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写作与译者角色转变

2014-03-02王斌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写作者科技语言

王斌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南开 300071)

技术写作与译者角色转变

王斌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南开 300071)

技术写作是语言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欧美国家得到多年发展,但在中国尚处于发展初期,重要性未得到足够重视。因此有必要从科技翻译与技术写作的区别入手,系统阐述技术写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特点,以及对技术写作者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论证由译者到作者角色转变的必要性,并就选才、课程设置及职业导向等方面对技术写作者的培养提出建议。

技术写作;科技翻译;人才培养;ARE原则

日益深入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对语言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科学技术领域,对专业技术写作服务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迅速扩大。欧美很多国家的学校在多年前就将技术写作作为一项专门课程,但在我国,技术写作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对技术写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技术写作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及广阔的发展前景,值得引起语言服务业内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同时,技术写作的发展对科技的进步也将起到推动作用,对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何谓技术写作

1.1 技术写作的定义与分类

技术写作是向特定读者传递技术信息的一种文本写作形式,属于功能性应用文体,旨在就特定信息传达一个明确的结论或方法(王传英、王丹,2011:69)。根据维基百科上的定义,“技术写作是一种技术传播形式,应用于广阔的技术和专业领域,包括计算机和软件技术、工程设计、化学、航空航天、机器人技术、金融、家用电器以及生物技术等”。美国技术传播学会(Society of Technical Communication)认为,只要满足如下三个条件之一的技术传播形式都可以认为是技术写作:(1)传播主题涉及技术性或者特定领域,如计算机应用,医学治疗和环境治理;(2)利用技术手段,如网页、帮助文件;(3)提供操作指引,无论这项工作本身是否具有技术性。

根据这一观点,只要目的、内容或者形式与技术相关就都可以归入技术写作的范畴,因此技术写作的涉及面非常之广,“涵盖一切传递信息技术的文本类型和文本格式”(苗菊、高乾,2010:35)。为便于分析,Montgomery和Plung依据写作目的对技术写作的各种具体形式进行了划分,分为教学目的、理论目的、专业目的等三个大类,如图所示(Montgomery&Plung,1988:144)。

图1 Montgomery&plung技术写作分类

技术写作的分类方法并不唯一,比如还可以依据不同学科类别来进行分类,可分为基础自然科学类、医学类、工程类、经济类等。或者可以根据目标读者的不同来划分:一般性技术写作主要针对非专业领域读者,如家用电器产品说明书或使用指南;专业性技术写作主要针对本专业相关专家或从业人员,如学术论文、工艺流程等。

1.2 技术写作与本地化服务

技术写作与本地化服务间存在着交集,单一语言(非英语)的技术写作仅属于技术写作范畴而不属于本地化。本地化包括但不限于文本的本地化,本地化翻译一般需要利用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内容也多以技术信息为主。例如一家软件公司在某国推出一款新软件,该软件的界面需重新设计以符合当地人的审美标准,这属于语言外的本地化,与翻译或技术写作均无关。同时这家公司需要用该国语言编写一份该软件的使用说明,既然凡涉及技术的信息传播形式都可认为是技术写作,那么不论有无现成文本,写作这样一份使用说明就属于技术写作,并同时属于本地化范畴,即“技术写作涵盖了本地化翻译服务”(苗菊、高乾,2010:36)。本地化领域引入技术写作概念其目的是为了与传统翻译形式进行区分,因此本文下面提到的技术写作所指的都是“狭义”的技术写作,即刨除了传统科技翻译部分之外的、原创性的技术写作。

1.3 技术写作与科技翻译的区别与联系

技术写作与科技翻译联系体现在:首先“从工作性质上看,两者都属于文本制作者”(王传英、王丹,2011:69);其次“需要具备相似的能力,如写作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同上);再者,技术写作与科技翻译需遵循共同的规范,即胡清平的10C标准(胡清平,2004:45)。

