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心的抵达

2014-02-28崔英春

中国石油企业 2014年7期
关键词:胆固醇饮食

□ 文/崔英春

为了心的抵达

□ 文/崔英春

回想当初,初读柴静的《看见》,就是开篇那句“我关心新闻当中的人”打动了我,她讲工作时的场景和心境,说的话,做的事,那股子劲儿,我能懂得。懂她为追寻那种新闻理想的“呈现”和“抵达”所付出的努力,懂她为倾尽心血制作片子送审通过时那种狂喜,懂她一次次把自己置身于“长天大地中的摔打”的上进之心,懂她在自己热爱的行当里不知疲倦、忘乎所以、一路奔行的快乐。

柴静的努力是为了追寻一种心灵的抵达。那个曾经从未见过荷花,浑身粘着细密煤灰的山西姑娘,怎样在不断的“自我修理”中一步步成长。从广播电台的女主播,到央视新闻的女战士;从一个心里藏着只刺猬的有点自我的嘴硬的鸭子,到“别人可能是对的”勇于自省,永远任性的柴静。

她的与众不同,来自于自虐般的“狠”劲儿。她常会“一个猛子扎到这个世界里,一个接一个地出差,连气都不换”。她觉得“笨功夫”是一种方法,她置身大西北40摄氏度的高温下,光脚蹲在玉米地的土墙上,等着天光暗一点录串场时,热汗淋漓,饥困交加,吞着老乡捧来的热馍时,欣然看见的是“长云底下痛痛快快的一抹鲜红。”

她的执韧,和恩师陈虻很像。提起这个央视已故有口皆碑的制片人,作者字字句句,无不走心,满满的都是追忆和铭记,饱含着深情,像一部被精心剪辑而成的片子,一个个镜头那么自然地衔接,直击内心。她记得陈虻1993年为给“生活空间”想一句宣传语,想不出来回到家恨自己,恨到用头撞墙,咣咣作响。凌晨四点,突然醒了,摸黑拿笔划拉出一句话“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不是么?他们都在职业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性命,而不是“轻松的生存之道”。所以,她念念不忘也践行着陈虻的话:“你不把命放进去,你能做好事么?”

使她乐此不疲的还有新闻人身上的勇敢和正义。“非典”、“华南虎”、“药家鑫案”,桩桩件件,她以用尽全力的无憾,使她的视角有分量,有影响,直击人性。

这条路上,她勇于放下。“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就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她能不断清醒地拿镜子照到自己,勇敢地揭开自己“矫枉过正,用力过猛”、“一腔少年狷狂之气”、“自以为是的专制”的小尾巴。她也时刻没忘恩师“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的告诫,坚持在每个片子完成后都写心得给自己看,总结、自省,否则她觉得“不配坐在这椅子上。”

这条路上,她还拥有和闺蜜们患难中“相依为命”的幸福。这使她“像丝绸柔软地包着小拳头,它在意想不到的温柔里,不好意思地笑起来,生锈的指节在嘎吱声里欲张欲合,还是慢慢地松开了”。那种“有人管”,可以不讲理地撒娇、可以共患难甚至托遗的深情厚谊,真的令人艳羡。

作 者:

柴静 著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月

健康看台

疲劳,健康最大的隐形杀手

编者按

如果你属于“疲劳大军”中的一员,经常感到疲乏无力、头昏脑胀、腰酸背痛、烦躁焦虑、紧张失眠等,那么就要小心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周迎春教授告诉笔者,这样的人可能处于慢性疲劳状态。如果不及时调整,就可能走向疾病的深渊。

八成人经常感到疲劳

连续出差、双休日加班、每天有做不完的事……类似的抱怨在生活中不绝于耳。但是,多数人没有把长期无法消除的疲劳放在心上。随着“过劳死”案例层出不穷,慢性疲劳正在高压力、快节奏的现代人群中蔓延开来。

一项涉及全国10个省区11980人的亚健康状况流行病学调查显示,81.36%的非患病人群属于慢性疲劳。其中,经常感到疲劳,但休息后可以恢复的轻度疲劳者占68.07%;总感到疲劳,且休息后较难恢复的中度疲劳者占29.78%;休息后也无法恢复的重度疲劳者占2.15%。

周迎春解释说:“人体有代偿机制,偶尔疲劳多睡会儿就能调整过来。但如果长期疲劳,就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休息后也无法恢复了。这就好比信用卡,我们可以透支一部分钱,但必须在规定期限内还款。不断透支却不及时还款,就要破产了。”

偶尔疲劳不断积累,就有可能演变为慢性疲劳,损害健康。周迎春说,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不明原因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严重疲劳(时间超过6个月)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同时伴有记忆力减退、头痛、关节痛、睡眠紊乱以及抑郁等多种症状。它不只是身体感觉“累”那么简单,还包括一些心理症状,比如做事力不从心、记忆力越来越差、注意力很难集中、性格变得暴躁等。

