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朋引伴盖房子自建“公社”一起老去
2014-03-01王晓寅
◎王晓寅
呼朋引伴盖房子自建“公社”一起老去
◎王晓寅
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对城市生活模式的突围(权贵人士请自动屏蔽话题)?多数人的回答是消极的。居住空间尚且不足,谈何生活突围。那么,改变居住方式或许是实现突围的关键,日本的新型长屋和台湾的时尚人民公社对此作出尝试,带来居所环境、居住舒适度、邻里关系上的可喜体验,令人艳羡。
城市,愈发像困住我们的牢笼。
城里的年轻人,每日辛苦打拼,渴望有朝一日能买下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他们也很羡慕电视剧《奋斗》中,几个同龄好友合住Loft的生活。
城里的老人,辛苦一辈子,最终还清房贷,却发现自己被圈在闭塞的空间里,可能到死也无法自由伸展。
如何能换种方式生活?自己盖房子吧,到郊区去,到乡下去。
日本传统长屋获新生
长屋是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传统独特民居,由高架木桩支起,离地面2~3米,上面住人,屋下饲养家禽牲畜(这点与中国的苗寨、侗寨相似)。长屋往往沿河而建,因地势不同,有的呈“一”字形,外观整齐,有的蜿蜒起伏,连绵成片。长屋短则数十米,长则超过百米,与优美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东南亚国家长屋的结构主要分3部分。一是晒棚,供曝晒谷物和其他用途;二是居室,房间和卧室用木板做墙壁隔开,居住者一般都席地而睡;长廊是长屋的第三部分,上有屋顶遮盖,是长屋用途最广的地方,既是家庭开会场所、活动中心,又是会客地点。住在同一间长屋里的人互有亲戚关系,每当添丁进口,就不断增盖。因此,长屋越长,说明这个家族越兴旺。多个长屋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村子。
但这样与自然亲近、邻里间人情宽厚的住宅,在高度城市化的地区愈发稀少。于是,有一些人因为向往这种居住模式,而全力追求它。设计师在传统中融入现代元素,形成一种新型长屋建筑。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安藤忠雄位于大阪的处女作兼成名作“住吉的长屋”,就是新长屋的尝试。
四户人家的合居生活
当你在日本神奈川县近郊的山林里,看到这处绿树掩映、与环境相得益彰的木质长屋时,会有种走入世外桃源的感觉。
这处新型长屋并非是被世人遗忘的老宅,
住在其中的也不是同宗亲族,而是4户不同职业、不同家庭结构,厌倦了拥挤城市的日本家庭,为了重拾集体生活的乐趣,选择了这处鸟语花香的自然之地,以现代方式搭建了共同的家。
为了降温,屋顶也种了植物。
动植物调查专家池竹则夫在朴门永续设计日本中心担任植物讲师,因为有大量工作相关书籍,家里专门设计了大书架。
用酒桶做成的蓄水桶,根据各家的需要安放。有共有部分,也有独立部分。
长屋设计者山田贵宏家的窗户采用拉窗形式
长屋设计者山田贵宏与妻子
这4户人家共10口人,从几岁的小孩到七旬老人,年龄、身份各不相同。大家相互磨合,相互帮助,遇到分歧时会进行协商直到达成一致,遇到困难也会一同去解决。
这座山中长屋首先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美丽的木纹。无论是房屋外观还是室内墙壁,全都是原生态的木质结构,建材是取自当地的杉木和柏木。但它和几百年前祖辈们就地取材盖起的传统长屋有很大的不同——造型更加美观,结构和功用更贴近现代化生活。
