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29、30届奥运会田径成绩的地域优势评价①

2014-03-02景丽萍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项群跨栏中长跑

景丽萍

(浙江商业技师学院 浙江宁波 315012)

从历届奥运会比赛结果分析,目前世界田径运动仍然以欧美实力为最强,其次是非洲、亚洲和大洋洲;优势项群的地域分布特点明显[1-3]。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之间体育的合作与交流越来越频繁,田径运动成绩的地域优势项群的格局产生变化,值得探究。本研究以第29届、30届奥运会田径各单项比赛进入前8名的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各单项运动员的地域优势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与评价,了解和掌握奥运会田径比赛成绩优势项群格局的新变化,为我国制定田径运动的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将第29届、30届奥运会田径各单项(男子22项,女子21项)比赛进入前8名的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统计结果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依据研究目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基础性的理论支撑。

(2)人种认证法:依据居维叶和切博克萨夫对人种的分类方法和第29届、30届奥运会田径运动员图片资料,将运动员分为欧裔、亚裔和非裔。

(3)数理统计法:依据第29届、30届奥运会田径运动的成绩和不同地域的相关资料,对其进行统计处理。

(4)比较分析法:依据统计处理结果,比较分析当今不同地域田径运动成绩的优劣势与变化特征。

2 结果与分析

2.1 奥运会不同地域田径运动成绩的优势及变化

依据第29届、30届奥运会田径各单项比赛进入前8名运动员的相关资料,对不同地域分布的情况进行统计(见表2)。

2.1.1 不同地域田径运动员总体成绩的优势与变化

依据表2整理得到第29届、30届奥运会田径各单项比赛进入前8名运动员的不同地域人数百分比的分布情况(如图1)。

依据表2和图1分析:(1)整体实力:依据其各单项比赛进入前8名运动员人数的百分比。男子:欧洲是44.9%-37.5%,美洲是25%-36.4%,非洲是21%-18.2%,亚洲5.1%-5.7%,大洋洲是4%-2.3%;女子:欧洲是53.6%-48.8%,美洲是26.8%-26.8%,非洲是12.5%-14.9%,亚洲6%-8.3%,大洋洲是1.2%-1.2%。因此可认为,田径运动整体实力最强是欧洲,其它依次是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2)变化特征:男子:美洲和亚洲田径运动呈增长态势,其增长幅度分别为11.4%和0.6%,而欧洲、非洲和大洋洲有所下降,其下降幅度分别为7.4%、2.8%和1.7%;女子:非洲和亚洲田径运动呈增长态势,其增长幅度分别为2.4%和2.3%,美洲和大洋洲保持不变,欧洲有所下降,其下降幅度为4.8%。因此可认为,美洲男子、非洲女子和亚洲男女田径运动的发展呈增长态势;美洲女子和大洋洲女子田径运动的发展保持不变;欧洲男女、非洲男子和大洋洲男子田径运动的发展有所下降。

2.1.2 不同人类后裔田径运动员整体成绩的优势与变化

依据表2整理得到第29届、30届奥运会田径各单项比赛进入前8名运动员不同人类后裔人数百分比分布情况(如图2)。

依据表2和图2分析:(1)整体实力:依据其各单项比赛进入前8名不同人类后裔运动员人数的百分比。男子:白种人是50%-48.9%,黑种人是48.3%-46%,黄种人是1.7%-5.1%;女子:白种人58.9%-57.7%,黑种人是36.3%-36.3%,黄种人是4.8%-6%。因此可认为,田径运动整体实力由强到弱,依次是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而男子黑种人与白种人的整体实力较接近。(2)变化特征:男子:黄种人田径运动呈增长态势,其增长幅度为3.4%,白种人和黑种人有所下降,其下降幅度分别为1.1%和1.7%;女子:黄种人田径运动呈增长态势,其增长幅度为1.8%,黑种人保持不变,白种人有所下降,其下降幅度为1.3%。因此可认为,白种人和黑种人的田径运动的实力虽有所下降,但其变化态势仍然是在高位变化;黄种人田径运动的实力虽呈微弱增长,但其整体实力与白种人和黑种人还存在较大的距离。