技术写作与科技翻译的主要区别被坎德斯·塞吉诺教授(Candace Seguinot)概括为“技术写作之目的在于教人处事之法,而科技翻译则以他人处事之法教人。”(苗菊、高乾,2010:35)。这句话精辟地点明了二者内容以及形式上的不同。译者需要处理的是现成的文本,而作者则需要参与文章的写作过程,这一点从名称上便可看出。译者传递的信息是从他人的文字中间接获取的,而技术写作者则可以直接获取第一手信息并将其以文字形式呈现出来,这体现了写作与翻译在内容上的不同。

2 技术写作的相对优势

技术写作与科技翻译的区别既已明确,便可以此为突破口探讨前者的相对优势。实际上,科技翻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扮演了重要的信息传播者的角色,但在全球化与信息化不断推进的新时代,翻译行业呈现出专业化难度提高、周期缩短的发展趋势,这使得传统的翻译形式愈发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译者不得已开始了向作者的角色过渡。

2.1 效率的提高

科技类文献通常具有很高的时效性,如新产品的推出、科学新发现的公布等,因此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科技翻译,注重准确传递原文本中的各种科技信息,然而不考虑适合目标读者和发挥应有的文本用途。”(苗菊、高乾,2010:35)。换言之,科技翻译往往轻视语言表述,传递的科技信息完整无误却十分模糊,若要使非专业人士读懂则需要再加工,从而造成了人力和时间的浪费。而且,将科技信息用一种文本表达,再转译为另一种文本,本身就是效率较低的做法,因此“许多经验丰富的职业翻译转为直接用译入语(尤其是英语)进行技术写作,省去了文本转换环节”,提高了效率,同时避免了转译过程中信息的误译和缺失。(王传英、王丹,2011:71)

2.2 准确性的增强

多数科学技术领域的专家并非语言学家,他们即便用母语写作,其文字也往往难以彻底阐明复杂的技术信息。受此所限,他们的文章只能被同行读懂,而旁人却难窥门径。如同上文所提的科技翻译,其文字表述是模糊的,需要相当丰富的背景知识才能拨开语言迷雾进而通晓其意。这样的文章对于专业外的译者理解起来会有一定困难,从而可能影响译文的准确性。比较来看,技术写作者由于可以参与文章的写作,能与技术领域专家深入交流从而直接了解其思想与意图。而且在写作过程中,文章还可以实时接受专家的检验,保证文章的准确性。

2.3 逻辑的一致

这里的逻辑既指语言逻辑又指思维逻辑。翻译中,不同的语言逻辑要求语言顺序的转换,如汉语和英语中的定语、状语等出现的顺序大有不同,而过多的转换可能导致思维逻辑的混乱,使得原文中的条件、因果等逻辑关系在译文中发生变化,造成歧义甚至误译。同时,过多的顺序转换和结构调整也会破坏文章的严谨性。技术写作直接将技术信息以语言形式呈现,不涉及不同语言、文字间的转换,因此可避免上述情况,保证文章逻辑的前后一致。

3 技术写作要求

技术写作和科技翻译的要求基本相同,其最终目标都是将科技或技术信息清晰而完整地呈递给读者,只是二者对这一目标的实现程度存在着差距。此外,在规范性上二者都适用胡清平的10C标准(胡清平,2004:45)。因此可以参照科技翻译的一般标准,结合技术写作自身的特点,对写作原则、写作用语、写作导向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归纳。

3.1 写作原则

王传英等将技术写作的原则概括为六点:准确性、清晰性、简明性、一致性、客观性、可用性(王传英、王丹,2011:70)。这六点全面而恰当地概括了技术写作所需遵循一般原则,而规则本身也应力求简明扼要,因此可以将上述六点原则有机整合,归纳为三大点:精确性(Accuracy)、规范性(Regularity)、高效性(Efficiency)。将三大点原则的首字母合并即为英文单词“ARE”,便于记忆。

