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材料学专业为例浅析高校课堂的教学改革
2014-02-28胡茂良
胡茂良
摘要: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历来是世界高等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领域,课堂教学也日益受到改革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新技术、新设备的更新和优化,对理工科大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工科大学的教改要顺应社会服务的需要。只有合理地设计学生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培养这种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为经济服务。本文以材料学专业为例,试析高校课堂教学的现状,浅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及意义。
关键词:高校课堂;材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034-03
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历来是世界高等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1998年召开的第一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便提出了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3个口号,即“针对性”、“质量”和“国际化”。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便普遍反映大学教学质量不同程度存在滑坡的危险,特别是许多大学采取的一系列扩招措施,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提前实现,大学教育教学质量便进一步凸显。此外,在高等教育中,科学主义及功利主义的教育思想盛行,其导致的结果是:重知识,轻智能;重做事,轻做人;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等。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源在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因此,教学改革的一切措施必须把社会需求当成出发点。对于理工科大学,在农业发展、工业生产、商业贸易和第三产业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背景下,面临着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进行更新和优化的问题,这对理工科大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当前我国人才市场的现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方面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进行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校课堂教学现状
大学教学改革,是全面提高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渠道。而课堂教学改革是当前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诚然,传统教学模式依旧在课堂教学中居主导地位,且具有超强的稳定性。教学依旧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为主要教学任务,以考试为主要教学手段,教学依旧按传统规范操作;课堂教学依旧关注学生知识的接受和增长,而不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从教学目标上看,当前大多高校的课堂教学较为单一,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其目标主要集中在知识的传播及智力的发展上,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其如何运用于生产与生活涉及较少,这便造成了产、学、研的严重脱节。从教学理念上看,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从教学方式方法上看,多媒体教学的普及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然而在课堂讲授时,中心依旧是教师,缺少了师生的互动环节。从考核方式上看,大部分课程,尤其是本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仍采取传统考试的方式,死记硬背仍然是取得高分的不二法宝,相关的学期绩效依旧以分来平衡。这就不难看出学习依旧是通过学校考试关和应付未来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先导。因此,从根本上讲,当前这些高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仍是传统教学模式。
二、以实例论述
1.材料学专业课程的特点。课堂是师生双方交往、互动的舞台,是引导学生发展的主要场所,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所在。课堂教学活动是以过程的形式展开的,本文即以材料学专业为例来论述高校课堂的教学改革活动。材料学专业是理工科传统专业。其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它要求有直观的工程专业知识及背景。目前,材料学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种植等各个领域。学生在学习此课程时,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同时所面临的引进新技术及新设备的问题,对材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没有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这样势必造成理论与实践的相脱节。课程的特点之二是它涉及的知识较多,范围较广。随着专业课程改革,材料学已涵盖铸造、热处理、焊接、锻压等知识点,既要有化学及力学、光学、热学等相关物理知识,又要有机械、电路、电机等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扎实的物理和化学功底对于涉及大学化学、物理化学、金属学、传输原理等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课程的特点之三是在授课时它所包含的图形多。有一部分人常常把材料学叫做“机械二系”。图形的直观性较强,但会耗费一定的教学时间。学习此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立体感,较强的立体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降低铸造、热处理、焊接、锻压等知识点的理解难度。
2.材料学专业课堂教学改革。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材料学专业的基本知识,为学生考研或今后的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必须进行材料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而且教学改革不仅要从单纯的教学目标、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实践等方面采取相应的举措,还要对整个教学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进行根本的变革。首先,设立基础教学平台课。在基础教学阶段,注重开展通识课程让各专业学生在同一大平台上选择毕业设计的课题,创造学科交叉与渗透的条件。根据“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拓宽知识面、注重工程实践”的教学指导思想,设立相应的课程教学模块。学生入学后的前两个学年主修共同的基础课程和材料工程学科大类的专业基础课程,第三学年起按课程教学模块选学相关的专业课程。毕业时,学校根据学生所选专业课程模块发放相应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其次,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材料学专业细分时,分为热处理和铸造两大类专业的基础平台课程,并且这两门课程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重复性。这样就得对这两门课程内容进行优化,统筹安排课程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此外,虽然它们在有些内容上存在一定的重复,但在思想体系及出发点上却不尽相同。材料学中的“金属学原理”侧重于基础理论,实际工业应用中都是以其为基础,因此在材料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阐述,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工程应用概念。对于热处理方面在选用实例时,尽量选用与热处理相近或相关的实例,这样方便学生能用短时间理解基础核心理论,掌握材料学的有关概念,并能和实际应用相联系。再者,开展双语教学。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需要对材料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改革。近年来,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的机械性学习依然存在。死记硬背的知识不利于长时保持,容易遗忘,从而无端浪费宝贵的学习资源;题海战术是人类变成堆放杂物的杂货间而非有生产能力的工艺厂,无力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发明创造。因此,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及原版教材内容,撰写双语教学大纲,制作双语教学课件,编写简明的教学辅导讲义,通过网上公布或邮件将辅导讲义、课件、习题参考答案等发给学生,方便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同时结合课程性质采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要改变学生以题海战术为学习宗旨的观念,必须对现有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进行改革。可以根据学生的英文水平,采用英文命题的试卷,在考试内容中适当增加一些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程度的判断题,以增强学生对概念的重视程度。此外最终成绩的评定应参考平时课堂讨论、书面作业,综合表现。这样既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也客观反映了教学效果。此外,任课教师须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设置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使学生仅仅多学一些知识,而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稳固的与材料相关的学习理念,引导他们自己学会找出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结合点,培养对知识的应用与创新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讲述专业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强化空间概念,使学生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个圆和多边形,而是圆和多边形背后所代表的材料空间结构,这样在进行分析和设计时就有了明确的物理概念。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课堂上教授的言论对学生的影响。学生还处于被塑造时期,其思维体系和理性尚未发展完善。教授在传授知识时应保持“价值中立”,尽可能多地介绍不同的观点,并尊重学生的选择。因此,“真正的学术自由不是学者个人可以做任何事的自由,随心所欲的自由,说任何他们想起来要说的话的自由”,而是意味着教授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教学方式,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和立场强硬地施加于学生,真正担负起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责任。
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学手段也会与时俱进。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也会进一步地转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这样既有利于培养一大批符合时代要求和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又有利于提高我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综合竞争能力。而要顺利推进高校课堂的教学改革,必须有健全体制的保障并能充分发挥各专业教研室的纽带作用和教师的积极性及创造性。同时坚持创新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基准,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此外,学校作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力量,要将教学改革视为一个系统工程,协调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