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对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态度及使用习惯调查

2014-03-01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外来词字母高校学生

韩 燕

(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0 引言

语言接触理论认为,语言接触常常(但并非必然)导致语言发生演变。基于这种接触而发生的词汇借用就是语言演变的类型之一[1]。相对于接受语来说,这些借用词汇就成为了外来词。汉语中常见的外来词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汉语形式构词的汉字词,比如“土司”、“迪斯科”、“可乐”等;还有一种是以非汉语形式构词的字母词,比如:e-mail(电子邮件)、MP3(音乐播放器)、ATM机(自动存取款机)等。外来词对接受语的变异效果会受到语言使用者态度的影响。语言使用者如果有很强的动机,可以主动防止干扰的发生[2]。本研究以高校学生群体为对象,对他们使用英语外来词的语言态度进行调查,旨在探讨高校学生在英语外来词使用方面的看法和习惯倾向,为外来词的规范使用和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本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问卷分两个部分,共8个问题:第一部分3个问题,调查高校学生对英语外来词的态度和认同度;第二部分共5个问题,调查高校学生在英语外来词使用习惯上的倾向。问卷题目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2)研究对象和方法。鉴于新时期在信息网络领域,广告用语和青年用语方面所使用的外来语数量多于其他领域,所以本研究将调查对象定位在高校学生。这一群体思想活跃、对新生事物比较敏感,是外来词使用的主流群体之一,他们对外来词的态度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常州大学2012级非英语专业部分本科生,共248人。他们分属不同专业,英语水平比较接近,均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了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在抽样过程中尽可能保持男女比例相当。问卷共发放248份,回收243份,其中有效样本236份,理工科专业背景样本98份,文科专业背景样本138份。数据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 19.0 for windows进行分析:① 用描述性统计列出频数和百分比;② 比较各组数据的差异,计算出卡方值,检验各组数据间的显著性差异。

2 数据分析

1)态度数据分析。高校学生对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态度调查由3个问题构成。

问题一调查大学生对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态度(见表1)。调查显示,大多数人支持汉语吸收外来词,不同专业之间对于吸收外来词的态度存在微弱差异(X2=6.228,p=.044 < .05)。文科学生支持度较高:60.9%表示支持,33.3%表示无所谓,5.8%表示反对;而理工科学生态度则相对保守:44.9%表示支持,49%表示无所谓,6.1%表示反对,其中表示无所谓的人数甚至超过了表示支持的人数,仅有少数人表示反对。全部被调查者中“支持”的有128人,占54.2%;持“无所谓”态度的有94 人,占39.8%;“反对”汉语吸收外来词的只有14人,占6%。就所调查人群而言,对吸收外来词的支持率还是比较高的,汉语对英语外来词吸收是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真正反感的人并不多。

问题二调查大学生对使用英语外来词的态度(见表2)。结果显示,不同专业的被调查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相当一致(X2=0.453,p=.797 >.05)。对在汉语中使用外来词,学生们的态度总体比较保守。“支持”的有42人,占17.8%;持“无所谓”态度的有112人,占47.5%;“反对”使用外来词的有82人,占 34.7%。

表2 对使用英语外来词的态度

问题三调查学生们对外来词的认同度(见表3)。基于语言学家史有为教授在《汉语外来词》中归纳的四种外来词形式类型,本调查根据构词形式的不同,将外来词大致分为以汉语形式构词的汉字词和以非汉语形式构词的字母词两类进行分类调查,并在问卷页首加以说明[3]。

调查显示,对于外来词到底是汉语还是英语,不同专业被调查人意见比较一致(X2=5.052,p=.168(.05)(见表3)。大部分人倾向于将汉字词和字母词区别对待。50%的人认为经过汉化,以汉字形式出现的外来词就是汉语,而以字母形式出现的外来词仍是英语。19.5%的人认为不管是汉字词还是字母词,都不属于汉语系统,仍是英语。还有22%人想法正好相反,认为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外来词,既然进入了汉语,那就是汉语的一部分。剩下8.5%的人没有给出明确意见。