表1 第29 届、30 届奥运会田径各单项比赛进入前8 名运动员人数统计一览表

表2 第29 届、30 届奥运会不同地域进入田径各单项比赛前8 名的人数与百分比统计一览表

表3 第29 届、30 届奥运会田径比赛各项群进入前8 名运动员的地域分布一览表

2.2 不同地域田径运动项群的整体优势分析

依据各洲第29届、30届奥运会田径各单项比赛进入前8名成绩和田径运动的分类理论,经统计整理得表3。

依据表3中其各项群进入前8名运动员人数的百分比分析:(1)欧洲:①男子运动员在全能、跳高类、竞走、投掷类和跳远类运动项群占优势,除跳远类优势保持不变之外,其各项群的优势均走弱,下降幅度分别为25%、18.7%、12.5%和9.4%;②女子运动员实力雄厚,除短跑类和跨栏项目逊色于美洲外,其它项群均占优势,跳远类和全能优势走强,提升幅度均为12.5%,马拉松优势保持不变,竞走、跳高类、投掷类和中长跑类的优势均走弱,下降幅度分别为25%、12.5%、9.3%和2.5%。(2)美洲:①男子运动员在短跑类、跨栏、跳远类和全能占优势,全能和跨栏优势走强,提升幅度分别为25%和18.8%,跳远类优势保持不变,短跑类优势走弱,下降幅度为25%;②女子运动员的优势项群仍是短跑类和跨栏,跨栏优势保持不变,短跑类优势走弱,下降幅度为4.2%。(3)非洲:①男子运动员在马拉松和中长跑类占优势,马拉松的优势明显减弱,下降幅度为37.5%,中长跑类下降2.5%;②女子运动员优势项群仍是长跑类40%-40%和马拉松25%-37.5%,但进入前8名的运动员百分比低于欧洲运动员。(4)亚洲:①男子运动员在竞走项目的优势走强12.5%-31.3%,慢慢形成与欧洲56.3%-43.8%对抗的局势;②女子运动员在投掷类15.6%-21.9%和竞走12.5%-37.5%的优势慢慢走强,投掷类项群有超越美洲15.6%-15.6%的实力。(5)大洋洲:男女运动员均没有稳定的优势项群。因此可认为,不同项群仍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但其实力慢慢趋于均衡的格局。

表4 第29 届、30 届奥运会田径比赛各项群前8 名运动员的人类后裔分布一览表

表5 第29 届奥运会田径比赛各项群奖牌的地域分布一览表

2.3 不同人类后裔运动员田径各项群运动成绩整体的优势分析

依据第29届、30届奥运会田径各单项比赛进入前8名的运动员,对各项群前8名运动员的人类后裔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其结果见表4。

依据表4中其各项群进入前8名运动员人数的百分比分析:(1)白种人:①男子运动员优势项群是竞走、投掷类、跳远类、跳高类和全能,跳远类和全能优势走强,提升幅度分别为31.3%和11.%,竞走、跳高类和投掷类优势走弱,下降幅度分别为25%、12.4%和3.1%;②女子运动员优势项群是跨栏、中长跑类、马拉松、竞走、投掷类、跳远类、跳高类和全能,跨栏和中长跑类优势走强,提升幅度分别为25%和7.5%,马拉松和跳远类优势保持不变,竞走、跳高类、全能和投掷类优势走弱,下降幅度分别为25%、18.7%、12.5%和6.3%。(2)黑种人:①男子优势项群是短跑、跨栏、中长跑、马拉松和跳远类,马拉松和跨栏优势走强,提升幅度分别为25%和18.8%,跳远类、短跑类和中长跑类优势走弱,下降幅度分别为31.3%、11.5%和2.5%;②女子优势项群是短跑类、跨栏、中长跑类和马拉松,马拉松和短跑类优势走强,提升幅度分别为12.5%和8.4%,跨栏和中长跑类优势走弱,下降幅度分别为25%和7.5%。(3)黄种人:黄种人的优势项群竞走慢慢走强,男子提升19%,女子提升25%,女子运动员在投掷类项群的表现也慢慢突显。因此可认为,竞走、投掷类、跳远类、跳高类和全能均是白种人的优势项群,白人女子的优势项群还包括跨栏、中长跑类、马拉松;黑种人的优势项群是短跑、跨栏、中长跑类和马拉松,黑人男子的优势项群还有跳远类;黄种人的优势项群是竞走和女子投掷类。

表6 第30 届奥运会田径比赛各项群奖牌的地域分布一览表

表7 第29 届、30 届奥运会田径比赛中国队进入各项群前8 名运动员人数和名次一览表

图1 第29 届、30 届前8 名运动员不同地域人数百分比分布图

图2 第29 届、30 届前8 名运动员不同人类后裔人数百分比分布图

2.4 不同地域运动员田径各项群奖牌分布的优势分析

依据第29届、30届奥运会田径各单项比赛进入前8名的运动员名单,对各项群奖牌的地域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其结果见表5、表6。