为什么总是感觉累?近日,美国《健康》杂志给出了这样的答案:睡眠不足、缺乏运动、饮水不足、缺铁、不吃早餐、爱吃垃圾食品、做事追求完美、容易小题大做等,都可能让你感觉疲惫。综合来说,体力慢性透支、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则是导致慢性疲劳的三大原因。

从累到病只需5步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许多癌症患者发病前两三年都处于极大的压力下。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主任罗仁教授表示,身心疲劳是亚健康的表现之一。“亚健康就是人的身心处在疾病和健康之间的状态。我国约70%的人属于亚健康,他们正在走向‘疾病’。”而从疲劳到疾病,一般会经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头昏气短,血流缓慢,无精打采等。此时抵抗力短暂下降,可能出现口腔溃疡、感冒、喉咙痛等症状,但及时休息就能恢复。

第二阶段:身体发沉,行动迟缓,步态沉重,站立不稳。此时,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糖浓度持续下降,造成全身组织器官缺氧、“挨饿”,可能出现肌肉痉挛、手脚冰凉、眼睛充血、胃肠功能紊乱、脱发、情绪低落等现象。

第三阶段:精疲力竭,腰背部僵硬,颈肩部剧痛。出现严重的睡眠问题,整夜辗转难眠;情绪焦躁、易怒,甚至歇斯底里。

第四阶段:小毛病不断。过劳状态持续半年到一年,欠身体的债就开始慢慢还不上了。此时,颈肩腰背痛愈发严重,口腔溃疡、牙周病、胃炎、便秘等经久难愈,甚至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精神上可能出现轻度焦虑、抑郁表现,睡眠问题更加堪忧。

第五阶段:大病缠身。如果长年处于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状态,免疫功能就会逐渐减弱,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下降,轻则患上多发性关节痛、偏头痛、心肌炎、肾小球肾炎等,重则患上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肿瘤。

科学养生

“地中海饮食”缘何受推宠?

“地中海饮食”作为全世界推崇的健康饮食结构,开始进入人们的关注圈,是缘于上世纪50年代美国研究者在研究全球冠状动脉疾病发病情况时,发现地中海沿岸居民发病率普遍较低,而原因在于地中海饮食习惯。此后,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发展,全球范围内的生活习惯病、代谢综合症人数不断增多,寄望通过合理饮食结构改善疾病的期望,“让地中海饮食”开始推向全球。那么到底“地中海饮食”是什么?它对健康又有什么好处呢?

地中海饮食到底是什么?

“地中海饮食”,意如其名,就是指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地中海地区国家的传统饮食文化。地中海饮食的特征是平衡摄入谷类、鱼贝类、蔬菜、水果,油脂摄入以橄榄油为主。2010年,地中海饮食结构被收录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中海饮食结构有三个显著特点:1.每天都吃谷类、豆类、蔬菜、水果及乳制品;2.每隔一天进食鸡肉、鱼贝类等优质蛋白质来源的食物;3.控制高脂肪肉类的摄入量。

地中海饮食另一个值得提出的特征就是日常饮食中大量食用橄榄油。橄榄油含有比其他植物油更加丰富的油酸,而油酸具有减少导致生活习惯病的坏胆固醇的作用。一般的植物油中多含有的亚油酸尽管具有减少坏胆固醇的效果,但同时也会减少好胆固醇,因此橄榄油从健康上来说优于一般植物油。

地中海饮食可以有效预防压力

地中海饮食不但在食材的选择上具有明显的健康优势,其特定的饮食方式也有助于人们保持健康。在地中海地区,当地传统习惯是,无论有多么繁忙,吃饭的时候一定要与家人或朋友手持红酒,快乐地聊天,悠闲地享受每一顿饭。红酒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多酚类物质,能够有效预防动脉硬化,同时轻松愉快的进食方式也是地中海饮食被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由。日本专家指出,这种饮食方式有助于人们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进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健康贴士

降脂“六宝”,常用不老

降脂有六宝:苹果、洋葱、绿豆芽、香菇、芹菜、茄子。

1. 苹果:苹果中富含果胶,这种水溶性的膳食纤维,能与胆汁酸相结合,大力吸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并将其排出体外。

2. 洋葱:含有一种洋葱精油,不但降低胆固醇,还能升高高密度胆固醇—这是人体内的‘好’胆固醇。也含有前列腺素A,能扩张和软化血管,增加动脉血流量。

3. 绿豆芽:所含的膳食纤维,能结合血液内的胆固醇,将其变为胆酸,排出体外。绿豆发芽过程中,维C含量增加6~7倍,大量维C,促进胆固醇的排泄。

4. 香菇:所含嘌呤、胆碱、络氨酸、核酸等,能明显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并使高密度脂蛋白有增加的趋势。

5. 芹菜:意大利米兰的研究人员发现,芹菜含有能加速脂肪分解和消失的物质,可降脂、减肥。

6. 茄子:紫色茄子皮中富含维生素E和P及皂草甙。皂草甙能降低胆固醇;维P可扩张血管,维E能软化血管,防治动脉硬化。

猜你喜欢

胆固醇饮食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何为清淡饮食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