2)使用习惯数据分析。高校学生对外来词使用习惯的调查由5个问题构成,分别涉及外来词使用的频率、形式、场合、对象和获取途径。

不同专业的被调查人在外来词的使用频率上比较一致(X2=3.142,p=.208 >.05),大部分人使用频率不高,没有不使用的人。其中选择“一般”的有176人,占 74.6%;使用“较少”的有 54人,占 22.9%;选择“很高”的只有6人,占2.5%(见表4)。

表3 外来词是汉语还是英语

表4 外来词的使用频率

不同专业的被调查人在外来词的使用形式上相当一致(X2=0.772,p=.697 >.05),倾向使用汉字词的比率超过倾向字母词的。在所调查人群中,倾向使用“汉字词”的为118人,占50%;“两种都用”的有84人,占35.6%;倾向使用“字母词”的34人,占14.4%(见表 5)。

这两个调查结果说明,专业背景并不影响学生们使用外来词的频率和形式选择。大学生整体使用外来词的频率并不高,对外来词形式的使用选择倾向于汉字词,对字母词还是有所保留。

外来词的使用场合和对象的调查为多选,按照汉字词和字母词的区分分别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在外来词的使用场合问题上,不同专业的被调查人意见都比较一致,汉字词和字母词使用场合的倾向度也基本一致,“网络聊天”成为外来词的主要使用场合(汉字词87.3%,字母词80.5%)。其余场合由高到低分别为专业讨论、书面表达、其他(见图1)。而“其他”选项中比较集中的答案也基本是“闲谈、聊天”等,与“网络聊天”选项接近。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学生们使用外来词的场合几乎都集中在“网络聊天”选项,在“专业讨论”和“书面表达”等正式文体或表述场合使用较少。这说明外来词的使用场合比较单一化,有一定的局限性。

表5 外来词倾向的使用形式

图1 外来词的使用场合(多选)

在外来词的使用对象问题上,不同专业的被调查人选择比较接近。整体而言,无论是汉字词还是字母词,“朋友”都占到了绝对优势(见图2)。相比较其他人群,学生们更愿意在同龄朋友间使用外来词。

针对汉字词的使用对象,选择倾向度由高到低为:朋友(90.7%)、陌生人(12.7%)、长辈(10.2%)、老师(9.3%)、其他(2.5%)。针对字母词的使用对象,选择倾向度由高到低为:朋友(84.7%)、老师(21.2%)、陌生人(16.9%)、长辈(11%)、其他(2.5%)。除朋友外的第二倾向选择上,汉字词没有体现出特别的针对性,而字母词则更倾向于老师这一对象。因为字母词的使用受其构词形式限制,需要一定的语言背景且多为专业性术语,所以老师这一具有专业知识的群体成为了学生使用字母词的第二针对对象。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外来词的使用,特别是字母词的使用,是受交流对象限制的。

最后,外来词获得途径的调查也是多选。不同专业的被调查人表现基本一致。整体而言,获得途径集中在媒体、朋友、书本。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途径来源占绝对优势,达到统计的83.9%;其次为朋友影响,占69.5%;第三为书本,占42.4%(见表6)。主要来源还是现代化传播媒体以及同龄人之间的交流。说明外来词的传播具有时代性和流行性,与现代化传播手段紧密相关,且受年龄因素影响。

表6 外来词的获得途径(多选)

3 结果讨论

1)高校学生对英语外来词在情感上持较积极态度。就调查群体而言,多数人对汉语吸收英语外来词在情感上是比较认同的。之所以能接受外来词,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语言态度体现了社会态度,所以社会发展、文化背景、年龄、社会群体的紧密程度等都与语言态度有密切联系[4]。首先,社会的发展给外来词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支持。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扩大,全球范围内语言文化加速流动,特别是英语语言文化的交流更是频繁。英语教育的普及以及英语文化的强势传播,增加了人们对于英语的好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技术进步推动了英语语言的国际化趋势。这些都为英语顺利进入汉语创造了条件。其次,调查群体在年龄段上正处于求知的高峰期,同时也是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的时期,因此对外来词这种新鲜事物接受很快。他们观念开放,网络使用频率高,往往能够捕捉时下最流行的语言及文化现象,所以对新词汇的接受度也比较高,再者,调查群体作为大学生群体,自身专业需要也决定了他们会经常接触到外来词并使用外来词。

