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的实证研究
2014-03-02马继敏
马继敏
(文山学院 外国语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的实证研究
马继敏
(文山学院 外国语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文章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以作者授课班级为研究对象,以《泛读教程Reading Course 1》作为教学内容, 探讨合作学习策略在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旨在验证合作学习能否提高不同水平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及完善学生的社交技能。结果表明,在实验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该班学生阅读成绩有一定的提高,尤其成绩中下组学生的阅读成绩有较大提高;两班在实验后的阅读成绩差异较小,表明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短期内对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效果不明显,但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英语专业阅读教学;合作学习策略;阅读成绩;阅读兴趣;交际能力
1 相关理论概述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美国当代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和福茨(Ellis, A.K. & Fouts, J.T.)在其新著《教育改革研究》一书中断言:“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其中最大的之一。”[1]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对于合作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但对于合作学习在课堂中实际运用的系统研究却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也就是说,严格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有的,[1]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形成为一种十分有影响的教学理论与策略。[1]关于合作学习的定义,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认为,合作学习是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形式,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大家通过共同工作来促进自己和他人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学生认为,当且仅当小组中的其他成员都达到了他们自己的目标,他才能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Deutsch,1962; Johnson & Johnson,1989)[2]2003年教育部给合作学习下了这样的定义,“学生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或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小组活动。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应承担具体的任务,并要对自己的任务负责,通过合作最终完成共同的目标。[3]其含义就是按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把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的规模为4~6人,它要求各个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2000年修订)》指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以教师为主导,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精神,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研究式等),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4]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利用现有图书资料和网上信息,获取知识,并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4]
笔者通过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发现,英语学科合作学习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已有英语阅读合作学习、英语口语合作学习、英语写作合作学习等诸多教学理论,合作学习的作用已逐步得到肯定。但将合作学习运用到英语专业阅读课教学、从具体的教学实践来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较少。因此,探讨合作学习是否能够提高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效果是必要的。本文从合作学习入手,于2013年3月至6月在所授课班级进行一学期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方法的实证研究,目的是探讨合作学习在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的可行性问题及该策略对学生的阅读成绩、阅读兴趣、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的改变的有效性问题。
2 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2.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2级英语专业1班和2班的学生共73名,并随机确定二班为实验班(采用合作教学方法),一班为控制班(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班 37人,控制班36 人。实验于2013年3月开始到6月结束,为期一学期。本研究主要采用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展开实证研究。两个班由笔者任课,使用的教材均为《泛读教程Reading Course 1》,教学进度大致相同,每周均为4课时。
2.2 实验设计
2.2.1 实验前测
开学第一周进行英语阅读测试,把测试成绩进行比较,并做试卷分析,其结果如表1显示,证明一班和二班的分数无显著差异,即两班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相当,可进行实验。
表1 实验班与控制班前测英语阅读成绩对照
从表1可以看出,两班的平均分都是72分左右,最高分、最低分、极差和标准差的数据表明两班的阅读成绩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都较小,且无高低之分,这说明两个班的英语阅读测试成绩无显著差异,两个班为平行班,证明该实验的前提条件成立。
2.2.2 传授合作学习理论
在合作学习开始实施前,必须向学生讲解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及合作学习步骤,同时,必须教会学生必要的合作技能,要求学生通过与小组成员合作来解决学习任务。
2.2.3 合理分组
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从性别、发音、性格、口语及书面表达能力等方面考虑,把实验班37人分成了9个组,平均每组4人,其中一组为5人,并根据每个组员的性格或特长进行相应的角色分配,分别担任组长、记录员、报告员和检查员。
2.2.4 实验后测
实验进行15周后,对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阅读水平的测试,对数据进行分析来判断两个班成绩是否存在差异性,以说明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合作学习教学方法是否能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3.1 实验结果
实验进行一学期,对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了阅读水平的测试,对两班的成绩进行试卷分析,其结果如表2显示。
表2 实验班与控制班后测英语阅读成绩比较
