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品种稳定性测定
2014-03-01柏章才马亚怀李彦丽
柏章才,马亚怀,李彦丽
(1.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甜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0;2.黑龙江大学农作物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哈尔滨150080;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方糖料作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哈尔滨150080)
2013年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品种稳定性测定
柏章才1,2,3,马亚怀1,2,3,李彦丽1,2,3
(1.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甜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0;2.黑龙江大学农作物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哈尔滨150080;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方糖料作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哈尔滨150080)
通过对2013年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8个品种15个地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求得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值(VU)ij、变异系数(iCKvu),并据此对参试品种进行了稳定性测定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被测品种中,MA10-9的产糖量和含糖率稳定性较好,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产糖量水平中等,含糖率水平较低,稳定性较好是该品种的优势。ST13929、Beta807的产糖量和含糖率稳定性一般,二者产糖量和含糖率水平中等,可选择使用。MA2070的产糖量稳定性一般,含糖率稳定性较好,产糖量和含糖率水平中等,含糖率稳定性较好是该品种的优势。KWS2314的产糖量稳定性一般,含糖率稳定性较差,产糖量水平较高,含糖率水平中等,产糖量水平较高是该品种的优势。KWS1479、TY309的产糖性状稳定性较差,含糖率稳定性一般:KWS1479产糖量水平较高,含糖率水平一般,产糖量水平较高是该品种的优势;TY309的产糖量水平较低,含糖率水平较高,高含糖性是该品种的优势。JKF208-10的产糖量和含糖率稳定性较差,产糖量水平较低,含糖率水平较高,高含糖性是该品种的优势。
甜菜;品种;稳定性;适应性
稳定性是衡量甜菜品种的重要性状,稳定性好的品种使用范围广,获得的经济效益更大。笔者根据2013年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对部分参试品种进行了稳定性测定和适应性分析,供用种单位和育种工作者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2013年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小区面积按10m2统一折算,试验地管理同生产田。这里测定了8个参试品种:KWS1479、KWS2314、MA10-9、MA2070、ST13929、JKF208-10、TY309、Beta807,在下文中依次用V1、V2、V3、V4、V5、V6、V7、V8表示。15个试验点:黑龙江友谊、呼兰,吉林洮南,河北张北,山西大同,内蒙赤峰、察右前旗、呼和浩特,甘肃酒泉,新疆奇台、昌吉、石河子、和静、塔城、伊犁,依次记为U1、U2、U3、U4、U5、U6、U7、U8、U9、U10、U11、U12、U13、U14、U15。
本文采用莫惠栋先生介绍的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方差分析方法,方差估值(iK2vu)和变异系数(iCKvu)小的品种稳定性强。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对试验的小区数据(从略)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三者的地点间、品种间、品种×地点间都有极显著的差异。
表1 根产量-品种、地点、品种×地点效应值(kg/10m2)
2.2 甜菜品种的适应性分析
利用原始数据求得品种主效应值(Vi)、地点主效应值(Uj)和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值(VU)ij列于表1~3。利用LSD值分别测验表1~3的Vi间和同品种(VU)ij间的差数,比较差异显著性。
2.2.1 根产量 品种V2的主效应值最大,与品种V1比达到了显著水平,与其它品种比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品种V1的主效应值居第二位,与品种V3~V8比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品种V4的主效应值居第三位,与品种V3比差异不显著,与品种V8比达到了显著水平,与品种V5~V7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篇幅所限不再赘述,详见表1。
表2 含糖率-品种、地点、品种×地点效应值
表3 产糖量-品种、地点、品种×地点效应值(kg/10m2)
品种V2在U9、U15、U4、U1试验点表现出了特别好的适应性,在U9点的互作效应值高于其它试验点,与U2、U3、U5~U8、U10~U14点的效应值比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U15点的互作效应值高于U1~U8、U10~U14点,与U5、U14、U2、U13、U7、U11、U3点的效应值比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U4点的互作效应值高于U1~U3、U5~U8、U10~U14点,与在U14、U2、U13、U7、U11、U3点的效应值比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品种V1在U14、U12、U15、U7、U8试验点表现出了特别好的适应性,在U14点的互作效应值高于其它试验点,与U3、U4、U10、U1、U2、U5、U13、U6、U9、U11点的效应值比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U12点的互作效应值高于U1~U11、U13、U15点,与U4、U10、U1、U2、U5、U13、U6、U9、U11点的效应值比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U15点的互作效应值高于U1~U11、U13点,与U1、U2、U5、U13、U6、U9、U11点的效应值比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品种V4在U11、U10、U12、U15、U8试验点表现出了特别好的适应性,在U11点的互作效应值高于其它试验点,与U2、U3、U1、U5、U6、U9、U7、U13点的效应值比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U10点的互作效应值高于U1~U9、U12~U15点,与U3、U1、U5、U6、U9、U7、U13点的效应值比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U12点的互作效应值高于U1~U9、U13~U15点,与U3、U1、U5、U6、U9、U7、U13点的效应值比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篇幅所限不再赘述,详见表1。
