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绝经期综合症应用小剂量雌激素联合孕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03-02苗艳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34期
关键词:孕激素激素水平绝经期

苗艳华

阜矿集团平安医院妇产科,辽宁阜新123000

围绝经期综合症应用小剂量雌激素联合孕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苗艳华

阜矿集团平安医院妇产科,辽宁阜新123000

目的探究小剂量雌激素联合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予以小剂量雌激素联合孕激素治疗,分析两组激素水平变化、围绝经期症状严重程度、围绝经期不适症状改善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雌二醇(E2)水平提升,促卵泡激素(FSH)与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降低,且研究组E2水平(24.46±3.85)高于对照组(16.35±3.62),FSH(35.86±5.23)与LH(25.61±3.96)水平低于对照组(44.87±4.68),(33.47±3.87);治疗后研究组Kupper-man评分(9.16±2.25)低于对照组(16.42±2.17);治疗后研究组各围绝经期不适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子宫内膜薄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雌激素联合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围绝经期生活质量。

小剂量雌激素;孕激素;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效果

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症,多由生理性、病理性、手术引起的卵巢功能衰竭造成,可改变患者月经周期,并使其出现一系列心理症状,因此需及时采用科学治疗方法,以稳定患者情绪,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主要采用心理治疗和激素替代疗法,激素替代疗法中以雌、孕激素联合应用最为常见。该研究针对已选定的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的100例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予以小剂量雌激素联合孕激素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年龄44~57岁,平均(52.17±1.25)岁,其中绝经15例,曾行子宫切除术4例;对照组年龄45~56岁,平均(50.24±1.16)岁,其中绝经13例,曾行子宫切除术3例。两组年龄、月经和子宫留存情况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两组症状均符合《中华妇产科学》中的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诊断标准确诊[1]。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治疗期间口服乐力钙,1 g/d,疗程7 d,并适度进食高纤维食物,以防止便秘。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小剂量雌激素戊酸雌二醇(补佳乐,国药准字J20130009,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1 mg/次,1次/d,连续服用21 d,并从第11天口服孕激素醋酸甲羟孕酮(醋酸甲羟孕酮片,国药准字H33020715,生产企业: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8 mg/次,1次/d,连续服用10 d,28 d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评估两组治疗效果。

1.4 疗效标准

根据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围绝经期症状严重程度、围绝经期不适症状改善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激素包括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试剂盒由上海沪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法评估两组围绝经期症状严重程度,包括14种症状,分为0~2分3级评分,满分40分,其中15分≤轻度<20分,20分≤中度<35分,重度≥35分[2]。

围绝经期不适症状包括潮热、烦躁、失眠、疲乏和性生活异常。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激素水平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2水平提升,FSH与LH水平降低,且研究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FSH与L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比较(±s)

注:治疗后与研究组比较,*P<0.05。

组别阶段E2(pg/mL)FSH(mIU/mL)LH(mIU/mL)研究组(n=50)对照组(n=5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8.37±2.64 24.46±3.85 8.52±2.76(16.35±3.62)*78.27±7.73 35.86±5.23 76.42±8.15(44.87±4.68)*48.95±5.83 25.61±3.96 48.25±5.14(33.47±3.87)*

2.2 两组围绝经期症状严重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Kupper-ma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Kupper-man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比较[(±s),分]

注:治疗后与研究组比较,*P<0.05;Kupper-man评分指潮热汗出、感觉异常、失眠、易激动、抑郁、眩晕、疲乏、头痛、心悸、骨关节肌肉感、性交痛等14个症状总分。

组别(n=50)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P(t) 28.35±5.63(27.82±5.58)*>0.05(0.027 3)9.16±2.25(16.42±2.17)*<0.05(7.657 8)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围绝经期不适症状改善情况比较[n(%)]

2.3 两组围绝经期不适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围绝经期不适症状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围绝经期不适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见表3。

2.4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子宫内膜薄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s),mm]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s),mm]

注:治疗后与研究组比较,*P<0.05。

组别(n=50)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P(t) 2.04±0.45(2.06±0.56)*>0.05(0.030 2)2.13±0.39(2.86±0.47)*<0.05(4.657 8)