依据表5、表6中各项群奖牌的地域分布情况分析:(1)欧洲:男子运动员30届奥运会获金牌9枚,奖牌总数18枚,与29届北京奥运会的8枚金牌,奖牌总数23枚相比较,在竞走和投掷类项群呈下降的态势,中长跑类项群有所提升;而女子运动员实力雄厚,全面出击,每个项群均有奖牌收入囊中,共获奖牌30枚,其中在投掷类、中长跑类、全能、跳跃类、竞走和跨栏项群共夺金牌11枚,但与29届北京奥运会的9枚金牌,奖牌总数29枚相比较,中长跑类、投掷类和全能项群的优势更加稳固,而跳高类项群有所下降。(2)美洲:男子运动员获金牌8枚,奖牌总数28枚,其中囊刮了短跑类、跨栏和全能的金银铜牌,延续了29届北京奥运会强大的项群优势;而女子运动员在短跑类、跳远类和跳高类项群获金牌5枚,奖牌总数17枚,与29届北京奥运会金牌6枚和奖牌总数19枚相比较,跨栏呈下降态势。(3)非洲:男女运动员的优势项群是中长跑类和马拉松,男子获得金牌4枚,奖牌总数13枚,女子获得金牌3枚,奖牌数10枚,与29届北京奥运会男子5枚金牌、16枚奖牌和女子的5枚金牌和11枚奖牌总数相比,无论从金牌数还是奖牌数上,均呈现下滑势头。(4)亚洲:男女运动员在中长跑类、竞走、投掷类和跳跃类项群中共获得金牌2枚,奖牌总数11枚(中国队获1金5铜),比29届北京奥运会的1枚金牌和3枚奖牌相比有所提高(中国队获2铜),竞走和投掷类项群的优势走强。(5)大洋洲:男女运动员共获1枚金牌,奖牌总数4枚,与29届北京奥运会的6枚奖牌和1枚金牌相比,其实力有所下降,也没有体现相对稳定的优势项群。因此可认为,田径运动获金牌和奖牌的实力仍依次是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但各洲优势项群的实力呈新的变化。

2.5 我国运动员田径各项群成绩优势分析

依据第29届、30届奥运会田径各单项比赛进入前8名的运动员名单,对中国队进入各项群前8名运动员人数和名次情况进行统计,其结果见表7。

依据表7中国队在第29届、30届奥运田径运动成绩分析:第30届奥运会我国男子在竞走项目上呈现了比较强大的优势,有3名运动员进入20km竞走前8名,2名运动员进入50km前8名,取得了1金2铜的好成绩,较第29届1名运动员进入前8名的成绩有了质的飞跃。我国女子竞走项目的优势也走强,有3名运动员进入前8名,获得1枚铜牌,而第29届只有1名运动员进入前8名;投掷类项群全面出击,四个项目均有运动员进入前8名,并获得2枚铜牌(第29届有铅球、铁饼和链球三个项目5名运动员进入前8名,获得1枚铜牌);但马拉松项目的优势走弱,只有1名运动员进入前8名,取得了第6名的成绩(第29届有2名运动员进入前8名,获得1枚铜牌)。因此可认为,男女竞走、女子投掷类项群和女子马拉松是我国田径的优势项群,我国田径要走向世界,在奥运会田径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与奖牌,就必须制定适合我国人种优势项目的发展战略与决策。

3 结语

田径运动实力仍是欧洲、美洲和非洲裔运动员为主导,亚洲和大洋洲的总体实力与之相差悬殊,获金牌和奖牌的实力仍依次是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奥运会田径各单项比赛进入前8名运动员人数的百分比是美洲男子、非洲女子和亚洲男女呈增长态势;美洲女子和大洋洲女子保持不变;欧洲男女、非洲男子和大洋洲男子有所下降;欧洲男子运动员在其优势项群的人数百分比和女子运动员在竞走和投掷类项群项目中均有下降;美洲男子运动员短跑类项群明显下降,跨栏类和全能有所提升;非洲男子运动员的马拉松优势有明显减弱;亚洲运动员在竞走和女子投掷类项群项目中,在低位上有所增强。我国田径要走向世界,在奥运会田径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与奖牌,就必须制定适合我国人种优势项目的发展战略与决策。

[1]于树祥.当前世界田径运动格局现状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5):84-86.

[2]席焕久,裴林国,程鹏,等.北京奥运会运动成绩的人种差异[J].体育科学,2010,30(6):81-84.

[3]王秀香,铁钰.世界田径运动强国优势项群分布特点与我国田径运动发展方向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3):412-414.

[4]王志勉.人体组成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09-310.

[5]段景春,李章启.世界人种分布与地理环境[J].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4):24-25.

[6]鲁国斌,刘金凤.从柏林田径世锦赛田坛格局裂变看中国田径的突破方向[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3):96-100.

[7]尹国昌,赵雪敏,王新宝.第29届北京奥运会田径比赛实力分析及我国田径突破方向[J].辽宁体育科技,2009,1(4):35-39.

[8]李广忠,龚汉彪,钟晓明.从历届奥运会看世界田径运动发展的特点及其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99(3):9-10.

[9]周琪.关于我国竞技体育水平与种族差异的关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2(2):149-150.

[10]刘志杰,吴澄清.我国田径项目金牌实力区域性差异及成因分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8,27(2):59-61.

猜你喜欢

项群跨栏中长跑
最高的跨栏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项群训练理论的广泛应用
运动员知识能力培养的项群特点
跨栏比赛
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技战能主导类轮换攻防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谈中长跑运动员的赛前训练
中长跑教学中怎样使学生跑起来
体育课教学中跨栏架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