第一,精确性(Accuracy)。对技术写作来说,精确是技术属性的本质要求,这不仅体现在数据上,也体现在语言上。根据字典上的解释,“Accuracy”的意思是“correct or true to a very detailed level.”,由此可见“精确”同时涵盖了准确和清晰两方面的内容,并体现了二者相互补充、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如果没有准确性作保证,那么清晰而不准确的信息只会比模糊而不准确的信息更具误导性,从而失去了意义,而如果失去了清晰性,那么准确性就无法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第二,规范性(Regularity)。包括术语使用的规范性,及语言表述的规范性,可理解为三方面内容。首先,术语使用及语言表述要做到前后文一致,以保证文章语言与逻辑的连贯,便于读者理解和查询,体现了前文提到的“一致性”要求。其次,规范性要求了严谨性,即语言不能有歧义或模棱两可,并应避免使用表示推测的副词如“大概”、“可能”等。

再者,规范性也体现了客观性的要求,即文章中的内容或观点要客观,不能掺杂作者个人情感,但并不反对适时利用第一人称引导读者思路,或加入一些辩证的讨论。毕竟“事实不是孤立存在,等着被发现、收集和整理”(Miller,1979:614),因此技术写作在陈述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也应该对思考过程进行必要描述,帮助读者理解。技术写作的目的是使读者领会文章所传达的技术信息,只要是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案都可以采用而不必拘泥于形式。

第三,高效性(Efficiency)。高效性首先体现为语言的简练,不使用过多的修饰性词汇,以突显技术信息的核心地位,同时语言的简练也是保证观点清晰的前提之一。另一方面,高效性也包含着有效性(Effectiveness),或者前文提到的可用性。技术写作最大的意义在于传播技术信息,所以相比于一般的文学创作,技术写作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只有对目标读者切实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才算实现其自身价值。

3.2 以英语为语言枢纽

英语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走向世界的重要通行证,在技术和科学领域尤其如此。正如胡清平指出的那样,“英语在现代成为一种国际语言,在当代更成为全球语言…国际出版物多半用英文出版”(胡清平,2004:44)。即便写作用语并非英语,也应当参考英语的基本逻辑思维习惯和表达规范来进行写作,包括标点符号及连词的使用等,因为这样做便于在未来将文章翻译成英语,进而再转译为其它语言。英语如同一个语言中转站,类似交通枢纽,不同国家的技术类文章首先以英语的形式汇聚于此,再传播到其它地区。这样一来对任意一个非英语国家而言,仅需掌握英语便可获取来自世界任何国家的技术信息,避免了小语种的翻译困难,简化了技术传播的途径,从而促进了技术的传播。同时,以一种语言为参照基准进行技术写作也体现了技术写作规范性的要求。

3.3 以市场为导向

技术写作既然是一项目的性很强的工作,那么就有必要以市场或者客户的需求为导向来进行写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适应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与思维习惯,以及文化传统等。比如,汤姆孙提出的原子模型在原语中意为“葡萄干面包”模型,但中国读者对于这一意象并不熟悉。根据刘宓庆的文化层次理论(刘宓庆,1999:40),“葡萄干面包”属于浅层文化,不必完全保留其文化意象,因此在用中文进行技术写作时可以将该模型表述为“枣糕”模型。另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也要求根据不同的目标读者群制定相应的写作策略。例如,一般性技术写作针对的目标读者多为普通用户,因此不宜使用过多术语,应以更加通俗的表达方式使用户读懂产品说明或使用指南,而对于专业性技术写作则没有这样的要求。

4 对技术写作者的要求

与传统的科技翻译相比,技术写作具有一些新特点,而这就要求技术写作者除具备译者的基本能力外,还应具有适应本行业的要求的其它素质,涉及职业素养、思维方法等方面。

4.1 技术写作者的基本能力

综合国内学者如王传英、王湘玲等对技术写作者能力的分析与归纳(王传英、王丹,2011:71;王湘玲等,2008:105),可将技术写作者的能力概括性总结为四点核心能力,以及若干外围能力。四点核心能力分别为写作能力(Writing)、专业素养(Professionalism)、策略制定(Strategy)、操作能力(Adeptness),对应英文关键词首字母组合起来便构成英文单词“Wasp”,便于记忆。

第一,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毋庸置疑无论对于译者还是作者都是一项最基本的能力,唯一的区别是一名合格的译者需要具备能适应至少两种语言进行写作的能力,而对于一名技术写作者或是其他任何作者而言,即便其只会使用一种语言,只要能做到熟练掌握并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那么也可称其为作者或作家。