表2显示,经过一个学期不同的教学方法,(1)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平均分都有所提高,两班的平均分相差1.11分,即实验班成绩的提高幅度大于控制班,这说明合作学习模式对于提高实验班学生阅读水平是有一定帮助的。(2)最高分、最低分、极差的数据说明实验班成绩波动范围较大,控制班的成绩比较稳定。标准差的数据说明两班的阅读成绩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都较小,都比较稳定。(3)从成绩分层比较看,两班的优秀成绩组几乎没有发生变化;两班的良好成绩组有所下降;两班的中等成绩组所占比例均有所上升,同时,实验班成绩中下组学生比例下降,而控制班没有变化,这说明实验班成绩中下组学生阅读水平有明显提高。这一结果表明,合作学习策略的实施对提高成绩中下组学生的阅读成绩是有效的。
2.3.2 调查问卷
实验后测结束后,就对两班学生进行英语专业阅读课程学习态度情况调查,以检验传统教学方式与合作学习教学方式所带来的教学效果上的差异。发出问卷73 份,收回73份,全部为有效问卷。该问卷共有6个问题,笔者对收集数据的统计方式是每个调查对象所选的每一道题A、B、C、D四个选项的人数分别与班级总人数对比,最后算出百分比。
表3 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英语专业阅读课程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对问题6的认可程度最高,对问题1、2、3、4、5的认可程度较高,这表明合作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验班的交际能力;控制班学生对问题5的认可程度较高,对问题1、2、3、4、6都表示不赞成,这表明该班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从统计结果可看出,实验班的阅读兴趣、态度和信心均值高于控制班,尤其在交际能力方面的差异极为显著。这表明合作学习策略能促进实验班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兴趣、态度和信心的良性发展,还能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能力。正如马兰所说,“应该认识到,合作不只是被用来完成学习任务的(taskwork),它同时还兼具教会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功能。”(teamwork)。[5]
2.3.3 访谈
为了更客观地了解合作学习策略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效果,除进行上述的定量研究外,笔者还对这两班的部分任课教师进行访谈。以下是对四个受访者的个别访谈记录:
教师A:喜欢上实验班的课,该班学生活跃,上课发言积极,而且完成作业的情况也好。
教师B:实验班比控制班出勤情况好,学生不轻易迟到、早退或旷课。
教师C:实验班学生就学习上遇到的疑问、学习方法等方面喜欢与教师沟通交流,而控制班则不这样。
教师D:两班学生的学习劲头都挺大的,实验班学生喜欢与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而控制班学生则喜欢埋头于个体化学习。
由访谈记录可见,实验班在课堂参与、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交流互动等方面均比控制班表现得好,这表明合作学习策略对实验班学生的学习状态确实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3 结语
研究证明,在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对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的提高是有一定帮助的,尤其对提高成绩中下组学生的阅读成绩比较有效;至于实验班和控制班的阅读成绩差异较小,表明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在短时间之内要把英语成绩大幅度提高具有一定的难度,但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信心,提高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
目前,该研究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由于本次实验参与人数较少(限于笔者授课专业班级只有这两个班),得出的实验结果在代表性方面尚存欠缺;实验时间不长,对于合作学习模式与英语阅读成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未能充分展开;研究中所使用的访谈法主观性较强,得出的结果可信度较低。合作学习策略在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方面的作用还需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探讨验证。
[1] 王坦. 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2;33;38.
[2] David W. Johnson, Roger T. Johnson.著.合作学习[M]. 伍新春,郑秋,张洁.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
[3] 中华人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
[4]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22;13.
[5] 马兰.合作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98.
Empirical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Strategy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Reading for English Majors
MA Ji-m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663000, China)
Through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two classes of English students in Grade 2012 I teach, using Reading Course 1 as reading material,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strategy in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aiming at verifying whether it can raise different students’ reading score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enhancing their reading interests, upgrade their social skills. Results show that, by using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l in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show a greater improvement in their English reading score than the control class, among of whom, especially the group of middle and lower levels have made more progress; while the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lasses in reading score after 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effect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model isn’t so obvious in the short term. However, the teaching model plays an extremely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ir interests and confidence in English reading, and cultivating their sense of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all that.
English reading for English majors; cooperative learning strategy; reading score; reading interest; communication skills
H319
A
1674-9200(2014)06-0104-04
(责任编辑 杨爱民)
2014-06-12
马继敏(1975-),女,云南砚山人,文山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法和大学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