去掉了传统饲养牲畜的空间和晒台,整个建筑由5座两层房屋组成,总面积378平方米,在强调分享的同时,也保留了个性与自由。最外面的一座是4家共用的“公共房子”,每个月必定有几天,大家会聚在这里共进晚餐。再往里走,则是4户各具特色的家。根据每家人的工作和家庭构成,房间的布局和设施都不相同,但舒适、现代是共同的特点——床、家电、互联网、抽水马桶……这里都有,与一般的乡间别墅没有什么区别。墙壁也很厚实,和传统长屋不同,为的是更好隔音,保留各自的隐私。
最难能可贵的,还要数这栋新式长屋从里到外体现的环保理念:相邻的两座房屋共用一面墙壁,减少了建筑材料的消耗。
室内没有安装空调,但微风徐徐,非常凉爽。房屋在建筑结构上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能够根据温度自动调节,通过通风口将林间冷气送入室内。夏天,通风管道将夜间的低温空气引入房屋内部,墙壁能够储藏这些冷气并调节湿度,非常舒适;为了降温,大家还尝试在屋顶上做绿化,使房子与山中的环境融为一体。
冬天,阳光从南面的窗户照进来,屋顶也能吸收热量并将温暖的空气送入室内,只要使用较少的燃料,就能温暖地过冬了。
他们倡导“朴门永续设计”。这种设计的主要精神是发掘大自然的运作模式,再模仿其模式来设计庭园、生活,以寻求并建构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平衡点。长屋设计者山田贵宏与妻子,是生活在长屋中的一户。他们的窗户采用了拉窗形式,顶上还安有天窗,可以起到烟囱效应,将室内的热空气排到室外。天窗还有很好的采光作用,使山田家在白天不用电灯。注重隐私的山田太太起初对长屋生活感到不安,搬来之后却不亦乐乎,“跟大家一同生活让我有安全感,些微的不便就不值一提了。”山田太太喜欢种植,院子里栽种了近60种花草和蔬菜。
动植物调查专家池竹则夫在“朴门永续设计”日本中心担任植物讲师,因为有大量工作相关的书籍资料,池竹家专门设计了很大的书架。根据池竹的喜好,屋里设置有浴缸和日式洗手间,还有烧柴火的炉子——冬天,池竹喜欢在有火的地方专心工作。为了实现能源自给,池竹家是4家中唯一一家屋顶上安装了太阳能配电板的,他还打算在不久的将来引进蓄电池技术。
小林家则有丈夫一纪、妻子惠理奈、8岁的路奈、4岁的慧凛4口人。为了家里能有更大的空间,冰箱、洗衣机和浴缸都使用公共房子里的,但自家设置有食品储存间和淋浴间。
小山家是丈夫小山玄、妻子宫佳江与岳母3人共同居住。玄关处设有一个土间(没有铺设地板的三合土地坪),通向工作间和厨房。土间里有小山家自制的梅干和味噌。夫妻二人都是在家工作,因此家里设置了可以让两人同时工作的宽敞书房。房间通风良好,没有冷气也非常凉快。“同样是梅雨季节,但在这里,植物们看起来都很愉快的样子,绿色更加鲜艳,雨水还能用蓄水桶存起来使用,跟在城市里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宫佳江说。
公共空间的内部环境。客厅、厨房、洗衣房、浴室等设施一应俱全。每个月都会有几天,大家聚在这里共进晚餐。
小山家是夫妻二人与岳母共同居住。玄关处设有一个土间(没铺地板的三合土地坪),很接地气。
台湾人集资“一起老去”
与高度城市化的日本相同,台湾相对发达的北部地区,也面临着城市通病——人口密度过大、房价飞涨、交通压力沉重等。据今年初台湾“内政部”的统计数字,过去6年间,台湾北部地区人口净迁入16万余人(7月官方数据显示,台湾总人口约为2340万),区域失衡问题愈发严重。台湾人口越来越“头重脚轻”。
