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的情境设计
2014-02-27王红
王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168-01
教师人为的为学生的成功学习设计良好的环境,我们称之为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情境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更好地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小学生的思想进入最佳状态,使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使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够顺利开展,作为小学数学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就应创设一个小学生感兴趣的、与他们学习数学有联系的数学学习情境。
1.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设计
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心脏,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地把学习内容转换成一连串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把学生引入迫切探个究竟的情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小学生积极思维,增强师生、生生互动,来引导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统计"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要想很清楚地看出四位相近同学的身高,在设计条形统计图时,一个格表示几个单位量才合适?在设计了一格表示10厘米后,让学生进行分析,合不合适?在学生讨论后发现:设计的单位量过大,不能很清楚的看清身高的区别。接下来怎么办呢?此时,教师不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还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
2.联系生活,创设小学数学生活情境的设计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都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 "平均分"的概念教学中,我设计了颁发奖品的情境,数学单项成绩第一的给一支笔,语文单项成绩第一的给两支笔;英语单项成绩第一的给三支笔,你们同意这种分法吗?由此来激发学生"平均分"的欲望,这样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日常平均分的方法再现,让他们议一议,说一说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这样联系学生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就会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喜欢数学。
3.创设愤悱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渴望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察言观色、调查研究,当学生欲知而不知,想说又说不出时,就是他们心理上产生了"愤"与"悱"的状态,这时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教师在此时只要略加点拨指引、启发诱导,学生即意开词达、豁然开朗,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良好效果。如,在教学"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教学中,教师不用计算就能说出商是几位数,让学生说出其中的原因。开始学生对这种情况感到很新奇,跃跃欲试,继而对这种情况进行猜测与探讨,到最终找到其中的规律,却说不清楚,师适时提醒百位够不够商"1",使学生由此说出其中奥秘,这样不但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更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4.创设小学数学操作情境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小学生动手操作,去剪一剪、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可以使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能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并促进思维的发展,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亲自尝到学习的乐趣,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求知欲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有目的地找到圆心,师可以先演示轴不在圆心的圆轮,有意为学生的探究空间设置障碍,在追问"要使圆轮子不颠簸,车轴必须安在哪?点燃学生找圆心的欲望,再去动手折一折,这样学生的动手操作不但很积极,又有了鲜明的目的性。
5.小学数学游戏情境的设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的兴趣就是游戏,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游戏中,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这样又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数学教学效果。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好动的思维特点,设置数学教学游戏活动,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中,能激活小学生的思维,又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学"可能性"时,准备了摸棋子的盒子,让学生在摸的过程中去比赛,从而发现盒子里的奥秘。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是很多的,如果我们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多思考,多联系,细心总结,不断积累,逐渐优化,积极为学生的成功学习创设情境,让学生多说、多想、多做、多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那么,我们的教学情境就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