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头菜传奇

2014-03-01江俊涛

法人 2014年10期
关键词:海山春花厂长

大头菜传奇

江俊涛江俊涛,男,生于湖北枣阳,现居福建厦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写过诗歌、散文,近年以小说创作为主,先后在《十月》《长江文艺》《福建文学》《厦门文学》《法人》等刊物和长江文艺出版社、广东花城出版社发表、出版小说作品150多万字;其长篇小说《安居》获福建省第26届优秀文学作品奖。

这个镇上很多人家都会腌制大头菜。

住在青石桥畔的姚春花也会腌制大头菜,可她的技术实在一般,尽管她从原料选择到加工成品,中间也有五十多道工序,且全部由手工完成,并选用本地农家优良品种“狮子头”芥菜,采用“三腌五卤六晒”工艺制作,但她腌制出的大头菜,仍然只是下等水平。

然而,冬天到来时,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一次在地里干活时,姚春花忽然觉得困了,就靠在树桩上眯了一会儿,短短的一会儿居然还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一个老妇女,自称韩夫人,从东晋来,住在襄阳夫人城上。姚春花醒来后回想了一下,却忘记韩夫人说了些啥,也就没当一回事儿。

第二天又做了一个相同的梦,第三天也是如此。这下姚春花紧张了,就让丈夫赵海山陪自己去一趟襄阳。两地相距不过十里,骑自行车半个小时就到了。两人将自行车靠在夫人城下的柳树上,沿着台阶往上走去,没多久就走上墙头。

姚春花问:“为啥叫夫人城?”

赵海山回答道:“东晋时前秦皇帝苻坚派儿子苻丕攻打襄阳,守将朱序的母亲韩夫人发现城墙的西北角不太扎实,就叫上家里的丫鬟、用人跟城中的女人们砌了一道内城。后来,苻丕果然向城西北角发起进攻,很快就突破了外城,晋朝的军队凭借新修的内城,总算打退了苻丕。后人为了纪念韩夫人,就把这段城墙叫作‘夫人城’。”

顿了一下又说:“几年前,政府还在城墙上建了一个纪念亭,里面放着韩夫人的石雕像。看,就是这个。”说完用手指了一下,姚春花就看见一尊白色的雕像矗立在眼前,这就是韩夫人吧?只见她面朝汉江,神态安详,既像一位母亲等待着远航归来的儿子,又像观音菩萨注视着芸芸众生。

姚春花扑通一声跪在韩夫人雕像面前连忙磕拜,额头在水泥地面上磕得咚咚响,心里默念着只有自己听得懂的话语,随后便点燃香烛,绕着韩夫人走了三圈,把香烛插在香炉里。就在这一瞬间,她的耳边忽然响起了一阵“哗——哗——”的声音,就像清凉溪水从容流过。姚春花问丈夫听到没有,可赵海山却说没有。

姚春花转身往江面上看去,这才发现夫人城不仅本身是名胜古迹,还是观赏山、城、洲、水的最好的立足之巅。极目远眺,滚滚汉水、长虹大桥、汉江大桥及羊祜山、真武山等美景尽收眼底,让人大饱眼福,心旷神怡。但姚春花没有这等闲情,她还要回去腌制大头菜哩。

刚走两步,忽然被绊了一下,低头看去就见地面上冒出了一块石板,方方正正的,上面好像还有字迹。姚春花仔细辨认了一下,上面果然刻着两行字: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感觉有些奇怪,好像这块石板冥冥之中就是为她而来,于是就让赵海山搬了起来。

回到家里,匆匆吃过晚饭,两口子抓紧时间腌制了一缸大头菜。忙完时已到午夜,姚春花累得浑身像散了架,和衣倒在床上就睡着了。也不晓得过了多久,忽然觉得朦朦胧胧的,似乎在半梦半醒之间。一阵清风拂过,一个白影便飘然而至。

随后,姚春花觉得自己的身体也飘了起来,随着白影来到腌制大头菜的西屋里。这时,白影指着腌缸对姚春花说:“春花,你听说过一个腌制大头菜的神秘配方吗?”姚春花说:“只听说有那么一个配方,可从来不晓得配方的内容。敢问仙姑……”