第二,专业素养。技术写作者的专业素养是其相对于译者的最大优势所在。从事科技翻译的译者虽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但毕竟呈现在其面前的是现成文本,因此译者只需掌握该专业的术语及基本研究方法便可顺利实现文本的翻译,而技术写作对作者专业素养的要求则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写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不仅涉及语言的组织运用,还包括专业技术方面的思考和研究过程。这就要求技术写作者不但要拥有丰富的关于该专业领域知识,还应具备与专家水平相近的思考能力,从而与该领域专家进行无障碍的沟通,而这一点也基本涵盖了王传英提到的“采访与倾听能力”(王传英、王丹,2011:71;王传英、黎丽,2011:44)。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专门从事一般性技术写作,或者说层次较低的技术作家,专业素养的要求可适当放宽。

第三,策略制定。写作是一个创作性过程,不同于传统的翻译,作者手中没有现成的文章作为参考,因此文章的基本架构以及技术信息的阐述策略都需要作者自行制定,体现了技术作者的运筹能力以及创造性思考的能力。

第四,操作能力。操作对于技术作者来说也是一项基本的能力要求,可认为是写作能力的发展与延伸。包括利用一般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的能力,以及使用专业性的图像或数据处理软件的能力,如Mathematica、MATLAB、Origin等。

除上述核心能力和素质外,技术写作者在其它方面的一些素质和能力也会对他们的职业起到帮助作用,如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可以帮他们更进一步了解目标读者的思维习惯。再如,对文本的测试能力能使他们实时掌控文本的质量,在保证写作质量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4.2 职业道德要求

对于技术写作者职业道德的要求要比传统的译者更严格,尤其体现在保密工作上。译者需要处理的文本大多是已经公开的,因此一般不会涉及专利或版权问题。而技术写作者往往要参与技术研发的具体环节,接触到企业或科研机构的机密,如若作者因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而将这些机密泄露出去,那么将对相关企业和机构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很多企业都成立了技术写作部,技术写作者直接受雇于企业(胡清平,2004:45),从而避免了机密外泄的危险。至于那些技术写作行业的自由从业者,即所谓的“Freelancers”,他们就需要具备极高的职业操守,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而赢得企业的信任,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

4.3 思维方式

一般来说,理工科出身的科研人员比较习惯于“顺序思维”(Sequential Thought),如数学、物理学、机械、化学、软件、自动化等专业领域,具体体现为思维的逻辑连贯性和严谨性,而与之形成对比的则是“关联思维”(Associative Thought),常见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如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历史学等等(Britton,1965:114)。技术写作兼有技术和语言学属性,因此一个优秀的技术写作者需要同时具备顺序思维和关联思维能力。人通常习惯于用其中一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但也可通过训练手段不断强化用另一种思维方式的思考能力,如一个惯用右手的人通过训练而实现“左右开弓”(Ambidextrous)。

4.4 语言的运用

技术写作的“ARE”原则在具体写作中主要体现为规范性和精确性。规范性包括文章格式的规范,标点、日期,以及计量单位的规范使用,而且在语言风格上要郑重,杜绝调侃,还有图片、数据的处理要遵循本行业的规范。精确性主要包括术语使用的准确,表意的清晰和严谨,避免使用模糊或容易产生歧义的词语,避免使用冗长句式,注意汉语中的限制、修饰性成分。在用英语进行技术写作时,要格外注意动词的时态,以及表逻辑关系的连词和副词如“Therefore”、“Because”、“Nonetheless”等。

5 对技术写作者培养的启示

5.1 技术写作者的选才

就技术写作而言,具备跨学科专业背景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尤其是相对于语言学跨度较大的专业背景,如数学、物理学、机械、化工等。由于这些专业与语言学之间的距离较大,对于纯语言类出身的作者来说,应对这些专业相关技术写作工作的难度因而较大,而且这种难度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的缺乏上,更体现为文科学生的思维方式与理科思维的“不兼容”。而对于具有较强语言功底的理科学生而言,此类技术写作处理起来可谓驾轻就熟。因此对于开设硕士级别技术写作专业的高校,可以在选才这一环节就开始有针对性地根据专业所需招收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本科毕业生,从而减轻学校在学生专业素质培养方面的压力。