想要从城市中突围的,不只有被工作、房贷压得喘不过气的年轻人,老年人也渴望一片可以安享晚年的净土。但为什么很多人没有离开?因为相比生活成本,老人们更看中是否有人陪伴和医疗条件,所以他们宁可和子女挤在城市狭小的房子里。
现年53岁的台湾荒野保护协会创办人、牙医李伟文,对这一观点十分认同。因此,他从30多岁起,就开始“搜集”可以一起老去的朋友。
李伟文不像一般医生总是被工作塞满,其诊所采取预约制,一天约诊不超过10人。“一群老人在一起,有共同的回忆很重要。”他曾看过很多人事业成功,拼上全部时间,老时却很寂寞。他希望老了后,能跟有共同记忆的老朋友一起消磨时间。
去年,李伟文与一群知交老友们,一共12户,做了一个重大决定。这群大多50岁上下的壮年人,共同集资,在人口相对较少的台南市选了一块地,准备为自己搭建一栋老年公寓,取名“蜗居”,准备一起实践老年的理想生活。
李伟文说,他许多生活在都市的朋友,梦想的退休生活都是到风光美好、偏僻的乡下当农夫。不过,他认为这样的生活虽然有接近自然的恬静,却不太实际。因为即便五六十岁还有体力种田,但是到了七八十岁一定没体力。此外,乡下的交通与医疗资源都不便,加上生活便利性也不够。因此,选在台南,不但交通、医疗资源都方便,天气、食物、文化氛围都宜居,最重要的是,整栋公寓住的都是自己的朋友。
“蜗居”到底与一般公寓有什么不一样?负责设计的建筑师李两成认为,考虑老年住宅时,不应只想到无障碍空间等,重点是人与人的关系。一般人买房子都会希望公摊面积越小越好,但李两成设计中的蜗居,公共面积比例却大于30%。他希望打造出“时尚的人民公社”,有共同的书房、食堂,还有晒衣场,老人能每天一起做饭、吃饭、洗衣等,增加人与人交流接触机会。他设计的整栋公寓,一楼都是公共空间,未来也可以作为活动平台。
“蜗居”居民曾文娟说,蜗居成员卧虎藏龙,横跨医界、银行、出版、建筑等领域,有人很懂爵士乐、有人懂网络,未来将集合大家的才能,开不同课程,打造一个台南的文化活动新据点。
关于老年,李伟文与朋友们想得更长远,也更前卫。除了要与朋友老了一起住外,他们也计划死后还要一起葬。由于荒野保护协会的背景,这些朋友大多爱好自然,曾经一起踏过许多森林溪谷,未来希望选择树葬,将骨灰回归于自然中。
53岁的台湾荒野保护协会创办人、牙医李伟文和他那些可以一起老去的朋友。
要走得久,就要一群人同行
房子并不是越大越好,蜗居也可以很幸福。
每到瓜果蔬菜成熟的季节,日本长屋里的山田太太都把自己的收成分给同住的邻居;小山家也会和大家分享自制的梅干和味噌;依靠环保的房屋设计,山田家的电费比在东京生活时节省了三分之一;池竹家的太阳能板除了能满足自家的电脑、通信等用电,还能有剩余电能用来出售;一纪再也不用担心孩子没人陪伴了,“长屋里人手多,对于要养育两个孩子的我们来说真是帮了不少忙。而且孩子从小能看到大人们不同的生活,对他们是有好处的。”
虽然,老人自行设计、自己兴建老年公寓在台湾还属少见,但曾在德国留学的李两成表示,这种情况在德国就要普遍得多。自己盖的房子,不仅符合自己需求,也省去了被建筑商赚走的钱,更经济实惠。
这辈子从小时候一直到50多岁,没有与任何人看过电影,也曾一个人到欧洲旅游50天的李两成,因缘结识李伟文这帮朋友后,慢慢发现了有伴的乐趣。现在头发已灰白的他笑着说:“一个人的心理需求,会下意识地慢慢改变。现在,我觉得老的时候若有一群朋友,也不错啊!”曾文娟则体悟:“如果你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走得久,就要一群人。”
本栏目责编/廖素冰 houlai@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