2)高校学生对英语外来词在认知和行为上持谨慎态度。调查群体对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在感情上有一定的认同倾向,但对其性质的认知并不那么积极。大部分人对外来词的性质认定比较谨慎,并没有直接将外来词认同为汉语。多数人更倾向于认同以汉语形式出现的汉字词为汉语,而对以非汉语形式构词的字母词则干脆直接认定为英语或持保留态度。此外,对外来词在行为上的认同倾向也不高,表现在大部分人对外来词的使用持中立态度,即不强烈反对也不强烈支持;外来词的使用频率也倾向于“一般”频率;使用时选择会偏向汉字词,对字母词还是有所保留。这种谨慎的态度是语言使用者自身对汉语忠诚度的一种体现。语言态度包括了对母语的态度(是否忠诚)、对其他语言的态度以及双语态度[5]。开放的语言观念有利于语言的发展,对自己民族语言的热爱则是语言保持独立的重要原因。高校学生对外来词认同和使用的谨慎态度,正是体现了他们对汉语和汉语文化的认同感。

3)高校学生在英语外来词的使用习惯上倾向保守。调查显示,被调查群体使用外来词的频率并不高,且比较偏向汉字词形式。这说明外来词进入汉语后,受其语言构成形式限制,并不能马上融入汉语语言系统。因为汉语是一种语素文字,单纯以拼音文字形式进入汉语的英语外来词并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所以接受程度较低。人们更容易接受的是经过汉化、以汉语构词方式呈现、更像汉语的外来词。此外,调查群体在使用场合、使用对象途径等方面的选择也体现了一定的保守性。虽然该部分调查题目为多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在具体选择上也存在细微差异,但总体选择倾向并不分散。绝大多数学生倾向于在网络聊天的特定场合使用外来词,使用对象也比较集中,多为朋友。这些集中的选项说明了调查群体使用英语外来词受特定的场合和对象限制,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并且,他们了解获取外来词的主要来源也受到传播手段和年龄的限制。整体而言,调查群体在外来词方面的使用习惯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开放和自由。

4 结束语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高校学生这一外来词的主要使用群体中,外来词的使用情况并没有达到所谓泛滥的程度。该群体对外来词特别是字母词的接受和使用还是比较谨慎的。此外,调查也显示,外来词的获取途径与信息时代的传播技术有很大关系。这种主要依靠网络传播的新鲜词汇能否适应中国的文化特色并沉淀下来,仍然是一个有待研究并要靠时间来验证的课题。所以对待外来词,一方面要注意它背后的文化影响,采取谨慎的态度;另一方面却也不必因噎废食,一概拒绝。毕竟,任何一种语言的发展是离不开交流的。孤立于所有其他语言之外的语言,缺乏了新鲜的成长元素,是没有办法长久发展的。

[1] Thomason,S.Contact as a Source of Language Change[A]//Joseph,B.D.& R.D.Janda.The Handbook of Historical Linguistics[C].Malden,Mass:Blackwell Publishing.2003:687-712.

[2] Thomason,S.Language Contact:An Introduction[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1:141.

[3] 史有为.汉语外来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27-132.

[4] 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74-75.

[5] 冯广义.论语言态度的三种表现[J].语言研究,2013(2):112-118.

猜你喜欢

外来词字母高校学生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缓存:从字母B到字母Z
中国朝鲜语外来词词汇结构和使用考察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韩外来词对比研究
字母派对
语言生态学视角下汉语中日语外来词的借用演变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