5.2 课程的专业针对性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设立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这可以看作是教育职业化导向的一个有益尝试,在此基础上可以对翻译专业硕士的研究方向进行细分。例如,可以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意愿在入学后的第二年自主选择研究方向,进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缩短学校与职场间的距离,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各自专业的工作岗位。

但目前我国翻译硕士教育的承办机构一般是各高校的外国语学院或者外语系,而高校不同院系之间普遍缺乏合作交流。事实上,很多兴办MTI教育的国内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在理工、经济等学科都拥有非常雄厚的师资,而这些都可以成为培养高水平技术写作人才的有利条件。

推动校内各院系的合作,具体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可效仿本科生的教育模式,向翻译硕士开设校内任选课,学生可根据兴趣选修专业课程,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并强化思维能力,为从事技术写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第二步,可尝试采用不同院系联合办学的方式,使技术写作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方向。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与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共同建立的计算机辅助翻译专业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5.3 技术写作的职业导向

技术写作从本质上讲是以读者为中心的,作为一个专业领域,它更偏重于实践而非理论,而且技术写作者的培养目标也是使其成为高水平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因此,学习技术写作的学生通常应当是职业导向型的(Career-minded),正如我国的翻译专业硕士。而目前我国的在读翻译硕士往往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导致的结果是他们只能以英语类人才的身份进入职场,而非翻译类专业人才。国内已经有一些学校开设了本地化课程和技术写作课程,这是很好的尝试,因为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语言服务业的前沿发展动态,同时对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

实现以职业为导向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校企合作,这样既可以使学校紧跟市场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从而培养出高水平的适应市场需求的语言服务人才,又能为学生创造实习机会,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降低学校的培养成本。同时,校企合作所涉及企业也不应局限于语言服务类企业,在一般企业技术写作部门的实习对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往往会产生更大的帮助,而这些技术部门也会成为技术写作人才重要的就业目的地。

6 结语

技术写作是语言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蓬勃发展是实现技术无国界交流的基础和保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实力的不断壮大,在引进更多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将自己的科技产品推向世界,因此我们对高水平技术写作的需求是迫切的,但在我国技术写作的重要性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在技术写作人才的培养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巨大差距。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国人对语言服务业以及技术写作行业存在认识误区。理清翻译与写作之间的区别,认清技术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能够使高校和社会认识到传统翻译的局限以及科技翻译向技术写作过渡的必要性,从而加大对技术写作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开拓思路,找寻更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以应对技术写作行业的新要求与新挑战。

[1]王传英,王丹.技术写作与职业翻译人才培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34(2):69-73.

[2]Wiki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Technical_writing.

[3]苗菊,高乾.构建MTI教育特色课程——技术写作的理念与内容[J].中国翻译,2010,(2):35—38.

[4]Montgomery,T.T.&D.L.Plung.A definition and illustrated taxonomy of technical writing[C]//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Seattle:IPCC’88 Conference Record,1988:141-146.

[5]胡清平.技术写作、综合科学与科技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4,(1):44—47.

[6]Miller, Carolyn R. A Humanistic Rationale for Technical Writing[J]. College English, 1979 (40): 610-617.

[7]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8]王湘玲,等.西方翻译能力研究:回眸与前瞻[J].湖南大学学报,2008,(2):103-106.

[9]王传英,黎丽.“为翻译而写作”探析[J].中国科技翻译, 2011,24(3):42-45.

[10]Britton W.E.What is technical writing[J].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1965:113-116.

[11]苗菊,朱琳.本地化与本地化翻译人才的培养[J].中国翻译,2008,(5):30-34.

[12]Miller,Carolyn R.What’s Practical About Technical Writing[A].In Bertie E.F earing,Wendall Keats Sparrow(ed).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C].US: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89.

责任编辑:周哲良

HO5

A

1672-2094(2014)03-0082-06

2014-04-05

王 斌(1988-),男,天津人,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写作者科技语言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语言是刀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科技助我来看云
写作
科技在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科技在线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