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4-02-28郭雪花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思考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目前没有统一、规范的教学大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诸多方面加以推进。文章拟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内涵分析入手,结合自身教学尝试与积累,提出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以期为该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有益思考。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112-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课程。如何使这门课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并受益终身的课程,实践教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现就《基础》课的实践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基础》课实践教学概述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提出后,教育部就明确要求“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探索适应实施新课程方案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真正做到“三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进一步指明了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必然取向。《基础》课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成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课题。《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性质及相应的教学内容确定的一系列教学环节,通过开展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的实践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包括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它是寓教于“行”的教学过程,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思考为特征,以突出创造性和实践性的主体实践活动为形式,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加教学活动来体验人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实现所学理论的“内化”与“外化”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

二、《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基础》课实践教学目前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该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突破现存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院现有条件,针对教学目的并结合教学内容,对实践教学的方式做出了多样化的安排,争取使学生以更多的方式参与实践,达到思想道德“内化于心、外见于行”的效果。

1.理想信念教育。采用课堂实践方式,通过电影赏析,引导同学们畅谈青春与梦想,帮助同学树立实现梦想的决心与信心。以“青春·梦想”为主题,组织同学们一起观看电影《老男孩》。在老男孩筷子兄弟的故事里,激起了同学们对青春与梦想的畅想,大多数同学能接收到影片向“90后”传达出的信念:老男孩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我们要在心灵麻木之前抓紧自己的梦想,永远不要等到“未曾绽放就要枯萎”的无奈;我们的青春正在奔流,我们的梦想不待祭奠。在讨论与分析中,同学们坚定了追求理想的决心和信心,就像有位同学说的:“我们每个同学的理想不能只在梦中实现。理想,我们都有,可是如果经不起身边的诱惑,理想会慢慢地从我们心中走远。挫折和困难,在我们成长过程中都有很多,这些都是实现理想的绊脚石,但是,只要我们坚定我们的目标,一步一步往前走,一定会实现我们心中的理想,走向成功的未来的。”

2.爱国主义教育。采用课外实践方式,组织学生参观厦门集美陈嘉庚纪念馆。在参观活动中,邀请学院旅游专业的同学担任讲解员,帮助广大新生更多地了解陈嘉庚先生的事迹。通过参观嘉庚纪念馆,感悟陈嘉庚博大的爱国爱乡胸怀,体会陈嘉庚先生“诚以待人,毅以处事”的伟大精神,激励当代大学生勤奋学习、奋发图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3.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塑造阳光心态。讲授“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一章,要求学生围绕“大学生如何认识顺境成才与逆境成才”主题,课外阅读人物传记,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外阅读,写出读后感受,分析其成功因素,并联系自身实际谈如何对待人生境遇,做出人生追求与人生态度的自我分析。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院有关心理课题的通识讲座,帮助学生树立对心理咨询的正确认识,大胆走进心理咨询室,为自己插上隐形的翅膀,让自己拥有更多轻松愉悦和成功快乐。

4.感恩教育。针对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开展了家长学生“两地书”活动,让学生计算父母为自己大学期间学习投资的效益,同时预测学习投资回报情况,然后将结果及感想写信告诉父母,父母收到信件后回信。该活动中,主要内容有六个部分,包括人才资本投资效益分析、人才资本投资回报预测分析、子女给父母写一封信、致家长的一封信、父母给子女回信、活动感想等。通过学习投资效益与回报等数据的计算,算出同学们感恩的心,并且通过家校书信沟通,学生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感受到了亲人的关爱与期盼,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5.道德教育。开展“说道德”活动,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班级学生分组学习有关道德的理论知识,结合身边的素材和社会生活热点问题,以演讲、朗诵、小品、情景剧等形式来演绎道德认识,并在课堂上展示,由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说道德”活动中,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和感受,弘扬真、善、美,揭露假、丑、恶,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同时,在活动中也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6.法制教育。组织学生观看“今日说法”,展开案例讨论,引导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修养,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或举办模拟法庭,也是很好的法制教育实践活动,这将是今后《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拓展方向。

此外,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开辟网络交流空间,加强与同学们的课外互动。大一新生面对全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既兴奋又困惑,在学习和生活中会感到无所适从。课堂上的教与学,只能解决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普遍性问题,而许多学生所碰到的具体问题,只能在课外交流中解决。因此,在课堂外笔者选择了QQ、E-mail等网络交流方式,加强师生交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或纠正其错误认识。QQ和E-mail本身是大学生普遍感兴趣的事物,通过网上交流,同学可以打消一些面对面交流的顾虑,使得师生交流更充分。一段时间以来,这种活动方式初见成效。

开展实践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加了课堂的吸引力,加强了教学的互动性,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目前《基础》课实践教学尚处于教师个体自我探索阶段,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教学经费的不足、教学实践基地的缺失等。但是,正如马克思曾指出的:“在科学上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在那崎岖山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教师个体在教学中的尝试和积累,都是对《基础》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编写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邹颖佳,梁妍,洪恩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8,(4).

[3]白永生.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实效性探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作者简介:郭雪花(1979-),女(回族),福建莆田人,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思考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