而只享有部分产权。”
据悉,安徽省此番明确,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产权归被征收人所有的,可按商品住房确认产权,各地可结合实际另行制定具体办法。同时,全省将积极探索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共有产权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城市低收入家庭购买部分产权。
此外,安徽省还提出,棚户区改造实行实物安置和货币补偿相结合,由棚户区居民自愿选择。对经济困难、无力购买安置住房的棚户区居民,可以通过提供租赁型保障房等方式满足其基本居住需求,或在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条件下,将其纳入当地住房保障体系中统筹解决。
据统计,2013年至2017年,安徽计划力争改造各类棚户区150万户左右,使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马姝瑞)
贵州超七成教育扶贫经费向三大贫困片区倾斜
贵州省近日出台《贵州省三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教育扶贫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全省各有关部门加强对各项教育和扶贫经费的统筹,确保70%以上经费安排向贵州省武陵山片区、乌蒙山片区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三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倾斜。
据统计,贵州省贫困人口95%左右集中分布在三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66个县(区、市),这些地区教育等社会公共设施落后,农村贫困人口自身素质较差,自我发展能力较弱。为此,贵州省编制《方案》,以期推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三大片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根据《方案》,贵州要深入实施教育“9+3”计划,到2015年,全省三大贫困片区以县为单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以上,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8%以内,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2.8%以内,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普职比达到1: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到2020年,三大贫困片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