白影就说:“本夫人对你观察多年,见你心地善良,为人厚道,勤劳能干,生辰八字也相符,正是我等待之人,所以决定把那个神秘的配方传授与你。来,到我跟前来。”姚春花往前走了两步,白影就对着她耳语一番(此处省略一百五十字)。

姚春花慌忙跪下叩谢,白影却又说:“别急,我给你说的只是配方的一半,另一半刻在那块石板的背面,只能由你丈夫查看。也就是说,这个配方你们夫妻二人各自掌握一半,而且不能互相打听,你能做到吗?”姚春花赶紧说:“我能。”

白影却又说:“记住,这个配方中还有一样东西,就是隔年的毛尖茶,必须是用清凉溪水浇灌的、在清明前采摘的,明白吗?”姚春花点头说明白。白影转身欲走,姚春花急忙跪下说:“请问仙姑尊姓大名?白影就顿了一下说,韩夫人。”

姚春花惊叫一声,猛然坐了起来。赵海山急忙拉亮电灯,只见妻子满头大汗,脸面潮红,急问她咋啦。姚春花翻身下来,抱起茶壶就喝了起来。随后,她放下茶壶,把丈夫拖起来直奔院子里来到那块石板跟前。赵海山不解地问:“你干啥呀?”

姚春花说:“你看看石板背面有没有字?”赵海山看了一下说:“有字,有字。哎,我记得拿回来时背面没有字呀?真是怪了!”刚要念出声,姚春花急忙制止他说:“别念出来,记在心里吧。”赵海山问为啥呀,姚春花就说,这是韩夫人交代的。

看着丈夫愈加惊讶的神情,姚春花就说了梦里的情况。赵海山大张着嘴巴,好半天才冒出一句:“天啊,韩夫人这是在点化我们啊!”回过神来便去认真阅读石板背面的文字,一一记在心里。等他记完最后一个字,石板上的文字渐渐隐去,最后变得空空如也。

“哎呀,莫非是天书?真是奇了怪了!”

夫妻二人急忙面朝夫人城方向跪下,埋头叩拜。

第二天一大早,姚春花就忙活开了。

她让丈夫在家把腌缸重新清洗一遍,再去买一批“狮子头”芥菜,她自己则去种茶专业户家里买茶叶。此地茶园大都分布在清凉溪两岸,所以韩夫人所说的那种毛尖很容易搞到。随后,她和丈夫又分头漫山遍野寻找韩夫人交代的另外几样东西,奔波了两天总算凑齐了,于是就准备动手腌制大头菜。

午夜时分,姚春花跟丈夫先洗了一个热水澡,换上一身干净衣服,走到院子里面朝夫人城方向跪下叩拜,随后来到西屋,轻手轻脚地把芥菜放进腌缸里,按照常规流程进行腌制。接下来,两人分别拿出另外几样东西投入腌缸中,搅拌均匀后盖上盖子。

腌制周期长达八个月。姚春花跟丈夫像照顾婴儿一样小心谨慎地伺候着,嘴里眼里心里都是大头菜,连春节都过得没滋没味。冬天过了是春天,春天过了是夏天,终于等到了开缸的那一天。姚春花小心翼翼地打开盖子,一阵奇异的味道扑面而来,那一刻她几乎迷醉了。

是的,一阵奇异的味道:香、甜、咸、脆。

大头菜们静静地躺在腌缸中,一个个胖乎乎的懒洋洋的鲜亮亮的,真的就像酣睡的婴儿一样,姚春花瞬间便升起了母性般的柔情。大头菜呈酱黄色,比常规的要淡一些,但周身散发出一层柔和的光。姚春花用颤抖的手夹起一个,先舔了一下,再轻咬一口,顿觉唇齿间回荡着天地精华日月灵气。

随后,姚春花把大头菜切成丝,用清凉溪水淘洗了两遍,在锅里淋上小磨香油,配着青椒一起炒了。出锅后,赵海山伸手捏了几根塞进嘴里,一边吃一边连声说好。随后,夫妻二人大口吃了起来,转眼间就见了盘底。两人相视一笑,都说这是平生吃的最好的大头菜。

闲暇时,姚春花又把大头菜分送给左邻右舍免费品尝,她原来就有这个习惯。村民们早就熟悉了她家大头菜的味道,但感觉今天却大不一样,就像在黄酒坛子里浸泡过一样,于是就问她是怎么腌制的,莫非得到了神秘的配方。姚春花笑着说:“哪里哟,还是老一套啊。”