2.2.2 含糖率 品种V7的主效应值最高,与V6比未达到显著水平,与其余品种比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品种V6的主效应值仅次于品种V7,与品种V1~V5、V8比其效应值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品种V5的主效应值高于品种V1~V4、V8,并且效应值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篇幅所限不再赘述,详见表2。
品种V7表现出了较均衡的适应性,没有适应性特别好的试验点。品种V6在U5、U2试验点表现出了特别好的适应性,在U5点的互作效应值高于其它试验点,并且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U2点的互作效应值高于U1、U3、U4、U6~U15点,与U3、U11~U14的效应值比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品种V5和V4表现出了很均衡的适应性,没表现出适应性特别好的试验点。不再赘述,详见表2。
2.2.3 产糖量 品种V2的主效应值最大,与品种V1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与其余品种比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品种V1的主效应值仅次于品种V2,与品种V3~V8比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品种V4的主效应值居第3位,与品种V5、V3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与品种V8、V6、V7比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篇幅所限不再赘述,详见表3。
品种V2在U4、U9试验点表现出了特别好的适应性,在U4点的互作效应值高于其它试验点,与U8、U14、U10、U15、U6、U12、U13、U2、U5、U11、U3、U7点的互作效应值比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U9点的互作效应值高于U1~U3、U4~U8、U10~U15点,与U6、U12、U13、U2、U5、U11、U3、U7点的互作效应值比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品种V1在U12、U14、U8试验点表现出了特别好的适应性,在U12点的互作效应值高于其它试验点,与U8、U7、U15、U3、U10、U1、U2、U4、U11、U9、U13、U5、U6点的互作效应值比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U14点的互作效应值高于U1~U11、U13、U15点,与在U15、U3、U10、U1、U2、U4、U11、U9、U13、U5、U6的效应值比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U8点的互作效应值高于U1~U7、U9~U11、U13、U15点,与U11、U9、U13、U5、U6的效应值比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品种V4在U11、U12、U10试验点表现出了特别好的适应性:在U11点的互作效应值高于其它试验点,与U2、U3、U5、U6、U1、U7、U9、U13点的互作效应值比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U12点的互作效应值高于U1~U10、U13~U15点,与在U3、U5、U6、U1、U7、U9、U13点的效应值比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U10
点的互作效应值高于U1~U9、U13~U15点,与U3、U5、U6、U1、U7、U9、U13点的效应值比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篇幅所限不再赘述,详见表3。
2.3 参试品种的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稳定性测定
2.3.1 根产量 从表4看出,品种V3的方差估值和变异系数水平较低,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有较广泛的适应性,从平均根产量看,它的丰产性一般,排在第四位。品种V1、V8、V5、V2、V4的方差估值和变异系数水平中等,稳定性一般,从平均根产量看:V2、V1丰产性状较好,分别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V4、V8、V5丰产性一般,分别排在第三位、第五位和第六位。品种V6、V7的方差估值和变异系数水平较高,稳定性较差,从平均根产量看,丰产性状较差,二者根产量水平分别排在第七位和第八位。
表4 参试品种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的主要统计参数
2.3.2 含糖率 品种V4、V3的方差估值和变异系数水平较低,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有较广泛的适应性,从平均含糖率看:V4的含糖性状一般,排名第四位;V3的含糖性状较差,排名第八位。品种V1、V7、V5、V8的方差估值和变异系数水平中等,稳定性一般,从平均含糖率看:V7的含糖性状较好,排名第一位;V1、V5、V8的含糖性状一般,排名分别是第六位、第三位和第七位。品种V2、V6的方差估值和变异系数水平较高,稳定性较差,从平均含糖率看:V2含糖性状一般,排在第五位;V6含糖性状较好,排第二位。
2.3.3 产糖量 品种V3的方差估值和变异系数水平较低,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有较广泛的适应性,从平均产糖量看,产糖性状一般,排名第五位。品种V5、V2、V4、V8的方差估值和变异系数水平中等,稳定性一般,从平均产糖量看:V2产糖性状较好,排名第一位;V5、V4、V8产糖性状一般,排名分别是第四位、第三位和第六位。品种V1、V6、V7的方差估值和变异系数水平较高,稳定性较差,从平均产糖量看:V1产糖性状较好,排名第二位;V6、V7产糖性状较差,排名分别是第七位和第八位。
3 结论