2.5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研究组出现1(2.00%)例乳房胀痛、2(4.00%)例阴道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对照组出现3(6.00%)例阴道瘙痒,4(8.00%)例乳房胀痛,6(12.00%)例阴道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7.863 1)。

3 讨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绝经前后性激素波动或性激素减少引起的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的疾病症候群,对女性心理及生理健康造成一定损害[3]。该研究针对已选定的100例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予以小剂量雌激素联合孕激素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经研究可得激素水平变化、围绝经期症状严重程度、围绝经期不适症状改善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和不良反应情况5项结果,其中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可知,治疗前两组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清E2水平提升,FSH与LH水平降低,且研究组血清E2水平为(24.46±3.8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6.35±3.62)pg/mL,FSH与LH水平分别为(35.86±5.23)mIU/mL和(25.61±3.96)mIU/mL,分别低于对照组(44.87±4.68)mIU/mL和(33.47±3.87)mIU/mL,这表明激素替代疗法可显著提升患者血清E2水平,并降低FSH与LH水平。血清E2是促进女性内外生殖器发育、维持女性性功能和第二性征的重要激素,FSH可促进尚未成熟的卵泡生长,并且LH可刺激女性卵巢分泌雌激素,因此围绝经期女性E2水平降低,且FSH与LH水平升高可导致性激素紊乱,从而引发各种围绝经期不适症状[4]。雌激素戊酸雌二醇片是人体天然雌激素17β-雌二醇的前体,该品通过减少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释放,可有效减少FSH和LH自垂体的释放,并增加血清E2的含量,再加上孕激素醋酸甲羟孕酮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可抑制垂体LH的释放,因此两种药物联合激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性激素失衡现象[5]。

同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围绝经期症状严重程度和围绝经期不适症状改善情况可知,治疗前两组Kupper-man评分和围绝经期不适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Kupper-man评分为(9.16±2.2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6.42±2.17)分,且各项围绝经期不适症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表明激素替代疗法可显著缓解围绝经期潮热、烦躁、失眠、疲乏和性生活异常等症状。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女性处于围绝经期时,卵巢雌二醇分泌大幅度减少至最终消失,导致其体温调节紊乱,进而引发伴随睡眠障碍与多汗的潮热和伴有阴道干燥、性交困难的泌尿生殖道萎缩,且部分围绝经期女性常伴有易怒、疲乏和性欲丧失等症状[6]。而雌激素戊酸雌二醇片与孕激素醋酸甲羟孕酮联合用药通过增加女性垂体E2含量,并减少FSH与LH含量,可延缓或避免女性绝经后的骨丢失,并且在降低患者体内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含量的同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因此联合激素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因雌激素缺乏导致的各种围绝经期症状,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骨质疏松症[7]。另外分析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可知,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为(2.13± 0.39)mm,明显薄于对照组(2.86±0.47)mm,这表明激素替代疗法可显著降低女性子宫内膜增生风险,并避免子宫内膜炎等疾病的产生。最后,分析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可知,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26%,与游玲研究的结果相似,这表明激素替代疗法可显著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并降低患者罹患腺癌的可能性,提高用药安全[8]。

综上所述,小剂量雌激素联合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围绝经期生活质量。

[1]黄丽华.小剂量雌激素、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6):7897.

[2]陈丽霞.小剂量雌激素、孕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7):4595-4596.

[3]居锦芬.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症状及激素水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64-66.

[4]陈蓉.绝经后小剂量激素补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7(9):709-712.

[5]李日兰.雌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7):147-148.

[6]林莉芬.小剂量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6):65-66.

[7]李桂颖.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症状及激素水平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3,18(27):72-73.

[8]游玲.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小剂量雌、孕激素治疗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5):12-13.

R711.75

A

1672-5654(2014)12(a)-0104-02

2014-09-02)

苗艳华(1973-),女,本科,辽宁锦州义县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妇产科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孕激素激素水平绝经期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针药结合改善肾虚痰湿型PCOS激素水平的9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保胎药须小心服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三种肉牛品种血液中部分激素水平的分析
孕妇血清激素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雌、孕激素水平检测与过期妊娠分娩发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