实验成功了,姚春花赶紧又腌了几缸大头菜,腌好后就用自行车驮到襄阳城里去,不到两天全卖完了,还有不少人闻讯赶来又失望而去。手里捏着一叠钞票,夫妻两人笑得合不拢嘴,这毕竟是他们迄今为止做的最大的一笔生意。

回到小镇上,夫妻俩特意带儿子到酸浆面馆里“撮一顿”,点了卤猪蹄、卤牛肉、卤鸡蛋、卤豆皮等,还上了一坛子地封黄酒。儿子吃得满头大汗,手舞足蹈;夫妻俩喝得面红耳赤,醉眼迷离。回到家里,两人早早把儿子哄睡了,趁着酒兴好好恩爱了一回,很久没有如此酣畅淋漓了。

随后,两人商量下一步的计划。姚春花想扩大生产,在襄阳城里开一家门店专卖大头菜。她的这个大胆设想让丈夫很兴奋,却又担心地问,步子是不是太大了?姚春花说,我们有配方,怕啥?丈夫又说,可是,我们走了,家里的地咋办?我的工作咋办?

姚春花就说:“指望种地,一辈子都发不了财。至于你的工作,反正一年到头拿不到几个钱,干脆辞掉算了。”赵海山又说:“我走了,那些学生咋办?”姚春花却说:“想想你该咋办吧?这些年你奉献的够多了,可你得到了啥?也该为自己活一回了。”

见丈夫不吱声了,姚春花又说:“这样吧,我们把地让给他大舅种,所有的税费都由我们出,每年只给我们粮食吃就行,你觉得咋样?”丈夫没有表态。姚春花又说:“难道你忘了韩夫人说的话了?她让我们一人掌握一半配方,其实就是想让我们两个合力去干这件事儿,所以,没有你的帮助,我一个人哪能行?”

在姚春花的软磨硬泡下,赵海山终于辞掉了代课教师的工作。随后,两人借钱一口气腌了十几缸大头菜。快要腌好的时候,他们就在襄阳城里的青石后街上租了一间门面,挂上一个招牌,上面写着“青石桥畔”四个颇有文艺范儿的大字。

店铺开张了,生意非常好。开始时只是一间小店,在老家腌制大头菜,腌好后再驮到城里来卖。后来赚了一些钱,也觉得来去太麻烦了,就又在店铺附近租了三间民房,两间当作坊,一间当睡房;还雇了几个工人,摆出了一副大干一番的架势。

店铺离夫人城很近,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姚春花都要去给韩夫人烧香祭拜,只要不出远门,都是雷打不动。也许因为有韩夫人保佑,加上坊间盛传姚春花得到了一个神秘的配方,于是乎,她的大头菜名声越来越响,生意越做越大,夫妇俩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然而,谁也没想到,却因此惹上了麻烦。

邻县一家国营食品厂的王厂长,听说姚春花腌制的大头菜十分畅销,就慕名前来,品尝后果然名不虚传,于是就想买下她的配方。姚春花就问:“你们打算出多少钱?”“十万。”王厂长说。姚春花却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不卖!”王厂长就说:“那,我再加十万?”姚春花却说:“不卖!你出多少钱我都不卖!”

姚春花把路堵死了,这是王厂长没想到的。要知道,二十万元在当时是一笔很大的数目,可以买十套房子,可以买一家小工厂。他以为姚春花一定会动心,但他估计错了。心有不甘,于是想了一会儿又说:“既然你不想卖,那,我们合作办一家酱菜厂,如何?”

姚春花问:“咋法儿合作?”

王厂长说:“你们拿配方入股,其他的都由我来。”

“那,我们占多少?”

“百分之十,行吗?”