品种V3的产糖量和含糖率稳定性较好,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产糖量水平中等,含糖率水平较低,该品种的稳定性有较好的利用价值。品种V5、V8的产糖量和含糖率稳定性一般,二者产糖量和含糖率水平中等,各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品种V4的产糖量稳定性一般,含糖率稳定性较好,产糖量和含糖率水平中等,该品种的含糖率稳定性有较好的使用价值。品种V2的产糖量稳定性一般,含糖率稳定性较差,产糖量水平较高,含糖率水平中等,该品种的高产糖性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品种V1、V7的产糖性状稳定性较差,含糖率稳定性一般:V1产糖量水平较高,含糖率水平一般,高产糖性状有较高的利用价值;V7的产糖量水平较低,含糖率水平较高,高含糖性状可选择利用。品种V6的产糖量和含糖率稳定性较差,产糖量水平较低,含糖率水平较高,该品种的高含糖性可选择使用。笔者认为在生产中应以适合当地生态条件,产糖性状好的品种为主栽品种,个性化品种为辅栽品种,合理搭配种植,以期获得稳产高产。
[1]莫惠栋.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方差分析[J].江苏农学院学报,1983,4(4):49-55.
[2]马育华.植物育种的数量遗传学基础[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438-468.
[3]柏章才.2009年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品种稳定性测定[J].中国糖料,2011(3):33-35.
[4]张动敏,陈玲,梁新棉.区域试验中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分析方法的探讨[J].作物杂志,2003(4):47-49.
[5]张群远,孔繁玲,廖琴,等.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0,16(2):81-86.
[6]王磊.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RCTAS)简介[J].中国稻米,2006(4):26-29.
[7]强爱玲,安永平,杨生龙,等.水稻区域试验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J].垦殖与稻作,2006(6):15-17.
[8]张冬晓.区域试验设计原理及方法浅析[J].种子,2007(1):74-77.
[9]李磊鑫,黄瑞冬.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高产稳产性评价[J].种子,2007(2):81-82.
[10]陈志雄,胡润芳,林国强.菜用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的AMMI模型分析[J].大豆通报,2007(1):32-33.Adap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2013 National Sugarbeet Variety Test
BAI Zhang-cai1,2,3,MA Ya-huai1,2,3,LI Yan-li1,2,3
(1.The Key Laboratory of Sugarbeet Genetic Breeding,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2.Sugarbeet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Institute for Crop Research,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3. The Key Laboratory of North Sugar Crop Resource and Utilization,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rbin 150080,China)
The data from 8 sugarbeet varieties in 15 test sites were analyzed by statistical parameter of LSD value,variance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bility from variety,locus and variety×locus in the 2013 National Sugarbeet Variety Test.The results predicated that the variety MA10-9 showed a good productive stability, widespread planting adaptability and common sugar yield and slight low sugar content.The both varieties ST13929 and Beta807 showed an ordinary productive stability of sugar yield and content,ordinary sugar yield and content.The variety MA2070 showed an ordinary productive stability of sugar yield and good productive stability of sugar content,common sugar yield and sugar content.The variety KWS2314 showed an ordinary productive stability of sugar yield and poor productive stability of sugar content,high sugar yield and ordinary sugar content.The both varieties of KWS1479 and TY309 showed a poor productive stability of sugar yield and sugar content;high sugar yield and ordinary sugar content of KWS1479;low sugar yield and high sugar content of TY309.The variety JKF208-10 showed a poor productive stability of sugar yield and sugar content,low sugar yield and high sugar content.
sugarbeet;varieties;stability;adaptability
S566.303
A
2014-02-10
柏章才(1963-),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助理研究员。
1007-2624(2014)04-0061-03
10.13570/j.cnki.scc.2014.04.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