应该说,王厂长的思路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可姚春花一门心思想自家单干,不愿别人掺和进来,所以还是拒绝了王厂长的提议。王厂长沉吟一会儿说:“姚老板,我开的条件够高了,你还不满意吗?”姚春花说:“这跟条件没关系,我不想跟别人合作。”

王厂长又说:“要不,你们占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姚春花却已起身做出送客的架势。王厂长也只好站起来说:“要不,你再考虑一下?”姚春花说不用了。王厂长有些激动地说:“你有配方,我有实力,我们只有合作才能赢得更大的市场……”可他的声音被姚春花关在门外。

后来又去了三次,均被姚春花拒绝,王厂长很郁闷。要想垄断襄阳的大头菜市场,必须得到那个神秘的配方。思忖良久,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叫过一个手下如此这般交代一番。随后,王厂长露出笑脸说:“敬酒不吃吃罚酒,别怪我不客气了!”

没过多久,青石后街上新开了一家茶叶店。

茶叶店就在离姚春花店铺不远的地方。看店的是一个姑娘,叫张秋月,有一双水汪汪的眼睛、一副柔软软的腰肢,还有一张甜蜜蜜的嘴巴。光顾这家茶叶店的人很多,尤其是男人;喜欢张秋月的男人也很多,可她似乎只对已婚男人赵海山比较感兴趣。

赵海山爱喝茶,腌制大头菜更需要茶,于是他就时常进出张秋月的茶叶店。每次去的时候,张秋月都要跟他多说几句话、多抓一些茶,临走的时候一直送到门口。赵海山也感觉到了,心里不免想入非非。那是一个黄昏时分,赵海山路过茶叶店时忍不住拐了进去,此时店里只有张秋月一个人。

张秋月让赵海山坐下喝茶、聊天,四道目光频繁相撞,火花乱飞。张秋月说有一包好茶放在柜子顶上,就站在凳子上去拿,让赵海山扶着凳子。忽然间,张秋月身子一歪倒了下来,赵海山急忙伸手接住,张秋月顺势搂住他的脖子,将高耸的胸部贴在他身上。

赵海山等的就是这个机会,急忙关上店门,将张秋月抱在怀里,随后便亲吻起来,一双手也不闲着,很快就让张秋月发出了娇媚的呻吟……正当赵海山准备进入时,店门忽然打开,冲进三个男人,为首的正是那个王厂长。与此同时,张秋月哭着说:“放开我……你这畜生……呜呜呜……”

王厂长的一个手下一把拎起赵海山,伸手扇了他三个耳光,厉声吼道:“妈的,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强奸妇女,走,到派出所去!”赵海山立即跪下说:“不,她是自愿的,我们相好……”张秋月却说:“不,他强迫我!”那个手下又踢了赵海山一脚,说:“妈的,敢动老板的女人,不想活了?”

赵海山就说:“我……我再也不敢了。”这时,王厂长推开手下,笑眯眯地说:“这次难道就算了?”赵海山就问:“那,你说咋办?”王厂长就拍着赵海山的肩膀说:“只要你交出配方,我就放你一马,否则……”赵海山明白中了王厂长的圈套,就盘算着脱身的办法,于是就说:“配方放在家里,等我回去……”

王厂长却依然笑眯眯地说:“赵老板,我知道配方就在你心里,现在就说,不然可真得去派出所,到时候可是要蹲大狱呀!你难道不怕身败名裂妻离子散吗?”冷汗顺着赵海山的脸颊淌了下来。随后,王厂长拿过纸笔递给赵海山。

后来,那家茶叶店依旧存在,只是张秋月不见了。

每次从茶叶店门口经过,赵海山都要驻足停留一下,恍恍惚惚中觉得一个青衣女子走了出来冲他粲然一笑。当他意识到这只不过是一场虚幻之后,急忙加快步伐低头走过。家里的生意越来越大,姚春花整天在外面跑,组织生产的事儿就落在赵海山头上。

回头再说王厂长,得到配方之后急忙回去指挥工人们腌制了一百多缸大头菜,他要成为襄阳大头菜之王。然而,等到出缸的那一天,王厂长亲自品尝,可大头菜还是原来的那种味道,跟姚春花生产出来的差远了。王厂长怀疑赵海山提供的配方是假的,于是急命手下人把赵海山绑了过来。

王厂长把赵海山幽禁在一家宾馆里好吃好喝好招待,还安排美女相伴,不用说就是那个张秋月。对于她的主动献身,赵海山并没有拒绝,潜意识里觉得本来就该这样。这次张秋月仍然叫喊了,可那是痛快的叫床。赵海山拼命发泄着欲望,也发泄着郁闷,因为他跟妻子姚春花已经很久没亲热啦。

第二天王厂长来找赵海山谈话,开出了三十万的价码,希望得到完整的配方。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赵海山终于动了心,回去就跟妻子商量,说:“你在外跑业务,每次腌制大头菜时你还得跑回来,多麻烦呀!干脆把那一半配方也交给我吧。”

姚春花说:“你忘了韩夫人的交代了?”

赵海山说:“此一时彼一时,情况不同了。”

姚春花说:“我们彼此都要信守诺言。”

赵海山说:“不要那么死板好不好?”

姚春花说:“你……变了。”

赵海山说:“我是个男人,也想做一番事业。”

无论怎么说,姚春花就是不肯交出另一半配方。赵海山忽然灵机一动,使出了杀手锏:“春花,你这是明摆着不相信我,既然这样,你一个人单干吧,我那一半配方你也别想用了。”说完气鼓鼓地走了。姚春花没想到丈夫会来这一手,没有他那一半配方,自己这一半也就成了摆设。可事业要发展,配方是关键,两者缺一不可啊!

姚春花彻夜未眠。罢罢罢,小不忍则乱大谋,为了长久的利益,就让他三分吧,于是就把另一半配方告诉了赵海山,并一再强调要保守秘密,不然的话自家的事业必将毁于一旦。赵海山信誓旦旦地答应下来,心里却总想着张秋月的身子和王厂长的票子。

赵海山很快就把另一半配方交给了王厂长,他也如约拿到了好处费,随后便去买了一套房子,跟张秋月过起了夫妻般的生活。家里的生产依旧,赵海山专门安排一个人打理,自己只是在配料的时候回去一下,这一晃就是大半年。

变化正在悄然发生,姚春花是最早发现的。听说市面上出现了比自家的产品味道还好的大头菜,她起初不相信,赶过去品尝了一下果然如此,眉头便紧锁了。再一打听,原来正是王厂长生产的,心里似乎明白了,掉头就回家找赵海山,可寻寻觅觅就是找不到。

循着线索,姚春花终于找到了赵海山,正跟张秋月卿卿我我哩。姚春花压抑住怒火问:“赵海山,你把配方给王厂长了?”赵海山说:“没有啊。”姚春花说:“如今满大街都是他的产品,我们的大头菜快被挤垮了你晓得吗?”赵海山轻描淡写地说:“没那么严重吧?”

姚春花终于发火了:“赵海山,你这没良心的,肯定是你出卖了配方!如今家都快败了,你还在这里玩女人,我叫你玩,叫你玩!”说完拎起开水瓶就往赵海山身上砸去,开水溅了出来,烫伤了张秋月的脸,水瓶砸伤了赵海山的头。

尽管姚春花想力挽狂澜,却还是挡不住王厂长的凌厉攻势。两个月后,姚春花生产的大头菜开始滞销,半年后业绩便一落千丈。姚春花意识到大势已去,就在晨光熹微时登上夫人城来到韩夫人面前,烧香、祭拜,哭诉了自己的遭遇。

朦朦胧胧中,姚春花忽然听见一阵声音飘然而至:

“春花,你晓得吗?那个配方是我自己揣摩出来的,当年我用这个配方腌制大头菜,分给全城的老百姓吃,一分钱不收,所以大家很感激我。当襄阳城遇到劫难时,我一声吆喝,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跟着我上了城墙,硬是修起了一段‘夫人城’。这说明,平时要对老百姓好点儿,关键时候他们才肯帮忙。

“然而,我儿子的一个副将,他曾建议由官府掌握配方,把大头菜高价卖给老百姓,可我儿子不同意,说民以食为天,不能亏良心。其实那个副将家里开着酱园,他有自己的小算盘……他因此怀恨在心,就暗中勾结苻丕,导致襄阳城被陷落。嗨,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我不想当俘虏,就跑到深山老林里削发为尼,种芥菜,腌咸菜……”

“可是,我家的大头菜……”姚春花说。

那个声音又响了起来:

“世人都说山珍好,我独偏爱大头菜……”

猜你喜欢

海山春花厂长
春花依然盛开
梦里鲜花开放
放爱一条生路
让汽车开到终点不停车
厂长的卫生间
迎春花
美丽春花
“留守厂长”的等待
梦里鲜花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